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工程师-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了顿,顾老二说道:“这陈德阳服务队做事实在是不错,我去辽东看了两次,那个服务队管理得太好了。我家的农庄被他经营得井井有条,水渠水车全部建得笔直。我看就算用人种也没有陈德阳种的好。服务队的小队长跟我说今年每亩能收七斗五升的麦子。”

    “这样的好服务队,没有不发财的道理。我算过服务队的账,他们一年的毛利超过三成,妥妥的暴利。我买他们的股票不在乎涨不涨,就等着拿这服务队的分红。”

    齐工继见顾老二说得这么好,有些动心。

    “我还有五十两银子闲钱,我也跟贤弟一起买点?”

    顾老二笑了笑,没有回答齐工继的话,而是从办事员那里接过了四百张股票凭证。办事员又递过来一本股东账册,让顾老二核对他的股票数,然后让顾老二摁了指印。

    顾老二买完了股票,和齐工继打了个招呼就挤出去了。

    齐工继一个人站在那里想了想,最后一拍手,从怀里掏出五十两银子塞给了办事员。

    顾老二走回家里,心情很好。他反正今天请了假,所以也没有去纺织厂上班。小儿子小女儿都去学校上课去了,只有大儿子顾为升在那里看一本阮大铖写的《春灯谜》,一边看一边笑。

    顾老二从厨房里取出一盘炒黄豆,又拿出一瓶浙江金华老酒,从柜子上取出前几天没时间看的《天津日报》,一边吃豆一边看报,一边吃起酒来。

    坐了半天,顾老二却看到齐工继东找西找,找到了自己家来了。

    一看到顾老二,齐工继就哈哈大笑:“贤弟,你不知道!刚才陈德阳公司的人跑到交易所发布了一条新消息,说津国公将十万亩抛荒旱地作为公田承包给了陈德阳公司。你是没看到,这消息一发布出去,交易所里那些人疯抢陈德阳公司的股票。”

第六百八十三章 泥泞() 
五月二十,李植带着五百亲卫和一百名仪仗人员,骑马立在辽东省道路两边的草地上,看着步履艰难的运输马车车夫推拉着马车。

    这里是锦州北面三十里,是辽东运输大动脉的关键部位。如今辽东的粮食还没有成熟,辽东省内的一百多万开荒劳力、农民和奴隶全部依赖关内的粮食供给。每个月花费着李植海量的银子和粮草。

    不过从关内运粮食到辽东,并不容易。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天津大沽港已经成为李植领下的粮食转运基地。这里外通渤海,台湾和山东沿海的粮食可以海运过来;内通海河,用漕船可以把粮食运往天津卫城和北京城。辽东一百多万人口的粮食,全部来自大沽。

    粮食在大沽装上轮船。轮船穿过渤海将粮食运到锦州上岸,再换马车,将一车车的粮食分运到辽东各地。

    然而鞑清留下来的道路实在太差。女真人以渔猎而起,总想着劫掠抢夺,没有兴建基础设施的习惯。鞑子占领辽东二十多年,辽东的交通还是依赖明朝辽东镇留下的土路。

    前几天下了一场小雨,锦州北面的道路就变成了一片泥潭。运输粮食的马车一直等到今天,等道路基本干了才重新上路。但即便是这样,也时不时有马车陷入还湿软的泥泞中出不了。

    李植的前面,就有一辆马车陷入了泥泞中。七、八个马车车夫聚了过来,喊叫着推动着那辆一千多斤的马车。

    “嗨嚯!”

    “嗨嚯!”

    “嗨嚯!”

    喊叫着推了十几次,马车终于被推了出来,重新回到坚硬的道路上。马车车夫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他们聚在一起蹲成一团,点着了一根旱烟,轮流抽着。休息了十几分钟,他们才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开始催动马匹。

    李植吸了口气,说道:“想不到辽东的粮食运输,竟这么艰难。”

    辽东巡抚郑元骑马立在李植身边,摇了摇头,说道:“国公爷,艰难的还在后面。要不了两个月,辽东的旱田就要收获了。”

    郑元指了指荒无人烟的大草原,说道:“辽东地方千里,我们去年底分下去的田地就有一千二百万亩。这些田地有些产量高,有些产量低,平均算下来有七斗的收成。刨去来年的种子,辽东今年大概能收获六百五十万石粮食。”

    “辽东现有六十万辽民和四十万鞑子奴隶,一百万人一年大概消耗三百万石粮食。多余的三百五十万石粮食要运入关内。按现在的粮价,这些多余的粮食价值七百万两。”

    郑元又说道:“国公爷你也看到了,鞑子统治时候只想着劫掠掠夺,基本不修道路,当初辽东镇留下的道路如今已经是一塌糊涂。辽东各地距离锦州海港大都有十来天的路程。我算过,如果靠马车运送这些粮食回天津,需要二万辆马车来回运送一年,才能把所有的粮食装上船。”

    “如果用四两一个月的价格雇佣这二万辆马车,这一年下来运费就是一百万两,接近粮食价格的一成半!”

    听到郑元算出来的惊人数字,李植也不禁动容。如果运费这么高,辽东的粮食就要折价不少。在辽东耕种的佃农、服务队和地主们收入都会一下子下降一成半。

    郑元吸了口气,说道:“这还是第一年。如今有五十万壮劳力在开荒和修建水利工程,明年起码能再把一千二百万亩抛荒旱田的水渠和水车架好,把这些抛荒田变成可以机械耕作的良田。到时候辽东粮食产量翻番,一年花在陆路运输上的运费要花三百万两银子。”

    辽东的粮食大多使用李植的农业机械进行耕作,人均产量极高。这样种植出来的粮食已经超过小农经济的范畴,可以说是商品农业。对于商品农业来说,运输是一个大问题。

    如今的辽东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每年有几百万石的粮食要往关内运输。靠几十年前辽东镇留下的泥泞道路根本无法承载这样的运输。

    郑元拱手朝李植施了一礼,说道:“所以,国公爷,我建议在辽东开始兴修水泥道路。争取做到每个千人的小镇都修通水泥路。单马马车在泥路上只能拖一千三百斤货物,在水泥道路上可以拖二千多斤货物,这样算下来路费一下子就能减少一半。”

    “初始投资虽然大一些。但一旦建成,每年可以节约的运费以百万计。”

    李植看了看郑元,觉得这个舅舅如今能力还可以。虽然出身贫寒,但现在做到辽东巡抚这样的高位,或者说“辽东开荒大队总队长”,却是毫不怯场。上任半年,就开始琢磨解决辽东的基础设施问题了。

    李植看着前方慢慢前进的运粮车队,说道:“水泥道路作为基层道路网可以修。不过即便修了水泥路,还是无法解决越来越沉重的辽东运输问题。”

    郑元愣了愣,问道:“那该如何?”

    李植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尝试在辽东修铁路!”

    郑元听得云里雾里,更加不明白了:“何谓铁路。”

    李植说道:“所谓铁路,就是在地面上铺上光滑的钢轨,利用钢轨摩擦力较小的优势降低货车的前进阻力。这样一来,原先需要五匹马才能拖动的货物,现在使用一匹马就能拖动。”

    郑元琢磨了一阵,说道:“这样的道路修起来怕是要一笔巨资吧?我们的坩埚钢一斤要五分银子一斤,这铺在地上要多少银子才够铺?”

    李植笑道:“用坩埚钢是不行的,光是产量就不够,我们要弄出便宜的钢铁出来。”

    郑元看了看李植,说道:“坩埚钢已经比大明其他地方的钢铁便宜多了,国公爷还能产出更便宜的钢材?”

    李植笑道:“这新式炼钢法说起来并不复杂,只是把生铁中的碳氧化分离出来,把含碳量高的生铁变成钢材。”

    李植又看了一眼缓缓前进的运粮马车队,说道:“这次回天津,我们就开始建设新式炼钢转炉吧!”

第六百八十四章 转炉() 
五月二十五日,李植看着十几个德州来的坩埚匠人,递上了两块石头。

    以前李植一直让蔡怀水去德州购买烧玻璃和炼钢用的坩埚。实际上,李植已经成为德州坩埚匠人的头号客户。

    这次李植要建设炼钢转炉,干脆出高价把这些人请来,让他们到范家庄来为李植建造转炉炉衬。

    这些年得了李植天量的坩埚订单,这些德州人显然都富起来了。此时十几个匠人一个个衣着体面面色红润,一看就是生活富裕的人群。

    那几个坩埚匠人看了看李植递过去的石头,捏了捏,说道:“国公爷!这是白云石和高岭石!”

    李植听到这句老道的话,赞赏地看了看这几个德州人,暗道这不愧是为自己生产了无数炼钢坩埚的匠人。实际上李植为了找到较为纯净的白云石和高岭石花费了不少工夫,专门雇佣二十多个人在山东找矿,找了两年多才找到。

    有了这两项材料,李植才能做出合格的转炉炉衬。

    十几个坩埚匠人将李植的两块石头转递着看,一个个都忍不住点头称赞。李植这两块石头纯度很高,是难得的好矿石,和一边山野里可以找到的普通矿石大不一样。

    李植等这些技术人员都看了一遍矿石,才说道:“我要你们用这两种矿石为我做一个大型高炉炉衬。”

    听了李植的话,一个德州匠人好奇问道:“用高岭石做炉衬我们明白,这高岭石高热时候十分坚韧,是制作坩埚的好材料。但是为什么要用白云石呢?”

    其实明人所谓的白云石就是碳酸钙镁。这种矿石虽然也同样耐受高温,但相对于高岭石来说更加稀少,而且加工难度也更大。李植之所以要采用这种材料和高岭石一起做转炉内衬,是因为氧化镁可以耐受碱性钢水。

    磷是钢中有害杂质之一。含磷较多的钢,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使用时,容易脆裂,称为“冷脆”。钢中含碳越高,磷引起的脆性越严重。一般普通钢中规定含磷量不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