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1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乱虽然平定,但已经无补于事,乡土大创已经成为事实。、

    这一次的琅琊乡患,前前后后加入乱民最起码有数万之众,遍及曲阿、句容等周遭县乡,不独蔡谟在郡署之中被殴打至死,最惨的还是琅琊王氏,因为丧事而多数聚集家宅之内,几乎无有幸存者。

    尤其是作为一整串变故的挑起者,王允之家门老小尽被屠戮,完全无有幸免!而乡土所受戕害,死伤人命初步清点已经达于五千之巨!

    饶是诸葛恢心中已存不幸之想,但听到惨状如此,内心仍觉撕痛,忍不住仰天悲啸。

    他继续引众向前开拔,在抵达郡境的时候,却被刘超率军陈兵阻拦境外。诸葛恢目下心情正是沉痛,遇此变数,心绪不免更加烦躁,直接打马冲入刘超中军,忿声道“我自引众归乡护土,刘世瑜因何阻我?”

    刘超自军列之中行出,脸色同样不慎好看,但在面对诸葛恢的时候,神情仍是肃然“我身为扬州刺史,治下发生此等祸事,诚是难辞其咎。但论断善恶是非,绳法涉事之众,仍为州府职内,恕我不能让权。待到罪情论定,我当自系台中请罪!”

    听到刘超如此大包大揽,诸葛恢神色也是一凝,略作思忖便明白过来,刘超是担心他引领的兵众一旦归乡目睹惨状,或将群情难治而向那些暴民施加报复。

    但乡土被戕害至此,就连诸葛恢都无法接受,更不要说那些家人多被戕害的乡人甲士们,所以诸葛恢便又说道“州府自有其责,但暴民施虐乡土也是证据确凿,眼下内外俱有侧目,远非州府能够权度,速将首恶交出,由我携归台内受审!”

    如此残酷报复,岂能没有指使,诸葛恢想要拿住首恶,一则是抚慰乡众人情,二则是要将一个把柄捏在手中。

    然而刘超那里仍是摇头“目下几方互有奸声攻讦,是非如何,我尚不清楚,葛公又有何处得知?”

    “刘世瑜,你还记不记得自己乡生何处?”

    诸葛恢听到刘超仍在阻挠,忍不住瞪眼怒吼道。

    刘超同样寸步不让“我自为王道直臣,岂能因乡籍所限便执王命偏用!”

    “好,好得很!这番话,你自与乡众对答!”

    诸葛恢闻言后便也不再多说,直接打马返回,其实他心里何尝不清楚刘超这么做虽然情理上无法接受,但却是一个极度理智的选择。仍然乡勇归乡大杀暴徒可以稍作泄愤,但然后呢?

    这么多吴人乡众被残杀于此,更是给了吴人继续放达争端的把柄,若真三吴凶兵群起,届时再用什么去抵挡?

    然而道理是这个道理,诸葛恢却实在不知该要如何向乡众陈说,既然现在刘超出头做个恶人,也就只能先这么拖着。可是如此一来,他自己便也不能弃众归都,这些乡勇们被阻拦在乡境之外不愿离去,他也只能被拖在了此处。

    琅琊惨况如此,消息传入都内,各方也俱不能淡定。如果说此前台辅们对于乡乱还有所轻视,可是现在却完全不敢怠慢,对于宿卫的肃清更加严格,多数丹阳、三吴等乡籍宿卫都被深拘在营地之中,不许他们再随意外出接收外界消息。

    同样不能淡然的便是庾翼,原本还寄望于琅琊乡祸能够引出沈充,可是沈充依然不见踪迹,可见必然已经潜归乡土,大概此刻已经兴兵北上了。

    他在都南驻扎这段时间可谓是将吴人得罪狠了,眼下留在都南只会成为下一个被报复的目标,所以也在拼命的向台中交涉打算移防石头城等坚堡驻守,然而却始终不得允许。

    此刻都内尚算平静的,大概只有建平园了。

    皇太后被自家兄弟半胁迫的转移到了建平园后,很快便积郁成疾,卧榻不起,终日以泪洗面,自觉所信非人。

    相对而言,皇帝表现反而要比皇太后出色一些,眼下也不必再每日登朝,有了许多充足的私人时间。这一日,皇帝让皇后卫氏捧着自己调制的饴食糕点,一同前往入见皇太后。

    皇太后半卧榻上,眼看着皇帝亲自为自己调羹奉药,忍不住又是泪水长流“患难才知情笃,往年我只道皇帝年幼顽劣,不堪教诲。如今看来,身处乱境之中,反要较之老妇还要淡定。”

    皇帝闻言后咧嘴一笑“母后你也不必心忧,目下困境较之往年还是大有不如,最起码饮食还能得宜。早年我独身在困,昼夜寝居之处喧哗盛极,些许可口饮食都享用不到,饭谷积食,还是刘公等几位力求……”

    皇帝讲到这里,才觉有些不妥,再看皇太后已是以袖掩面、清泪长流“何以先帝绝情至此,将我母子抛于世上饱受凌辱!凭我一介昏聩妇人,哪能胜御这内外各怀奸谋的贼、贼……”

    “母后勿悲,是儿子太不肖,身临此位却不能……”

    话讲到这里,母子又是相对痛哭一场。

    然而正在这时候,突然外间厮杀声大作,竟然就近在建平园外咫尺之间。耳闻这些异声,皇太后又是惊悸不已,直接从榻上跃起厉吼叫唤庾冰入内询问发生何事。

    庾冰匆匆入见,也是满头的冷汗“琅琊乡土生祸,王门族众大半遇害,疑是沈氏所为,王深猷业已癫狂,引众自覆舟山冲杀而入,要入沈公坊血祭族人……”

    皇太后听到这话,一时间既惊且喜,喜在先帝宿仇得报,惊在祸将入于阙门“不能再留于此,不能再留都下……速速传令,将皇帝移驾石头城,速速、速速召维周入拱勤王……”

    。

1105 江北悉定() 
不同于江东台辅们所认为的那样,沈哲子在江北已经磨刀霍霍,只待寻觅到机会便率众过江,干政宣威。

    事实上最起码年前年后这一段时间里,江东的时局变动如何,并不被沈哲子放在首位。虽然一直也在保持着关注,但江东的局势变化并不足打乱他的整体部署。

    年前的这段时间里,沈哲子亲自坐镇广陵,算是基本将徐州盘结最为严重的地区初步理顺。在整理徐州局面上,都督府基本上是奉行两个原则不悖。

    首先便是承认当下利益格局不变,即就是各乡宗、军头此前所拥有的田地、产业都不变动,承认他们实际占有,不作调整。这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此前那些既得利益者集结、反抗都督府的政令。

    其次便是乡民整体止戈,废止一切的乡勇、郡兵等武装组织,免除生民一切的兵事劳役,鼓励乡众主动入籍为民。

    这两个政策原则,基本上算是避免了徐州爆发大规模动乱的可能,但由此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入籍民户激增,都督府却无力安置的情况。

    要知道整个江北安定未久,都督府公然宣说要免除籍民兵役、劳役,这对于那些苦困良久的民众而言,无疑拥有着致命的诱惑力。不独徐州民众争相入籍,就连青、兖等各地民众也都蜂拥而来,同样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安守于耕织的机会。

    可是原本的淮下徐州故土荫庇之风只是在太严重了,就拿最严重的广陵而言,周边几乎已经没有闲土,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各家圈定的土地。

    但事实上,那些军头们即便是圈禁了大片的土地,也根本没有能力和精力进行充分的开垦利用,尤其最近这几年江北用事频频,那些军头也承担着相当沉重的作战任务。所以那些土地只能任其荒芜,杂草丛生。

    所以淮下的徐州基本情况就是,军头乡宗们手握大量土地,但却人力匮乏严重,不能利用起来。而州府掌握大量籍民,却困于无从安置。

    针对于这种情况,都督府也给出了几种解决的方案。在承认那些土地属于各家乡宗所有的前提下,分别采取购买、抵押、置换与合作开垦等几种方式,将这些土地利用起来。

    购买便是都督府直接将土地买回,当然支付的方式不可能是现钱现货,因为都督府眼下财政状况也并不宽裕,更不可能拿出钱来购买这些本就该属于政府的土地。所以用以支付的基本就是都督府的采购订单、鼎券等可以延期支付的条约并债券之类。

    这对于那些乡宗、军头而言,也都是有着相当大的诱惑力的。因为梁公沈维周可不同于前任的郗鉴,乃是一个绝对强势的方伯,肯于承认他们的占有权已经算是一个极大的让步。而且都督府订单和鼎券这些虽然不是实际财货,但是在整个淮南辖区之内,都是可以通过市面交易进行变现的。

    抵押则是不放弃土地的拥有权,但是使用权却让渡给都督府,都督府再从开垦所得中逐年分批给予他们一定的回报。这基本上就相当于变相的爵禄,相对于土地放在那里彻底撂荒、全无所得,而且随时还有可能失去,这种方式也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

    置换则没什么可说的,淮下虽然土地资源紧张,但是青兖豫司包括徐北等地都拥有着大量的闲置土地。而淮下也生活着大量的逃难侨民,基本不存在什么故土难离的情愫,由都督府出面帮助他们进行回迁、继而在乡土分配土地,这一部分的回乡民众也将会是未来重建经营的一个基础。

    合作开垦主要是针对当地乡宗,他们需要雇佣而不是直接荫庇民众开垦土地,田亩所出一部分支付佣农,另一部分给予都督府,剩下的才属于自己。

    通过这几种手段并施,到了年后元月,基本上已经将淮下徐州地区民生情况梳理妥当。

    而与此同时,军府的筹建也一直在进行着。相对而言,这是更加敏感的问题。都督府在军权上始终保持一个强势原则,那就是决不允许将领们拥有成规模的私人部曲武装。

    所以在淮下各种事务安排完毕后,沈哲子便又即刻北上彭城,坐镇在那里进行徐州军的一个整体改编。所谓的改编,无非是打散之后再重新组合起来,虽然军队主体未变,但是组织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初步接受改编的主要是李闳所部徐州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