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1615-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休息了一晚,船队趁早离开舟山岛,驶向北方。。。。。。。。。。。。。
第二十三章:抵达鳌山卫()
万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孙天泉领着船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崂山湾。
过了盐城海面后,西南风渐渐变弱,东北风渐起。导致风向变化莫测起来,为了控制航向,船员需要时刻注意风向,不时的调整风帆迎风面,来来回回的不得消停,都累的疲惫不堪,陈升看手下忙不过来,也参与了进去。风向减弱并不时变换,这样使得船速慢的很,一天走不了多远,可能每天只能走之前最快时三分一的路程。
另外就是过了长江后,北上的这段沿海,因为每年走的海船少,沿海能停靠补给的海湾很少。导致船员的生活水平一下子降了下来。幸运的一点就是到了北方海域后,比起南方来海面平静的很,浪小的多,天气晴朗,很少见到下雨。
当船员都累的半死,快要撑不下去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路上走了35天,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从盐城往北的这一段行程上。二十七日下午,船队终于在小管岛内海域抛锚休息,船员放下柴火船上岛打柴和取清水。
下锚后,陈升转到孙天泉的船上,见到孙天泉道:“三叔,怎么不直接靠岸找个码头,也好买些肉食,给弟兄们改善下伙食,这一路驶来,大家都累坏了。停靠在这个荒岛边上,什么也没有呀。“
孙天泉看着变得干练的陈升道:“升儿,以后要记住,俗话讲财不露白,小心使得万年船,什么时候都不能全漏了底。老家我也有四年没回来了,这边情形变得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之前结交的人脉还在不在都不一定,我们这么多船,又带着这么多银两,人手反而不足。如果有人见财起意,起了坏心眼,怎么办?就算我们见事不好,开船走脱,那也没法招人了,这不是白来么?“
见陈升点头同意,孙天泉接着道:“先休息一晚,明天我和你一起只带一条小船,先上岸探探情况再说。如果能联系上之前关系,就先采买物资用船运过来,如果不能就想办法再找关系。这边的情形不能让岸上的人摸透了,就算是招人,也要分散了招,尽量不要太惹人注意,招到一批就运到这岛上来,人够了就走,尽量低调。”
陈升想了想还是孙天泉跑过两趟了,又是当代古人,比自己更了解岸上的情况,想的更周到。自己总是依照后世的思维想当然了,大明可不是法治社会,也不是信息发达的社会。鳌山卫的人就算杀了陈升等100多人,然后推到山贼,海匪的身上,没人会追究。
鳌山卫是明代开始的海防工程,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当初是为了抵御倭寇袭扰而修建的沿海军事重镇。鳌山卫城建成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后经两次扩建,到现在城池周长扩建为五里,外包以青砖,四门加城门楼,增铺所十余所。它集军、政、民于一身,可以说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其地位非常重要,品级也很高,卫指挥使为正三品职级。一般1卫有5600人,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1个千户所,;而鳌山卫有11个千户所,1万多军户。不过近些年,卫所军官与周围士绅豪强不停侵占军户土地,军户多沦为佃户奴仆。军户生活贫苦不堪,多有逃亡,到底还有多少人,可能连卫指挥使都不清楚。
休息了一晚,孙天泉和陈升各带手下,30来人坐着一条小船,没有去鳌山卫城,而是朝石人河方向隶属于鳌山卫一个千户所码头驶去。
路上孙天全跟陈升介绍道:“升儿,前面不远处有一处私港,是鳌山卫军官为走私私下建的,我们到那里停靠。这卫所的官都是世袭的,一般不会换人的,三叔之前都是靠林千户的关系招的人。“
跟陈升说完,孙天泉又对心腹手下石原道:“之前两次你都跟我来了,人也都跟着见过了。靠岸后,你领两个人带着礼物先去拜见林千户,大概说明下来意,条件还和之前一样。如果千户所换人了就回来,来回多注意打探下情况,多留意下周围是否有什么异常。“
原来之前孙天泉经人介绍认识了林千户,林千户牵线拜访了即墨知县。每次事前给林千户300两银子的打点费用,招够人后再给200两谢礼,即墨知县也拿这个价。如果不是带着陈升不能冒一点险,孙天泉会自己直接下船去拜见林千户的。现在只好先让石原去探探路,没什么事再让陈升上岸。
不久船驶入一个偏僻的海湾,停靠在一个年久失修的栈桥上。四周显得非常荒芜,长满了荒草与树丛,岸上一个人影也没有,这处私港看来也很少有人使用。石原等船靠岸后,就带人抬着礼物上岸走了。
过了一个多时辰,5个人从羊肠小道走来,等人走近了,陈升看到是石原等三人与两个陌生人。孙天泉看到来人迎了上去,道:“黄管家,怎么让你亲自跑一趟,受累了。”来的其中一人是林千户的管家,代表林千户来迎接。
黄管家道:“孙大官人来了,我怎么能不亲自来迎接,来时我家老爷已经吩咐备下酒席,恭候孙官人大驾。“
孙天泉道:“黄管家抬举了,我怎么敢称官人,替陈老爷跑腿打杂的而已,直接称呼我为孙福就好。你稍等,我吩咐下,咱么马上就走。“孙天泉一直打的是替杭州陈老爷招护卫的旗号,化名陈老爷心腹孙福。
等孙天泉回头吩咐手下看守好船只,石原也跟过来禀报了一切正常。孙天泉带着石原及2个手下,陈升和郑武随黄管家朝千户所所在地而去。陈升扮作护卫,与石原等一起抬着银子,丝绸,香料等礼品。
私港附近都是山区,毫无人烟,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与外相连。走出这段山区,道路虽然变宽了,却坑坑洼洼的,路面长满荒草,很少有人行走的样子。
一伙人顺道朝远处一群建筑物而去,等走进了,陈升发现就是一个大庄子,而且是破败的很的大庄子,没有什么庄墙,外围散落着一个个茅草屋,灰蒙蒙的一片。走入庄子,中间的路同样坑坑洼洼,到处散落着石头,粪便随处可见。不多的行人都面黄肌瘦,头发都茅草似的随意挽着,穿着补丁叠补丁的衣服,现在都十月低了,天冷的厉害,很多人还穿着单衣。
陈升一伙人走入庄子,穿的都是在舟山新买的棉衣,还抬着不少礼物。引起了庄子里不少人的驻足关注,一些小孩笑闹跟在后面看热闹,黄管家的随从回头大骂了一句,小孩子都吓得一哄而散。
石原见落在后面的陈升一直打量四周的房屋与行人,凑近了低声道:“少寨主,这些就是军户,大多数家里的地都被当官的占了,就成了佃户。军户又是世袭,就算没了地,也不能去干其他伙计,只能苦熬着,和叫花子也差不多。”陈升听着石原的话,再看看四周的人住的,穿的,比叫花子强点也有限的很。
千户府邸在庄子十字街一角,2米多高的土围墙,前后三进的砖瓦房,显得很气派,与周围的茅草屋对比明显,看来再穷的地方也有富人。孙天泉等人在黄管家的带领下从侧门进入府邸。
一进入院子,就见到客厅房檐下站着一个40多岁,满脸胡须身穿官府的大汉。孙天泉紧走几步,然后跪下道:草民孙福,叩见千户大人。“看到孙天泉跪下,后面的人也跟着跪下了。陈升来到这个世上,还没下跪过,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跪下了,形势比人强,如果自己不跪就显得太突兀,既然入乡就要随俗。
林千户一边说,一边上前扶起孙天泉道:“孙兄弟,快起来,快起来,咱们谁跟谁呀,见外了见外了,进屋说话。“然后领头与孙天泉进入客厅。黄管家带着手下收了孙天泉带来的礼品,并安排陈升等到偏房休息吃饭。
林千户之前两次可没这么客气,主要是这几年林千户的日子越过越差。林千户也不知道老天怎么了,最近几年冬天越来越冷,夏天越来越旱,除了河边的地,其他土地都大幅度减产,且朝廷划拨的银两层层克扣,到自己手上所剩无几。收入变少,孝敬还不停的增加,林千户同样吃不消了。
今年春天又是大旱,夏收锐减,只有往年的一半,秋收同样减产的厉害。不管林千户怎么压榨,那些穷军户也没什么油水了。总要给留下口饭吃,不能都饿死了,不然明年的地谁给种呀。年底送给指挥使的孝敬还没凑够,正犯愁呢,这不瞌睡碰到了枕头,有人亲自送银子上门。
6年前经人介绍认识,帮着招过两次人都没出什么岔子,林千户还是挺放心的。反正不在鳌山卫军户里招人,而是到周围乡里招流民。自己只是给做个保,跟即墨知县和周围的士绅牵个线打个招呼,就有大把银子可拿,顶得上千户所大半年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据林千户讲,即墨知县去年已经换人,自己明天亲自领着孙天泉去拜见,保管事成。
饭后,孙天泉告退出来后,通过黄管家购买了些物资。不久陈升等人就抬着大白菜,粮食,牵羊赶猪回到船上,返回小管岛。
第二十四章:沈知县()
万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午时前,林千户骑马,其他人步行跟随,一伙十几个人风尘仆仆,冻的不轻,总算赶到了即墨县城。林千户穿着官服,城门守卫都没敢上去查看,就让一伙人进了县城。
进城后,林千户领着在离城门不远的一处客栈安顿下来,之后派黄管家拿自己的帖子去沈知县府衙投贴。其他人都留在客栈吃饭休息,等回信。这人也不是说见就能见的,需要先去投贴说明来意,之后等主人看完帖子后,回复见还是不见。见的话回帖讲好什么时间和地点。黄管家投完贴后,如果主人在家就需要在门房候着,等回信。如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