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难择路-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他师弟的优点,由于没受到系统教育,他师弟遇上事儿从来都是,说好听叫敢想敢干,说不好听叫事先缺乏准备,心野,傻大胆儿,缺乏大局观,思维完全不受任何拘束。而且那股子庄户人家特有的韧劲儿,无时无刻都在支持着李得一把自己的想法一条道儿走到底。

    李得一这野生长大的孩子,到底还是有些长处,行事风格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让你根本摸不清他的门路。可他想出来的办法,每每就能让你大开眼界,然后还能把事儿办成了。当初特种作战,夜袭忻县大门,就是个很好的成功先例。

    对师弟有了这个评价,小刘医官对于该怎么教导这个师弟,也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时不时就得给他出个难题,迫使他去开动脑子自己想办法,虽然最后想出来的招往往让你惊诧不已,可他师弟就是有这个本事,把自己的想法去实现。自从李得一孤身一人来回走了几千里地,从几十万突辽人居住的都城统万城带回仨铁匠之后。打从那时起,小刘医官就深深相信,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事儿能难住自己这个师弟。因此,刚才小刘医官对着师弟喊打喊骂,不过是为了震慑住他,迫使他老实坐下来想想主意罢了。

    再者说了,自己这个师弟,别看鬼主意一大把,为人也喜欢走偏门,其实听话的很。当初给一帮老兵说媳妇这么个老大难的事儿,师父和李把总干脆当了甩手掌柜,把这事儿一伙儿都丢给了师弟。自己当时听了都头大,还找师父替师弟争过一番,结果师弟二话没说,真的老实想了个办法出来,给一帮老兵说上了媳妇。

    有这么个挤一挤就能挤出一个歪点子的听话师弟,小刘医官要是不时不时的挤压他一番,那都觉得手痒痒。

    再说了,小刘医官已经来回在营帐里溜达着分析了一天,对于当下的战局,实在是没有什么头绪。师父的星辰推衍图他还没全学会,现在还不能像师父一样耗费原气推衍一番战局,只能凭着现有的情况,拿脑子去分析。

    自己想不出什么头绪,还有个能出歪点子的师弟么,这时,就显出师兄弟二人的好处了。李得一自然不知道他师哥这番苦心,但他就是听师哥的话,师哥让干啥就干啥,老老实实坐那儿开始想到底怎么回事。

    想了半天,李得一也琢磨不透到底为啥郭无常能耗,威北营耗不住。虽然琢磨不透,但李得一也明白师哥的意思。师哥这么说,应该是打算速战速决,不想把这仗打成旷日持久的大战。顺着这条线往下想,李得一觉得,既然想要快速打垮郭无常的人马,正面硬攻晋军营盘损伤太大,正路走不通,那就必须得有特别的招数。

    李得一想到这儿,其实距离小刘医官对他的要求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师哥其实是想让他从大局出发,想点堂堂正正的办法出来,或者想出一番对眼下这局势有所帮助的话来。李得一想着想着,脑子就歪了,不知怎么就想到自己李泉庄到了旱年,十里八乡的乡亲凑起来,一起吃大户,闹大户的事儿。这晋军的营盘,就好比那些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院墙高耸。自己这威北营呢,就好比要集合起来吃大户的饿肚子乡亲。

    李得一想到这儿,自以为想出来了,抬头对着师哥嚷道:“师哥,俺想出来了!”小刘医官没想到师弟饿着肚子,还能这么快想出招来。眉毛一挑,说道:“哦!你说说看。”

    李得一先腆着脸笑了笑,“先说啊,说的不好,师哥你不兴揪俺耳朵。”小刘医官把脸一板,“赶紧说,哪儿这么些废话。”

    李得一挠了挠头,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师哥,俺觉得吧,这郭无常就好比是俺们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地主家,家里地多,存粮多(主公是儿皇帝石麦州,建立晋朝,占着平周三省之地,确实是地多,存粮多)。即便遇上荒年,那也能扛过去。咱们威北营那就是老实种地的庄户人家(仅有定北县周围数县的土地,还没有足够的人手耕种,年年都得靠着北面邻居,草原夷人‘支援’点牛羊过冬),平时勉强混个饱肚而已,遇到荒年,那肯定是要挨饿的。这时候地主家抗的住,咱们庄户人家,肯定就扛不住了。所以他郭无常可以不紧不慢天天守在营盘里,躲在那龟壳里不出来,咱们就不得不想办法赶紧把他打了,要不然再拖些日子,饿得没了气力,就打不过他。你说是这么回事儿不?”

    这时候,小刘医官早被师弟这番歪理直接给堵在了那儿,有心说不对吧,又觉得像那么回事儿,说对吧,又歪了十万八千里出去。喘了好几口气,凌乱的小刘医官也没缓过来。

    李得一见师哥没打断自己,自顾自接着说道:“咱们现在既然要跟地主家打仗,粮食又不如人家多,那就不能拖下去。拖时间久了,咱们饿得没了力气,只有被地主家打的满地找牙,必须得想办法,趁着力气足,现在就把仗打了。俺想过了,咱们现在要打,那郭无常又死守营盘不肯出战。那咱们就该趁机搞点事儿出来,迫使他走出那龟壳,跟咱们交战。”这番话说完,李得一惴惴地看着师哥,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

    小刘医官此时已经被师弟的办法彻底给惊呆了,没想到师弟这主意一开头歪了十万八千里,最后居然又拐了回来。与自己苦思一天,刚刚才想出的战法居然不谋而合。

    点了点头,小刘医官说道:“恩,还不错,算你过关了。既然咱们现在发现了郭无常的粮道,就得在这上面想点办法,不能让他这么顺利的拿到补给。只要咱么能截住他的粮道,到时不愁他不出来与咱们交战。”

    李得一跟着点点头“师哥说得对,就是这么回事“然后接着就来一句神转折,”俺现在饿了,想吃饭。”“快滚!吃饱了再来跟我商议如何办了这批郭无常的补给。”

    在小刘医官的怒喝声中,李得一抱头鼠窜,赶去火头营找王壮彪吃饭去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手执利刃钓金鳌() 
吃饱了饭,重新恢复了精神气儿,李得一挺着吃得圆溜溜的小肚子,又回到了师哥那儿。战略方针已经定下,师兄弟俩开始秘密商议明天具体的作战安排。师兄弟俩人一直商议到深夜,这才定好了具体的作战计划,然后才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小刘医官早早把李把总叫来,跟他说了自己的作战计划。李把总毕竟是打了一辈子仗,经验丰富,一听小刘医官的计划,当场就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小刘医官此行要带多少兵卒走?第二,小刘医官走后,若是郭无常派兵来攻打大营,该如何应对?第三:若是事有不对,该如何脱身,是否要派兵接应?

    小刘医官与李得一俩人毕竟还是年轻,思虑事情还有不周全的地方。最后不得以,小刘医官只能细细与李把总分说了一遍自己与师弟的计划,并且再三打包票,郭无常不会明天就进攻。

    李把总最后无奈道:“现如今我们这些人都老啦,以后威北营就得靠着你师兄弟俩人挑大梁。我老李还是那句话,打仗不是赌,万万不能行险。只有实在没别的办法了,才可以采取险招。既然这次小医官如此肯定郭无常不会攻来,那你去吧,我会把家看好。”

    小刘医官不得已,继续宽慰李把总道:“我们此去也不是行险。李把总你也看到了,如今郭无常紧守营盘不与咱们交战。他仗着背后儿皇帝石麦州的晋国,掌控三省的土地丁口,家大业大支撑着他作战,在这儿呆个两三年都没事儿。咱们可不行,咱们威北营统共才多少地,多少人?哪里耗得起,也耗不过他,这么耗下去,日子久了,咱们又得过以前那穷日子。再说咱们本就兵少,如果制造器械硬攻晋军大营,即便打下来了,又要死多少弟兄?咱们现在可受不起这个损失。”

    李把总听小刘医官这么说,点点头叹息道:“哎还是咱们现在实力太过弱小,连与这支不到两万兵马的晋军对阵,都如此艰难。”

    “李把总也不必如此感叹,当年咱们那帮老兄弟还在的时候,不是一百人就阵斩了蒙兀的酋长么,蒙兀的两万精骑不战而逃。等这仗打完,咱们这些新兵也就磨练的差不多了,也可当得大用,虽然比不上威北营这些年留下来的老兵那样精锐,可也差不了许多。到那时,咱们威北营可就发达咯。”小刘医官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故意带上了喜色。他这是故意说些好听的,宽李把总的心。

    李把总人老成精,哪能不明白小刘医官是故意这么说,安慰自己呢,接过话道:“当时咱们兵行险着,在万军中直刺蒙兀酋长,那也是迫于无奈,再说当时蒙兀也不知道咱们威北营还有这个本事,这才吃了咱们的大亏。可如今咱们这招都使了好几次了,那郭无常和他手下的将领肯定早已有了防范,现在这招对晋军恐怕就不那么好使咯。”

    小刘医官笑道:“虽然如此,可现在晋军的一干将领肯定也是畏咱们如虎,生怕与咱们交战,一个不小心直接把自己小命给丢了。如今郭无常闭门不出,恐怕也有麾下将领人人自危,不肯听令出战的缘故。”

    李把总见小医官一力安慰自己,只得说道:“行咯,行咯,小医官你也不用在此安慰老李我,还是赶紧点起兵马出发才是正经,晚了可要耽误大事。”

    小刘医官与李把总辞行过后,点起三千步兵,浩浩荡荡开出了营门,就在晋军眼皮子底下绕了个圈,奔着他们后路就去了,小刘医官这是故意让晋军看到自己兵卒的动向。此行的目的虽说是要绕道截断晋军的粮草补给,但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引晋军出营来决战。大军若是隐秘行动,固然对这次劫粮车有利,但是却无法给以晋军大营兵马足够的压力。因此,从长远来看,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小刘医官还是选择了大张旗鼓地行军。

    果不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