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哉大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过“崇祯皇帝曾经遇刺”的记载。
但,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崇祯皇帝的确遭受了袭击,自己后脑海兀自隐隐作痛的血包也可以为证。
难道是前面不知哪个家伙横插了一竿子,导致历史的车轮稍稍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要说在禁卫森严的皇宫大内竟然有人要刺杀皇帝陛下,似乎有些匪夷所思。可如果了解了大明思宗皇帝即位之前、以及即位之初的境况,也许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大明天启二年,被乃兄大明熹宗朱由校封为信王之后,他就成为大明王朝名义上的第二人,可谓尊崇至极。可在天启六年为尊崇至极的信王殿下选定的信王妃,却是出自实实在在的平民、甚至贫民(其父周奎所从事的职业可以为证)。
信王妃周氏祖籍苏州,年幼时就协助其母丁氏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其父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这不是杜撰,也不是稗官野史,而是有着明确的记载。
除了起于草莽的开国之君,贫贱之时无法与高门大户攀亲。历史上,无论中外,权贵之家其子弟的婚姻无不以势力为纽带。而堂堂的大明王朝皇弟之信王殿下,却只能以平民之女为妻,岂非咄咄怪事。
当然了,此处绝无贬低周氏女之意,也不认为信王妃若是出自皇亲贵戚就是那么的完美无缺。而且后来周氏皇后与思宗皇帝一同殉国,实为国人楷模,也当得起“国母”称号。
想起这些不堪的往事,皇帝陛下并不是觉得自己委屈,而是要从另一方面说明,这个“信王”在皇家和当朝大臣眼中的“分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况且即便在入承大统之初,尚有熹宗遗后之“勿食宫中食”的警示。
当然了,满可以将此摁倒阉党魏忠贤的头上,可似乎并没有多么有力的说服力。
又况且刚刚铲除了阉党首逆,相当多人的利益大受影响甚至灰飞烟灭,说是翻天覆地也绝不为过。而其中不乏人利令智昏,因此也根本无法排除其中有铤而走险之辈。
因此,以上各种因素,再加上某处某个蝴蝶翅膀的煽动,发生“崇祯皇帝遇刺”的恶性事件,也就不是那么令人感到意外了。
皇帝陛下费尽心思捋清这件事情的原尾,并不是要睚眦必报,而是要引起足够的警惕。随着自己除三害措施的次第展开,肯定会有更多人、更多小团体的利益受到损害甚至根除,双方势必形成水火不容不共戴天的局面。因此,宫中的宿卫当是最为紧要,皇帝陛下可不愿意重演“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戏码。
虽然崇祯朝的这一桩行刺事件并非意外,可也不代表皇帝陛下就不予追究。
那名叫做喜子的小太监自然在行刺当场就被乱刃分尸,可追查幕后主使也是应有之举。
追查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至于那追查的结果嘛……也就是没有结果。
小太监喜子是以孤独之身净身入宫的,亲戚朋友一个没有。因为聪明伶俐,办事勤快,入宫后很得魏公公赏识。喜子也是感念于此,行刺前很是有些“魏公公冤屈”、“皇上不该如此对待九千岁”之类的妄语。因此,要说有什么幕后主使之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已经自缢的九千岁魏公公,或者是那个李朝钦也未可知。
这个太监李朝钦也是魏公公心腹,是彻头彻尾的阉党余孽,只不过他已经随着恩主魏公公升天了。
追查结果奏报上来之后,皇帝不由啼笑皆非,同时也感到愤懑不已。他要大发雷霆,施以霹雳手段予以回应。
第1卷 第六章 皇后娘娘盛装出场()
锦衣卫总旗何胜文的祖上曾经有过煊赫的身份,而且因为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当时受封锦衣卫参将,并得以世袭锦衣卫千户。
只不过后来何家的列祖列宗不仅未能将此荣耀发扬光大,履历更是乏善可陈。到了祖父那一代,只能勉强维持锦衣卫的世职。微薄的薪俸无法维持家小生计,因此何胜文的父亲只得带领全家返回陕西延安府老家。
祖父去世,父亲袭职。父亲去世,儿子袭职,何胜文才得入京城,宿卫扈从于皇帝陛下。
尽管锦衣卫的身份好歹保住了,可世袭的千户之职却成为虚职,何胜文还要从校尉干起。有明一朝,这样的军户不可胜数,并非只有何胜文一家。
盛久必衰,衰久必盛,何胜文是很有一番恢复祖上荣光大志的。但空有大志是不行的,没有权贵的荫护识拔,自己空有一身武艺也是徒劳。因此兢兢业业了七八年时间,也只是勉强巴结上总旗身份。
今天申时接到指令,全体锦衣卫不得外出,当值的照常当值,不当值的也都要原地待命。他们私下打听,得知皇帝陛下要在酉时接见不当值的锦衣卫全体人员。
不错,就是“接见”,而不是以往常听到的“召见”、“陛见”或“觐见”。虽然何胜文还搞不清楚这几个词语之间的区别,可他和大家一样,都感到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酉时初刻,挂起了小北风。天已经有些昏暗,可乾清宫却在灯笼火把的映照下无比明亮。
大家就在承天门外千步廊西侧锦衣卫的驻地列好了队形,然后在百户和千户大人的带领下,向皇宫内城进发。
锦衣卫满员超过一千五百余人,除去当值宿卫以及外出公干人员,今晚被皇帝陛下接见的也要有一千人出头。因此他们没有从承天门直入皇宫内城,而是绕道东安门进入外城,过东安里门、东上中门,穿过东华门之后,就进入了内城。然后过文华殿向北再向西,通过乾清门,就到了灯火明亮的皇帝陛下的乾清宫。
乾清宫是皇帝陛下的寝宫,自然戒备森严。往日轮值的时候,何胜文也曾进入乾清宫,可今天的情形让他感到有些异样。他用眼睛余光扫视左右,发现周围的弟兄们同样既紧张又振奋,有几人的脸色都甚至红彤彤的。何胜文不知道自己的脸色如何,可那种热乎乎的感觉告诉他,自己应该也和其他人一样。
他又用目光扫视了一圈,入目的情景竟让自己唬了一跳。
此时有幸被皇帝陛下接见的锦衣卫已经全部通过了乾清门,平日显得极其空旷的乾清宫院子中,入眼全是飞鱼服以及数不清的红彤彤的脸膛。虽然院中人满为患,但是庄严肃穆与往日没有任何区别。
大家静立了不一会儿,一个公鸭嗓子高声喝道:“皇帝陛下驾到!”然后紧接着又是一声:“皇后娘娘驾到!”声音未落,从乾清宫里迤逦两列十几名宫女,后面跟着五六名太监,最后出来的就是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旁边侧后方的位置,是曹化淳曹公公和王承恩王公公。
皇帝陛下今晚以正装的衮冕服出场,比平日身着常服时威严了许多。可是大家都对此匆匆一瞥,然后目光就迅即移到了旁边。
皇后娘娘今天也是盛装出场,头戴饰以九龙四风的翡翠凤冠,两鬓遍插金钿花树,深青袆衣上绣着色彩斑斓的雉鸡。
以前在宫中宿卫之时,锦衣卫们是可以在远处见到皇帝陛下或者皇后娘娘的。可等两位到了近前,他们只能是眼观鼻鼻观口的肃立。如果胆敢直视,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但是今天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因为锦衣卫们内心都认为今天晚上是属于他们的,况且近千人肃立乾清宫院中面对着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应该不会都以大不敬来治罪。
何胜文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瞻仰皇后娘娘的仪容。尽管因为距离有些远依旧看不真切,可能够不错眼珠地注视着,已经令他感到无上荣光了——皇后娘娘可是大明王朝的国母哟,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近视的。
“大家都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看看你们,”皇帝陛下开口说话时,几乎所有在场的近千名锦衣卫才似乎发现,原来皇后娘娘身旁还有一个人。虽然有些不情愿,可还是把目光都集中到皇帝陛下的身上。
皇帝陛下的目光也随即扫视过来,几乎每个人都没有遗漏。无论是百户、总旗、小旗还是普通校尉,都从皇帝陛下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殷殷重托。
“尔等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望尔等不负朕的重托,为我大明建功立业,朕与皇后娘娘一起为尔等庆功!”皇帝陛下的话不多,但是最后的几句话满含着对锦衣卫的期许。他一边说着,一边握着皇后娘娘的小手,并且高高举起。
说实话,皇帝陛下的声音绝对比不上锦衣卫千户大人和百户大人的粗音大嗓,可千余名锦衣卫、尤其是小旗以下的众多普通校尉全都感到热血沸腾。
“愿为大明尽忠!愿为陛下效死!”乾清宫院中所有的锦衣卫单膝跪地,一起扯着嗓子呐喊着事前经过演练的口号,而且一连重复了三次。
口号喊过之后,何胜文感到自己浑身的血液马上就要沸腾,眼眶中溢满了泪水。虽然目光朦胧,他还是看到前面的那位老兄在灯火的映照下不仅显得两耳尤其赤红,后脖颈上的大筋也是清晰可见。
按照太祖立下的规矩,锦衣卫都是勋贵子弟充任。但是有明一朝二百多年来,所谓勋贵,也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起起落落鲜有永远屹立不倒之家。因此,现在的锦衣卫的普通校尉,已经不敢奢望重现祖宗的辉煌。
可是,今晚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能够亲自接见,仿佛唤醒了他们骨子里的血性豪情。他们都在心中暗想,原来皇帝陛下并没有忘记他们,没有忘记这些曾经为了大明江山血腥拼杀有功之臣的子弟。
“臣妾……臣妾希望你们为我大明再立功勋,到时哀家与皇上一起……为尔等庆功,”皇后娘娘竟然也讲话了。虽然声音有些发颤,言语也不太成句,可在锦衣卫耳中,无异于天籁之音。
“尔等建功立业之日,朕一定与皇后娘娘一起为尔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