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富贵-第8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太宗朝之后,央禁军和地方禁军特别跟边地禁军的矛盾便不少,从杨业和杨延昭父子,到后来的陕西东西军之争,一直到北宋灭亡这党争便没有停过。三衙的高级将领经常到地方任高级兵职,但从边疆以军功起来的将领,想进三衙却千难万难。历史狄青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便是从他开始打破了有军功的边将难进三衙为管军的惯例。而他能够成功,是因为人统兵增多,得到了人边帅的支持。
哪怕跟李用和交情非浅,徐平在三衙禁军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赵祯现在说的,不是他可以随便插话的。要知道很多三衙将领跟皇室的关系千丝万缕,从皇帝自己,到太后和皇后,都是能够经常说话的。暗箭难防,这种言论威力不得不小心。
赵祯道:“桑怿原是开封府进士,虽然落第,终究读过诗,不是寻常武夫可。朕想从邕州军里选几千人,别为一军,隶殿前司之下,由桑怿回朝为主将。你觉得如何?”
徐平道:“桑怿忠诚可靠,勇力过人,特别是临敌不惧,头脑清醒,非常难得。他回朝入禁军历练自然是好事,不过选邕州军入京,臣不敢妄度圣意。禁军不用南人是惯例,如果选了这么几千人回来,只怕难免受排挤,而且水服水土。”
“没有什么不服水土的事你当年军里最多的是福建人,那里一年出多少进士,也没听说哪个不服水土在北方做不了官这次选邕州军入京,编伍不必学现在的禁军,还是按你当年在邕州时的办法来。到底是要看一看,他们跟现在的禁军有什么不一样”
徐平这才明白赵祯的意思,看来这次禁军出的事情真刺激到他了,终于下定决心,吸收邕州军的经验。只调几个人回来已经没有多大的意思,真要看出差别来,只能整建制地调他们入京。本来以破交趾的军功,这种事情早应该做了。
禁军里有契丹直,有归明渤海,有吐谷浑小底,有夏州厅子,都是打了胜仗后吸收的异族军队。破了交趾,为了彰响武功,按例应该有交趾人选进禁军的,更不要说立下军功的邕州军。只是由于被三衙将领阻挠,先说交趾小邦,南部蕃国跟北方强敌不能,打破交趾算不什么大功,又说南人的身体不行,只怕很难挑出几个符合兵样的来,让这些人入禁军会成为笑话。总之一句话,打败交趾没什么了不起的,南人更加当不了禁军。
有皇城司的密报,赵祯对禁军里情况徐平知道得多得多,也更加急迫。他可以对禁军不能打仗不当一回事,但成了京城的一个大毒瘤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
:
第275章 税役改革()
第275章 税役改革
见徐平对军队的事情出言谨慎,赵祯也不再多谈,对他道:“因为京师银行收贷,最近京城里事端多发。 有人跟我讲,既然银行惹出如此多的事端,不如停了。你觉得如何?”
说到这些徐平放松下来,笑着道:“陛下,这不是泼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了吗?世的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我们要做的,只是把有利的一面发扬出来,防止弊端。银行设了半年时间,朝廷得到的益处还少吗?今年财政充裕,不管是内库外库,再也没有乏钱使用的难处。下官员,虽然没有增加俸禄,但已经不需折支,谁不赞陛下圣明年底臣还在算,下年准备减免一些税算,对百姓也有天大的好处啊”
减税是最显眼的德政,赵祯听了不由眼前一亮:“两税可以减吗?”
徐平点头:“可以臣现在初步的想法,是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把两税的绢税全部免掉。下年先把全国的绢税减三分之一,三年全部减掉,五年看要不要和买。”
“今年京西路的棉布去年又多了许多,朝廷收绢已经没有多大意思,若是三司算着对钱粮无碍,全部免了也没有什么。宫用绢,和买是,官员衣赐改为发钱。”
徐平道:“不,现在还不能全部减免。虽然钱粮不需要这些绢,但三司铺子却需要。再者几处市舶司,跟海外贸易也要用绢,还有跟北方市马,都是少不了的。现在三司铺子还是不完善,等到完善起来,便可以由铺子和买,那时候才不需要收了。”
两税在内藏库收入占的例已经变小,反倒是市舶司的收入变得重要起来,徐平提到市舶司要用绢,赵祯立即打消了立即减免的念头。徐平跟他说是银行赚钱,最近出了这么多事,赵祯的心里不由打鼓,对于其他增加内藏收入的渠道兴趣明显浓厚起来。
徐平又道:“两税还有几件事要做。一是匣清全国两税的税率,不要再像以前,州县之间轻重不均,民间怨言不小。总的原则,是低不高,那些特别高的地方,跟正常的地方拉平,彰显陛下圣德。有了营田务的钱粮收入,这一点做起来倒也不难。在税减少的地方,同时方田,只有方过的田才减免,不愿方田的,照旧交是。”
赵祯道:“民间田地形怪状,方田这种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要选得力的人。”
徐平笑道:“三司官吏跟着司天监学了那么久的算学,方田倒还不难。怕的只是民间隐匿田产不少,这些田主会抵制。所以才有方过田的才减税,没方过的,便照旧。同时民间买卖田产,要求必须立正式的契约,也一样要方田。”
方田也是全国耕地的普查,最难的当然是隐匿田产的地主抵制。自宋朝立国之后便没有做过全国方田,谁也不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耕地。查清之后必然要多收税,地主当然不愿意,会想各办法反对。另外还有技术原因,耕地的形状可不是方方正正,要算清楚面积必须要有几何知识,要是以前,找出足够的技术人员可不容易,现在倒是不难。
宋是灭掉了五代的许多小国统一天下,各国的税收制度被部分地保留了下来。这造成了一个问题,不同的州,甚至不同的县,税率是不一样的。统一前税收重的小国,统一之后那些州县的税收依然还是重,再加统一战争,对某些抵抗激烈的地区加了惩罚性的税,这个差距会非常大。极端的地方,相邻的两个县税率可以差近十倍。总地来说,是北方的税较轻,南方的税较重,最重的应当是南唐以前统治的范围。
立国六十多年了,这种混乱的局面应该改变,税率需要统一起来。南方北方税率有差别是有现实原因,本来是因为统一前北方是本土造成的,但统一之后军事压力主要由北方地区承担,禁军九成位于长江以北,州县的驻屯禁军粮草由地方负担。这样算下来,北方确实应该南方的税率低,是一种补偿。但相邻的州县税率也不同不对了,特别是宣州一带税率高得不正常,让那里的百姓觉得跟二等人一般。
徐平的意思,是按照路一级统一税率。现在三司财政充裕,原则是低不高,实际是对税率高的地区进行减税。减税的同时配合方田,方过的田税降下来,不方的田依然是按照旧的税率征收。因为有的地方瞒报过多,即使降税可能算起来也不划算,还是会抵制方田,那也由着他们。这工作持续地推动下去,十年八年总能够改过来。
赵祯听了徐平的规划,表示同意。只要三司自己算着不会钱粮紧缺,这种彰显太平气象的德政赵祯当然不反对,做皇帝有的时候是为了这么个名声。
徐平又道:“百姓的负担,除了税便是役。徭役是减不得的,如果朝廷对地方不征不役,不税不赋,这地方也不是朝廷的土地了。臣现在是这样想的,以前征役是由地方州县决定,下年开始各路统一,每一丁一年服多少工的役。若是少了,分两种情况,官府没有劳作摊派下去,自然这役免掉,因为怨不得百姓。有劳作摊派,数目够了,而百姓没有服够足够的工,便要交钱。同样,如果做了规定的工更多的,同样发钱。”
“几十年来,一直有臣僚提改役为募,有差有徭官府雇人,百姓交募役钱好。你这样做,是把征役和募役合在一起,倒也是个办法。不过此事重大,由朝臣商议才好。”
徐平道:“对徭役,确实如陛下所说。但对于差役,还是区分别白,把不一些不当作为差役的单划出来,改为募的好。如官府里的衙前等役,全部取消,由官府募人。而像乡间的耆长手之类,还是合并进徭役里。具体如何,以后再论。”
募役法是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当然不是他凭空想出来的。实际跟青苗法差不多,早有人提出来施行过,王安石进行了总结改良,推行到了全国。
凡事最怕走极端,王安石变法最大的问题是事事走极端,很多好政策也生生搞出无数麻烦来。差役用募当然没有问题,问题在强行摊派募役钱,最后成了敛财之术。徐平不需要从这些方面敛财,他是用三司的银行和工商业赚出来的钱,补贴这些政策的推行。
钱赚出来是花的,特别是官府的钱,存着相当于没赚。三司财政增加,自然要配合新政策的推行。一些明显容易引起社会矛盾的地方,该改要改过来。
赵祯是个有职业道德的皇帝,只要他手里的钱财充足,实际哪怕是过得节俭一些也可以接受,这种对百姓有益的事情,他都是支持的。而徐平要利用这段时间,在西北战事爆发之前,把国内的政策理顺,尽量拆掉会引起冲突的地雷。
:
第276章 牵连众多()
第276章 牵连众多
眼看到年底,今年的财政状况基本清理明白。 能够在当年把账籍理清楚,对三司来说是非常大的进步,以前最少要积压两三年。
虽然大规模增加了支出,三司还是出现了大量盈余,主要是来自于营田务和新开的各种公司及三司铺子。徐平绞尽脑汁,准备奏章,要说服下年增加官府开支。
有了银行之后跟以前不同了,财政收入最好全部花出去,因为大部分盈余实际是转化不成积蓄的,没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