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重阳观,又走向了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门口就热闹多了,有各种杂耍在表演,能看到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热闹非凡,许多小贩在卖各种小吃在卖。
“卖了!卖了!开封灌汤包子、炒凉粉、锅贴豆腐”……
“卖了!卖了!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
“回民羊肉汤、东华乍、卖了!卖了!”……
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香味甜味混杂一起,让人直咽口水。
听着牛欢咕嘟的咽口水声,赵国华一笑,说道:“看来我们该吃饭了。走,找个地儿吃饭去。”
“这话说的太对了,我早就肚子饿了。”牛欢揉着肚子说道。
几个人四处一看,见包公湖便有一个二层的酒楼,里面人出人进,猜拳行令,热闹喧哗
人员进出多的饭馆菜一定好吃,这是他后世的经验。于是他带着牛欢和刘光祖走了进去
“客官请上座。”一个肩头搭着毛巾的店小二招呼着,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
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嘈杂热闹的一楼,赵国华道:“我们要雅座,价钱好说。”
一听这话,店小二知道来了有钱的主,于是腰更弯了。
躬身在前引路,把赵国华等人引进了二楼。
进了二楼,里面有一个年轻书生正在喝酒,桌子上有四、五个菜,一个仆人打扮的人陪在一边。
赵国华走过去,站在窗子边,便看见包公湖清澈的湖水,小风吹起湖面上一层层的微波,一股水汽迎面飘来,十分的凉爽。
送上香茶,店小二一脸笑容的躬身问道:“三位客官吃点啥?”
“你们有些什么好吃的?”赵国华笑着问道。
店小二笑着道:“这就多了,庞记桶子鸡、沙家牛肉、开封套四宝、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风干兔肉、五香羊蹄、酱瓜鸡丁、菊花火锅、芝麻翅中翅、黄焖鱼……”他一口气报了一大串的菜名。
“每样来一盘。”牛欢说道。
“好咧。”店小二答应着,笑容满面的下去喊菜去了。
就在等菜的功夫,三人聊起了开封的历史。
刘光祖说道:“开封不愧是八朝古都,名胜古迹众多,吃过饭后再带你们去包公祠看看,可惜,我大明现在没有包公,否则朝局就不会如此乱了,国事也不会如此艰难了。”
这时,“啪”的一声响,吓了大家一跳。
转头一看,见是邻桌的书生在拍桌子,只见他右手放在桌子上,一脸的忧愤抑郁之色:“想我李信满腹才华,又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可恼啊,可恼……”。
仆人劝道:“公子,少说两句吧。吃过饭,我们回家吧,都已出来半个多月了。”
“难道他就是娶红娘子那个改名李岩的李信?”赵国华暗自寻思。
这时,他想起李信的父亲好像是叫李精白,于是起身问道:“这位公子,请问令尊可是名叫李精白?”
“你怎么知道我的父亲?”李信惊讶的问道。
因为他对面前这几个人一点映象也没有,他不知道这些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父亲的名字。可是看这几个人又不像官府的探子。
“哦,在下是听一个河南府的朋友说的,他的名字叫李再发,怀庆府的人,人称马见欢。”赵国华口气自然的说道。
他总不能说我是从《李自成》这部里知道的吧。
听了这话,李信这才恍然:“原来是他。这人我听说过,是个不错的兽医。”
“既然李公子也知道他,那么李公子也就是我的朋友了,那就请过来喝两杯如何?”赵国华笑着说道。
“好。”李信豪爽的答应着走了过来。
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明末李自成农民军的重要将领,参加农民军后改名李岩。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信读书很用功,年纪轻轻就中了举。
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他的性格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他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客官,酒菜来了。”店小二说着,满脸堆笑的和两个伙计端着三个木盘走进来了。十来道菜很快摆满了一桌子。
倒好了酒,赵国华道:“在下赵国华,江西人氏,慕名到这开封游玩,能结识李公子是人生一大快事,来来来,你我干一杯。”说着,赵国华仰脖一饮而尽。
见状,李信微笑着也仰脖一饮而尽。
酒酣耳热之际,李信又用筷子击碗唱了起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待他唱完了这首岳飞的满江红,赵国华道:“李公子,听说你是文武双全,不知你对当今大明的时局有何看法?”
摇摇头,李信道:“只能说稍有涉猎而已。至于当今的时局,只能用两句话概括。”
“哪两句话?”
看了赵国华一眼,李信语气沉重的说道:“内忧外患,危如累卵。”
微笑着赞赏的点了点头,赵国华心说;“果然不愧是李岩,确实有一定眼光。”
“那李公子认为我大明最大的敌人是谁?是流寇还是关外的鞑子?”赵国华问道。
沉吟了一阵,李信道:“我认为是流寇。关外的鞑子要的是人口和财货。”
看了看他,赵国华心道:“看来他的眼光还是有历史局限性啊。”
见赵国华不说话,李岩知道他不认同自己的看法,便问道:“赵兄好像另有说法。”
“是。在下确实不太赞同公子的看法。”赵国华说道。
拱了拱手,李信一脸认真的说道:“请赵兄赐教。”看着他,赵国华问道:“我问你,一个国家要强大,需要些什么条件?”
“贤明的君主,强大的军队。”李信思索着回答道。
“还有吗?”赵国华问道。
摇了摇头,李岩道:“应该是没有了。”
看了看刘光祖和牛欢,赵国华问道:“你俩呢,也说说?”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明的心腹之患()
“我的看法和这位公子差不多。”刘光祖道,牛欢则摇了摇头。
赵国华道:“强大的国家必然有贤明的君主,强大的军队,但是强大的军队需要人口和财货,没有这两样,强大的军队就是无源之水。不知你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仔细想了一阵,李信点头道:“赵兄说的不错,确实是这个道理。”
“鞑子之所以频繁入关进犯大明,根本目的就是抢掠大明的人口和财货,一是为了壮大他们自己的实力,二就是为了削弱我大明的国力,这就像砍树一样,但砍到一定时候,大明这棵大树就会轰然倒下,那也就是大明灭亡之日。”赵国华肃然说道。
听了赵国华的分析,李信如中雷击,神情呆滞。
他从来没有想过鞑子会有如此的可怕的谋划,但是仔细想来,事实确实如此。鞑子越打越强,大明却越打越弱。如此下去,大明被鞑子灭亡,已经是可期之事了,像蒙元那样由蛮族统治中原的事又将再度重演。
想到鞑子有朝一日占据中原的可怕情形,想到元朝时汉人如牛马一般的地位。李信浑身冰冷,如坠冰窟。
他喃喃道:“难道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吗?难道就任由大明灭在鞑子手中了吗?”
“当然不。我们绝对不能让这种结果出现。”赵国华决然说道。
他绝对不希望由后金这种代表野蛮与落后的部落势力,来代替拥有先进文明的科技的大明。
并不是说他看不起民族政权,而是民族政权确实不如中原政权。
有两个事例可以对比,大明距离灭亡还有五十二年1592年4月,日本侵略军从南部海港城市釜山登陆,45天后,占领了战略要地泗川,并向重镇晋州突进。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
1592年7月,明朝派先锋戴朝弃、史儒率兵2万出征,副总兵祖承训带大部队随后进入朝鲜,拉开了明援朝抗日之战的序幕。
1597年,朝明联军抗倭进入决战阶段。明朝调动了陆水军共14万兵力,再度增援朝鲜,一年后,日军战败,日本水军大部被全歼,陆军残部勉强撤回了日本。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而1840年,距离清朝灭亡还有七十一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拥有超过百万军队的大清国,却被数千英军打的割地赔款,此后随之而来的是百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不仅让中国从一流的国家沦为了三流的弱国,被人任意宰割,而且也让数千年的中华文明遭到了国外列强的疯狂摧残。
无数的珍宝、图书、史册流失国外,后来日本的侵略,跟满清对国力的摧残更是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那么多的战败和赔款,哪有国家的贫弱。
这些事是中华的耻辱,现在既然赵国华来到了大明,他就要阻止后金入主中原这种事情的发生。
刘光祖问道:“我们要如何做才可以保住大明不灭。”
“第一是赈济灾民,减少流民的数量,第二就是消灭流寇,第三就是训练军队,加强国防力量,只要做到上述三点,保住大明基本没问题。”赵国华侃侃说道。
听了赵国华的分析,李信仔细考虑后,豁然明白过来。
他站起来,恭敬说道:“能够结识赵兄这样的人,是在下的荣幸,还请赵兄受李信一拜。”说完,躬身对赵国华一揖。
“李公子客气了。来来,喝酒!喝酒!”赵国华伸手拉起了他。
吃过中饭后,大家相邀又去包公祠和天波杨府游玩了,然后骑马向开封城外的朱仙镇岳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