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8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默许久,赵祯才道:“兵制关系到国家之本,急切间哪里容得随便去改?而且,征募结合,则现在的近百万禁军和厢军,必然要退掉许多人。这些退掉的人,如何保证他们的衣食?他们一生在军,别无长技,没了衣食——”

    说到这里,赵祯看了看殿的众位大臣,无奈地摇头苦笑:“这不是驱兵为匪吗?”

    徐平前,捧笏高声道:“陛下,臣现在提出此事,正是想到了这些人的去路如果不是有退路给从军里裁汰下来的人,臣如何敢提此事?”

    李迪沉声道:“哪里去?徐平,现在说的可不是三五百人,也不是三五千人一旦禁军和厢军要改成征募两用,则不裁汰三十五万人是不行的。三五十万兵员,再加他的妻儿老小,有百万之众啊百万之众,大宋虽然大,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徐平道:“相公,若是前几年,确实是无处安排这些人。但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下官当年在邕州,兴办蔗糖务,数年时间,前前后后从福建路招募了二三十万人。现在三司之下有蔗糖务,还有营田务,还有各种各样的公司。下官算过,这些新建的衙门每年要招募的人,一年少则数万,多则二三十万。现在正是它们大发展,广招人的时候。如果错过了这几年,员额都满了,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一个萝卜一个坑,到那个时候再想填人进去,要先把地里的萝卜拔起来,一样有人没了饭碗,麻烦了。”

    陈尧佐道:“此事说起来是容易,但人在一个地方过得习惯了,谁会想换到另一个地方去?把兵员裁汰下来,让他们到三司下面讨饭吃,只怕人心不稳,先激起兵变”

    徐平道:“正是此次修《会计录》,才让我发现,原来现在三司下的各公司,里面雇的人过得与禁军不相下。若是那几个特别赚钱的,还禁军里要好一点。所以要让士卒乐意从军里退下,也并不是不可能。下官以为当从下面三点做起。第一,禁军严加训练,不可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军辛苦才是应该的。第二是让要军的人知道,还有许多地方在军要好,更加适合他们。第三,便是三司属下的很多公司,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按照旧的场务习惯去管。而是要参照军的制度,在公司里,是专门干活不是兵的军队。”

    前两项实际容易,工人的待遇向普通的兵员看齐没有什么,实际本该如此。军训练辛苦更是应该的,懒懒散散哪里还需要专门养军,打仗随便征几个人好了。关键的在第三点,如此做,才能把人控制起来,不要从军一出来,聚到民间作乱。

    :

第310章 最后争取() 
第310章 最后争取

    李迪沉思良久,最终叹了口气:“还是不妥。所顾虑者,营田务和蔗糖务虽然确实要招人,但如果把裁汰的军兵招进去,只怕对这两务不是好事,对那些军兵也不是好事。祖宗设养兵之法,其深意是把民间乱法不逞之徒招进军,严加管束。一可备战事,二民间去了这些滑横不法之徒,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何在军能管住这些人?一曰阶级之法至重,生杀操之于统兵官之手,日常行事不得不收敛。二是军法严而且重,民间犯法,官司鞠谳审问费时太多,关节重重。而且圣仁心,以少杀不杀为美事,往往犯重罪者得不到严惩,民不畏法。军则不然,一有不能制的骄兵悍卒,打杀亦不为过。这样的人如果脱了军的管束,到了三司场务和公司里,只怕是制不住他们。此是对场务不好的地方。对军兵不好的地方,他们在军得的是弓马武艺,不事生产,到了场务公司做事,自然不过老实做事的匠人。别人做处差了,自然别人拿得钱少,终究心怀不满。用人当用其所长,好勇斗狠的人,自然该到军去。”

    徐平向李迪行礼:“下官所见,与相公多有不同。试一一剖析,相公指正。”

    李迪只是性子直率,有什么说什么,心胸还是很开阔,当下对徐平道:“道理不辨不明,你只管讲是。若真是利国利民,也不阻你。”

    “祖宗深意,收天下滑横不法之徒入军,以阶级示之以威,以军法示之以严,磨去其桀骜不驯的性子,为国家效力,此是不错。但首先,军队是用来打仗的,若是临阵不能战,只养这些不好管束的人,那扔到牢城营里岂不是更好?所以,这些人虽然在民间时官府难以管束,到了军之后,这不服管束的性子应该被磨掉。在民间是为害的恶狼,入了军之后便应当是为朝廷效力的忠犬,这才是祖宗深意。如果到了军,多年历练,还是滑横不法的旧模样,那绝不是祖宗立此制时的本意。如果大多数人到了军之后,依然不能改旧时恶习,那说明军队不行,要对军队进行整顿。如果只是少数人如此,那说明这少数人不行,该打打,该杀杀,按军法严惩是”

    说到这里,徐平不由提高了声音:“军人在军,第一是服从,第二是要让自己有能力服从在军数年,首先学会的应该是守规矩,手下的士卒连这一点都学不会,要统兵官何用只靠着喊打喊杀吓唬手下,还不如牧羊的羊倌呢,羊倌都知道让自己放牧的羊守规矩先让手下士卒学会守规矩,再教会他们行军打仗,国有战事,能勇往直前,所战必胜,这是统兵官要去做的。时时不要忘了,军队是用来打仗的没有这一点,一切成空”

    见徐平说得有些激动,李迪吃惊地看着他。倒不是徐平说的内容让李迪意外,这一直以来都是徐平的观点,让李迪出乎意料的是徐平的态度。印象里徐平在意见跟其他官员不一样的时候,很少会固执地坚持己见,大多时候是默默地把事情做了,等到效果出来了再与人分说。这次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却是铁了心,一定要把话讲清楚。

    殿里的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尴尬,过了一会,李迪突然笑了起来:“自你回京,这是第一次要跟把话说清楚,不想却是跟我说。徐平,有的时候,不是我们觉得你说的道理不对,道理是对的,但是却无法最到。世间的事,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国家花费了无数的钱粮来养兵,当然是希望他们能够打仗,但能不能打,又岂是我们这些臣能够决定得了的?只好退而求其次,最少现在天下无战事,禁军先不要出乱子。”

    徐平真想大喊一声,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做呢?从年前讲到年后,从年初讲到年尾,自己把该说的都说了,怎么还是不知道呢?当然理智告诉他,光靠嘴说是没有用的,自己的想法跟这个时代差得太远,这种国家大事朝廷实在不敢这么听了自己的。一切都能如预期的当然好,如果有偏差呢?军队不是一般政事,出乱子是大乱子,难以挽回。自己管三司都知道经济政策处处小心,和枢密院对于自己的权责一样慎重。

    李迪和陈尧佐与徐平是一起从京西路进入朝堂的,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对徐平的相关政策一向支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是有的,但却从来没有刻意阻挠。枢密院张士逊与徐平的关系则非常冷淡,公事公办,既不会照顾徐平的情绪,也不会刻意让他难看。

    但是李迪不是吕夷简,作为宰相他没有掌控朝政的能力,不能像吕夷简一样轻轻松松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能够支撑住让徐平放手进行经济改革,推行新政,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再去改军制,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这件事情是他是真地没办法。

    但是一直关心党项事务的徐平却知道,太平时光要过去了,西北战事即将爆发。最多在一两年内,元昊必定造反。他要靠着刺激境内的民心来筑固自己地位,这几年所有的政策都向着反宋自立的方向行进,只有如此做,才能争取到党项内部有野心的实力派支持他。从太宗时候起,党项动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最终的结果是朝廷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那里的势力,最终还是要和。既然最差的结果无非是求和,这些实力派为什么不再支持元昊造一次反试一试呢?如果万一成功了呢?大家尝一尝开国元老的滋味,在党项的地位也可以更一个台阶。冒险成功的势力吞掉犹豫不决的那一部分,对他们只有好处。所谓箭在弦,已经不得不发,元昊不反,他鼓动起来的党项野家心将反噬他自己。

    说是用前线将士的血来让朝廷明白军制不得不改,但那些底层士卒何辜?但凡有一点可能,徐平都不想让那种悲剧发生。这是他最后一次向朝廷争取认同,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即将在西北被吞噬掉的那些生命。如果再次失败,那只能在三司职权范围,把物资转运体系打通,准备持久战,用钱粮把党项耗死。

    这个年代的信息传播效率低下得很,大宋朝廷的绝大多数官员不知道党项的情况,党项同样也无法搞清大宋这两年的变化,大家还是按着以前形成的惯性思维行事。如果让党项的人知道现在朝廷能够在西北投入多少钱粮,借他们再大的胆子也不敢***项敢生事的底线是认定朝廷下再大的决心,西北战事打大也支撑不了几年。一两年的时间,几场大战打过,该战该和基本该有结论了。可惜,此时徐平对西北的战争物资准备,是以十年为单位,根本不是以前敢想的。万不得己,徐平是真地要用钱把党项砸死,把西北砸平。

    :

第311章 全国统筹() 
第311章 全国统筹

    对于政治决策者来说,下决心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唐时的“房谋杜断”才被认为是天作之合。 政治人物做出的正确决策,在后世的人看来顺理成章,是因为历史已经把事情梳理得清楚明白,后人能够一眼看得通透。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犹是如处身于迷雾之,身边的事还看不清楚,更不要讲据此推测出事情后续的发展。

    李迪性情直率,并不缺乏做政治决断的担当,但做事粗疏,又没有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陈尧佐志大才疏,政治还远不如李迪呢。至于赵祯,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