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大革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华清一行人四处打听后,到南京的船四天后才有,趁着这个功夫,众人在武昌城里逛了起来。
湖广布政使司衙门驻在武昌府,按照现在的理解就相当于武昌府是湖广的省会城市。作为省会城市,武昌自然很繁荣,特别是湖广产米,每年往外运大量粮食,武昌的码头异常繁忙,光陈华清所见到的来来往往的运粮船只就有不下于三百艘。
当时有句民谚,“湖广熟,天下足”,可见湖广一年产粮有多少。粮食的大量外运造就了武昌繁荣的运输业,特别是长江航道的运输。
在明初,原本是“苏常熟,天下足”,但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逐步开展,苏常一带也即今天的长三角一带,白银大为流通,经济活动日益丰富,原本用作农田的土地改种经济作物,如棉花、桑树等,产粮重心开始慢慢往西移,到了成化年间,民谚已经成了“湖广熟,天下足”,那时候湖广就已经成了产粮重地。
武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向东能直达南直隶,向西能进入四川,因此在明初朱元璋在武昌立自己的庶六子朱桢为楚王,镇守武昌府,带兵六千五百人,拱卫南京。不过后来明成祖上位之后大力削藩,楚王的权势到现在已大不如前,和其他宗室没什么两样。
在陈华清一行人中,除了李明轩早年流浪到过武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在武昌城看见什么都觉得稀奇。
众人走一路吃一路,把武昌的特产吃了个遍。
逛完了大半个武昌城,众人的肚子也吃饱了,便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湖广这边受到战争的影响很小,人们的生活还和平常一样,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陈华清一行人在武昌也没碰到什么事,武昌每天流动人口多达上万,像陈华清这样成群结队的人太多了。
四天后,陈华清联系好的船来了,问了问船老大这艘船下一站在哪儿停,船老大说是在九江府。
这艘船不是官船,是专门在长江水道上跑生意的客船。从武昌上船的人很多,什么地方的都有。陈华清现在就听得懂官话和四川话,船上其他人之间的谈话陈华清根本就听不懂,这让陈华清有些郁闷。
不过好在有李明轩,李明轩幼时在各地的的流浪生活让他学会了很多方言,船上大部分人的谈话他是能听懂的。
上船安顿好众人后,陈华清就对李明轩说道:“咱俩到各处转转,听听人们之间谈什么,了解了解情况。”
“好。”李明轩点头道。
船舱内很吵,到处都有说话声。李明轩选了一伙十来人的队伍,坐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听了一小会,就把陈华清叫过来,和他一起坐下,边听那伙人说边给陈华清解释。
那伙人是湖广人,这次是去江西贩米,从李明轩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伙人中有几个是第一次干这个事,正由有经验的老手给新手们告诉他们一些该注意的事情。
陈华清从李明轩的“翻译”中了解到,去江西有一大忌讳,不要随便取笑当地人。由于江西人在外省颇受歧视,因此江西人很敏感,一旦有外省人在江西取笑本地人,那你就完了,轻者做不成生意,重者就离不开江西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原因是江西地少人多,过剩的劳动力只能离开家乡,离开本省,去外面谋生。但当时的明朝廷禁止民间人口流动,因此背井离乡的江西人在外省就相当于流民,相当于黑户。没有了户籍,无法干正当营生,只能从事算卦、占卜这些当时的下九流行业,干别人不肯干的,给当地人造成了江西人爱偷奸耍滑的印象。
后来随着流民的日益增多,朝廷根本管不过来,便对各地人口的流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是万历怠朝的那几十年里,朝廷官员不足,民间人口流动愈发频繁,江西人在外省也能从事正当行业,但外省人长久形成的偏见很难纠正过来,对江西人的隐形歧视一直存在着。
在当时的明朝,若要评人口第一大省,绝对是江西。过剩的人口使得江西成了劳动力输出省份,在繁华的江浙地带到处都能见到来自江西的雇工。
除了在江西的忌讳,那伙人还讲了江西各地的一些风俗,去了该和人家怎样相处,怎么说话。
虽然李明轩讲得干巴巴的,但陈华清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的,并暗道:“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书本上哪知道这样的事。最真实的情况是不会记在书上的,或者是书上无法记载的,只能自己去实地了解。”
从武昌府到九江府一路风平水静,陈华清每天都在船舱上听各地人的闲聊,见识到不少东西。
七天后,船到了九江府。船老大知道陈华清一行人要到南京去,便一到九江府就给陈华清联系上了去南京的船。常年在长江水道上跑的人,很懂得“多一个朋友便是多一份力量”,因此很乐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各地旅客,说不准自己以后就得别人的帮助。船老大帮陈华清联系船只是自己的习惯性做法,也是这一行业不成文的规定,毕竟客人多了他们也就赚得多了。
陈华清感谢了一番船老大后,便坐上了直达南京的船。从九江府上船的人多是江浙一带的人,以吴淞口音为主。明朝的官话是以南京口音为主,因此陈华清能大概听懂吴淞口音。从九江府到南京的一路上,陈华清自己去听人们聊天的内容,知道了不少事。
比如扬名东南的“十里秦淮”又出了几个大家,哪个豪商又为了争风吃醋而一掷千金。除了这些花边之事,陈华清还听人说起东厂和锦衣卫在江浙一带活动越发频繁,不知道要搞什么名堂。还有是南京城内原本因“南京教案”一事式微的天主教又开始活动,并且得到一些当地大儒的支持。
一路无事,陈华清一行人到了南京城。
南京不愧为明朝的南都,比成都要繁华多了。一路走来,光是绸布行陈华清就见到了上百家,更别提其他的客栈、货栈、车马行之类的。
早在明成祖朱棣迁都时,就把南京定义为“留都”的存在,民间称作南都,和北都京城、中都凤阳并立。
作为留都,南京和京城一样,也有六部、都察院等中央领导机构,不过南京的机构是有名无实,一直以来都是京城被排挤、养老、退休官员的去处。但南京兵部是个例外,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和南京守备太监、南京守备勋臣(开国功臣的后人)一起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而这三人中一般又以南京兵部尚书为主。因此,南京兵部尚书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手握兵权,负责南直隶地区的防务。
按理说,陈华清的千户之位应该去京城报备,但由于目前西南叛军还在活动,朱燮元为了方便有功将领的升迁,上奏朝廷请求就地升迁,不必去京城兵部报备。兵部侍郎王在晋是支持朱燮元的,但朝堂上的其他人不允许,最后经过各方协商,总旗及总旗以下的军职可以就地授予,千户即千户以下总旗以上的军职得去南京兵部报备,千户以上的军职得去京城报备。
这是对募兵的奖励办法,其中提到的千户等军职也不是卫所的那种世袭军职,而是朝廷为了适应战争情势的需要做出的权宜之策,即授予募兵作战出色的人和卫所兵一样的军职,并且这军职不可世袭,但权力一样,甚至更大。
陈华清的兵都是自己招募的,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募兵,因此朱燮元让他去南京兵部报备。
在南京城找到了专门给外地官员住宿的驿站后,好好休息一番,赶路是很累人的。
第二天一大早,陈华清好好整理了一番,再拿出朱燮元的书信和一些相关凭证,收拾好东西后去南京兵部报备。
虽然朝廷允许了在西南平叛战争立下功劳的将士一部分升迁要在南京兵部报备,但真正到南京兵部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陈华清一人。说到底,朱燮元让陈华清到南京来,主要目的还是躲避由川北之事引起的政治风潮。
第九十五章 锦衣卫来人()
在收回了孙可珍的令牌及其他为官凭证后,骆养性代表锦衣卫去拜访了朱燮元。在拜访朱燮元之前,骆养性先去了一趟孙家,把孙可珍送回了孙家。
孙天望已经知道了自己儿子被革职的事,虽然很生气,但一想到自己儿子此时心里也不好受,便把自己的怒气压了下去。在骆养性来了之后,摆出一副笑脸迎接,乍一看骆养性一点都看不出孙天望受自己儿子被革职的事影响。
孙家是重庆望族,在朝中有些许影响力。骆养性来孙家一是为了安抚孙天望,并表示这段日子过去后孙可珍很有可能会复职,二是打听朱燮元这个人。
对于骆养性说的要复自己儿子的职位,孙天望不置可否,若孙可珍到时真有机会复职,那也得真金白银上。关于朱燮元,孙天望和朱燮元来往不多,毕竟两人身份、地位差距过大,没什么交集,不过孙天望还是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朱燮元的信息告诉了骆养性。
在孙家待了一天后,骆养性告辞,带着自己的随从去了成都。
朱燮元在派出龙安府的明军进驻川北后,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贵州。成都解围后,朱燮元被授予兵部尚书一职,兼督西南诸省军务,因此朱燮元算得上是贵州巡抚王三善的上司,再加上贵州此时的状况并不好,水西安氏的大军已集结完成,随时可能发动叛乱。在这种情势下,王三善和朱燮元之间书信往来十分频繁。
骆养性到了成都后,在巡抚衙门前说明了自己的身份,见到了朱燮元。
朱燮元对于锦衣卫来人一点都不惊讶,川北出了那么大的篓子锦衣卫必须派人来解释,这是官场规矩。但让朱燮元想不到的是骆思恭居然把他的儿子派来了,说明骆思恭对这事看得很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