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士那点事儿-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他们都说是命运找上了我,避无可避。只有我清楚,是自己找上了命运,逃无可逃。夜深人静时,点燃烟,看着吐出的烟圈。迷茫。。。你所看见的是事实吗,何为真?已证实的就清白吗,何为假?唯有慢慢求索。
 84253

第一章 陈荣() 
我爷爷的爷爷叫陈荣,听爷爷说,老祖宗是清政府最末的一批秀才。寒窗苦读十年,不为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每个读书人心中的梦想随着清朝的结束,可谓就此终结。

    清政府被推翻,老祖宗最后的那点希望破灭。四十多岁的人,按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死读书的顽固封建。

    陈荣消沉了不久,奈何家底不丰厚,虽是小小地主出生,依旧经不起战火折腾。上有老,下有小。不得已,陈荣只有改行谋生存。

    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满脑子孔孟思想,真到了得靠自己维持生计时,陈荣才明白何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那时候,西方思想如洪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早灌入残破不堪的中国。对于陈荣这样的过时秀才,提不起抢,喊不出革命口号,扛不动包,又丢不起人做卑贱人的活。上街转悠几天,只有怂着头回家。

    整天在家唉声叹气,借酒消愁,长一句时不待我,短一句命运多舛。到最后竟然骂起他心中最为敬重的清政府**无能,又说慈禧想效仿武曌,有那命,没那本事。

    最后总结就是:“女人误国啊”。

    日子还是要过,变卖些许家当,倒是可以维持,陈荣明白,这终究不是长久之事。且,自己小儿子还在读书,听说都学习西方先进思想。要按照陈荣以前,早就开骂崇洋媚外,丢老祖宗脸。他最看不起的就是西洋玩意儿,认为都是些奇淫怪技,怎能和中华上国几千年文化相比。

    所以陈荣常常骂小儿子不学无术,要不是太溺爱,早逼回家。现如今,连自己想效忠的清政府都垮台了,陈荣也无脸再苛求什么。

    随着思想的转变,陈荣其实倒是蛮支持小儿子的学业,因拉不下脸,也就只有不说话,默默出钱。

    其实,清末时期,读书人本来就少,能识字的更是属于高层次人。陈荣最后没办法,帮别人写写家书,在街上卖卖字画,加上家里还剩的几亩地,再遣散丫鬟佣人,日子倒是勉勉强强能过。

    一直至今,陈荣都告诫后人,必须读书识字。当不当官是回事,至少不管何时,混口饭吃还是能凑合的。

    就这样过了几年,陈荣也把这个世道看淡了,乱世能安身立命就算大吉,富贵只有险中求,他不敢。一是年龄大了,背负一大家庭二是本就没有一颗争世的心。

    到最后军阀乱战,城市亦不那么太平,最后,陈荣干脆把所有家产都卖掉,回到了乡下。就留小儿子在外学习,其实,连陈荣都不知到底学些什么。

    陈荣老家在湖南安庆,湘西一带地区,是穷的出名。战火虽没有波及到这里,但土匪山寨较多,也不太平。幸得陈荣年轻时认得几个好友,为清政府效力半辈子,清政府被推翻后,因当地名气较高,倒是继续做着官。听爷爷说,有个还是安庆县的县太爷。

    有着他们的佛照,陈荣回乡倒也顺利,很快便安定下来。

    那时候烽火连天,青壮年都被拉去当兵,其实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为谁效力,也不知到底打的是中国人还是洋鬼子。军阀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有枪,再拉上几个人,就是当地一小军阀。所以,军阀起的快灭的也快,但是也有些有本事的人,硬是从几十号人几十条枪,一直打到上万部队的。

    战争多,死人也多。

    而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

    中国人都特别眷恋自己乡土,无论如何,死后必须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客死他乡,都一定要入土祖茔。特别是孝子贤孙更要搬丧回籍,若周边亲朋好友知道,也会倾力相助,出资出力帮忙。

    运尸回乡,在这几百里崎岖山路上行走,困难重重,一个新生职业由此而诞生。

    赶尸匠。。。

第二章 湘西乡野() 
陈荣虽是湘西人,父亲少时离家,自己也出生在外,这次回来也算落叶归根。因一直居住在外,对于湘西本土许多风俗人情却不甚了解,像赶尸这些邪说,以前听听就罢了,毕竟读书人,子不语怪力鬼神。

    回到湘西安家后,乡邻里皆谈论此事,战争死人多,有家里的人客死异乡,到处寻求亲朋好友帮忙,要把死人运回家。

    此时的赶尸匠就是最忙的,闲时都在家做农活,也只有走脚才出山。战争死人太多,哪里运的过来,一时间赶尸匠倒成了香喷喷。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陈荣倒提起兴趣。如此怪论的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何不探探究竟?

    也别说,陈荣自己都发现,自从清政府灭亡后,自个整个人都变了。至少对于新鲜事物不再一昧反对,且好奇心越发重。

    年过五十的陈荣,身体依旧硬朗。每天这里走走,哪里问问,和邻里喝喝茶,探讨探讨湘西风俗趣事。跟老乡拉拉家常,吹吹民间传说。陈荣也是收获满满,整个人因有事儿做,显得颇为精神。

    还别说,短短时间,陈荣倒大致莫明白湘西这带的一些事儿。虽说很多都得不到证实,也出乎人的想象,陈荣也未放弃,反倒是更加急迫想知道更多。陈荣读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就是记录民间一些奇谈怪论吗?如果自己把湘西这些怪谈纪录下来,编辑成书,倒不妨可与之比一比。

    想到这里,陈荣心中有些激动!如若真能出本像聊斋一样的书籍,可真就光宗耀祖了。

    听的多了,记录的也多。一次在家看着自己记录的手稿,陈荣不禁生出一想法。这些说的有头有尾,人物地点俱全,难道真有其事?要知道,每个谣言传说,必有其推动它传散的动力。若仅仅是随口谣言,是经不起时间考量的,可陈荣上面记录的一些事儿,有的已经上一定历史。

    何不深入考究考究?

    不久后,陈荣终于等来机会。

    老舅家的小子,十八岁就跟随乡里人到广州打天下。一去数年,偶尔传回书信,在军队过的挺好,且常常向家里寄回金钱,整个村里,一提他都成了标榜。

    可好景不长,噩耗让老舅家如塌了天,自己那个从未谋面的老表在一次战役中中枪死去。

    家里想着,人既然没了,尸体一定要接回来,否则成为孤魂野鬼,飘荡在人间,入不了轮回,作孽。

    可广州离着家十万八千里,湘西别说通车,行人都难,又是六月的炎阳日,这一来回,怕尸体早就烂掉。按照广州那边的意思,火化送回来。别说老舅家不同意,连陈荣都开骂了:身体发肤,岂能火化成灰。

    别说了,就是花再多钱也要把三子带回来。

    大话说出来,真做时谈何容易。思来想去,最后陈荣和老舅家一商量:请个走脚的师傅?

    平时大家都在说谁谁谁看见过赶尸,一旦真问起来却是无人知道。最后,陈荣也是四处走访打听,朋友的朋友才介绍了个师傅过来。

    介绍来的赶尸匠陈荣因好奇,特意观察了一番。三十岁上下,个头不高,很瘦,一身苗人的打扮,头戴白色帕巾,一双眼睛眯着如线,却很精明,手拿着旱烟一口一口的叭着,一口牙齿熏的发黑。

    赶尸匠就这样?陈荣心中打起嘀咕,不像啊!难道真是人不可貌相?

    但不知为何,陈荣心中很激动也很紧张。许是听了这么久赶尸的事,今儿个终于要亲眼目睹。

    老舅家怕时间拖得太久,根本没有任何疑问。匆匆会了面,敲定好价钱,赶尸师傅拿起地址便离去。

    事情虽然敲打好了,可陈荣心里总是不得踏实,七上八下,感觉这事是不是太草率了。不管如何,钱已经交了,现在就只有在家里等。

    等待的日子何其长,十多天来,陈荣是天天盼,时时盼,不时问老舅家可有消息传来。而且自己还得表现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毕竟此事是自己一手操办,搞砸了不好交待。

    这天,陈荣刚吃完晚饭,老舅家就有人来报,说到了,已经送往县周边的义庄,走脚的师傅让家里准备好棺材,设好香台,这就把三子送回家。一听到这里,陈荣拔腿就往老舅家赶!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下起毛毛细雨,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

    待陈荣赶到时,老舅家黑灯瞎火,鸦雀无声,连个人影都看不见。不仅如此,整个村寨都没有半点声响,连烛火都不见一盏。村寨被黑夜隐藏,倒是让匆匆而来的陈荣停住脚步。

    站在房屋前,陈荣四周张望!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老舅家堂屋大门敞开着,门口贴着白色的吊唁对联,大门顶处,一张符纸轻轻飘着,门口的几个白色花圈有些破损,歪歪倒着,在这夜中显得特别耀目,堂屋内黑漆漆一片。

    陈荣试着喊了几声,却无人应答。一股莫名恐惧袭来!让陈荣不敢再抬脚前进,仿佛下一步会陷入黑暗的深渊。

    陈荣想往回跑,可惜此时的脚却开始不听使唤,像注了铅。愣愣的望着堂屋,陈荣背后已是冰凉一片。原地调整了整整半柱香,陈荣慢慢冷静下来,不再那么害怕。呼吸也顺畅多了,想转身回家,又真怕老舅家出事。

    挣扎半天,最后,陈荣还是硬着胆子一步步走向堂屋。

    刚跨过门扛,首先进入陈荣眼低的是一盏燃着的长明灯,灯芯在油中烧的发出哧哧的声音,忽明忽暗。长明灯旁竖着两个纸扎的小人儿,脸上打着圆圆的腮红,随着灯的晃动,仿佛活过来一般,正对着你嬉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