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改写唐朝历史-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日子以来,最明显的事情无非就是临安人多地少,客栈爆满,很多人家纷纷开始造二层做生意,周围的树木砍伐的不少。
拟定了补偿的方案之后,苏致远看着临安东边的一大片田地,还有很多人在里面农作,都是准备来年丰收的,要收购田地的话语始终说不出口。
分发均田制可是唐玄宗的命令,要让百姓们有地能耕种,结果苏致远大肆发展县城建设,耕地面积减小,很多人对此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按照当时的价钱来说,其实也有卖田地的先例,一亩地也能卖个十几两银子,而且都是分上等田还是中等田和下等田的。
如果是下等田,一亩地连十两银子都卖不到,可能也就是七八两银子。
看着县城边上足足有几十亩地的大空间,苏致远估算了一下,按照一亩地二十两的银子来算,这起码要千两银子才行,毕竟上等田可不好得,这里的土都是好土。
按照城边的面积来算,很多人对二十两银子一亩地的价格都表示了看法,都认为低,苏致远知道自己给得其实不低了,但是县衙里的兄弟和自己的夫人姐妹都认为低。
没几天,苏致远就知道了原因。
按照土地对于人的作用来说,除了能成为田地,那就是宅地。
现代当然有宅基地这个说法,但是古代没有啊,自己家的田地若是想要建成房子也不需要和其他的人说什么,自己建就行了。
如果是按照田地卖,自然卖不了多少钱,可是若是能自己盖房子,那价钱就不一样了。
苏致远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人在往田地里添土,垫地基了。
按照现在盖房子的价格,若是村里的房子自然不值钱,但是县城里的房子还是价值不错的,按照拥有这些田地的百姓来说,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笔相当不错的财富。
坐在大堂之上,苏致远和众人商讨着土地的收购价格。
“你们说,若是我收购百姓的田地,什么样的价格合适呢?”
衙役郭某立马道:“大人要收购,自然什么价格都合适!”
衙役李某接道:“是啊,大人,您要是收购土地,就算是只给十两那他们也只能从着,何必商量呢?”
衙役王某说:“你们懂什么,咋们大人是不想以势压人,想让百姓心甘情愿的把农田交还出来而已。”
苏致远赞赏的点了点头。
“不以势压人,除非大人您给的钱足够高,不然不可能心甘情愿给东西的,我和这帮人打交道这么长时间,刁民我见多了,给多少都嫌少。”衙役赵某摸了摸头道。
其他人想了想也跟着点头。
苏致远明白这个意思,但是他想的是按照自己的规划把临安打造成一个很富有条理的城市,若只是单纯的把临安扩大城建面积,自己不用管,他们自己就去把临安扩大了,显然苏致远这么长时间以来为了临安倾注心血,也希望在临安城建的事情上做到亲力亲为。
“大人,您是有大智慧的人,没必要因为这样的事情伤透脑筋,如果能为大人分担,我等愿为大人敢效犬马之劳!”一帮衙役齐刷刷的单膝跪地。
对衙役的待遇比以往好了太多,很多人负责苏致远家眷的安全,长时间驻守在县衙边上,对于他们来说苏致远不像是县令,倒像是主人。
“你们去休息吧,我自己再看看。”
苏致远想着一般宅子的面积,一亩地起码是三个宅子的地基,若是按照一个地基十两或者十五两银子算的话,一亩地给40两银子是比较合适的,按照一般四口人家一年消费不到5两银子来算,其实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
恩,就这么办吧,反正我不炒作房价。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地二代()
当第二天县衙外面贴出关于征收临安土地公告的时候,这像是飓风一样的消息席卷了整个临安县。
其实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征收田地的消息,而是最吸引人的价格。
40两1亩地!!!
照这样算,在寻常人家,成亲只需要卖半亩地就够了,40两银子不是小数目。
现在不少人开始羡慕有地的那些人了,尤其是家中男丁多的,田地也多,这下算是发财了,纷纷羡慕,纷纷嫉妒。
虽然也有人说,没了地可不是好事,但是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反驳。
“边上就是菜市场,里面什么粮食没有,有了钱,想买什么不行?还种地干什么?”
这样的话说的人无言以对,有些有地的人听了这个话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赶紧回家拿地契去了。
很快苏致远在县衙就看到了陆续拿着地契来卖地的百姓,一个接一个,边上整齐的放着一兜又一兜的40两,看起来是如此诱人。
临安城现在的房价便宜的才30多两银子,贵的也有100两的,所以这些来自边上村里的百姓,很快有了能在临安安家落户的本钱。
临安城兴起了一个词语,叫做地二代。
和拆二代基本一个意思,靠土地改变命运,富起来的一批人。
苏致远想着自己虽然不打算炒作房子的价格,可是自从自己带着临安发展以来,临安的地价就一直再涨,如果就这样下去,临安发展的越来越好,那临安的地价依旧会继续涨,到时候,自己虽然不炒作房价,但是房价却不会低下来。
难不成自己还要搞一搞楼房建筑?
苏致远摇了摇头,自己又不会做水泥,其实用黏土代替水泥也许也可以。
做县令,想到一出是一出,苏致远暂且压下了搞楼房的想法,把心神转到了当前的收购田地上。
又是一家人带着地契来了,生活过得不好,从穿着就能看出来,但是还是把地契放了上来,看那个样子还有些不舍。
苏致远知道老一辈人对于土地是有感情的,也没有催促,而是在一边默默的看着。
苏致远要把这一片的田地全部收走,所以不存在卖一部分留一部分的事情,苏某人这么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受了足足几本书的地契,上面都有官印。
老人停顿了一下,就在苏致远认为他要走的时候,他又回过身来。
“大人,我能不能留一块地基自己盖房子啊?”
苏致远摇了摇头:“不行,但是我可以保证之后的临安会有新的房子空出来,若是你们想买,一定能买得起,放心。”
老人行了一礼:“多谢大人了!”
卖了地的地方都标注了出来,苏致远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很快就全部完成了,这心里也放松了不少。
边上的银子越来越少,甚至地图上没有几户未卖地的田地了。
苏致远原本计划三天的卖地行动,没想到一天基本完成,看来现在办事效率真的很高。
看着剩下的几户人家,苏致远叫来了衙役,了解了下情况才知道,这三户人家居住的有点远,消息说不定没传过去,只能派人前往。
可能浪费的就是那些种植到一半就得放弃的粮食吧,就算是有人已经盖上了房子,那也得拆了。
在苏致远的命令下,临安大规模的城建工程开始了。
这一天,是临安地二代改命的日子,也同样是其他的人忘记不了的日子,看着别人因为卖了几亩地就轻松的得到了百两银子,羡慕嫉妒的目光始终在县衙外面游荡,经久不去。
苏致远坐在后堂喝茶,听着唐思雨说着县城之中人们的话语,觉得有意思的很。
“哥,你太不厚道了,不少百姓说你让那些有地的人发了横财,对于他们有的人来说,不公平。”
唐思雨看起来还为某些人打抱不平的样子。
苏致远喝着茶,笑道:“怎么不公平了,我把田地收回来总得给钱吧。”
唐思雨撇了撇嘴道:“有的百姓说,他们的地在山沟里,有的在山沟上,根本卖不了好价钱,看今天那么多人光卖地就有了百两银子,纷纷闹不平。”
“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有的人出生就夭折了,有的人出生就体弱多病,有的人被贼人害死在他乡,有的人安稳的活到了年迈,你从哪里看到了公平?”
苏致远说的唐思雨噘着嘴,显然是说不过也不服气的类型。
“哥,那有的百姓也是你的子民啊,那你就不能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吗?”唐思雨摇晃着苏致远的胳膊,一副撒娇的样子。
花无裳见怪不怪,笑着不说话。
苏致远不动声色的把唐思雨的小手从自己的胳膊上拿下来道:“当然是希望大家都能过好了,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复杂,而且这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明天慢慢讲给你听,行不?”
唐思雨从来都喜欢粘着苏致远,自然不肯,非要听,在她看来苏致远简直是无所不能的人,像是文曲星下凡,把一个小小的县城在一年的时间里变得如此厉害是一件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就连唐思雨的师傅姚崇也说,苏致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在一个县城里当县令实在是太委屈了,愿意上奏折把苏致远调回长安,只要他愿意。
苏致远想不都想就拒绝了,开玩笑,当县令我还没当够呢。
昔日的唐思雨见过了不知多少青年才俊,皆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像苏致远这样其貌不扬,说话没有文人风度的人还真的很难被她瞧上,这些日子以来,她对苏致远的心态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这一点可能她自己都没有发现。
“哥,你就说说嘛!”唐思雨撒起娇来没得说,搞得苏致远就像哄小孩子一样,杨玉环在一边看着,忍不住道:“思雨姐,你这样不怕无裳姐生气吗?”
唐思雨哈哈一笑,抱起了无裳的胳膊撒起娇来:“我是妹妹,无裳姐怎么能生我的气呢,你说是吧,无裳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