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8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徐平满面疑惑,石全彬小声道:“谏议,昨天官家在崇政殿里见禁军大将,他们纷纷报怨对宣威军恩宠太过。又说谏议是官,不应当插手禁军事务。”

    徐平道:“为了这些?不至于啊”

    石全彬凑前来,小声道:“人称‘武谏官’的郭承祐,跟官家提起,太祖代周之前军便有僚佐,赵韩王是军掌记。本朝代周,一切顺利,便是僚佐的功劳。”

    徐平点了点头,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又是担心皇位坐不住啊。赵家的皇帝,这疑心病真是到晚期了,不拿刀逼着他们是没治了。禁军现在的军制,肯定不是宋太祖有意搞出来的,实际他理想的状况是武将读诗,臣会带兵打仗。正是要求手下能能武,才会出现殿试让进士摔跤争状元,后人看着荒唐,其实当时宋太祖还是蛮认真的。

    想了想,徐平取了纸笔,写了谢恩的奏章,让石全彬带回去。奏章只有五个字:“臣谨遵圣旨”。石全彬在一边看着,一时竟然不知道徐平的意思。

    徐平也不解释,只管让石全彬带走,皇帝问起,只管照实说是。

    赵祯看了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回奏,同样摸不着头脑。反复问石全彬,徐平当时是什么状态,什么表情,是高兴还是生气,欣然还是愤怒。

    石全彬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能回答四个字,一切如常。

    此时赵祯的心情,颇有当年宋太宗在吕蒙正被贬后问钱若水,得到那一切如常的回答之后的感觉。参与宣威军的军制更改,是徐平力争来的,怎么现在取消了,一点反应都不给呢?不管是无力反对的愤懑,还是如释重负的喜悦,好歹给点回应啊。

    到底不像宋太宗一样心机深沉,赵祯想来想去,事情不能这么算了。只好又吩咐石全彬,召徐平到天章阁奏对,时间定在贾昌朝等人讲完经之后。

    作为皇帝,赵祯一天的时间表排得还是很满的。午处理朝政,下午听贾昌朝等侍讲读经,或者录囚,引对武艺人,诸般事务。如果不出特旨取消哪几项,那从早一睁眼到深更半夜,是没有闲暇时间的。徐平早看出来宋朝的皇帝当着也那么回事,难怪不退位没有活大年纪的,那日子想想烦,大臣还能到地方任官逍遥呢。

    入宫的时候,太阳已经要落山了,漫天红霞洒在皇宫的绿顶,别是一番风光。此时的皇家建筑是黛瓦白墙,没有后世明清皇宫的金碧辉煌,但却别有一种清幽的意境。

    到了天章阁,行礼如仪,石全彬指挥着小黄门了茶来,赵祯赐座。

    赵祯看着徐平,一时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过了一会才道:“前几日让你参预军务,变更军制,禁军将领多有满。朕无意徒惹风波,此事只好作罢。”

    徐平捧笏道:“出于宸断,臣自是无话可说,作罢便作罢了。”

    赵祯看了看站在远处的石全彬,又看了看窗外渐渐黑下来的天空,实在忍不住,又问徐平:“当时要该军制是你力争,说不如此,禁军的战力堪忧。现在取消了,怎么又如此平静?徐平,你这样让我的心里很没有底啊”

    徐平道:“陛下怎么会心里没有底呢?国家设禁军,对内平叛,对外御敌,归根结底是要求他们打胜仗。让宣威军改军制,自然是因为觉得现在的禁军只怕打不了仗。现在让臣不参与此事,自然是因为又觉得禁军能打得了仗而已。”

    赵祯想了想,点了点头,好似还真是这么回事。昨天见过了禁军将领,不知怎么又觉得他们还是可以的。对徐平道:“虽然太宗时北伐禁军稍有挫折,但实力尚在,若说他们打不了仗,只怕言过其实了。宣威军的事,如此罢了也好。”

    徐平随口附和,心道你认为能打得了仗便当他们能打吧,不让禁军把最后的光环褪去,朝下从皇帝到大臣还是心存幻想。太宗北伐,禁军大败,但到了真宗的时候,澶州之战射死了萧达凛,禁军留住了最后的颜面。不经过一场大败,这军制看来是改不动了。

    此时军队的管理实际是三权分立,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帅臣用兵。真正在前线打仗的是帅臣,三衙的禁军不能用了,别想办法是。现在军制改不了,无非是西北战起自己争取到那里当个帅臣,再想办法。打几场败仗,三衙禁军将领的嘴也该闭了。

    见徐平答得言不由衷,赵祯心里又没有底了,问道:“怎么看你样子,并不觉得现在的禁军打得了仗?徐平,禁军器甲精良,兵员精挑细选,非是寻常可”

    “陛下既然问了,臣不得不答。不错,在臣看来,现在的禁军还真是打不了仗。——当然,如果败仗也算打仗,他们还是能打的。口舌之争无益,真到了用兵的时候,再看禁军的战绩如何。只是可惜了士卒,只有用他们的血,才能堵住三衙将领的嘴。”

    赵祯有些不高兴:“你一直说西北党项要反,可朝下,多数还是不认同的。元昊不过是为人桀骜,夷狄不知臣礼而已,若说真要反,那也未必。”

    “夷狄不知臣礼?元昊在国内更改官制,设蕃汉学院,体制全学本朝。这个样子他怎么不知臣礼?臣觉得他明白得很,只是暂时不敢对本朝用兵而已。”

    “党项地瘠民贫,士卒不精,器甲不良,即使要反,禁军灭他也只是在顷刻之间”

    徐平无奈地叹了口气:“所以还是那句话,到底臣说得对不对,只有前线将士的血才能证明了。只盼陛下到那个时候,不要再听信谗言,能够痛下决心才好。”

    赵祯没有说话,心里反复琢磨,徐平说的禁军不能打到底对不对。防禁军作乱当然重要,但前提是他们能打得了仗,如果连国家都守不住了,还防什么?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选择相信禁军。他们一年花那么多钱粮,统兵官多是将门之后,士卒是从全国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样的军队不能打,还有什么军队能打?

    徐平是真地曾经统兵打过仗的,意见也不能不重视,总要君臣一心才好。

    :

第289章 道理最大() 
第289章 道理最大

    沉吟良久,赵祯才道:“有人言,军若有僚佐,则自成一体,有有武,只怕会成国家之害。……武分班,官不预武事,武将不干国政,是祖宗法度,不可轻废。”

    徐平琢磨了一会,才道:“祖宗法度,首先是要禁军能打。不设僚佐,是因为选藩镇之兵入禁军,僚佐留在了州县。再一个,祖宗之时用兵,都是别选帅臣,帅臣可是有幕职的。到了现在,臣问一句,若是用兵,可有帅臣可用?帅臣能不能征辟到合适的幕僚?”

    赵祯沉默。帅臣用兵,但国家承平数十年,哪里还有信得过的帅臣?自曹玮去世,军再也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帅了。至于幕职,那更加不用想,那样的职,是要在战争才能成长起来,不是光会读写字行了。

    徐平叹了口气:“陛下,天下万事大不过道理二字,我们讲道理,剖析明白可好?”

    赵祯点头:“若是能够讲明白,自然最好。天下之间,道理最大,朕也不敢违一个理字。”

    徐平前世的时候,跟人说我们讲道理经常带点戏谑的意思,这个年代可不同,讲道理很多时候是一种政治正确。天下何物最大?道理最大。只要真能讲出道理来,皇权也要向这两个字低头。道理最大这四个字,在宋朝经常跟祖宗之法一起,用来限制皇权。

    这四个字是有来历的。太祖皇帝曾经问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想了很久都没有回答,宋太祖又追问,赵普才道:“道理最大。”事后宋太祖多次提起,表示认同。

    太祖最开始问的时候,只怕想的是让赵普说皇帝最大,但赵普是不说,他忍不住了追问。但当赵普说出道理最大的时候,太祖深思熟虑之后,认可道理在皇权之。这一原则经过了宋太宗和宋真宗的追认,慢慢升到了跟祖宗之法一样的高度。不过在徐平这个年代,这些政治原则跟祖宗之法一样,都在赵祯手里慢慢成形,没到南宋那样遇事提。

    徐平是擅长讲道理,见赵祯认同,不由来了精神,对赵祯道:“自古以来,国事军事本是一体,军事只是国事的一部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不过在国事占的例重而已。既然是国事的一部分,必然是武相济,才能成事。武将为什么不想让官插手军事?无他,规矩多,限制多,不能随心所欲,觉得不自在而已。至于什么大将统兵必须专权之类,只是借口,认真说起来没半分道理。”

    赵祯不由插话:“但五代时,王朝更迭频繁,岂非是因为大将有幕僚,有有武能够自成一体?新朝一立,幕僚可以接手治理国家,他们有恃无恐。”

    徐平摇头:“这话说得偏颇了,没有幕僚,难道不一样可以用前朝旧臣?五代之乱源自晚唐,便以晚唐之事来说好了。唐昭宗时,宦官专权,宰相崔胤与神策军诸将同心协力,擒杀专权的王彦范和薛齐偓等人。事后,崔胤建议昭宗让神策军转隶门下,由宰相亲领。神策军诸将说‘臣等累世在军,未闻生为军主’,予以拒绝。最后如何?未过数年,昭宗又成了神策军诸将手的傀儡,备位而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陛下当以前朝为鉴,不能听三衙将领因为私心的蛊惑。常言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因为生们读的是圣贤,知忠义,晓廉耻,叛作乱首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可曾听说生做军主,而拥兵作乱的?武将是不懂治理国家,可也同样不知道忠义二字,不知道体恤天下百姓,脑子一热反了反了。本朝的乱贼,多出军卒,可不是没有来由。”

    赵祯听了这长篇大论,不由怔了一会,才道:“本来宣威军是要设僚佐,怎么现在说来说去,要用生做军主了?这没有错啊,朕一直喜欢用诗之将。”

    “还是那句话,陛下要管事还是管人?用诗之将,无非还是管人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