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1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沈大将军早年于江东泥沼挣扎时,确是不沸煽动民情、把持舆论的手段,但当真正北伐用事、特别是直接的战吃战时,他是很少去鼓动生民参战的。

    一方面普通的民众绝不会是行伍战卒的对手,用牺牲太多人命的手段,即便获胜,长远来看也是得不偿失,是在透支未来社稷复兴的潜力。另一方面,生民易躁难安,他们做事全凭一股热情,是一股并不容易控制住的力量,或能助事,但也存在坏事的可能。

    行台累行至今,一直都是稳扎稳打,虽然有几次看似犯险的举动,但所考验的主要还是沈大将军并其麾下文武僚属的能力。至于贪大而赴险,寄望生民勇于捐躯才能成事,则一次也没有过。

    况且,随着双方和谈的程序开始,沈大将军已经有七八分把握在不施刀兵的情况下避走此境羯军,彻底的收复邺地。在这种情况下,更加没有必要鼓噪生民去送命营造战机。

    之后谢艾也的确以枋头都督的名义,告令邺地各方举义民众,言是王师已有全面收复邺地的方略,乡民们只需静待归义入治即可,驱逐贼虏事务自有王师一力担当,无劳义民以身犯险。

    这一条告令还是颇有效果的,邺地乡势薄弱、起义的民众们本就汾强势乡豪的组织,真要去直接冲击羯军各处防务,他们心里其实也是有些发虚的☆开始的激情汹涌,主要还是因为长久遭受压迫、心中一股不平戾气的发泄,但在发泄之后,却是多有茫然与后怕。

    如今收到枋头这样一条告令,民心自然渐趋安定,不再复最开始的纷乱。在意识到羯国已是虚态流露之后,他们对王师信心也是爆棚,绝不怀疑王师收复邺地的可能,但也担心会遭到羯军最后的反扑,于是便纷纷往自以为安全的地境靠拢。

    邺南自然是有大批生民直往枋头投奔而去,至于距离枋头更远的邺北地带,首选当然就是奋武军目下栖身的上雁陂地带。在极短的时间内,上雁陂便又聚集了近万的邺地民众,竟然已经隐隐有了一个敌后据点的气象。

    此际的麻秋,才意识到局面彻底的失控,许多事情并不需要刻意去做,往往只需要开一个头,之后各种各样的结果便会纷至沓来¢秋或是颇有军事韬略的才能,但他对世道人心以及对世事的发展规律的洞见,又怎么能比得上谢艾以及其身后的沈大将军!

    汉胡不两立,这是行台北伐用事以来始终所秉持的底线,对于贼逆代表的羯国,更是必须要赶尽杀绝「和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成事的疡,无论谈到哪一步、有什么样的结果,都不是行台乃至于羯国所能接受的。

    沈大将军所以定策谈和,除了给行台争取更多集聚调度力量、发动决战的时间,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逼着羯国露怯!

    目下的羯国,所以还能在河北维系统治,都是建立在石虎穷兵黩武、以及诸多暴政压迫,还有就是羯国曾为北方霸主的积威。所谓虎死架不倒,尽管南强北弱的大势已成天下共知,但行台强到哪一步,羯国又虚到哪一步,不独普通的民众,哪怕两国的高官都有些看不清楚。

    现在沈大将军就要用这一个事件向天下人说明,双方各自势岭底气已经差距到了哪一步:我能一旅偏时冲贼巢,痛杀一番而后大摇大摆的离开,之后还能按着你的脖颈,让你与我谈和!

    至于这件事更深远的影响,不要说眼下的麻秋看不明白,就连沈大将军也在观望着局势进展以期能挖掘出更大的价值。

    其实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早已经脱离了谢艾最开始所言救援沈云并奋武归师的目标≯下的奋武军,周边已有大量邺地义士环绕,麻秋就算想要再去集众剿杀,其实也已经错过最佳时机,为时已晚。

    更何况,枋头的军力也一直在集结调度,麻秋不能在短时间攻杀奋武军,就要面对枋头王师的猛攻,乃至于之后来自冀南的王师威胁。歼灭奋武军已成奢望,甚至于邺地这数万羯军都有可能在羯主石虎大军到来之前被几路王师联合围杀!

    所以说,为将者有时候真的不能过于软弱,该要莽冲猛杀的时候,顾虑太多便会失于方寸。原本麻秋还打算将奋武军围困起来当作筹码,以期在枋头方面寻觅战机,但却被沈大将军把握卒投鼠忌器的心理,先用羯国那些贵胄性命威胁麻秋,逼他服软谈和。

    麻秋这里一低头,便意味着在河北生民眼中素来强势凶恶的羯国露了怯,自然会导致一大波的抵触与反扑。这一股民情,暂时成为奋武军的保障,让麻秋自以为掌握在手的筹码丢掉。

    而事情到此还并没有结束,麻秋囿于眼光或是才略,不能完全意识到谈和此事背后蕴藏的凶险算计,但羯主石虎凶残而又狡黠,未必就会入彀。

    不过,现在整个邺地数万羯军转手却成了王师掌握在手中的筹码,石虎若是不肯低头,便要冒着这数万羯军被全歼于此境的风险。

    虽然这几年石虎一直在穷兵黩武、国中带甲之众规模甚至还要超过先主石勒时期,但也禁不住如此豪迈的丢弃损失,冀南那里已经先损数万,如果邺地这里的军队也损失掉,那可真是剜心之痛!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可能,事实上眼下王树部还不能达于协同,如果麻秋能够在此际果断放弃邺地、抽身而去,单凭枋头的兵力很难阻止,冀南的沈牧所部也几乎不可能及时赶到阻截。

    但麻秋有这种魄力吗?区区几个石虎的孽种性命便能逼迫得他进退失据,软弱求和,让他放弃邺地这个羯国战略要地,更是绝无可能。所以他注定只能留在此处,成为王师要挟石虎的一个筹码⊥算之后石虎有什么指示传回,往返之间,王师的布局必然也已经完成了。

    更何况,最起码到目前为止,谢艾所流露出来的谈判诚意仍是十足,尽管奋武军已经没有骤灭之危,但还是履行前约,将俘虏之中石虎的一个儿子石琨送给麻秋。

    “杏,谨记今次惨痛经历,勿忘王事烈。你若归去之后,敢有不利王师的行迹,下次再落我手中,我可要一寸一寸活剐了你!”

    将石琨送回之际,沈云还有几分不舍,一路南行诸多辛苦,他都没有时间接触这些俘虏们,眼下将要把人送出,他才敲打着石琨的脑壳恫吓一番。如果只是谢艾的指令,他或许还要迟疑一下,但既然明白已是大将军授意,他自然要听从不悖。

    石琨本就不是什么羯国强势王子,经此一番劫难风波,已是形容枯槁、憔悴至极,再被沈云如此恫吓,只是颤身危立,拼命点头,等到沈云一瞪眼暴喝一声“哑了吗”,他才陡然一个激灵,大声哭出来:“记住了,记住了”

1357 天意失眷() 
麻贼该死!擅作衰议,误我误国!”

    果然,当麻秋的信报传至羯主石虎那里的时候,石虎闻之,当即便勃然大怒,怒骂麻秋愚蠢。

    身为羯国之主,他自然更加清楚自己所拥有的权威是由何处得来,就是建立在河北生民对他的恐惧上,与晋人和谈或者说任何一种形式的露怯,都是在动摇和伤害他统治的根本!

    只是暴怒之后,石虎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就算他心中有千百般怨恨麻秋,可对方眼下还远在邺地,就算想要发泄心中的不满,石虎都没有一个发泄的途径。几句斥骂,只会让他更加窝火。当今之际,还是该要考虑应该如何应对。

    眼下的石虎,还在从信都归往襄国的路途中。而他所面对的困境,又何止一个邺地。从入夏直至如今的深秋以来,方方面面的消息就没有一个能够让他感到舒心的。如今局势更是崩坏到他想要收拾,都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早年淮上的大败,是石虎心中一个永远的痛,他心中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集聚力量、反攻南国、一雪前耻!哪怕御驾巡边,行军途中,都要开渠引流、作训练水军的姿态,这既是在警惕自己勿忘前耻,也是在告诫文武臣众,绝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这些年来,内外诸多困扰,加上南面一直勇进势壮,让他找不到南下的机会。总算在年初抓住一点契机,招引塞胡南来的举动令得南国那个狂妄的貉子再次开辟新的战场,将南面的力量吸引走许多,才让石虎看到南征的一丝曙光。

    可是这一场南征,从筹划开始便充满了诸多困扰不顺。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本来按照石虎的计划,他应该在八月中就出现于冀南战场,并且在入冬之前结束这一场战事的前半程。

    可是如今,已经到了十月初冬,石虎才统率大军刚刚离开信都,距离襄国都还有不短的路程。哪怕是没有发生之前种种败事,按照这种行程,石虎大军能够在冬日抵达冀南的可能都是不大。

    从这一点而言,这一场向南面用兵,尽管前路各方表现也是拙劣至极,而石虎也必须要负上极大的责任。

    能够阻挠石虎大军奔赴冀南战场、进行他蓄谋已久这场战事的原因,自然也绝对不会是小事。

    原本石虎的整体布局,是要用李农所部乞活军进扰并州,同时鲜卑代国自云中而下配合打击太原的石生。即便不能消灭石生、收复并州,也必须要让山西方面不对南面战事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从这一点便可看出,石虎这些年虽然一直都是穷兵黩武,但其实手中可控战斗力一直在缓慢的降低。

    首先便是乞活军这一股力量,本来是非常不可控,需要提防和打压,但现在石虎为了有足够力量南征,明知乞活军不可信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委以方面重任。

    其次便是对鲜卑代国这塞胡霸主的依赖,什翼犍原本是被石虎一手扶植起来,用于加深对塞胡的控制与羁縻,可是现在石虎已经需要代国实际出兵为他稳定后院。

    石虎所以迟迟难行,问题就是出在代国的什翼犍。原本石虎在年初便已经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