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懒散初唐-第9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叔说的不错,所以我打算先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如果朝廷同意,咱们就用修墓园剩下的钱在洛阳建造一座居养院,收容这些无家可归之人,至于居养院日后的开支,如果朝廷愿意拨款最好,如果朝廷不愿意,那就请朝廷给他们分一些土地,这样土地多了,也可以请人耕种,应该可以维持居养院的运转!”李休再次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讲了出来。

    本来唐玄宗设立的养老机构名叫悲田院,只不过悲田这个词来自于佛家,其**养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只不过现在佛教被李休打击的大为凋零,他如果现在用佛家的名称,只会惹人笑话,所以干脆改为“居养院”,这个是后世宋朝设立的慈善机构,李休直接把名字借过来用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时期的居养院也是古代最为完善的收养机构,全国各地都设立有居养院,用于收养居无定所的老人和孤儿,据说可以达到县一级,这也是古代统治机构能达到的最底层,换句话说,只要有朝廷派遣官员的地方,就会有居养院,这种覆盖率在古代来说也是极为少见,哪怕是后世的明清也没有达到宋朝的规模。

    李休借用居养院这个名字,也同样是希望大唐能够达到后世历史上宋朝的规模,事实上大唐在他的影响下,特别是高产作物的引进,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的问题,毕竟大唐的人口只有几千万,能耕种的土地实在太多了。而温饱解决后,接下来就该更多的关注民生的问题了,现在的养老机构只是其一,另外还有教育、医疗等问题,只要日后的机会,李休也会着手开始推动,当然他只是在背后出出主意,至于真正办事的还是要靠别人。

    “居养院这个名字不错,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肯定会同意这件事,至于是由朝廷直接拨款、还是分给居养院土地让他们自管?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到时就看陛下的选择了。”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哈哈一笑道。

    李休和秦琼听到马爷的话也都是相视而笑,李世民极其好面子,而且又十分的自负,一直想要做一个千古明君,特别是年纪越大,他的这种想法就越明显,所以他之前才御驾亲征高句丽,为的就是给自己的武功留下浓重的一笔,所以像设立居养院这种即能收买民心,又能为自己赚取名声的事,李世民绝对不会拒绝。

    修建墓园是李休和马爷、秦琼三人负责,所以动用剩下的那些钱财物资自然也需要得到他们的同意,现在他们两人都点了头,李休也立刻亲笔给李世民写了封奏折,将建造居养院的建议上报给他,估计用不了多久,李世民那边就会有回信。

    墓园东侧的墓坑已经挖好了,不过将隋军将士的尸骨安葬也需要举行一个仪式,而且按照习俗,一般尸骨入土都是在上午举行,所以李休让人准备了一下,第二天一早,他又为这些将士举行了一个简洁庄重的仪式。

    军队里没那么多的讲究,战场上也不会有时间去请和尚道士做法事,所以一般将士们战死时,都是军中奏乐,然后将士们穿戴整齐,为死去的兄弟们送行安葬,李休带来的那些军队这时也派上用场,一口又一口放置着尸骨的棺材被整齐的摆放在墓坑里。

    早在挖掘尸骨时,李休就要求尽量的将尸骨拼完整,然后放在尸骨袋里送回来,而在到达洛阳后,李休又人打造了一些简易的棺材,说是棺材,其实也就是一些小箱子,毕竟一具尸骨也占不了多大的地方,而且如果真的全都打造成棺材,三十万口棺材也实在太花时间了。

    第一个墓坑很快就被将士们的尸骨排满了,随后在李休的命令下,周围早已经准备多时的民夫们也一起向墓坑中填土,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隋军将士的亲人,另外还有一些人从外面赶来,这时也有不少人放声痛哭,甚至像徐刘氏这样的老人,也都挤到前面为亲人添了一把土,这也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

    三十万具尸骨实在不是个小数目,为了安葬这些尸骨,光是墓坑李休就修建了九个,排列在一起刚好呈月牙形,随着一个又一个墓坑挖掘完成,剩下的尸骨也越来越少,李休也在等着长安那边关于居养院的回复,结果就在十天之后,长安那边却派来一个让李休意想不到的人,并且带来了李世民的回复。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岑文本避难() 
    “景仁你怎么来了?”墓园之中,李休正在指挥着将士将最后一批尸骨安葬时,却没想到岑文本竟然从长安来到这里,这让他也是十分的惊讶,毕竟岑文本马上就要升任宰相了,而且之前又被李世民委任去东宫教育李承乾,恐怕也轻易不能离开长安。

    “呵呵,驸马之前不是向陛下上书,请求在洛阳这边设立一所居养院吗,陛下已经同意了,而且还命我亲自跑一趟,协助驸马将这件事给办好!”岑文本当下笑呵呵的回答道。

    不过李休听到岑文本的话却是一眯眼睛,随后脸上也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当下将他拉到无人处低声问道:“区区一个居养院,恐怕根本不值得你这个副相亲自跑一趟,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事情?”

    “我就知道瞒不过驸马你!”只见岑文本这时却是苦笑一声,然后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这才低声道,“其实这次我是主动请缨来协助驸马,为的就是离开长安那个是非之地!”

    “什么意思,长安现在很乱吗?”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问道,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虽然这段时间他一直呆在北邙山没有外出,但能让岑文本躲到洛阳来的事情,恐怕与李承乾也脱不了干系。

    果然,只见岑文本听到李休的话也是再次苦笑一声道:“驸马你有所不知,长安现在何止是乱,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凶险万分,主要就是因为东宫之前发生的事情,现在朝堂上也是吵翻了天,许多人都指责我们这些东宫的辅臣没有尽到责任,连于志宁和孔颖达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儒都难以幸免,更别提我们这些人了。”

    岑文本说到最后时,脸上的苦笑也更加浓重了,之前李承乾在东宫胡闹,与李元昌指挥着宫中的侍卫玩打仗的游戏,结果当这件事传出去后,朝堂上也是争吵成一片,有人指责李元昌,有人指责于志宁和岑文本这些辅臣,更有人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李承乾,而魏王李泰也是上蹿下跳,整个朝堂都被他们搞的乌烟瘴气的。

    “原来如此,那你这次来,是想借这个机会逃离朝堂,免得自己受到涉及吗?”李休听到岑文本的话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又开口问道,因为他觉得以岑文本的性格,应该不会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就跑来找自己。

    “这个……”岑文本果然露出踌躇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又道,“其实如果仅仅只是朝堂上的指责,我倒也不是很在意,只不过这段时间陛下为了太子的事,也是头疼万分,私下里也将我们这些东宫的辅臣召集过去,商议对太子的教育问题,结果商议出来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李休其实并不想再理会李承乾的事,不过现在听到岑文本的话,却还是不由得开口问道:“怎么回事,你们都商议出什么结果?”

    “还能是什么结果,于志宁这些人都是老顽固,他们觉得太子如此的顽劣,肯定是自己平时的督促不够尽力,所以坚持还是用老办法,时刻盯着太子的作为,只要遇到太子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就必须尽力劝阻,其中张玄素比任何人都激进,每次进谏都十分的尖锐,太子根本就听不进去。”岑文本这时也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道。

    “那景仁你是什么意思?”听到岑文本的话,李休的眉头也皱起一个疙瘩问道,于志宁和张玄素这帮人根本不懂得教育别人,一个个都是只求自己的口舌之利,根本没想过李承乾现在正处于叛逆期,他们逼的越狠,李承乾的反弹就越大,最后迟早会把李承乾给逼的失去理智,事实上现在李承乾离失去理智也不远了。

    “其实也不能说是我的意思,陛下也觉得于志宁和杨玄素等人的办法起不到什么太大的效果,而驸马您却是太子多年的老师,看着他从小长大,所以陛下很想听一听驸马你的意见,而我也和陛下的看法相同,因此就借着这个机会跑一趟,一来是避一避风头,二来也是向驸马请教一下!”岑文本终于将自己来这里的真实意图讲了出来。

    “我都已经辞官不做了,景仁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李休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当初他之所以辞官,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再理会朝堂,确切的说就是与李承乾有关的事,可是却没想到自己逃了一年,最后却还是被李承乾的事找上门。

    听到李休的话,岑文本也露出尴尬的表情,不过一想到李承乾现在的样子,以及自己来之前,李世民千叮万嘱,让他一定要好好的向李休请教出一个办法,所以最后他也还是厚起脸皮道:“陛下与我也知道驸马的心情,只不过太子关系重大,陛下实在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堕落下去,所以还请驸马看在陛下的爱子心切上,帮陛下想个办法吧!”

    岑文本说到最后时,眼睛中也流露出真诚的目光,他之所以对李承乾的事情这么上心,并不仅仅是为了李承乾,而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因为如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稳,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毕竟只要涉及到皇位之争,最后肯定都是血流成河的下场,他可不希望大唐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因为这件事而毁于一旦。

    李休也能理解岑文本的想法,事实上他之前那么放不下李承乾的事,也是担心因为太子之位的争夺,从而导致大唐的江山不稳,只可惜李承乾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了他的好意,这才让李休心灰意冷,再加上他和李承乾的牵扯又太深,这才索性辞了官,免得日后再受牵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