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哉大明-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远城中的明军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后,势必要从海上予以援助。而届时首当其冲的,就是朝鲜人。朝鲜人是挡不住明军的冲击的,何况他们恐怕也不会真的力阻明军的增援。到时候还是要后金或‘蒙’古调兵前来。
即便是安排后金或‘蒙’古进攻南面,若是明军从海上增援的话,也是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之中,没有东、西两面的增援,他们肯定很容易溃败的。
朝鲜人不是旁观者吗,那就继续让他们在这里当做摆设好了。
而且皇太极还知道,即便南面不安排一兵一卒,明军在南面城墙的防守也是不敢稍存侥幸的。因为海上是他们的归路和新鲜血液的来源,根本不会掉以轻心。
至于宁远城的东面,则是秉承皇太极围三缺一的策略,没有安排任何兵力。此举意为瓦解对方的抵抗意识,让他们心存侥幸。
而在实际上,不管后金皇太极如何调配,宁远城四面城墙都是要重点防御的。攻防大战开始阶段,明军是不会轻忽任何一面的。反正除了城墙之上的守卫部队,明军也还有些预备队。一俟大战开始之后,若是哪面防守压力吃紧,再行调配不迟。宁远城就那么大,到时也不至于就来不及。
————
不过,现在双方瞩目的焦点,暂时还是宁远城的北面城墙。
所谓的“敌箭攻击”,就是指的巴牙喇营和葛布什贤超哈营的骑兵抛‘射’。
‘女’真以狩猎为生,自诩马上民族,骑‘射’自然就被其视为可以炫耀的资本和攻击的利器。
按照固有的攻击模式,首先出场的是巴牙喇营和葛布什贤超哈营组成的千人队。他们用膝盖和马刺控制着马速和行进方向,一手拿弓一手持箭,纵队从距离城墙七八十步开外掠过。
一俟整支队伍的行进路线与城墙平行,马速也降了下来,并且保持匀速行进。随着一声号令,这些后金兵丁就一齐向城墙抛‘射’箭雨。
第一轮抛‘射’只是试探。之后他们凭借着感觉,纷纷校准拉弓的力量和抛‘射’的角度,再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攻击。
因为始终处在移动之中,因此在这个距离,他们是不担心受到攻击的。即使对方阵中有个别的箭术‘精’准之辈,也对他们形不成较大的杀伤。
因为可以毫无顾忌地打击对方,而不用担心自己受到攻击,因此,这个阶段可谓是他们最感惬意的时候。
但是,远距离的抛‘射’只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只能压制对方而不能从根本上彻底瓦解对方的抵抗。若想攻上城头,将对方的阵地踏在脚下,还是得靠阿礼哈超哈营。
当巴牙喇营和葛布什贤超哈营向宁远城抛‘射’箭雨、而城墙上的明军纷纷隐蔽的时候,阿礼哈超哈营已经出动了。
由步甲、养育兵和闲散余丁组成的攻城队伍,在佐领和骁骑校的低声呼喝下,抬着云梯向城墙‘逼’近。本方的箭雨将城墙上的明军暂时压制在‘女’墙后面,他们要争取在这短暂的时间之内,尽可能地接近城墙。所以,此时只是快步疾行,并不需要呐喊着冲锋。
其实,因为距离有些远,他们是不知道宁远城墙之上、稍稍高出‘女’墙的那个物事是为何物,否则若是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对方尽收眼底的话,肯定会为自己的动作感到有些滑稽。
在此前的攻城战中,防守一方多半也是要在城墙之上设置几处瞭望之处的,可那都是兀立在城墙上的,很是显眼儿,隔着很远的距离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毕竟已经‘交’手了不止一次,因此明军自然对他们这一套固定的攻击模式也是非常熟悉。
随着瞭望哨的大声提示,城墙之上、以及躲藏在城墙内侧明军纷纷聚拢在一起,并且举起大盾,将自己以及身边战友的身体防护起来。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无谓的伤亡,在对方的攻城部队没有接近护城河时,守卫在城墙之上的明军,只有正常人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一俟对方的攻城队伍接近了护城河,因为害怕误伤己方人员,对方的箭雨抛‘射’也就会适时收场。此时,一声令下,在城墙内侧躲避的明军,也就快步跑上城头,迅速到达事先安排好的属于自己的防守的位置。
这种安排,虽然看似繁琐,可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无谓的伤亡。而且经过几次训练之后,也能做到忙而不‘乱’。
加上瞭望塔的设置,都是卢象升带领着近三十名参军到来之后,明军发生的变化。这只是其中的几项变革,其他很多方面的变革目前尚未显现出来。
开始的攻城战,后金也只是试探‘性’的,明军也正好藉此在实战中演练一下。
“皇上圣明啊!”站在北‘门’城楼之上的孙承宗,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头脑中回想着在塔山城中痛歼硕托千人队的那幅酣畅淋漓的画面,内心由衷地颂扬圣明。
不错,这种种计策,都是卢象升及其带来的参军人员,根本随身带来的一些小册子布置实施的,绝大部分都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效。
孙承宗浸‘淫’军旅几十年,可谓眼下大明王朝为数不多的“知兵”之人。但就是这样一位知兵老帅,对卢象升到来之后所施行的几项变革却是闻所未闻。
他曾经与卢象升‘私’下里沟通过,从而得知,凡此种种,竟然都是出自皇帝陛下的授意。
开始的时候,孙承宗表面上虽然不好表示反对,可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将者最希望上位者不要干涉前线的指挥。可若是上位者真的干涉了,为将者也还只能俯首帖耳。
没想到卢象升只是按照小册子上的内容,对明军的一些方面进行了变革,对于如何指挥却是三缄其口,不置一词。只是当孙承宗问及之时,他才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并且一再言明,自己是“管窥之见”,具体如何实施,全凭老大人做主。
卢象升还非常形象地比喻说,他所做的,好比是后厨为掌勺的大师傅做准备的配菜师傅,尽量地将每样原材料都制作的‘精’美一些,至于如何拼炒,何时添加什么材料,掌握到何等火候,那可就是大师傅的事了。
现在,孙承宗这个大师傅,仿佛就站在灶边,而此时炉火也已经打开,卢象升‘精’心准备的材料也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至于能够将这一锅饭炒到何种程度,就看他这位老帅的功夫了。
233。第233章 宁远大战1()
现在,可以说是双方都是“期待已久”的宁远大战终于开始了。
时间配合的相当好,后金的巴牙喇营和葛布什贤超哈营在经过了三轮抛射之后,由步甲、养育兵和闲散余丁混编而成的阿礼哈超哈营有快步疾走,变为疯狂的奔跑,并且嘴里也开始嚎叫起来。
冲锋时发出嚎叫,一是为震慑对方,另一方面就是为自己壮胆儿。
后金开始发起冲锋了。
他们的目的,是迅速地通过这一片开阔地带,尽快接近护城河,接近城墙,避免在开阔地带就受到守御方箭矢的打击。
其中步甲当然是攻城的主力。
他们一手拿着护身的盾牌,一手持着刀枪等兵刃,他们的身上,也都有皮甲或棉甲等防护装备。但他们都是登城的勇士,是不能轻易消耗在接近城墙之前的。所以在冲锋的过程中,他们就隐身在冲锋队伍的后面。
冲在最前面的是养育兵和闲散余丁,他们中仅有少数高擎着盾牌,更多人就这么毫无防护地暴露在对方箭矢的打击之下。他们的使命,就是将攻城的云梯首先搭在护城河两岸,等随后的步甲通过之后,再将云梯搭在城墙上,供步甲攀登而上。
城墙之上的明军已经严阵以待。
后金巴牙喇营和葛布什贤超哈营的抛射虽然结束,可也并没有就此退去,而是改为在距城墙五十步之外的平射,以此掩护阿礼哈超哈营接近护城河、接近城墙。并且在本方的进攻人员开始攀爬城墙之前,这种平射是不会停止的。
因此,城墙上的明军还是凶险异常。他们一方面要有部分人用大弓对远处进行还击,多少要破坏对方毫无休止、肆无忌惮的对城头的攻击。一方面还要对逐渐逼近城下的后金兵丁进行有力的阻击,所以不时有明军中箭,或者受伤,获者直接阵亡。
但是,因为在城墙之上内侧站立着一排手持鬼头大刀的督战队,因此还击或阻击后金兵丁的明军虽然时有伤亡,可也不敢稍退。受伤或战死的话,朝廷或多或少都有些抚恤,可若是临阵退缩而被督战队砍了脑袋,不仅分毫抚恤没有,家人子孙还要蒙受耻辱。
这些明军督战队员彼此之间相隔五步站立。虽然此时后金已经改为了平射,可他们中箭的危险依然存在。但是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孙承宗明令他们不得持盾防护,只准以手中的大刀格挡射向自己的箭矢。因此,按照比例来计算的话,他们的伤亡基本与在城头前沿直接和后金厮杀的明军毫无二致。
但是,十步之外就是自己的同胞浴血奋战,他们有什么理由自己就该躲在盾牌之后呢?
这是孙承宗所坚持的,希望以此来振奋全体明军的士气,激起大家的同仇敌忾。
已经有些后金步甲手持盾牌、踩着架在护城河上的云梯逼近了城下。但是,他们即使来到城墙跟下也无法开始攻城,因为此时的云梯依然横架在护城河上,而没有架在城墙之上。
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让他们徒手攀城吧!
因为负责搬运云梯的养育兵等基本没有什么防护,而且城头之上明军箭矢似乎也是重点给予了“关照”,所以此时他们几乎已经伤亡殆尽,没有几个能够站立起来,更别说是搬动云梯了。
因此,步甲们无奈,只能返回身,来到护城河边,自己去搬动云梯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