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工程师-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意讨伐朝鲜的消息散布出去,李植违抗圣旨,抢劫藩属国的行为就会被他的领民了解。李植这些年经营的大义形象,将一夜之间瓦解。”

    王承恩眼睛一转,拍手说道:“这一着妙!妙不可言!”

    朱由检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心腹太监,皱了皱眉头。

    “胡闹!你们是想逼得朕和津国公敌对么?”

    王承恩和王德化听到朱由检的话,吓得笑容一下子全僵住。两人扑通扑通跪在了地上,磕头说道:“奴婢不敢!”

    朱由检喝道:“津国公这些年南征北战忠心耿耿,可谓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虽然控制天津山东,但该上交的粮饷从不亏欠。若是朕听了你们这些斤斤计较之词,让津国公对朕满腹不满,江山社稷危矣。”

    “如今闯贼占领河南,定贼盘踞湖广,正是用人之际。朕现在算是明白了,按东林党的舆论走下去,只会把良民逼成反贼,把天下逼得大乱。李植便是有些抠唆,也不能因此和他产生矛盾。”

    王德化正要说话,却被王承恩抢了个先。王承恩在地上磕头说道:“皇爷圣明!奴婢目光短浅,罪该万死!”

    朱由检看了看两个年轻的太监,没有说话。

    一甩袖子坐到了御座上,朱由检又看了一遍李植的奏章,缓缓说道:“一百万两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足够武装一万新军,支撑一万人一年的粮饷了。”

    “李植讨伐朝鲜用的是私军,朝廷不需要出一点力。”

    “传朕的旨意,将讨伐朝鲜的大义名分给津国公。朝鲜曾降清叛国,该罚白银一千五百万两。此事由征北大将军李植全权负责。若朝鲜不能幡然醒悟缴纳罪银,朕授予征北大将军李植调兵遣将便宜行事的权力。”

第六百七十二章 两班() 
朝鲜平安道荣交县的县令衙门中坐着几百人,为首的十几人面前摆着酒菜。县令姜由松坐在厅堂最上面,却没有一丝上位者的威势。他紧张地看着厅堂内坐着的十二家“两班”豪强家主,似乎在看着这些人的脸色。

    朝鲜不设省,全国分为八个“道”,平安道是最西北的一个道。在各个道内,朝鲜仿照中国设置府、郡、县等行政单位。朝鲜全国分为五百多个县,每个县都很小。

    在朝鲜,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豪强,是“两班”贵族。

    朝鲜社会中广泛存在前朝遗留官员和本朝新贵组成的贵族,这些贵族不但把控着政府,让政府做出非两班贵族不能入仕的严格规定,更控制着地方上的秩序。在地方上,朝鲜的贵族是地主,是豪强,是农民的领袖。

    没有在地两班的配合,地方官的行政命令根本无人理睬。

    和大明的士绅相同,朝鲜的两班贵族也恪守儒家传统,传播文化讲究仁孝。唐代以后中国再无力入侵朝鲜,蒙元的威胁昙花一现,朝鲜半岛几百年来长期的和平环境缺乏外部竞争和压力,这让儒家思想十分兴盛。

    这些在地的两班贵族利益格局和朝鲜王室完全不同。朝鲜王室害怕被李植推翻,这些根植于农村的两班却不怕。

    这些地方上的两班是依附于朝鲜农民的。而朝鲜的农民,作风是比朝鲜的王室彪悍的多的。

    当初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朝鲜,在大城市势如破竹很快占领朝鲜全境,但在农村却遭到狙击。朝鲜的农民们举着篱笆镰刀守住乡村,几十万日本入侵大军根本抢不到粮草,最后终因后勤问题退回日本。

    正因为朝鲜地方上的农民相对强悍,所以强盛如崇祯九年的皇太极,也从来不曾打吞并朝鲜的主意。后金两次征服朝鲜,都是来去匆匆,得了朝鲜王室的一个城下之盟就赶紧离开朝鲜半岛。

    比起李氏朝鲜政府,朝鲜的草根农民才是守卫这个国家的真正力量。而地方上的两班,则是这些农民的代言人。

    姜由松举起酒杯,赔笑着说道:“大家都是朝鲜的义士,如今大明津国公李植有令要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朝廷有难,大家广出钱财。我们县十二家豪强筹集三万两银子,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回应他的,是令人尴尬的沉默。十二家两班贵族的家主没有一个举起酒杯。

    县令悻悻地放下酒杯,看着两班贵族们,不知道说什么好。

    许久,才有一个崔家家主崔正武打破了沉默。

    “我看到的不是三万两银子,我看到的是朝鲜的败亡。我朝鲜虽然以事大主义立国,但绵绵一千多年不曾国灭。即便是当初强悍如蒙元,也只是得了国王一个臣服的姿态,从不曾从朝鲜掠去这许多金银。”

    “我朝鲜还从未曾因为错误投靠过谁而交纳这么多罚金。”

    “如今一个大明的津国公,不但不是大明的天子,连亲王、郡王都不是。他一封信写过来,就要让全国人倾家荡产。他一封信,难道就要让所有的朝鲜人都要拿出家里积存的唯一一点银子,家破人亡的交出所有的积蓄吗?”

    听到崔正武的话,两班贵族的家长们频频点头,显然非常赞赏。

    县令脸色越发难看,赔笑着说道:“本县有二万多人,交出三万两银子也不过是每人交出一百多斤粮食。我想这些粮食不需要让佃农筹集,在诸位的粮仓里稍微匀一些出来就有。”

    崔正武冷哼了一声,说道:“我们的粮食是修身齐家用的,不是用来养无能的朝廷的!”

    县令听到这话,觉得这场交涉是无法进行了,脸色一白。

    “难道诸位就眼睁睁看着朝廷交不出罚金,看着朝廷被李植推翻吗?”

    十二家两班贵族的家主对视了一阵,没有一个人说话。

    站在县令后面的县监看到这一幕,终于忍无可忍了。

    县监是从六品的官员,是朝廷委派的县令副官。这个县监一直站在后面看县令乞求两班贵族,但看到豪强们的倨傲态度,县监猛地喝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尔等岂能如此无动于衷?”

    听到这个县监的喝骂,县监身后的县衙皂隶猛地冲了出去,就要抓拿不肯出钱的十二家贵族家主。

    看到县监的人马冲了出来,两班后面的部曲立即冲了上去。不过比起县监的皂隶,两班的部曲还是弱了一点。县令麾下一个高大的皂隶看一个崔家部曲冲到他面前,一拳就打在部曲的肚子上,打得那个部曲当场就倒在了地上爬不起来。

    十二家人毕竟是客场作战,人数没有县令的皂隶多,到最后那些县衙皂隶们把十二家两班豪族的人马围在中间。

    县监指着两班贵族喝骂道:“你们这些乡下人现在知道什么是朝廷了吗?信不信我把你们全部扣下?”

    一些两班贵族们有些慌神了,紧张地看了看周围的皂隶,脸上有了妥协的神态。

    崔家家主崔正武却丝毫不惧,他冷哼了一声说道:“李植的兵马杀到朝鲜来,若是朝廷挡不住,我们乡下人自然会战斗到最后。朝廷有十几万大军,如果尚不能对付李植的几万人,这个朝廷也太昏庸了!”

    “就算我们这些两班答应,乡下的农民们也不会答应!”

    县监见皂隶们控制住了形势,冷哼了一声,就要抓捕崔正武。然而他还没有下令,突然外面跑进来一个皂隶。那皂隶看了看厅堂里面的对峙,冲到县令面前说道:“县令不好了,外面聚了一千多农民,都带着镰刀锄头,把县衙包围了。”

    县监听到这话,一下子慌了神。皂隶能控制住了十二家两班家主,却控制不了愤怒的农民。如果这些农民冲进来把县衙砸了,说不定县监和县令会被活活打死。

    县令仿佛早就知道情况会发展到这一步,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县监一下子失去了气势,他强自镇定,指着崔正武喝骂道:“崔正武,是不是你召集的农民。你家粮仓里那么多粮食不愿意交出一点,你煽动农民说了什么?你要造反么?”

    崔正武看了看身边失去了分寸的县衙皂隶们,冷哼了一声。

    “不是我们两班不出银子,是农民们不答应!”

    他大喝一声:“我们走!”

    没有留下一分银子,十二家豪族推开了身边的县衙皂隶们,大步走出了荣交县县衙。

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陆() 
七月初二,国公府二殿中,李植站在朝鲜地形沙盘前,看着洪承畴的指点,沉吟不语。

    距离李植向朝鲜发通牒已经过去半个月,朝鲜的答复依旧是“无能为力”。朝鲜国王派出特使跑到天津来苦苦哀求,说不是国王不愿意掏银子,实在是朝鲜举国上下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朝鲜国王说两班贵族不愿意出钱。

    朝鲜国王希望李植把赔偿的额度降到三百万两,说只有这个程度的赔偿朝鲜可以拿出来。

    面对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朝鲜人,李植的答复只能是开战。

    开战之前,李植的麾下将领聚在沙盘前商量作战方略。

    “根据密卫的情报搜集和参谋部的资料整理,我们基本了解了朝鲜的军事部署。”

    “朝鲜兵制复杂,杂兵很多。但总体来说,可战的士兵只有二十万。在北方的平安道和咸镜道,朝鲜驻扎了十二万边军,由两道的兵马虞侯率领。这两道的兵马是用来防备鞑清和大明的,是朝鲜正规兵马中战斗力最强的。”

    “在南方庆尚道,庆尚道兵马虞侯有六万边军,是用于防备倭国的。”

    “在庆尚道、忠清道和全罗道有水军,由水军虞侯率领,大概有五万多人,全部是防卫倭国的。”

    “朝鲜各道还有‘道兵’,人数巨大。但这些道兵平日里农忙则耕作,农闲则操备训练,类似我大明的卫所兵,并没有战斗力。这些道兵由五卫都护府率领,但我们作战时候基本上可以不考虑这支武装的存在。”

    钟峰在旁边听洪承畴介绍情况,笑了笑说道:“想不到小小朝鲜竟有这么多兵马。”顿了顿,钟峰说道:“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