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铁骨-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朱明忠,尽管与其有些许不快,但是郑成功基本上是满意的。即便是在江北实际上游离于延平王府的局面,在他看来,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两人之间总有那么些许间隙,需要弥和,而这一次,朱明忠革除士子功名的举动,无疑就是在他表忠心。
一来此举可以重创张煌言于江南士林的声望,因其无力阻止此议,这二来,朱明忠的声誉同样也会受到重创,这便证明他没有丝毫野心。所谋所想皆是为了大明。
甚至现在郑成功都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深感欣慰,毕竟当初他本可以治其擅自夺兵的罪名,但是他没有,即便是在朱明忠夺下江北的时候,亦可以派遣官吏,从而夺取江北,但是他同样也没有。现在隐隐的倒是对朱明忠寄托着七成厚望、三成倚重。
“大将军所言极是,不过自生火铳最是犀利,尤其适合体弱者,若是配以刺刀,于大雨时亦可勉强一用。”
对于什么才是未来,朱明忠自然清楚,并不是他并未着实反对,只是表述一下观点。
“嗯,你那自生火铳,我见过,确实犀利,可造价颇高,这数十万大军又岂能皆用火铳?毕竟”
造价高不到那去!
朱明忠暗自在心里寻思着,如果改良工艺的话,甚至比鸟铳还便宜一些。南京这边官造火铳之所以价格较高,并不仅仅只是工艺的问题。
原本想说,不是谁都能坐着一个两淮盐场的郑成功,话到嘴边还是收了回去,毕竟两淮场税,现在已经默许给了朱明忠,也算是让他守卫江北的回报,所以他并不想就这件事争论下去,于是就换了一个轻松的话题。
“江左好吃的东西多得很,你本是江左人士,这次你来南京,本王特地命人从带苏州、常州请来了几个名厨来,要他们变换花样,把江左好菜都做出来让你尝尝,尤其要他们将江左三道最负盛名的菜烧好。”
郑成功颇为自得地说。
“最负盛名?哦?是哪三道菜?”
尽管表面上看似对吃并不怎么讲究,但是实际上,朱明忠对吃却极有兴趣,之所以不讲究,是因为对于习惯了后世各种化学调味品的他来说,自从穿越之后,就从未在吃过什么稀奇的菜。甚至即便是这个时代的辣椒都没有太浓的辣味,而且也不是想吃就吃的。
相比于那些变着花样做出来的饭菜,朱明忠更喜欢后世的家常菜,或者后世所谓的农家土菜,如此才有了生活俭朴一说,因为其与寻常百姓没有多大差别,他自己天天都和大家一起吃饭,幕僚们虽说有些许意见,但也不好意思提了。
尽管每天皆有地锅鸡、鱼之类的肉食,但这些“地锅菜”在外人眼中,仍然是俭朴的象征。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个时代的美食没有兴趣,听说有苏州、常州等地的名厨烹调的苏南名菜,朱明忠当然表现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听说你在江北,每日皆读经诗子集,怎么想不起其中典故了!”
心情不错的郑成功有意卖起了关子来。
“大将军,您这不是有意难我吗!”
想了一会,朱子扬试探着问道。
“是不是菰菜、莼羹、鲈鱼脍?”
“正是,正是!看来成仁你这几个月,书可是没少读啊!”
郑成功立即哈哈大笑起来,大笑中,他又笑说道。
“不过,成仁,你可不要误会,本王端出这几道菜来,不是想把让你回老家啊!”
虽说朱明忠谈不上什么饱学之士,但耳濡目染下,现在也知道一些其中的典故,晋时吴郡张翰被齐王司马冏招为大司马东曹椽。他见政局混乱,为避祸,托辞秋风起,思故乡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归吴。从此,这三种食品便成为吴人引以自豪的名菜。
而郑成功的这番话,显然是玩笑话。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念着晋书中的典故,想到另一个时空中的“老家”,朱明忠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对家乡的怀念,甚至感叹道。
“若是有一天,末将倒是希望能解甲归田,如他一般洒脱,归返家乡,只是这家中亲人何在”
朱明忠的伤感让郑成功的一愣,看着他目中的涌现出来的些许泪光,只当是勾起他伤心旧事的郑成功,便说道。
“成仁,如今江南已经尽归我大明,不若成仁你便遣人寻找家中故亲,不定”
家中故亲?
在这个时代?能找得到吗?
见朱明忠并没有说话,郑成功便转移话题说道。
“成仁,你可听说松江鲈鱼以四鳃而闻名?”
“哦?这个末将倒是不知,鱼还有四鳃?”。
“的确是有四鳃。”
郑成功以行家的口气答道。虽说出身于海盗之家,但是作为富家子弟,他就如同其它富家公子一般,远比朱明忠更懂得享受,当然,这也是为上位者的一种奢侈。
“只是有两个鳃大点,有两个鳃小点。明日本王命人送几尾到你府上去,到时候你可亲眼验看。”
“如此,末将便多谢大将军!”
爽快的接受了郑成功的礼,朱明忠又说道,
“此次来南京,末将也没带什么礼物,倒是近日在江北制成三尺玻璃镜,还请王爷不要嫌弃。”
对于玻璃镜,郑成功自然不陌生,毕竟郑家本身就是海商,玻璃镜也是其经营的商品,不过饶是如此,在听到三尺玻璃镜时,更是惊诧的看着朱明忠,好一会才说道。
“三尺玻璃镜!世间还有这么大的玻璃镜?”
在此之前,还真没有这么大的玻璃镜,甚至就是人工吹管摊片法也无法制造这么大的镜子,而为了制造大镜子,朱明忠最终还是选择了费时费工的浇注法,以生产大块玻璃,毕竟在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大幅透明玻璃,而人工吹管摊片法生产的玻璃尺寸却非常有限,而且成品率更多的时候,是依赖工人的吹制水平。如此一来,看似费工费时的浇注法反倒更容易生产一些。
而之所以把大镜子送给郑成功,原因再简单不过,是朱明忠想此打开江南的市场,把玻璃镜销售出去。
“也是玻璃厂偶然制成数面大镜,还请王爷不要嫌弃。”
郑成功更是惊诧不已的看着朱明忠,这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你居然会制西洋玻璃境?”
第184章 欢宴(第二更,求月票)()
一面五尺高的巨镜,镶嵌于木制镜架上,那红木镜架上雕有的祥云等花饰,那镜面被一层草纸保护着。随着仆佣小心翼翼的将那层草纸撕开,露出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来,相比于红木镜框,这三尺高两尺宽的西洋镜,才是真正的引人之处。
几乎是在镜子表面的那层保护纸被撕开后,后宅中围着的夫人小姐们无不同时发出一声惊叹。
与寻常所用的铜镜不同,这个西洋镜将外界都完全映照进去,而且没有丝毫的模糊,全都极为清晰的映了出来。映子里映着的人,更是清清楚楚,纤毫必现的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这镜子可真清楚!”
场中的女子,看到这面镜子后,无不是心动不已。
对于西洋镜,她们倒也不算陌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得起的,整个延平郡王府中只有董夫人曾有一块巴掌大小的西洋玻璃镜,可谁曾想在北伐的路上,于舟山遭遇风暴时,摔到了地上,摔碎了,这着实让董夫人心痛不已。
“这镜子,怕是得值不少银子吧!”
站在这镜前,瞧着镜中映出的自己,董酉姑忍不住说道,
“可不是!大夫人,也就是这样的镜子才配得上您。”
一旁立着的侍妾连忙恭维道。
“妹妹我记得当初那红毛夷送来那块巴掌大小的西洋镜时,可是说价值千金,这块西洋镜,可不得值个十几万金。”
这人的话,顿时引得周围一阵哗然,对于这些身处宅中的妇人们来说,怎么也不曾想到,这西洋镜居然会这么值钱。
“这江北可真有钱啊!”
“可不是,人家可是坐着两淮盐场,就连王爷里吃的盐都是从他那里来的,你没听说嘛,这盐价可是又涨了一些”
于一旁站着的郑灵听着大哥的侍妾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那酸溜溜的话语时,便对董酉姑说道。
“嫂子,这西洋镜对旁人值钱,对朱将军却不一定是值钱的东西,方才小妹听人说,这镜子是江北自己的作坊里造的,非但给嫂子送来一面三尺穿衣镜,还给府里的各位嫂子都送了一个带玻璃镜的董酉姑,若当真是价值十万金,怕就是把整个盐场都给卖了,许都不够给各位嫂子置办这带玻璃镜的梳妆盒的”
郑灵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她语中的维护,倒是董酉姑看着小妹,略微点点头,其它的那些原本酸溜溜的妾室听着自己也有,无不是惊喜道。
“这朱将军可是有心了!”
“夫人,若是没事,我们便先退下了”
瞧着王爷的那些个侍妾们,纷纷施礼告辞,心知她们是想赶紧去看那带玻璃镜的梳妆盒的董酉姑,只是略微一笑,待她们离开后,她才说道。
“朱将军当真是有心。”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她知道,如果只有这一面镜子,不定那些个女子将来会在王爷身边抱怨什么,这人人一个带玻璃镜的梳妆盒,非但是平了她们的不满,还讨得她们的欢喜。
到是小妹方才居然主动为他解围,煞有兴致的看了一眼小妹,见她时而对着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便说道。
“九妹,若是你喜欢的话,便让朱将军再给你送来一面便是了。”
虽说疼爱九妹,但董酉姑却不舍得把这面玻璃镜送人,更何况,九妹那里肯定也有一个梳妆盒。
“再送一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