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移民全球-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步兵装备上卡座式刺刀以后,情况就倒过来了。
由于骑兵手枪不敌滑膛枪,马刀更不能有效地对抗由刺刀构成的屏障。
所以,装备马刀和手枪的骑兵,就很难对装备带刺刀滑膛枪的步兵形成有效攻击。
第296章 五年计划(六)()
从下面的这段训词中可以看出,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带刺刀滑膛枪步兵,此时已经优于骑兵。
1730年,一名西班牙将军在给他的步兵训话时讲到;为了检验步兵的抗击能力。
“指挥官应该骑上一匹健壮的战马”,用“战马去撞击站在地上、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士兵。
士兵们则用棍子去戳战马的眼睛或击其头部,最终使战马因害怕而拒绝前进。”
此时,指挥官抓住机会地向士兵们说明:“既然一匹强健的战马都不能撞倒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步兵。
那么,在枪炮声震天的战场上,面对装备有带刺刀滑膛枪的步兵营。
骑兵则更不可能取胜——战马更容易受到惊吓。”
注:戴维德钱德勒,马尔伯勒时期的战争艺术纽约,1976年版第104页。
但是,骑兵具有快速机动能力,并且不必进行长时间的部署和准备就能迅速投入战斗,因此,骑兵仍然拥有明确的进攻作战优势。
再加上线式步兵队形的翼侧和后方完全暴露,也便于骑兵充分发挥它的这些进攻作战优势。
由于3列纵深的步兵线式队形就可以抵挡住骑兵的突击。
因此,步兵就形成一种每边由3列步兵线式队形组成的空心正方形全方位防御阵形。
可是,形成这种全方位防御队形需要一定时间,而且,骑兵的攻击速度又很快,在烟尘滚滚的战场上,骑兵的出现往往很突然。
因此,步兵总是来不及组成,这种能够有效对付骑兵攻击的全方位防御队形。
然而,不管怎么说,刺刀的出现还是大大动摇了骑兵在战场上的统治地位。
在整个18世纪,骑兵在西欧各国军队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下降。
刺刀的出现,使得军队成份趋于同一,从而,也使战术家们的任务变得更加简单。
在咱们这个时代,由于军队包括轻、重步兵和轻、重骑兵四种作战力量组成。
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将这些不同的作战力量有效组合起来,寻求以占优势的武器系统去对付不占优势的武器系统。
比如,拜占庭军队之所以多次战胜对手,就是因为他们能根据不同的对手,灵活使用不同的作战力量。
在塔吉纳会战中,他们使用重型步兵和下马骑兵改装成的步兵攻击哥特军队的重型骑兵。
在卡西里努姆会战中,他们则使用轻步兵来对付法兰克军队的重型步兵。
十字军的战术,也是在使用强大的武器系统去对付处于弱势的武器系统。
由于西欧各国从未重视过使用轻型骑兵,所以,装备马刀和手枪的轻骑兵的出现,也并没有使他们的战术问题简单化。
他们仍然保留着骑兵和轻、重两种步兵,两种步兵如果没有密切配合,就极易遭受骑兵的攻击。
然而,刺刀的出现,不仅使军队中只剩下了步兵和骑兵,而且步兵也已代替骑兵占据了主要地位
如果,用1表示抵御攻击的力量,那么,下图2清楚地反映了这两种武器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与早期战争中的4种作战力量相比,战术经历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注:西方战争艺术第五章:1987刺刀的出现对线式战术发展的巨大影响1700…1791阿彻琼斯'美'
综上所述;后装膛线燧发枪和卡座式刺刀,这两样东西的出现,使步兵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
进而使军队的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并最终引发了作战战术、战略与战争思想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简单革新。
我们有统一的军服和思想+制式武器+队列+管理方法+军校;从而使将领指定化改为条令化,这是军事革命史上的一个巨大的飞跃。
第一个五年过后,我们将拥有一支接近于近代化的军事队伍,你们该做些什么?我希望大家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陈远宏重重地拍了拍十几张步兵图说道:“柳肖,你作为后勤部长兼副参谋长,在我部武器剧烈变革的时代,你以后着重研究的方向就是后勤和参谋策划。”
“是,保证完成任务。”柳肖立正大声说道。
“元奇大哥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长短枪,火炮,火药,炸药。
以后凡是火器方面的人才,都归你管,银钱、人才随你开口。
同时,‘太白火器研究所’正式成立,你为所长。”
赵元奇苦笑着抱拳领命,陈远宏把一叠资料给了他,郑重的说道:“一切拜托了!”
随后,陈远宏又和大家讨论起了度量衡。
在我们被后世媒体的宣传洗脑中,西方度量衡比中国先进,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
在新莽时期,我们就有了青铜卡尺,后世网友调侃说,这是王莽穿越的物证。
从西汉到东汉的过渡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个短暂的由王莽控制的“新”王朝。
这个时代由于社会动乱不已,因此考古专家做梦都想找到能够作证这个时代的珍贵文物。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扬州邗江县的一个不起眼的村落,专家们发现了一座“新”王朝的古墓
其中一件青铜卡尺的出土,更是让专家们兴奋不已。
原来,这件文物属于古代的测量工具,与现代的游标卡尺的原理和作用没有区别,故许多人调侃它为“穿越”之物。
据考证,此青铜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
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长13厘米,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一能旋转调节的导销,循着导槽左右移动。
在活动尺和活动卡爪间接一环形拉手,便于系绳或抓握。
两个爪相并时,固定尺与活动尺等长。使用时,将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以测工件。
用此量具既可测器物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均较直尺方便和精确。
可惜因年代久远,其固定尺和活动尺上的计量刻度和纪年铭文,已锈蚀难以辨认。
第297章 五年计划(七)()
青铜卡尺与现代游标卡尺相比较,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现代游标卡尺主要由主尺、固定卡爪、游标架、活动卡爪、游标尺、千分螺丝、滑块等部分组成。而青铜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组成。
从组成的主要构件来看,青铜卡尺的固定尺和活动尺,即是现代游标卡尺的主尺和副尺;铜卡尺的组合套、导槽和导销即是游标架。
其主要差距在于:现代游标卡尺应用微分原理,通过对齐主尺和副尺的两条刻线,能精确地标出本尺所能测出的精密度。
而青铜卡尺只能借助指示线,靠目测估出长度单位“分”以下的数据。
从中不难看出,现代游标卡尺,是由汉代的铜卡尺演变发展而来
。就其构造原理、性能和用途来说,青铜卡尺即是“现代游标卡尺的鼻祖”,比西方早1600年。
我们就来说说明代的度量衡吧,明初,土地大量荒芜,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
明朝政府普遍丈量土地,鼓励农民垦荒自耕,并把赋税额规定得较低,一般官田五升三合,民田三升三合。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政府又经过普遍丈量土地,编制了“鱼鳞册”。
详细登记每乡每户土地的亩数,并绘制成鱼鳞图,地方官吏抑制豪强多占土地,甚至采用小弓丈量。
为了适应土地丈量和赋役改革以及商品经济的需要,明朝政府在近二百年间,共颁布有关度量衡法令十七次。
据明会典记载:“洪武元年令铸造铁斛斗升,付户部收粮,用以校勘,仍降其式于天下,令兵马司并管市司,三日一次较勘街市斛斗秤尺,并依时估定其物价。”
次年,又令司农司依照中书省原降铁斗铁升标准器进行较定后,依样制造并发下属府、州、县仓库收支行用。
商行店铺使用的度量衡器,必须赴官府印烙,乡镇百姓使用的斛斗秤尺,也要与官方颁发的相同才许使用。
过了四、五十年后,各地使用的器具又开始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宣德七年(1432年)、正统元年(1436年)、成化五年(1469年),又多次重申按照洪武年间的标准量器式样重新铸造,以备校勘,官民通行。
并且仍将各式标准器具悬挂街市,以便比较。
并下令布政司各府州县,凡每岁收粮五十万石,收布绢十万疋以上者,工部各发给铁斛一张,铜尺、木尺各一把。
景泰二年(1451年)、正德元年(1506年)、嘉靖八年(1529年)皆令工部制造戥秤、天平和砝码。
分给各司监收内府银科道官及内外各衙门,以作征收银两和支付官吏俸禄之用。
明代度量衡器均由官府制造,以保证量值统一,凡私造斛斗秤度者“依律问罪”,知而不揭发者“事发一体究问”。
明代度量衡管理制度尽管完备,惩罚确属严厉,也只能保证官方明文规定的器具统一,却无法制止行私舞弊的现象。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货币地租取代了一部分实物地租,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商人们勾结官僚地主,恣意增大度量衡器具,大进小出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