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北地娘子崔翎低头行在两人身后,视线却不时望向沈哲子,神态不乏好。她虽然早先不认识这位郎君,但对其名却早有耳闻,庄园内诸多原本沈家的荫户,一旦言及主家必要说起这位在吴颇得令名嘉誉的郎君。在他们言语,这位郎君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吴第一等的少年俊才。

    但今天见到后,听这叔侄二人谈话,这娘子却没看出郎君有何异于常人,只是态度和蔼,眼界并无高低,寻常荫户前礼拜也能停下来笑谈几句。至于其他,也与寻常少年人相仿,都是好动难安,不肯安心进学。

    正前行间,道旁芦苇荡里突然噗嗤噗嗤飞出一只羽色光鲜的山雉,低空从道掠过。沈哲子下意识抬头望去,身后却传来一声轻响,旋即一道乌影急速从视野划过,接着那已经飞出极远的山雉便蓦地栽落下来。

    沈哲子心内一,转头望去,只见那小娘子崔翎颇有几分气度俨然的收起一个竹制弹弓。

    察觉到沈哲子稍显怪异的眼神,崔翎脸色下意识一红,她用弹弓射取猎物,完全发乎本能,多赖这一项娴熟技艺,父女两才能在苇塘保住性命。看到那山雉一时忘形,倒忘记了身边还有旁人。

    “阿翎娘子好娴熟的弹术,有时间倒要请教一下。”

    有仆从飞奔前将山雉取来,见那山雉肋下弹,翅羽却没有太多损坏,沈哲子益发感叹这位小娘子弹术精妙。他对弹弓倒不陌生,家里有一个此道狂热爱好者,兴男公主除了弓箭便最爱好此道,在余杭林氏邸舍里光各种弹弓挑选了好几个,只是技艺便马马虎虎了。

    崔翎听到这话,心内些许尴尬荡然无存,笑语道:“手熟罢了,实在难当郎君请教。”

    随着距离庄园渐远,视野所及便是一片极为辽阔的湿地沼泽,连绵的草甸郁郁葱葱,低矮茂盛的芦苇下到处都是浅水。沈宏先登一条竹排,才指着这一片沼泽说道:“因这泥塘所限,庄后大片平地都不好开垦。若能将这里修整出来,庄左水田连成一片,年后再往四周开拓,便能一路顺畅,大得其利。”

    待沈哲子也了竹排,沈宏便将一根竹篙往水下一捅,带来许多腥臭淤泥,他却并不介意,指着那淤泥说道:“这便是禾田最等的肥料,今年所垦能获丰收,多赖此利啊”

    果然环境最能锻炼一个人,沈哲子跟三叔相处不多,但也知若是以往,这位长辈绝不会做此类事,如今却捧着腥臭淤泥如获至宝,眉目间欣喜不逊老农。

    竹排再往前行,有仆从用竹竿扫开前路的芦苇茅草,渐渐便到了一处高坡。高坡眼下有诸多人站在那里,当有一个滑竿,面则坐了一个青袍人,被人簇拥在当。

    远远的沈宏便对高岗喊道:“崔先生怎么又出庄来?这泥塘潮气蚊虫太多,实在不宜你病体休养啊”

    “总要实地看过,才好有所勾画。我这残躯未算矜贵,越早成事,越能早收地利。”

    滑竿那青袍人笑语道,示意身边人用钩子将竹排勾到高坡边。沈哲子跟在三叔身后行高坡,沈宏还未开口,年人便举着一份图纸请沈宏过去参详。行到近前,他才看到那年人自膝下都是空荡荡的,两足俱无,后颈也如先前所见妇人一样有水毒溃烂。但他却不以为意,坐在滑竿手捧草图对沈宏讲述考察所得。

    沈哲子早先不懂水利之事,但在主持过疏浚吴兴水道后,差不多已经成了这方面的专家,听到年人讲起开渠的构想,条例有据,亦能契合时下的技术条件,绝少空泛之谈。尤其那张图,居然是用时下最为专业的裴秀六体所绘,分率、准望等等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较之沈哲子教给少年营子弟们的后世绘图法都不遑多让

    沈宏并无沈哲子那样庞大的知识积累,在面对这样专业的问题,只有点头受教的份。

    在盯着年人手图纸观察片刻后,沈哲子探手指着面一片区域,说道:“此处准望应是稍有偏差。”

    “哲子,你不懂……”

    沈宏刚待阻止沈哲子乱说,年人崔珲却抬手示意噤声,拿过竹尺在图纸度量片刻,神态渐渐凝重,吩咐身边人道:“竹排,再去这里看一看。”

    于是两名壮仆抬起滑竿,在旁人帮助下登竹排。沈哲子等人在高岗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竹排才又再返回,远远的那崔珲便对沈哲子拱手为礼:“郎君果然高智灼见,一眼便看出我的疏漏。先前再测,果然偏差甚多。”

    听到这话,沈宏还有再后方的崔翎望向沈哲子的目光便有不同。沈哲子笑着摆手道:“崔先生所构已经大善,这一点疏漏影响也不甚大。”

    崔珲再被人抬高岗,闻言后却正色道:“分率所定,差之毫厘,实际工用便要多耗数日。我不过坐而勾画,笔锋一颤便费工良多,岂能轻忽”

    说罢,他又对沈哲子笑道:“此前多听庄人言道主家郎君年少早慧,由此一节可知所言不虚。郎君能明察秋毫之末,所作民社使民安生乐耕,今见郎君,方知春秋痴长,年华无功。”

    沈哲子听到这话,大生知己之感。他所倡导的这个民社,哪怕钱凤都有些不能尽知深意,却被崔珲盛赞,大概也是彼此阅历见识的差异吧。钱凤虽然谋深,但终究不曾亲历神州板荡,民皆失所的乱象。而越是如此动荡的环境,才越能显出民社对人心的抚慰。

    别的不论,单单能看出民社更深刻的意义,这崔珲便不愧沈宏的盛赞。

    :

0221 江东又有伯符生() 
0221 江东又有伯符生

    天色将晚,一行人了竹排返回庄园。

    沈宏在沈哲子面前自是一副严厉长辈做派,可是在外人面前却不吝对这侄子的夸奖。崔珲对沈哲子评价也很高,难免又言多谢搭救之恩,一时间倒让沈哲子老脸一红。

    沈哲子并不迷信于时下高门子弟便高人一等的流俗,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崔珲确是一个难得人才。像裴秀制图六体这样的专业技术,并不是时下寒门子弟能够掌握的,崔珲却应用得很是纯熟。不独如此,对于沈哲子的民社制度,崔珲也提出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大多结合时下北地坞堡主御众方略,加以补充,更加切合实际。

    通过谈论,沈哲子才知崔珲原本在并州刺史刘琨麾下也非闲职,统领一部屯卫,在幽、并之间修筑坞堡,以抵抗匈奴,军事民事一体担当。后来石勒攻陷并州,刘琨投靠东部鲜卑段匹磾。崔珲率领并州残部去寻找刘琨时,却闻段氏内斗,刘琨已被段匹磾杀害。

    其时朝廷对于北地已经完全没有了节制之力,刘琨一死,其余人再无节制并州残部的威信,或是南下原四散奔逃,或是被鲜卑与羯胡瓜分。其时石勒已于原势大难制,南逃无路,准备与家人往辽西去投靠段匹磾的对手段末波。

    然此时辽地已经大乱,段氏鲜卑互相攻伐,辽东又有宇、慕容窥探。崔珲一家多遭鲜卑扣留关押,最终决意跨海往青州去。然而刚刚抵达青州,便又被乞活军败部裹挟难逃,最终在南逃到江南时落于乌程严氏之手。

    听到崔珲自述其坎坷经历,沈哲子简直不能想象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他家到底承受多少苦难。原本一家人在这辗转逃亡的过程,只剩下父女两个残废之躯苟活下来。

    由崔珲这亲历者讲述,沈哲子才得到关于北地的第一手资料。此时的北地,匈奴刘渊死后,子弟互相攻伐厮杀,刘曜于关称帝,羯胡石勒渐渐做大,派石虎攻占了辽西之地。两赵交战,羯胡后赵已经渐渐占据风,前赵刘曜守于关。段氏鲜卑内斗损耗元气,宇部渐渐喑声,慕容廆则已经崛起辽东。

    而随着刘琨死去,河北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晋军,只有一些据地而守的坞堡主尚在苦苦维持挣扎。还有是流窜各地的乞活军,辗转在各方之间,被人利用却又不容于各方。

    听到这些番邦外族在汉家沃土肆虐践踏,沈哲子心内百感交集,沉默不语,指节已经隐有发白。

    “若刘司空不死,北地局势应不至于混乱至斯”崔珲扶膝长叹道,他所知也是数年前的旧事,如今北地只怕已经更为混乱。

    沈哲子听到崔珲这么说,心内却并不怎么认同。他并不是小觑刘琨,相反的对于这位苦守并州近十年之久的孤臣,他心内充满敬意。

    刘琨任伊始的并州,并非一片乐土,外有匈奴强敌,内有宗王乱政。他的前任司马腾居官而不善任,临逃走之前裹挟民众组织成乞活军,几乎将并州丁口搜刮一空。不独如此,司马腾临走前顺便做了一次人口贩子,搜捕胡人充作奴隶。而如今占据整个原的后赵石勒,便在这一批奴隶当。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刘琨任并州,在一片废墟白地当收拾局面,招抚难民,抵抗外族。前途几乎无光,注定了离深渊越来越近,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了下来,最终死国。

    但算刘琨活下来,北地局势未必会有好转,不独因为能力,更因为其本身所具的格局,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时代。

    言及刘琨,不得不提祖逖,不只是因为这二人同处一时代,有相近的履历,更因为彼此之间截然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刘琨年幼即享大名,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本身便为时之名士。然而祖逖一直在北伐之前都几近默默无闻,除了北地旧姓这一身份之外,并不受人看重。

    刘琨身处乱世,却仍满怀清趣,乃是名士将军。相较而言,祖逖则要逊色得多,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时人称道的事迹流传,连北伐的第一桶金,都是抢劫得来。

    大名之下,北地众多军队人口投靠刘琨,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然而刘琨善远抚不善御治,每天有大量的人来投靠他,每天又差不多有相等的人离开他。

    祖逖北伐初期可谓艰辛,许多当地坞堡主不只不听其号令,甚至还隐有戒备疏离。但在这样不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