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10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寻常小民也都乐在其中。

    但这也总算将这种不理智的投机给遏止住,而且取消大额归属保障,也意味着打压了鼎券的流通职能,进一步削弱其炒作空间。

    虽然这一次风波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但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古人的会玩程度较之后世并不逊色多少。真要仗着自己有什么先知先能而有松懈,真的是有可能直接玩脱了。

    虽然鼎券在整个淮南产业当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信用属性,一旦被这种狂欢行为高捧低摔,那对淮南产业整体布局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根本就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当然,这一次风波也并非尽是坏事,最起码又挖掘出鼎券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对淮南整体经济状况如何有一个放大彰显的作用。换言之只要不是发生全面战争那种大的动荡,只要能够将鼎券市场给维持住,淮南就算面对什么打压,基本不会遭遇什么大的混乱。

    这一层作用,沈哲子说了没有用,关键是要获得大众认可。一旦大众们达成这种共识,那么淮南的信用便也算是完全的深入人心了。

    而相对于整个淮南大盘子,区区几亿钱的鼎券市场,就算是加上那些流通不便的分红鼎券,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亿,要维持起来无疑更轻松得多。

    尤其后续在消弭一些恶劣影响时,沈哲子甚至不乏邪念滋生,除了他此前所构想的那些手段之外,有没有可能将鼎券散发于敌后?若是能做到的话,则无异于多了一种新的把持各方反对势力的手段。

    这种事情要做到其实并不困难,只需要继续扩大鼎券的货币属性,增加交易中的结算职能,自然可以以淮南为中心,层层向外扩散。

    就算在更远的地方其货币属性得不到体现,也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外汇储备与淮南进行货资交流。通过本质上一文不值的鼎券,大肆搜刮敌统区的各种物资。

    但沈哲子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一个诱人的想法。

    因为鼎券可以说是第一种以信用为背书的金融产品,一旦他自以为可以通过操纵鼎券以玩弄世人,得利只是一时,遗害则悠久,会给后世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让这种金融行为成为一个不能涉足的禁区。

    总之,鼎券风波算是告一段落。而沈哲子原本还打算将那些北地匠户们所带来的物品进行一次产品展销,经过这一件事之后索性也就直接放弃。反正这一件事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

    接下来,淮南新的产业布局便悄然展开。

    这一次新产业的创建,其实与普罗大众关系并不太大,也不是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格调最重要。

    品牌效应,沈哲子已经践行良久,小到他个人,大到如今整个都督府,其实都可以说是一个品牌,所以这一次的产业运营自然也不例外。

    沈哲子本身便是此道圣手,加上手下已经培养出一批如江虨等人这样的成熟团队,这件事在都督府会议上稍集众论,一个花团锦簇的方案很快便被酝酿而出。

    淮南周边虽然因为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江东毕竟太远,自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所以,首先需要在江东制造出一个轰动效应。

    都督府的第一道文案名为“礼乐归朝”,那就是命令这些工匠们依据中朝各类典章,采石销铜,打造一批钟磬礼乐用具,大张旗鼓的送回江东,使正声鸣于江表。

    如此一来,既能与中枢稍微缓和一下近来过于对冲的气氛,也能向整个江东彰显,中朝久礼因淮南而复得,同时中原最正统的各种工艺,眼下都在淮南。

    提出这一方案的乃是谢尚,而这一提议,也得到都督府众人交口称赞。

    沈哲子也是在听到谢尚陈述这一方案时,才突然想起来原本历史上这正是谢尚的手笔,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使东晋皇帝结束了白板天子的尴尬处境,同时采石制磬,成为江表钟石雅乐的开始。

    应该说,陈郡谢氏之所以能够久立豫州、兄弟为继,并且成长为盛极一时的江东权门,谢尚的这一次政治投机占了很大的比例,给整个谢家都积攒下庞大的声誉遗产。

    所以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真正从礼法方面来说,自己较之真正的古人还是差了许多,虽然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却并不能将之发挥到极致。所以当他一旦不再过分迁就那些台辅执政的时候,细节上面的一些疏忽很容易就被引申为狂悖无礼。

    幸在他麾下如今也是贤能毕集,可以拾遗补漏。如此一个表里光鲜的提议,自然没有不通过的道理。所以这件事也就交给谢尚负责统筹,尽快拿出一个成果。

    接下来便是品牌的确立,一些与会人员对于早年沈氏南苑那种高端精品路线仍是记忆犹新,不乏想要再复制一次。但南苑这个品牌,本身就是建康城中一个区域品牌,且早已是过眼云烟,若向更广阔去推广,还是有些阻滞。

    最终,还是沈哲子敲定“神都”两个字,天中神都坊,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高大上档次,这将会是未来淮南主打的一个奢侈品概念。

    本身框架和概念已经确立下来,接下来就是正式投产。经过过去这一段时间的观察遴选,那几千名工匠里一些工艺之外尚有别的禀赋才能的,也大体被圈定起来继续观察。至于剩下的那些,正好可以投入到这个神都坊的生产中来。

    而讲到生产,又不得不再提一句,那就是过去这段时间针对这些工匠的检验,并不是全无收获。更偏远的地方,沈哲子不清楚,反正在淮南工匠营里,第一台加工车床就此产生出来。

    这件事说起来,又是一个机缘凑巧的故事。反正就是工匠们根据都督府给予的命题,大胆放手的去改造而得到的一个意外收获。

    对于这一点,沈哲子也并不感到意外,所谓穿越必备神技的印刷术,说穿了无非印章、碑拓、印染等各种早就存在的技术叠加起来。重要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这种组合的思路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应用前景。

    车床的产生,让各种精细器件的加工和批量生产前景广阔,虽然第一个产品惨不忍睹,而且手摇脚踏的动力模式与后世那种概念也不可相提并论。但只要思路有了,那就是立足于此继续迭代,优化动能和提高动力转化效率。

    享受到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甘甜喜悦,沈哲子对此不免更加热衷,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巡查一遍,希望能再沙中淘金,在众多改造品中发现值得深作挖掘的产品。

    这种热忱态度,甚至就连杜赫等都督府属官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屡屡劝告沈哲子不可耽于机巧而误于军政事务。沈哲子对此只是嗤之以鼻,这些人眼界短浅,根本不了解自己这种见证奇迹诞生的快乐。

    不过,很快沈哲子这种悠闲时光便也告一段落。年前他便派人前往辽地与慕容氏沟通,现在慕容氏终于作出了决定并回应,慕容皝派遣他的儿子慕容恪前来淮南,商谈战场上共同进攻石虎的合作。

    。

1018 慕容南行() 
慕容氏今次派往淮南的使节规模不小,足足有五百余众,除了慕容皝之子慕容恪之外,还有早年奔走于江东而为慕容皝求封的封弈并一些重要属官。

    整支队伍甚少胡人面孔,多为气壮晋民,甚至就连慕容恪这个货真价实的鲜卑人,也是一副胡中英挺姿态。看得出慕容皝对于今次的出使沟通也是颇为重视,甚至就连仪容相貌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不敢遣用太多胡态浓郁之众以避免刺激到淮南人的心情。

    不过都督府在接待方面则就显得有些草率,仅仅只派出了征虏从事温放之这么一个年轻人前往清口迎接,至于杜赫等重要属官们,则是一个都没有露面。

    倒不是说都督府刻意怠慢辽地使者,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分心于此。都督府本身就有大量的政务亟待处理,而沈大都督最近这段时间也颇有种不务正业的懈怠姿态,让一些属官们忧心忡忡,更没有闲心去过问远在辽地的慕容氏的事务。

    辽地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庞大队伍路途遥遥、浮波而来,结果在抵达清口时,却只看到温放之这么一个小年轻并其身后属员、卫兵都不足百人,心情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徐州军在清口的守将淳于安在看到淮南这么随意的迎接队伍,一时间也是颇觉尴尬,他是徐州方面负责接引这一行使者的人员,自淮阴一路同行而来,与那些热切于与他攀交情的辽地使者们倒也也积下些许情面,在为双方引见介绍时,便也存了一点小心。

    “这一位便是大司马温公府下贤子温弘祖,目下正于淮南梁公麾下职任从事,所谓风云相从,如今时流秀出一众俊彦,梁公之下并有弘祖等少贤襄助共事。慕容郎君同样辽中少秀,今日相见,必有更多雅论流出。”

    听到淳于安介绍温放之的家世,辽地一众人对温放之也都忍不住刮目相看。淮南不甚重视慕容氏,其实辽地对于南面人物也都多有陌生,除了像封弈这样常常有机会出入江东的人之外,其他人消息也都不乏闭塞。像是沈哲子麾下一众所谓的天中贤能,在辽地也都乏甚知名度。

    但温峤则是一个例外,一方面其人名起于中朝,不限于南北,另一方面便是刘琨的缘故。温峤作为刘琨的外甥南来劝进,作为晚渡之臣,有襄定内乱之功,权位更是达到人臣极致。所以温峤在北方辽地名声也是不弱,在去年中原大战之前甚至还要名重于沈哲子。

    “江东琼林嘉树,秀枝并出,小子何幸之有,竟有劳温氏贤兄远出来见。”

    辽地一众人自然以慕容恪为主,慕容恪亲行上前,远远便对温放之抱拳施礼,态度可谓恭谨无比。

    温放之眼见这一幕,眸中也是忍不住闪过一丝异色。

    此前辽地来人略有失落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