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望族-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到了元末战乱;张士诚据三吴之地;发民为兵与朱元璋为敌;即使沈侃这一支的祖先沈子文跑到吴江县城里隐居;还是被登基后的明太祖认定为乡绅支持逆贼张士诚;一道旨意全家被征戎到了广西南丹卫。

    反倒是老家故居七零八落的沈族人因元朝严禁读书;不像沈子文偷偷学习;早已变成了一群不识几个大字的庄稼汉;被朝廷通通赦免。

    然后宗祠祖产等通通没了沈侃这一支的份;族人怕被牵连。

    话说沈家在南丹卫当军户的日子虽过得清苦;然‘成分’好歹从附逆变成了为国守边。沈子文的儿子沈浩继承了军籍;因随军剿匪有功;受到上司的赏识;随同上司改调到了真定府茂山卫。

    不久永乐皇帝攻下了金陵;不信任原先的禁卫系统;一表人才的沈浩被层层选拔为了殿中力士;全家也随之迁到了金陵城。

    沈浩给永乐皇帝当了多年力士;一次练武时不慎重伤了同僚;永乐皇帝对身边下属没得说;只是下旨除去了沈浩军籍;坐了几天牢;发还老家为民。

    就这样;沈家算是因祸得福;时隔多年后得以重返家乡。今后可以重新以诗礼传家;可以令儿孙参加科举以期重振门楣。

    可是老家族人却只承认他们的宗谱;绝口不提归还本属于沈家的那一份祖产;甚至大多数族人视沈家为外乡人;族里不同意沈家在村里定居。

    沈浩无奈;只得举家又定居在吴兴县城。多年后;与其长子先后病故。

    沈敬是沈浩之次子;聪慧多谋;继承家业后勤俭持家;凭借家中积蓄;苦心经营;渐渐沈家成了殷富之家。

    沈敬念念不忘父亲的临终之言;一辈子靠着田产发家;决不涉足于商贾;把全部心血放在了儿子们的学业上。

    到了沈侃的太祖父这一代;兄弟三人自幼读圣贤书;却一点不善于治产;尤其沈汉的太祖父沈篪;排行第一;家谱上美其名曰性善忍;说白了就是一懦弱的老实人;镇不住那些佃户;整日里只知道读书;所以家业衰落了。

    好在沈篪的弟弟争气;成化四年的岁贡生;即保送京城的大学生。自此;吴江沈氏终于恢复了诗书礼让之族的好名声。

    当日的沈家;在城中修建有吴江有名的藏书楼三楹;名曰“览胜楼”;在城外有数百亩的田产。

    可别小看这数百亩的田地;山东等北地的农户倒是动辄拥有十顷八顷的土地;问题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勉强糊口而已;鱼米之乡非是虚名。

    到了沈侃曾祖父这一辈;沈篪的长子名叫沈奎。为人笃诚好施;事亲至孝;事弟至爱;兄弟四人成亲后还同居一宅;朝夕相处;互相扶持;然而一样不能管理好产业;家道愈衰。

    在明朝;江南的赋税之高冠于天下。多年后;城里住不下去了;沈奎干脆治别业“樊圃”于县城郊外三里地远的柳胥村;他自号半闲;整日哥四个每日与宾客行酒歌咏为乐。

    正德年间;沈奎寿终正寝;享年五十七岁;安葬于柳胥村西山。因文采“风格淳古;直逼汉魏”;同乡的吏部尚书周用亲自撰写墓志。

    沈奎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沈汉;字宗海。少年时家里已经贫穷;一心学习;生的风流倜傥胸有大志;在本地诸生中非常有名;然而求学了整整二十年;才于正德十一年中了乡试;正德十六年考中进士;做了刑部科给事中;当时人已经四十二岁了。

    沈汉性情秉直刚硬;不肯低头事权贵;曾因弹劾武定侯郭勋庇护李福达一案;忤逆了嘉靖皇帝;被庭杖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不久削籍为民。

    后来朝廷有意举荐他复官;嘉靖皇帝也痛快的恩准了;但沈汉却已经看不惯昏暗的官场;一力推辞;如此在老家安居多年。

    自从沈汉做了官后;拥有悠久历史传承的吴兴沈氏也算有资格可以称之为苏州望族了。但沈汉为官清廉;并没有积攒什么银子;家里日子过得清贫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被许多士林心怀妒忌的好事者讥讽为寒门。

    何为寒门?又何为望族?

    一般而言;寒门指的是贫寒微贱的穷人家;而望族指的是有声望的官僚或门第显贵的大家族。

    但是在江南士林和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那些所谓的望族;即祖上声名煊赫的开国功勋之家、或雄踞一方的簪缨之族、或有财有势的乡绅官僚地主家族;或许可以称之为名门豪族;却算不得苏南一地的真正望族。

    苏南的著姓望族必须具备四个不成文的条件;首先本家族的所有成员皆要识字;每个人都要将读书作为毕生追求;所有家族成员都要以文为营生;不允许任何人从事诸如商贾、屠夫等职业。

    这也是为何沈家几代人宁可一辈子闲散度日;任凭家道中落也不肯另谋出路的原因。

    第二;家族中要具有良好的文学氛围和诗礼规矩;无分男女皆要出口成章。

    第三;家族要具备相当的文学积累;历代成员要创作出一定数量的琴棋书画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大量的文献来证明;在本地士林拥有良好口碑。

    第四;家族成员间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同道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其家族在士林中的文化成就深深地影响每个家族成员的一生发展;同时也影响着苏南文坛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发展。

    综上;只有这样的家族才配得上苏州人承认的望族;称之为故家大族;说白了就是以做官为目标的科举家族。

    在中国古代;以功名或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为目标的江南望族颇多。

    中国有很多俗语;诸如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哪个家族能永保基业呢?

    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才是一个家族福泽后人千年而不衰的秘密!

    正因为此;沈侃不敢轻言经商;哪怕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即使家族里人人都在思考该如何发达;貌似想来想去;做官还是不二的出路。

    明日冬至节;今日沈侃主动请缨跑到镇上;一来请兄长们回家过节;二来顺便散散心;看看能否找到秘密赚钱的门路。

    至于读书;他还未下定决心。

第0004章 初入学院() 
走在不很热闹却也决不冷清的街上;沈侃总有一种别扭的距离感;这么多日子了还是难以适应。

    街市上几乎都是一身文士衫的本地人;不管是否真的读书人;与商贾不禁绸缎;其子弟不禁科举一样;阶级的界限早已模糊。

    一侧的小河每隔一段距离就架着一二廊桥;一排排的缆船石;船家把缆绳从石孔穿过去;将船儿缆住。

    临河的石阶上;妇人可从屋里直接走到河边洗刷劳作。河面绿波荡漾;隔着河的妇女朝这边呼唤;随音见影;绝大多数的女人都不工作。

    满载货物的农船一艘艘的悠悠荡来;临河家的女主人支起窗板;吊一只竹篮子下来;同船娘进行交易。

    船只越来越多了;民居上方开始漂浮散淡的炊烟。忽然;也不知道谁家的猫儿失足掉入了河中;挣扎着往对岸游去;喵呜喵呜的叫个不停。

    它的主人追出来用竹竿挑着装有猫食的竹篮;千呼万唤的诱惑;可是猫儿就是不敢爬上去。家里的孩子舍不得心爱的猫咪;抹着眼睛哭个不停;一时间唤猫声、骂孩子的声、被堵住去路船家叱问声、大哭小叫。

    沈侃瞧得有趣;忽然望见对面有个依窗的小姑娘;双眸水灵灵的顾盼着自己。

    最终船家帮忙捞起了猫;大人连声道谢并送了一碗豆花;酬谢船夫搭救猫儿出险境。沈侃再一次望向那窗户;水灵灵的眼眸已经不见了。

    青石板铺就的路边;偶尔能听到墙那边的人诉说家长里短;家家户户;门窗基本开着。打民居中还传出来孩童的读书声;苏南文风之浓郁可见一斑。

    记得前日在老家祠堂;老族长当众讲解苏州的文风;骄傲的说苏州文风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当时被誉为“南方夫子”的常熟言偃北上;投师孔门;成了孔圣人的大弟子。

    文偃学成归来;开始在家乡大力传播儒学。就这样;使得被中原贬称的荆蛮之地受到了孔子之道的影响;后来鲁文化渐渐传播到了吴地;本地的风俗随之大变;读书人多了。

    秦汉以来;儒家风俗在江南已经根深蒂固。东汉永元年间;会稽太守张霸大力提倡经学;进一步提升了儒学的发展;据说社会风气曾达到路不拾遗的程度。

    自隋唐之后;苏州已经成了有名的雄州;经济大踏步的向前。

    老族长还说入宋以后;苏州不仅有府学、县学;并且书院和义学林立;当时最著名的就是范仲淹所创办的郡学为民间所称道。

    如今千载之下儒家的影响依旧深远;苏州的学文之风早已深入骨髓。

    宋代的教育规模极为惊人;一说到历史;沈家老辈人无不滔滔不绝;各种往事信手拈来。沈侃知道了祖上曾先后出过二三十个宋进士;沈氏乃当时苏南一带赫赫有名的望族之一;可惜被元蒙打成了昨日黄花;至今还未能恢复元气。

    从小码头上岸;走主街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到镇上的地标性建筑-县学院。大概整个江南连香火鼎盛的寺院道观也比不上学院的建筑气派。

    县学的规划据说与府学一模一样;府学早在洪武三年;苏州知府魏观主持修了明伦堂;县里仅仅晚了两年。

    起初一共修建了敏行、育德、隆礼、中立、养正、志道六斋;后来又占了民宅三百二十丈;用院墙圈了起来;后门一直通到了大街上。

    宣德年;县里又出大笔银两重修了大成殿;学院的范围整整扩大了三倍;光是房屋就多达三四百间。

    沈侃停住了脚步;默默注视着前方石阶下的两只大石狮子;以及那层层叠叠连绵的屋顶;这是一条能通往飞黄腾达的青云之路;难度基本等同于上青天。

    先文质彬彬的整理下发髻;低头看了看衣襟是否整齐;然后挥一挥衣袖上的尘土;昂首走了过去。

    站班的四个跨刀皂隶目不斜视;而两个青衣门子习惯性的以貌取人;理所当然的视仪表不俗的沈侃为学子;不加阻拦;反而和蔼的冲着他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