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帝图-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了董卓,别人记住的是王允;
剿灭黑山张燕,别人记住的是袁绍;
谋袭兖州,别人记住的是陈宫、是曹操;
谋夺徐州,别人记住的是刘备。
轰轰烈烈的事情,都是他吕布干的,为啥最后都成就了别人。
他太不爽了。
他才是天下真正的大英雄!
可为啥天下人总是看不见呢?
我才是那个英雄!
我吕布才是大英雄!
这边拓跋力微满是不甘的回去,那边吕布依依不舍的离开,而装醉的刘璋,如今正在后堂跟徐庶庞龙等笑谈。
“主公,已经查清了,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人,正如主公所料,正是吕布,就是刚才在筵席之上出言之人。”
“我就说嘛,这吕布也是,脑子有点儿不好使阿,非得想要自我暴露,害得我们差点儿都演砸了。”
“吕布要是脑子好使,就不会被李儒一糊弄,就杀了丁建阳,被王允一教唆,就杀了董仲颖,被陈宫一撺掇,就去夺了曹操的兖州。”
“其他两个人可有查清身份?”
“其他两人,其中一个叫张辽,字文远,另外一个叫宋宪,字文章(作者撰)。都是吕布手下的猛将。”
“张辽?张辽也来了?”刘璋惊问道。
“怎么了?这张辽很厉害吗?我听说吕布手下有两个大将,一个统领步卒,叫高顺,每战争先,号为陷阵;另一个统领并州铁骑,应该就是这个张辽了;其他还有七员猛将,都是骑兵统领,追随吕布已久,与张辽一起号为八健将。从吕布的战绩看,这个张辽没有太出彩过吧,没发现有多厉害。”
“没有,我就是有些吃惊而已。高顺张辽都是吕布倚重的大将,为了跑来刺杀我,竟然连张辽也带来了,可见其手下的并州铁骑是真的被曹操给夺走了。”刘璋急忙掩饰道。他当然不可能告诉这两个人,说张辽现在看着一般,以后就牛了,逍遥津八百破十万,打得东吴鬼哭狼嚎。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逍遥津之战呢。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任谁收编了敌人的人马,不都这样吗,否则怎么能放心。”庞龙见刘璋脸上显出犹豫之色,于是又问道:“老师,你不会是开始后悔了吧,要是后悔现在还来得及,想来他们也走不远,派一队飞军,就能把他们几个射杀了。”
刘璋确实是有些犹豫,有点儿心动。如果是吕布一人,倒也罢了,放回去给曹操继续当搅屎棍,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可是现在多了个张辽,那可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在东线力抗东吴几十万大军。要是能把张辽或擒或杀,岂不比吕布强过很多?
“主公现在想留下吕布,之前的戏不就白演了吗?”徐庶插话道:“再说,我益凉不重骑兵,如今杨秋的几千骑兵,都还不知道怎么安排,吕布张辽等,都是骑将,就是主公能将他们收为麾下,也可能无兵可带。”
杨秋前面投诚过来的几千骑兵,现在还一直吊着。
按刘璋原来的军制,新军以步卒为主,飞军现在倒是全配了战马,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刘璋一直不看好骑兵,总觉得不管是现在用弓弩,还是以后换火器,骑在马上都是费劲,射不中就太浪费箭支和弹药了;而且,最重要的,骑马目标大了好几倍,这对于追求非接触式战斗的刘璋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刘璋原本是想把杨秋的几千骑兵,重新打散,择其精锐,编入到各个军中,任传令兵、任斥候等。
不过,现在在凉州,到处都在剿匪,而凉州的土匪还有马贼,都是骑马的,剿匪光靠飞军也不行,飞军还有其他任务,所以,拆散杨秋部的事情就暂时搁下了。
刘璋想了想,也是,留下吕布张辽,自己想让吕布继续当搅屎棍的计划就搁浅了,总不能抓了以后再放了吧。万一吕布非得跟着自己,非得到自己这里当搅屎棍,那就麻烦了。至于张辽,由他去吧。反正即便有逍遥津之战,那祸害的也是孙权,也不是自己。
“算了,不管他们了,我们还是说说别的。西域有什么消息没?为啥西域诸国会绕过我们,直接找上了朝廷?”刘璋最终还是放过了吕布张辽,开始考虑其他问题。
“据从西域传过来的消息,马超纠合了一些昔日的旧部,加上投奔他的马贼土匪等,已有一两千人。他们在西域,仿照以前,组建了西域长史府,然后向西域各国派信使,要求各国按往例,上贡。西域各国自然不服,于是就联合起来,组成了联军,想要将马超等人逐出西域,没想到马超抢先下手,各个击破,把西域各国杀得大败。于是,西域各国这才想起来向朝廷求救。”
“那他们为啥要绕过我们凉州官府,直接跑去找朝廷?”徐庶问道。
“听说是有流言,说是老师和马超有旧,是结义兄弟,老师把马超赶到西域,是放了马超一马,还有说马超在西域,都是老师资助的,所以西域诸国才不放心我们,才要绕过我们。”
“我和马超成结义兄弟了?不过我之前确实是有意放马超一马,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你们追杀的可一点都没客气,只能说是马超命大跑得快。算了,不管西域了,让他们接着折腾去吧,折腾够了我们再过去。”
“还有一个消息,说西域诸国,不但朝大汉这边派了使者,最近还朝葱岭之西的匈奴,也派了使者。”庞龙继续道。
“喔,要是匈奴人也来插一杠子,那就有意思,否则单纯西域诸国,我们还真不好下重手。”
葱岭之西的匈奴,就是西迁的北匈奴。
“那我们就再等等看,反正现在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拓跋部归化的事情上。只有把这个事情处理好,今后不管是西域还是高原,才有样板,才可以照本宣科。否则,总是打打杀杀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徐庶道。
“嗯,元直说的有理。归化郡的太守,元直可有想好让谁去?这可是个重要的职位,又要协调筑城,又要协调教化事宜,还要帮助拓跋部安置定居。不是一般人,担不了此等重任。”
刘璋说的没错,这个新城新郡的太守,既要筑城,又要治民,而且治下目前都是异族,须得教化。要扫盲,要普法,更得安排好这些人的生计,不能让他们对归化后的生活失望。
这个人选很难找。(未完待续。)
第55节 请君伴我西域行2()
(求订阅求支持)
“庶推荐一个人,主公看看合适不?”
“政务的事情,不是一向都是你说了算吗,你说是谁就是谁了。你想推荐谁?”刘璋问。
基本上,于政务一道,刘璋甚少插手,全都是徐庶主持,即便是一些高级职位,也是要征求徐庶的意见。刘璋不耐俗务,讨厌麻烦。
“这个人叫韦端,字休甫,乃关中名士,于凉州一带素有德望。”
“韦端不合适。”刘璋还没说话呢,庞龙却抢先反对了。按说庞龙是无权置喙人事安排的。“韦端现在是扶风郡守,名义上还是归三辅,是曹操的人,这样的人,我们怎么能用,而且还是重用?”
“庞,你是不是因为上次甄家的事情,记恨上扶风韦家了吧?”
“没有。我是对扶风韦家有些意见,也怀疑他们上次是故意做局,陷害甄家商队,不过我也不会故意去为难他们。上次的事情,内里虽然有些蹊跷,不过我也没有多少闲心思去详细调查。我反对,是秉持公心,韦家的人,现在还是曹操的人。扶风我们现在是租借的,扶风的官府还全都是归三辅,只有驻军是我益凉的。这样的人,我们怎么能用,更别说大用了。”
上次甄家小娘子,在扶风被骗,骗他的那个人,自称叫韦笑韦轻侯,自称是扶风韦家的人。庞龙一直惦记着这事。不过庞龙确实还没有动手去查这个事情。一来,阎行临走的时候,留过话了,庞龙怀疑这个事情是不是阎行在背后捣的鬼;二来,也确实没工夫,事情太多。
庞龙反对韦端出任归化郡太守,确实是现在扶风的情况特殊,而扶风韦家也未必就能为刘璋所用。
扶风现在是益凉和三辅,重叠管理的部分。
扶风的官府系统,还是三辅的原来的原班人马。但扶风的驻军,是益凉军队,以确保益凉的军资能够通过扶风,顺利运输。所以会这样,因为当时刘璋借扶风的时候,理由就是运兵、运粮草。
“确实有些不妥。一来韦端还隶属于三辅,理论上我们无权调用,二来,即便他能来,我们也确实不放心。元直还有没有别的人选?”
“别的,还有一个备选的人选。这个人叫姜叙,字伯奕,是姜囧的堂兄,与杨阜好像也沾点儿亲戚。姜叙的人品和才具都是上佳之选,我就是有些担心,姜家兄弟,外加杨阜赵昂等,皆居要职,似是不妥。”
徐庶担心的是吏治的事情。
若是过于盘根错节,吏治必定很快败坏,而吏治败坏以后,再想整治,那就要费老大功夫了,弄不好就自己完蛋了。
“无妨。吏治是个大问题,一时半会也是弄不清的。而且,吏治的事情,要靠制度性的机制去解决,而不是靠人治去解决。所以,我们现在先不用操心这个。如今凉州这些世家,有些根基,也属正常。普通百姓的教育水平差,人才很少,我们现在也只能倚重这些世家出来的人才。凉州如此,益州也如此。不过,这种状况,再过几年就会大为改观。再过几年,我们的三级教育的威力就会显现,到时候,不管是世家,还是黔首百姓,都会有大量人才涌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保证制度性的,以新汰旧,以优汰劣,通过审计监督,不断地淘汰掉不合格的官吏,不断补充进新鲜的血液。做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可以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担心官吏队伍出问题,也不是去预防官吏队伍出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