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工程师-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绅地主恐怕大多数都要失去田地家产。这可是要山东士绅性命的政策,如果天子允了津国公,恐怕文官们要集体对天子发难。”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这一条,朕也无能为力,不准!”

    王承恩说道:“那任命山东巡抚的权力?”

    朱由检摇头说道:“那也不准!”

    王承恩吸了口气,说道:“圣上,这么算下来,李植只收获一个山东提督官衔和每年一百五十万的商税,奴婢怕他不愿意花三千万巨资赈灾啊!”

    朱由检沉吟片刻,说道:“无妨,既然李植已经是天津和山东的提督,便再给李植任免天津总兵、山东总兵和登莱总兵三个总兵的权力。”

    “虽然不能任命山东巡抚,但一下子多了三个总兵的任免权,津国公也该满足了。”

    王承恩琢磨了一阵,又问道:“那山东的法庭?”

    朱由检一挥手,说道:“传朕的旨意,津国公法庭利国利民,朕准其办理。所需经费一律从当地衙门中支取。”

    ####

    宣旨太监站在李植面前,大声唱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津国公李植克己奉公。。。加授李植提督山东、天津二地戎政。天津、山东、登莱三镇总兵任免权力,天子授予津国公。。。”

    “津国公法庭公正廉洁,天子准许津国公继续办理法庭。由地方衙门承担办事经费。”

    宣完圣旨,那宣旨太监毕恭毕敬地把圣旨交给了李植。他也不敢向位高权重的李植索要银子,只朝李植鞠了一躬,就带着两个小宦官匆匆离去了。

    李兴看着离去的宣旨太监,哈哈大笑,说道:“如今大哥是山东提督,我们控制山东一省就名正言顺了。”

    郑开成高兴地说道:“如今国公有了山东提督的官衔,那些文官失去了调兵权,就更不敢和我们作对了。”

    钟峰笑道:“一下子给师长三个总兵任免权,我们以后在山东可以横着走。”

    幕府税务厅大使谢良友吸了吸鼻子,说道:“国公爷,按我的估计,正常年份山东一省可以征收商税一百七十万两。”

    李老四沉吟说道:“天子这次也不等我们答应就直接下旨封官了。看来天子是不准备和我们讨价还价了。看这宣旨太监的架势,天子的意思是这些条件一锤定音了!”

    李兴抱胸说道:“能够借此机会控制山东的商税,是个好事!只是这赈灾当真需要好多粮食。。。”

    谢良友说道:“赈灾起码需要一千万石粮食,这样大规模收购粮食肯定会抬高各地粮价,算下来,没有三千万两银子无法救活山东一省。若是想靠商税回本,需要十几年。”

    众人听到这话,都沉默下来。如今李植的银仓里也只有一千万两出头的银子,无论如何是筹不出三千万两银子出来买粮赈灾的。在众人的心里,这赈灾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也不知道李植是准备怎么做。

    李植淡淡说道:“我看这次赈灾,我们只要想些办法出来,也花不了多少银子。那些士绅地主守着大把的银子却不愿意赈灾。我们想想办法,让他们出出血!”

    众人看向李植,却不知道李植准备怎么让士绅们出出血。

    李植笑道:“不过首先要把赈灾的粮食准备好,崔昌武你随我来,我们写一封正式命令给新竹的郑晖。”

第五百四十四章 粮价() 
六月初三,南直隶苏州城内,致仕的兵部侍郎张克礼翻看着手上的一份《天津日报》,眉头紧蹙。

    这份报纸是张克礼托人从天津搞来的。虽然南直隶的文官士绅敌视《天津日报》,绝对不会让报纸在南直隶传播,但张克礼作为一个有城府的致仕官员,却偷偷搜集天津的报纸,每天都要看。

    张克礼家有良田千顷,几乎全是小民投献而来。他在苏州城混得风生水起,却十分担忧和士绅为敌的李植。李植在天津向士绅收税后,又把触角伸到山东。这样下去似乎要不了几年,全国都要按照李植的规矩均平田赋。如果那样的话,张家的田庄产业要瞬间土崩瓦解。

    张克礼五房妻室十三个子女,都靠这田庄过日子。没有了田庄,张家几十口人岂不是要完蛋?张克礼恨透了李植。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克礼每天都看天津日报,看李植在做些什么,看李植会不会真的一直赢下去,把天下的士绅全部打败。

    然而今天这份《天津日报》,却让张克礼来了兴趣。

    李植在《天津日报》上说的清楚,他要买一千万石粮食赈灾,号召天下的士绅发挥仁义之心,公平买卖,莫要趁机哄抬米价。

    大明的小民是没有粮食库存的,这些小民穷得叮当响,青黄不接时候还要饿肚子。天下的粮食库存几乎都在士绅手里。李植能不能平价买到一千万石的巨额粮食,全看天下的士绅是否配合李植。

    所以李植在天津日报上大声疾呼,希望天下的士绅不要哄抬物价。

    张克礼冷哼了一声,又往下面看下去:

    “津国公剿灭郑氏海贼后,得银二千多万两,再加上津国公历年积存银子,共有三千多万两。津国公计划全部拿出来购买粮食赈济灾民。只要天下的士绅不哄抬米价,和津国公平价买卖,津国公就可以救下山东一省千万百姓。”

    “一千万石的数量实在太巨大,为了不对各地粮价供需造成大幅波动,津国公计划在各地分批购买粮食,使用船队运输。在北直隶买粮二百万石。在南直隶买四百万石。在浙江买两百万石,在福建和广东各买一百万石。”

    最后《天津日报》又强调了一遍精诚合作的重要,强调只要天下士绅不哄抬米价,津国公就能顺利救灾山东。

    张克礼看完了天津日报,冷哼了一声,把报纸拍在了茶案上。

    他看了看自己的长子,问道:“看来李植真的要买一千万石粮食赈灾。”

    张克礼的长子点头说道:“父亲,此事错不了。不买粮食,他拿什么赈灾?为了这次赈灾事宜,天子已经把山东提督的官职给了李植,还允许李植以后在山东收商税。李植答复天子的奏章也已经公开了,李植十分欣喜于天子给的官职和税权,决心砸钱赈灾,说是‘决不让山东有一人饿死’!”

    “李植这次是借赈灾一事,想实际控制山东一省。这次天子和李植纯粹是做交易,李植若是不能成功购得足够的粮食养活干旱的山东,天子一定会把给他封的官夺回去,商税也一定不许李植征了。”

    “所以李植这次是豁出去了,一定拼命买粮食。父亲你看天津日报上的措辞,几乎是求天下的士绅了。他也知道如果天下士绅不配合,他三千多万两银子也买不到一千万石粮食。”

    张克礼的长子顿了顿,又说道:“父亲,南直隶人口二千多万,南直隶市场上富余的粮食也只有几百万石。李植一下子来买四百万石,几乎买空南直隶,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只要我们稍微运作一下,就能把粮价炒到天上去。到时候不但让李植交出所有的银子,还让他无法得到足够的粮食赈灾。到时候他花光了银子,又被天子收回官位和税权,岂不是美事?”

    张克礼想了想,说道:“此事看上去是这个道理。但我总觉得有些蹊跷。。。李植也不傻,如此大张旗鼓买粮食,他难道就不怕天下的士绅抬高粮价刁难他。”

    张克礼的长子笑了笑,说道:“父亲,李植这次是真的脑子坏掉了。他以为他出钱赈灾是做好事,天下人就都会配合他。他却不知道天下士人缙绅恨他入骨,哪怕是背上骂名也要拖垮他李植。”

    “父亲你不知道,我听说了,半个月前李植的奏章还没有披露出来之前,李植已经偷偷开始收粮了,他在北直隶买了三十万石米面,在浙江买了五十万石大米,在福建买了三十万石。市场上的粮商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是按平价卖给他的。”

    “但这么大的采购量是瞒不住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

    “这几天京城传来消息,李植答复天子的奏章披露出来了。天下人从此都知道李植足足要买一千万石,要买空南方几省。有粮的缙绅哪个不坐地起价,下狠手刁难他?再加上他自报家门在报纸上说他有三千多万两银子,恐怕没有一个缙绅会放过他。”

    张克礼想了好久,点头说道:“这事我们一家无法成事。我去钱公那里看一看,看看大家是什么态度。”

    张克礼换了一身衣服,坐着轿子行到了钱谦益的府邸。一到钱家门口,钱府的门人就笑道:“张公也来了,那苏州府的人物就齐了!”

    张克礼愣了愣,随那门人走进了二堂。走进二堂一看,才发现包括苏州知府在内,苏州府的有名士绅已经齐聚,都满面笑容地在那里喝茶。

    名满天下的东林领袖钱谦益虽然年纪大了,却依旧十分精神。他朝张克礼一挥手,笑道:“张公也来了,张公上座!”

    张克礼琢磨了一阵,坐到椅子上,便听到钱谦益大声说道:“此次李植自作聪明在报纸上宣传他有三千万银子,我们能放过他?南京那边的士绅已经组织起来了,不但不放一粒自家的稻谷出去,还在市场上全力收购小粮商的富余粮食。这次我们要把南直隶的粮价炒到五两一石,让李植血本无归。”

第五百四十五章 房契() 
七月初六,山东青州府府城沈家大院里,沈家家主沈从道拿着青州府知府的一张纸条,却觉得那纸条有千钧之中,让他几乎拿不动。

    沈家这个月囤积粮食,已经囤到了耗尽家财的程度。

    沈家有六千多亩田,一百多户佃农。这些土地每年给他带来七千多两银子的地租。沈从道作为一个秀才生员,当然是不交田赋的。但是沈家家大业大,开销也大,再加上每年孝敬知府、知县的银子,沈家十几年下来也就三万多两银子的积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