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工程师-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笔山() 
随着李植连番大胜的消息不断往外传播,京城,京畿,甚至整个大江南北,百姓们都对李植刮目相看。李植在民间的威望,再次大涨。而此前因为李植办报而炸锅的文人们,在百姓心目中,形象大损。

    此时皇极殿的早朝上,文官们听到李植的捷报,一个个神情尴尬,

    朱由检淡淡说道:“倘若兴国伯不在,洪承畴在笔架岗已经溃败。若无李植,我大军已经折损两名总兵,无法再战。兴国伯中流砥柱之名,实在不虚!”

    听到天子的话,众官面面相觑。如今李植立了功,天子派锦衣卫帮助李植办报的事情也变得合乎情理了。文官们虽然心下不甘,却也再不可能像从前那样群起而攻之大骂天子了。

    虽然心里恨极了李植,但此时李植风头正劲,哪个敢顶风而上?得罪了天子事小,若是被安上一个通敌的名头,以后就吃不了兜着走。

    如今天子再说李植是中流砥柱,百官们也不敢讽刺了。

    文官们一个个默然不语,既不赞颂李植的功劳,也不再攻击李植。

    朱由检看着沉默的文官们,笑了笑。自己力排众议支持李植,才换来锦州之战的良好开局。这李植立下的功劳,有自己运筹帷幄的一份!

    但想到山东以后的事情,朱由检心里又一沉。李植如今不断立功,以后想让李植不染指山东,怕是难以办到。

    朱由检叹了口气,说道:“李植杀敌有功,便恢复了他的太子太傅官位吧!”

    众官听到这话,面面相觑,不甘心却又不敢反驳。

    朱由检一挥手,说道:“既然众卿无事,今日便退朝了。”

    ####

    杏山城外,十三万明军援锦大军联营十里,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尽头。

    杏山城内副将府大堂中,洪承畴打开大地图,召集众将议论军情。

    李植因为在何家坳再破清军,救下王廷臣和白广恩,被天子恢复了太子太傅的官位,如今在军中地位更高。如今在这副将府大堂中,在众将的簇拥下,李植已经和洪承畴平起平坐。

    众将对李植的高人一等十分服气。不但因为李植官位高,更因为李植确实能打。接下来的硬仗,要仰赖李植的还有很多。说不定一不小心陷入重围,就要靠李植来支援解围了。

    众将以前见曹变蛟在李植面前毕恭毕敬还有些不理解,但经历了笔架岗和何家坳的战斗,众将都明白了为什么李植值得曹变蛟这样尊敬。他们一个个对李植恭谨起来,说话时候都执下官礼。

    李植的兵马如此强盛,若是被李植提携一下,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洪承畴看了看地图,说道:“如今我大军已入杏山,而松山城未受清军攻击,从松山到宁远的道路已经全部打通。我十三万马步援军已经齐聚,可以直接越松山北上。”

    洪承畴一指松山城城北十里的一座山岗,又说道:“不过,要赶到锦山,大笔山是必经之路。清军在大笔山挖壕建垒,把大笔山筑成了一座堡垒。我大军若不拿下大笔山,粮草供应就要被清军截断。如今只有强攻大笔山,打通通往锦州城的道路。”

    众人听到洪承畴的话,都是皱眉不语。鞑子虽然不善攻坚,但挖壕筑垒的本事不小。强攻清军的山垒,恐怕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清军围点打援以逸待劳,实在是狡猾。如今大明的兵马来解锦州之围,反而要攻打清军的山垒。

    洪承畴看了看面色严肃的众将,一挥手说道:“我大军已经在杏山修整了两日,明日便赴松山,北上大笔山攻坚!”

    ####

    皇太极站在天柱山山顶,使用千里镜远眺五里之外的大笔山。

    孔有德当初在孙元化麾下和西方传教士学习火炮技艺,也从传教士那里得了三个单筒望远镜。明人称呼这种单筒望远镜为千里镜,被孔有德视为珍宝。孔有德崇祯六年渡海投靠后金时候,便把这三个千里镜带到了后金,献给了皇太极。

    虽然这种千里镜只能放大数倍镜像,远不如李植的望远镜,但对于皇太极来说也是难得的宝贝了。他行军打仗便把千里镜带在身边,一旦行到视野开阔的地方,便拿出千里镜眺望远方,了解军情。

    比起斥候回报的第二手信息,用千里镜眺望获取的军情是第一手信息,不会有差池,更为珍贵。

    皇太极看着远处的大笔山,见负责建设山垒的多尔衮防御得颇为严密,沉吟不语。

    皇太极身后,一众满清亲王、郡王、贝勒、固山额真等济济一堂,全部站在山顶的平台上,等着皇太极说话。

    皇太极放下千里镜,说道:“郑亲王,你说李植所有的士兵都穿着盔甲?”

    济尔哈朗在何家坳大败而归,折了皇太极的爱将鳌拜,本来是十分惶恐的。但皇太极听了济尔哈朗的战情描述,知道李植的兵马配置后,却没有责骂济尔哈朗。

    似乎在皇太极的眼里,败给李植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皇太极细细询问了济尔哈朗关于李植的情况,尤其是对李植的大炮和盔甲十分关注。

    济尔哈朗听到皇太极发问,赶紧上前说道:“回皇上,我听溃下来的兵马说,李植的兵马全部穿着钢甲。那钢甲保护士兵整个正面,除了脸面无其他一处露在外面,寻常弓箭无法射穿。”

    皇太极点了点头,说道:“但无论李植如何装备精良,在大笔山也要铩羽而归。”

    指着大笔山,皇太极说道:“多尔衮有些本事,把大笔山修得和个金汤铁桶似的。明军别说十三万人,就是二十万人围攻大笔山,也未必能攻下。”

    济尔哈朗讨好地说道:“皇上圣明!有睿郡王的严守,明军想攻下大笔山,除非是有神兵相助。”

    皇太极背着手,看了看身后的满清贵族们,见众将脸上都写满了自信。显然,大家对多尔衮的大笔山防线都很有信心。

    皇太极每在关键时刻,总是不得不使用才干出众的多尔衮。皇太极自己可以信任多尔衮,重用多尔衮,却不想看到别人推崇多尔衮。想到了豪格的继位难题,他实在不想看到众将这么信任多尔衮。

    皇太极思索了一会,脸上毫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第四百五十五章 防线() 
二月十六日,洪承畴的十四万大军到达大笔山,驻扎在山下五里之外。

    根据洪承畴的线人汇报,鞑子最大的红夷大炮可以打三里。大炮架在山头俯射射程增加,可能会打到四里,所以洪承畴的兵马在五里外扎营,远离红夷大炮的射程。

    十四万大军花了一天的时间修建营寨,在二月十七日才出兵集结在山下。大军分为九个军镇,由九个大方阵组成。每个方阵由一镇的总兵指挥,占据几百米的战场宽度。整个大军连绵出去十余里宽度。

    明军尚红,兵士们大多穿着红色的盔甲或者红色的鸳鸯战袄。即便是李植的兵马,穿的也是红色的新式军装。一眼看过去,十四万人的大军如火如荼。

    明军在笔架岗和何家坳胜了两场,士气高涨。士兵们昂首挺胸站在战阵中,无数的旗帜在空中猎猎飞舞,看过去像是一片沸腾的海洋。

    洪承畴站在中军处,举着李植送给他的望远镜,仔细观察大笔山上的防御。

    大笔山上面,到处挖着沟渠立着石垒,整座山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堡垒。

    从山脚下到山头,不知道挖了多少道沟渠。那些沟渠大都是一丈宽大沟,看上去挖得极深,边缘陡峭,估计跳下去就爬不上来了。山上不仅有沟渠,沟渠的后面往往依着山势修了夯土的高台。这些高台动辄高出山体五、六尺,这样沟渠和高台之间的落差就达到一丈多。

    高台的外边缘,还修着几尺厚的土墙,似乎是用来防御炮弹的。这样厚实的土墙,即便是李植重炮也无法一炮洞穿。而这样的土墙高台,整座山上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想一炮一炮地把这些防御工事清掉,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清军的士兵手持弓箭、火铳守在土墙后面,只露出肩膀以上的部位出来。即便是李植的步枪手,也极难在远距离瞄准这些只露出头和肩的清兵。

    山脚往上两百多米,一处山势陡峭的地方,则干脆挖得笔直,改造成为了巨大的悬崖。悬崖高六、七米,上下仅有一条窄小的,一线天般的土坡。这样的土坡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在悬崖上守着十几个弓箭手或者火铳手,下面人极难冲上去。

    小山的最上面,建着石质的敌楼。敌楼的炮台里摆着清军的十几门红夷大炮,俯瞰整座小山。架在山上的大炮射程更远,恐怕远在四里外,清军就能对山下开炮轰炸明军。

    清军防备严密,在防线各处都绑着狗,用来警戒。如果明军晚上偷偷攻山,这些狗就会大叫警戒,叫醒其他清军。

    李植仔细观察清军的阵地,发现不少犬牙交错的高台是多角度对着山下仰攻的敌人的。这样的设计极为阴险,一旦明军攻山,可能会受到多个平台上的联合火力打击。

    洪承畴、杨国柱、王朴、吴三桂和曹变蛟举着李植送的望远镜,仔细观察清军的防线。曹变蛟和李植是老相识了,李植也送了一台望远镜给他。其他的四个总兵就没有望远镜了,只能看着洪承畴等人眼红。

    众人好久才放下望远镜,一个个面色凝重。

    王朴拢了拢身后的披风,说道:“这鞑子防御得好严密,想打下这座小山,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官兵?”

    吴三桂点头说道:“督臣,清军防御得好严密,不知道在山上指挥的清军,是鞑子哪个将领?”

    洪承畴说道:“是东奴睿郡王多尔衮。”

    众人对视了一眼,恍然大悟,暗道原来是多尔衮。多尔衮崇祯十一年带领明军破关而入,在京畿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打溃了无数明军,可谓是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