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9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衍说完,几位宰执都没有吭声。现在势态已经清楚,徐平改了旧军制,甚至连兵都不从传统的沿边三路招,战力反而上来了。新军制有没有用,已经不需要怀疑。阻止新的军制推广的阻力,不再是新军制好不好,而是三衙旧将同意不同意。

    武将不预国政,同样文臣也不预军政,枢密院掌的是军令,真正的军政是在三衙的手里。哪怕是地方驻泊禁军的经略司,掌军政的也是各个武将兵职,经略司依然是以掌军令为主。秦凤路是一个特殊情况,经略司把军政、军令合一了。

    现在是战时,朝中的主流意见就是给各路帅臣更大的权限,自然能够容忍秦凤路这样做。就是其他几路,帅司的权限也是增加的,他们没有跟秦州那样军政、军令合一,是因为帅臣并没有管军政的能力,而不是朝廷不让他们管。但战事结事,军政、军令应该怎么分配,如何制衡,依然是要面对的问题。不管是皇帝担心的帝位稳固,还是文臣出于控制朝廷大政的目的,都不允许军政、军令全部由武将掌管,更加不允许合于一个衙门。

    在中央层面,枢密院和三衙的格局是不会变的,不管徐平在秦凤路立下多少功绩,中央的军制改革,还是要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军制改革,要想推向全国,徐平还要给出一条如何适应枢密院、三衙分掌军令、军政的道路,如经略司一样政、令合一是不可能的。

    此时李璋所做的,实际还只限于枢密院对新军制的适应,三衙并没有涉及。诸位宰执对新制态度谨慎,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第166章 前线指挥() 
赵祯对现在的境况心知肚明,他没有大刀阔斧改革的魄力,并不表示他不明白。作为皇帝,他更加不允许军政、军令合一再出现强权的军事衙门,重现五代悍将辄自废立的事情。边疆几路可以这样做,是为了应对战事,中央层面是绝对不允许的。说到底,沿边数路的都部署是从宋初的行营演变来的,发展到现在的经略司政令合一,不过是因为战事长期化不得不如此。本来是临时任命的出征大帅,因为战事连绵几十年,无法班师,最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帅营依然设在那里,只是帅臣不断更换,这才是经略司的本质。

    打了个哈哈,赵祯说道:“徐平屡次上奏,言今年秋冬的战事必在秦凤、泾原、环庆三路,沿着葫芦川两岸谷道争夺。以前朝中还有疑虑,如今看了沙盘,才知道徐平是因何这样说。若是朝廷沿葫芦川两岸,北向夺下天都山,再控左侧马岭水一路,则兴、灵两州就对本朝门户洞开,出大军可直捣其腹心。自环州西北出青岗峡,自古便为去灵州大路,最为便捷。然此路须过瀚海,出峡谷后斥卤遍地,无溪川水源,古时城廓又废弃,大军难以通行。惟有葫芦川一路,地方开阔,水草丰美,粮草便给,最利大军行进。是以本朝要挡住番贼难下,则必牢牢控扼镇戎军,番贼纵间道而来,也不能久留。本朝大军要北向前出击贼,也依然要沿此路行进,此是两汉经略河西、河南之地的根本所在。”

    这是李璋从徐平那里学来之后,回京城之后跟赵祯几次三番说过的话,赵祯已经牢记在心。现在赵祯的心里,已经把泾原路看成了跟党项决战的关键,现在看了沙盘,愈发加深了这一印象。自关中去灵州,最近的大道是马岭水,环庆路实际上就是马岭水流域,这也是自古以来的大道。不过这一路要过几百里瀚海,古时在瀚海中建的补给城池,此时已经荒废,这一条路要打通必须要重新找出水源,并在路上的水源地修建城池。而马岭水本身就是苦涩难饮,支撑大军不易,再加上出川谷后的瀚海,这个年代已经无法通行。环庆路北出的大道已废,仅能够阻挡党项南侵,要北向只有沿葫芦川谷道了。

    李迪带着老花眼镜,弯腰沿着沙盘的四周,仔细看了一遍,摘下眼镜道:“徐平此话委实不错,大军出击,必然要沿水草丰美的道路前进,不然粮草不济,没有饮水,大军不战自溃。现在沿马岭水北上的道路早已废弃,仅能作奇兵之用,惟有葫芦川可用。”

    一众宰执点头称是。李迪年轻时即有洞晓兵事、韬略过人之眷,真宗皇帝曾经称他“真所谓颇、牧在禁中”。他那一榜进士也确实出了不少文武兼通的人物,除了他这个状元,还有后来转任武职的刘平,与刘平一样好谈兵法的张存,李迪的布衣之交、通孙、吴兵法的陈贯,陈贯也是文彦博的岳父。至于其他刘随、将家子李渭等人,更是多经武事。李渭已经因为与郭劝处理山遇惟亮一事不妥而被贬,而刘平在三川口败后被黄德和诬告没有立即下定论,都跟这一帮同年的帮衬有关。

    吕夷简回朝之后无法扳倒李迪重回中书,只能在枢密院待着,便就因为这一背景。李迪好歹通兵事,在中书能够主持全局,吕夷简在这上面就要差一些了。

    赵祯连连点头:“宰相说的不错,秋冬对番贼方略,实际看了这一沙盘便就明了。徐平占定西城之后不前出占兰州,却在前些日子占了会州,便就是向着葫芦川去的。”

    说完,赵祯赐了茶汤,让诸位宰执在一边落座,正式讨论对党项方略,不再提敏感的秦凤路军改问题。那事情还是要缓一缓,先把党项打翻了再说。

    喝过了茶,吕夷简道:“当今最急切的事,便是既然都认为战事在葫芦川,那么到了秋冬与番贼开战,前方如何指挥?环庆、泾原和秦凤三路一字排开,互不统属,到时番贼来攻,只怕急切间救援不及。而一旦获胜,不能乘胜追击,贻误战机。”

    晏殊道:“前几个月重定陕西沿边四路帅司,不是让徐平兼节制泾原路兵马?那两路挨得近,有徐平节制,当不会误了大事。”

    章得象不紧不慢地道:“单单节制,只怕济不了什么大事。三川口之败,一样有刘平节制三路兵马,遇到昊贼设伏,还不是有数军观望!”

    当时刘平的职务,分别节制、管勾鄜延路和泾原路兵马,他自己又是环庆路兵马副都部署,是实际上对党项战事的前线总指挥。但实际上这一系列官职有名无实,除了鄜延路石延孙听他指挥外,其他各城、寨都监多是独自行事,三川口附近就有几军观望。

    晏殊看看周围的人,心里感觉出了苗头,只怕前边说什么徐平军改只是闲言,今天真正要谈的是前线指挥。特别是枢密院诸人只怕已经统一了口径,心中有计较,要在今天获得其他人的支持。除了王贻永,现在枢密院全是吕夷简的人,没有牵制。晏殊是个谨慎小心的人,看出这个苗头,立即就闭口不言。

    李迪沉声道:“本朝军政掌于枢密院,秋冬战事如何指挥,不知枢相如何看?”

    吕夷简看看旁边的沙盘,又看看旁边的大地图,道:“三路互不相制,遇到战事缓急间救援不急,委实不利。枢府现在有三个办法,还请陛下和诸相公参酌。一是把对番贼战事沿北境分成两段,东段鄜延路和麟府路,设一帅臣总理。西段则含其余三路,同样设一帅臣总理。要么就在泾原路设一总帅,总领秦凤、泾原、环庆三路,经略兴、灵二州。最不济也要在泾原、环庆两路设一帅臣,统领对镇戎军方向战事。秦凤路由于有番贼所占的天都山阻隔,与其他两路不能合为一体,可单独作战。”

    秦凤路就是前朝的陇右地区,地理上跟其他几路不成一体,中间有陇山、天都山南北阻隔。连接的隘口要么在南边的关山,要么在北边党项手里的天都山,跟泾原路离得虽然近,但在地理上不成一个整体。让徐平节制泾原路兵马实际并没有多少用处,从关山陇坂绕一大圈到泾原路传军令,路程太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见众人不说话,吕夷简道:“若是不在前线设一总帅,而由枢府统一指挥,则路程太过遥远。军情十万火急,诸路间与贼作战必须相互支援,一切仰赖京师诸多不便。”

第167章 有虚有实() 
赵祯见众人不说话,对站在一边的李璋道:“你新从西北回京,回来之前秦凤路战事如何措置,说给诸位相公听一听。兼听则明,让诸相公知道一下前线将帅是如何想。”

    李璋叉手应诺,站到地图前边,拿着一根细长棍指着地图道:“年前三都川一战,全歼来犯的禹藏花麻一众蕃部,秦州军进占定西城。定西左连德顺军,可通渭州,东北有关川可达会州,西北可过马衔山到榆中,是四通八达之地。自占定西城之后,秦凤路大部兵马即以定西城为中,在四周驻扎。卓罗城一战,便是在定西城聚集兵马,一日夜间渡黄河北行百里,打了昊贼一个措手不及,斩获不少。在末将回来之前,秦凤路调集宣威、擒戎和清朔三军,以会川城为根本,稳扎稳打,战据了会州。会州左近沿着两河两岸有大片川谷平地,在那一带群山之中甚是难得,可作进取番贼天都山的根本之地。”

    说到这里,李璋指着那一片谷地道:“这一带谷地当中,西侧是会州城,扼从群山中出来的黄河出口之处,东边是三角城,直抵天都山外围的屈吴岭之下。会州与榆中隔着一带群山相望,虽有黄河相通,但两岸陡峭,水流湍急,行不得船,走不了路,会州实际还是靠后边的会川到定西城一带提供兵马粮草。若以定西城为中,则会州和榆中便如伸出来的两个犄角,一角顶向兰州以北的番贼卓和南监军司,另一角顶向西寿监军司和新立的天都山南院。卓罗城战后,番贼在那一带已经北向撤一百余里,而且兵马稀少。自春天起秦州便在那一带行春狩之事,抢夺番人马匹、骆驼,几个月下来,除非番贼自兴州发大军去往那里,不然番贼无力南犯。番贼退切,唃厮啰便重回青唐城,与跟番贼友善的邈川和宗哥蕃部争夺宗哥一带,此后一二年间,必然战事不休。而河西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