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耳曼涅盘-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脑转化为他的狂热信徒。考虑到瓦尔特在自由气氛相对浓郁的北美生活了较长时间,方彦对他能抵御希特勒的种族思想还是抱有相当的信心。
枯叶飘落,霜雪飞舞,基尔港外的海面上逐渐泛起了淡淡的薄冰,寒冷的冬季已经完全降临到了欧洲大地的上空。对于德国民众来说,这是他们在时隔六年之后,又一次尝到了穷苦贫困和饥肠辘辘的滋味。随着来自美国的资金被抽走,德国的整个经济秩序都遭到了浩劫:银行破产、工厂倒闭,民众大量失业、消费急剧萎缩……美国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此刻在德国毫无保留的尽数重现了。而与1923年的那次恶性通货膨胀不同,这次政府、军队、以及大工业家,都再没有从中得利,而是同样遭到了无法承受的狂烈冲击!
对于自己家里的情况,方彦是没有丝毫担心的。且不说自己兄长的联盟造船厂,正在从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苏俄身上赚取海量的财富,光是瓦尔特从北美转移出来的资金,就足够让布罗姆旗下的产业安然度过这场经济风暴了。至于海军的发展,方彦也同样并不感到忧虑,因为即便是在另一个位面,德国海军都在经济危机期间开工了2艘德意志级装甲舰。现在德国国内对海洋的热度更胜历史同期,没有理由因为财政紧缩,就放弃应有的基本军备扩充。
“是时候开始航母的方案制作了。”方彦在心中自语说道。如果不出意外,这一位面的德国海军即将在航空领域迈出自己的第一步,而他这个穿越者,则完全需要对这个过程加以决定性的引导。毕竟航母和火炮型战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整体设计的手法体系都大相径庭;如果点错科技树,其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可能会更甚于炮舰设计的失败,因为航母才是今后海战的主力!
航母和炮舰的设计区别,首先就在于舰型尺寸的选择。炮舰为了在有限的吨位下堆够充足的火力和装甲,这需要竭尽所能的缩小防护区域,同时适度降低船体长度来节省结构重量。然而航母却是以其所搭载的飞机来实现战斗力,这就要求它拥有尽可能大的机库、尽可能长的飞行甲板,而这一切都使得航母必须竭力增大它的外形尺寸、特别是船体全长来满足。其中,大面积的机库可以容纳下更多的飞机,而更长的飞行甲板,则可在战斗中放飞出更强劲的空中攻击波。
需要注意的是,二战时期的航母舰载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正常的滑跑式起飞。虽然弹射器在大战中已经被应用得相当广泛,但由于其弹射完一轮飞机之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充能才能再度使用,因此航母对飞行甲板长度仍旧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算战斗机需要滑跑120米才能顺利升空,那么一艘飞行甲板长度为180米的航母,在准备实施攻击时只能用后方60米的空间来准备飞机;而如果将飞行甲板的长度增加到200米,那么可供准备飞机的空间就增加到了80米,可一次性放飞的战机数量较前者足足多出了三分之一。对于航母间的战斗来说,一波攻击就有极大的概率能决定战局的胜败,倘若哪方能在攻击波中多放出一些飞机,无疑将为自己在战场天平当中添加一块极为重要的砝码!
其次,就是装甲布局上的差异了。以远程打击为生的航母根本不需要考虑近距离炮战的需求,唯一的威胁只会来自于敌机投下的炸弹和鱼雷;至于水线部位,只需敷设一条低矮的轻装甲带,保护航母的储备浮力不会因为近失弹爆炸后、所产生的破片袭击而损失掉即可。历史上美日英三国的舰队航母都保留了巡洋舰级别的水线装甲带,实际上这完全就是没有必要的浪费型选择。
航母与炮舰的这两个根本性差别,对于方彦来说无疑是颇为不利的。因为他不能再使用自己在炮舰上广泛应用的逆向突出部开挂、和内置主装甲带的装甲盒布局——前者在降低水上部分舰宽的同时,也削减了机库面积,后者这种针对炮弹的防御设计在航母上则是毫无用武之地。不过,他还有装甲融入结构、以及融合了意大利技术的优秀动力系统可用,横向对比之下,总体形势仍是远优于英美海军这两个潜在敌手。而为了把失去的优势给补回来,方彦已经让船厂在流体力学领域展开了更为精深的研究,一旦有所成就,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的区别则在于内部舱室的划分。航母没有沉重的火炮系统,取而代之的是飞机、航空燃油、和航空弹药;而它的指挥舰桥和烟囱,也被压缩到了舰体的一侧,其内部的烟风道、以及相应的配重承力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过这却也难不倒方彦。穿越前的他同样看过不少关于解剖航母的外文资料,对其基础性的经典布局了然于心;再加上他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专业素养,已是完全有能力做出一份提纲掣领、精义毕集的总设计。
考虑到目前德国还处在《凡尔赛和约》的严苛限制之下,动作不宜搞得过大,因此方彦决定将新式航母的标准排水量暂定在1。3万吨。如果协约国查问起来,也能以万吨装甲舰的名义进行搪塞。这个吨位虽然颇为偏小,但在方彦的粗略计算之下,也同样能达到最低要求的性能指标。
第93章 危机和机遇()
1929年的圣诞节很快来临了,一株株彩带缠绕的常青树出现在了德国各个家庭的房屋中,象征神子基督对他们施以的仁慈救赎。几乎所有的德国公民,都满怀赤诚地祈祷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能尽快过去,然而令他们感到无比苦涩和悲凉的是,事实却总是会与自己的愿望无情的相违背。
随着时间的推移,笼罩在德国上空的阴霾寒冬愈发冷酷了起来。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流浪街头的乞丐数量直线上升,长街冷落,空巷清幽。当夜幕降临时,整个德国从太空中望去都光芒黯淡,再不复两个月前的明耀和璀璨。鲁道夫麾下的造船厂、汽车厂、以及在利比亚投资的油田,也都受到了这股寒流的影响,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减产和裁员的情况。
不过,由其长子弗雷亚掌控的联盟造船厂,却仍旧在从苏俄那里获得高额的红利。经过两年的建造,伏龙芝号战列舰,和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2艘巡洋舰均已下水;苏俄政府正在向造船厂方逐步支付合同金后半部分的5000万美元,预计将在1930年末的战舰竣工时支付完毕。这份如潮水般丰厚的收益,使得鲁道夫手中的资产仍旧在稳步提升,其整体形势远好于国内的其他势力。如果这种情况能持续下去,那么鲁道夫甚至能像1923年那样,再度趁机实施大规模的低价吞并——在经济形势一片萧条的情况下,遍地都是破产的工厂和企业!
如果说鲁道夫是坚稳的礁岩,在这场扑面而来的经济风暴中岿然不动的话,那么希特勒则是一条被困在浅滩上的蛟龙:他对这场海啸巨浪的到来早就是期盼已久、并在极度的狂喜当中入海翔游了。希特勒瞬间意识到,这场从美国波及而来的经济危机,是让自己政治野望变为现实的绝好时机。千百万失业者要求得到工作机会,小店主要求得到帮助,青年人要求至少能谋到一个生活温饱的前程,而他则可向这些人做出保证,要用与现政府截然不同的强势策略来实现这一切!
在希特勒殚精竭虑的规划下,国社党一轮空前的宣传浪潮随即在德国境内全面开展起来。此时他不能在公开场合演讲的禁令已经到期,而这无疑意味着他那极富感染和煽动能力的口才,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演时机。希特勒在演讲和宣传中称,当前发生在德国民众身上的全部痛苦,都是由于凡尔赛和约的赔款、和当前这个卖国政府与金融寡头狼狈勾结的结果。他如果上台,将使德国恢复强大,拒付赔款,撕毁凡尔赛和约,肃清贪污,迫使金融巨头就范(特别是如果他们是犹太人的话),一定要做到使每个德国人都有工作和面包。
与此同时,鲁道夫也向国社党慷慨解囊,提供资金用于印发宣传手册,组织集会,以及向到场的听众提供面包火腿之类的虽然价值不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令人感到温暖的恩惠。尽管希特勒在宣传中,对包括他在内的大工业家多有挞伐,但鲁道夫明白这不过是收买民心的一种手段而已。当前德国存在两股超然于政府之上的势力,其一是陆军,其二就是他们这些寡头巨贾了。希特勒要想获得、并坐稳政权,怎么可能会真正做出损害大工业家利益这种自毁前程的事情?
很快的,国社党的声势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开始了直向云天的飞速增长。大量失业工人加入了冲锋队的行列,这里只需要每天上街游行、并用扫帚杆和椅子腿威胁其他党派的集会,就能享用免费的小麦面和土豆汤——这对于丧失了固定收入来源的失业工人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国社党党员的数量同样急剧膨胀,其增长速度是去年同期的3倍还多。希特勒每到一处演讲,都能激起民众山呼海啸般的呼应、以及对现政府和协约国集团狂怒至极的嘶吼。
尽管外界波澜汹涌,但方彦身处其内的海军,却仍旧保持着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平静。在严谨刚肃的雷德尔的统领下,海军对政治的不关心程度尤甚于陆军,几乎真正做到了仅以保卫国家为唯一使命。而让整个海军上下都为之振奋欣喜的是,6艘于1926~1927年间开工的“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到1930年1月下旬已全数建成服役。目前,那些装备往复式蒸汽机的老掉牙的旧式小型巡洋舰,都已经在港口中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极富现代感和先进气息的新式军舰,它们的服役使得德国海军的实力得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
灰色的钢制舰面被水兵擦得洁净光亮,戴上白手套去摸都见不到丝毫污渍;方彦登上一艘同属于柯尼斯堡级的“科布伦茨”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