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确定了词牌和曲调后,无论是每一句的字数还是格律韵脚都是固定的,不能出现任何偏差,所以写词又叫做填词。
一个“填”字道出了作词的困难之处,就像是带着镣铐跳舞,在有限的空间内写出情景交融的句子来,这十分考验词人的文字功底,不像后世的网文,随便水水都有几百万字的篇幅。
言简意赅,这大约就是诗词所表现的境界。
崔念奴给出了这首词下阙的后半段。
从字面的意思看就是主人公在不停地寻找心中的爱人,最后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爱人的身影。
按照作词的套路来说,上阕要写上元节的景致,这个比较容易,无非是花灯游人等等,只要用华丽的词藻堆砌一下就行了,这是才子们擅长的,关键在于下阙,如何能做到和最后几句的意境融合。
想想看,元宵佳节,彩灯高悬,笙笛社舞,游人如织,在一派欢庆的氛围中,我却独自苦苦寻找着自己的爱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不经意间,在灯火零落处找到了她。
这种百感交集的情怀,这种悲喜莫名的心绪,这一瞬间的情感得到了凝聚和升华。
作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元夕词的巅峰之作,不是谁都能补充完整的,要么失了格调,沦为艳/情之作,要么没有灵魂,成了空洞之词。
在后世无论是梁启超还是王国维都对这首词赞叹有加,王国维甚至以人生的大境界来比拟此词,可见其境界之高。
被崔念奴请来的几位词坛大家议论良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写词容易,写好难!
随着一首首词作被送到金翠楼,这件事在东京城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词人自重名声,虽然没有投稿,但也禁不住在心中思量一番,之后却不住的摇头,境界这种东西看似虚无,却是真实存在的。
若是达不到,只能徒惹笑柄罢了。
当然其中不乏精彩之作,却让人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辛弃疾写这首词是在南宋时期,当时金国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朝廷却不思进取,沉湎享乐,作者胸中郁结着一股愤懑之气,这才写出了“灯火阑珊”之语。
此时还是北宋,天下尚未动乱,东京城又是繁华之都,生活在这里的词人习惯了歌舞升平,胸腹中少了一股血气,自然体会不到那种激情和怨恨交织的情绪,也写不出贴合意境的词句来。
最终的结果不过是从中选出较好的,从而完成这次炒作。
凭着这几句词倒是让崔念奴的名气暴涨了一回,以前人们只知道崔念奴善舞,没想到随便抛出几句词来都能引起如此轰动。
这是幸福也是烦恼。
随着才女的称呼被强加在崔念奴身上,给了她极大的压力,她可不会作词,又害怕出丑,为此还向高强抱怨了一番。
高强也在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对最终发展到满城风雨的境况表示惊诧。
不生活在大宋朝,无法明白宋朝人对于词作的热爱,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情怀,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就算是寻常百姓也会传唱几句。
从柳永到晏殊,从欧阳修到苏东坡,词作已经成了宋朝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上元节将近的时候,高强被崔念奴拉到了金翠楼,原因是她收到了一首好词,就连那些词坛前辈也认为这首词已经达到了写情的巅峰,是这次所有词作中的最佳。
因为这个活动是高强弄出来的,崔念奴就让他评价一下这首词到底如何。
他哪里懂得诗词,不过看罢这首词作,高强觉得虽然不如辛弃疾的原作那么具有家国情怀,却把男女之间的微妙感情写到了极致,就算是他这种人也被其中的缠绵情义所倾倒,实在是绝妙。
这和辛弃疾是两种风格,却都称得上是绝世之作。
他看了下面的署名,顿时恍然。
易安居士!
第五十一章 大神出没()
高强看到这个署名略显惊讶。
李清照不是在山东青州隐居么?难道这是另外一个人?不过想想在这个时代叫易安居士,又能写出如此绝妙词作的大概非李清照莫属了。
“原来是她啊!怪不得。”高强感慨道。
对他而言,李清照这个名字在后世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此时大宋朝的人可能还无法估量这个名字在宋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因为她的文学成就大都在靖康之后,国家动乱之时,那些深沉哀婉的词作打动了后世无数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千古第一才女,这些称谓足以说明后世对她的尊重。
她自己形成了一个词派,被称为易安体,还创作了一篇《词论》,影响深远,是真正的开宗立派,独树一帜。
按照后世网文的称呼,那是妥妥的大神级人物。
在如今的词坛,如果说周邦彦是男频的大神,那李清照就是女频的大神。
“这人你认识啊?”在高强回顾李清照事迹的时候,崔念奴不解的问道。
高强疑惑的望了她一眼。
你不会是词盲吧?连李清照都不认识,就算是她隐居了五年,也不至于没听过吧,至今东京城内还有歌姬在唱她的词作呢。
“你不认识李清照么?”他疑问道。
“李姐姐自然认识啊,可这人是易安居士……”崔念奴恍然道,“你是说这个易安居士就是李姐姐?”
高强也是一头雾水,难道说易安居士这个在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号如今还没有传播开来么?
还真是这样,易安居士是李清照隐居在青州之后才用的。
住到青州乡下后,她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做归来堂,号易安居士,这都是来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有一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便是易安居士的来历,以表达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安居之意。
这个称号眼下也只有她身边的人才知道,还没有传到东京城来。
“你把这人找来问问不就清楚了么?”高强一时也拿不准,只好如此说道。
“说来也奇怪,这首词是楼门口的小厮送过来的,据那小厮说是个相貌俊美的男子交给他的,什么都没有留下,我也不知此人是谁,怎么去找?”崔念奴埋怨道。
“难道只是一时的游戏之作?”高强怀疑道,“没关系,只要打听一下李清照有没有回东京城便能确认了。”
崔念奴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了,同时心中兴奋起来,如果这真的是李清照所作,那定然会引起更大的轰动,李清照已经离开东京城五年了,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如今复出,词坛必然震动。
和高强猜想的差不多,这真的是李清照的游戏之作,在年前她便和赵明诚低调的回到了东京城。
此番回来一个是拜访亲友故旧,同时也想活动一下,为赵明诚谋个一官半职。
赵家是官宦世家,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几年前还是当朝宰相,深受陛下恩宠,是和蔡京争斗的主要人物,一直想把蔡京排挤出朝廷,可惜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蔡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赵家被赶出了东京城。
五年过去了,作为官宦子弟的赵明诚并不甘寂寞,还想着重返官场,恢复赵家的名望,当初他便是鸿胪少卿,正四品的官员,前途一片光明。
如今朝中还有些赵家的故旧,当年的事情也已经过去,他只想有机会向陛下进言,能够再次为朝廷效力。
人情关系是需要走动的,一旦疏远了想再修复便难了。
为了不引起蔡京的关注,他们是悄悄回来的,故此东京城的人并不知道,李清照不过是看了崔念奴抛出的那几句词,一时手痒,补上了一首词,又不想被人所知,便署了易安居士的名号。
此时的李清照正在矾楼内,和李师师对坐着,手中拿着的却是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
她和李师师相识已久,李师师喜爱诗词,曾经拜访过李清照,两人相谈甚欢,那时候李师师刚刚在东京城扬名,接着李清照便离开了,两人真正相聚的日子并不多,但知己就是如此,不一定要时常见面。
五年时间,两人也曾书信往来,交情非浅。
“又是只有半阙?”李清照疑惑道。
“正是如此!”李师师气闷道,“这半阙词出自太尉府那个花花太岁之手,我想崔念奴那几句怕亦是如此,他二人走的很近。”
说起来这件事李师师就有气,她也曾追问过高强下半阙词作,然而高强只是一味的敷衍,如今刚刚过年,又和崔念奴联手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把矾楼的人气都抢跑了。
矾楼后台深厚,自然不惧一时的得失,可想想总有些让人气恼。
李清照对李师师的小心思很清楚,不过她眼下关心的是这些诗词。
从“问世间情为何物”到“人生若只若初见”,从“滚滚长江东逝水”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词或豪迈或婉约,都是极好的,却不知是何人所作,只知道出自太尉府的衙内之手。
她离开东京城的时候,高强才刚刚拜高俅为义父不久,花花太岁的名号还没有传开,李清照对他的印象不深,不过太尉高俅的名声不佳,连带着对高强的印象也是极差。
“这几首词词风不同,想必不是一人所作。”李清照推测道,“或许是太尉府的门客所为,大多是些残篇,被他拿来卖弄,实在可惜。”
“我也是这么觉得。”李师师赞同道,“他对诗词格律一窍不通,和他谈论诗词简直是对牛弹琴。”
“妹妹你倒是对他了解颇深。”李清照轻笑道。
“我只是惦记他手中的好词罢了。”李师师辩解道,“要么我把他找来,姐姐你帮我教训他,在你这位词坛大家面前,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拿那些词作到处炫耀。”
“算了,这次回来本就不打算招惹是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