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龙志-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面的第一步兵梯队与楚军步兵交战,场面激烈,四万汉军对四万楚军,楚军气势占优,杀得汉军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但是,问题出来了,楚军步兵被汉军步兵拦住,不能快速向前,渐渐与骑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霸王项羽驱动骑兵追杀,试图一鼓作气摧毁汉军余下的三万骑兵,此时韩信在第二步兵梯队附近,再次鸣金收兵,汉骑兵如释重负,扭头便跑,众将士争先恐后,向自己的第二步兵梯队附近退却。命令部队鸣金之后,韩信继续带着汉王向后撤退,把第二战场直接交给将领们。

    奇怪的是,这个第二步兵梯队,汉军骑兵直接通过之后,步兵梯队竟然没有拦截楚军骑兵,而是以盾牌为掩护往两侧快速散去,把中间三百米左右宽的超级通道直接让给楚军铁骑。项羽指挥大队,如飞箭般直扑汉军骑兵尾翼,眼看就要追上。这时,第二步兵梯队再次合围过来,盾牌兵合拢,弓箭手在背后放箭,从腹背骚扰楚军,楚军不能回头,只能加速前进,向汉军第三梯队的位置冲击。这时,汉军第二步队梯队分成两半,一半继续以盾牌弓箭为主,阻击楚军的骑兵方阵,另一半却掉转头去支援第一步兵梯队,对楚军步兵形成合围之势。这才是韩信的真正目标——将楚军骑兵与步兵分割包围,引诱楚骑兵深入,然后在广场上围歼楚军步兵大队。

    项羽带领骑兵追杀至第三步兵梯队时,汉军骑兵依然没有交战,直接退却;而步兵方阵五万人,仍然是直接闪到两边,将楚军骑兵放过去。随后继续在战场中央合拢,盾牌兵构筑钢铁城墙,弓箭手和长矛兵阻击试图转身的楚军骑兵,将楚军骑兵放给最后一组步兵梯队。第四步兵梯队汉军人数特别多——大约有七万余人,梯队厚度与前面的步兵队完全不同。这个梯队,汉军装备也变了,全部是铁甲车加步兵长戟,而汉军骑兵退到这里,竟然也不再退却,韩信和刘邦,就站在中央最大的一辆铁甲战车上,旌旗招展、白云飞扬,韩信竟然站在铁甲战车上亲自擂鼓助威。这分明是在引诱项羽来寻找汉军中军进行决战。

    问题出来了——项羽的骑兵一万五千余人,已经陷入汉军第三、第四梯队夹击之中,还有三万多汉军骑兵游动绕击,总计约十五万人的兵力,包围了项羽的核心骑兵部队。而楚军的步兵大队,则被汉军第一、第二梯队截住厮杀,汉军约八万余人,寸步不让,和楚军的步兵队杀得难解难分。楚军步兵主将是恒楚,此人原是项羽八千子弟兵中的骄子,武功出众,头脑灵活,后被调任步兵统帅。

第八百七十六章 战场阅读能力() 
恒楚对战场的阅读能力非常强,他看出这样子打下去,楚军会陷入汉军人海战术,虽然第一个时辰,楚军已经击杀近四万汉军,但对面算来至少还有二十六万汉军,而且还有近四十万汉军不知道隐藏在哪里,这种打法,就算不被打死,也要被活活累死。

    恒楚仔细分析之后,认定步兵不能再鲁莽前攻,而是应该在垓下城附近结阵固守,与汉军步兵对峙,等待项羽率骑兵回援,对第一、第二梯队的汉军进行夹击。如果这个阵法成功,就有希望击溃汉军前两支部队,从而将楚军会合在一起,避免被分割消灭的命运。于是他下令楚军步兵,渐渐合拢到一起,在靠近垓下城的方向据守,通过盾牌和弓箭与汉军周旋,等待项羽骑兵的回援。现在项羽的一万七千铁骑陷入重围,往前硬攻吧,那是十万汉军的铜墙铁壁;向后辗转吧,又会把腹背暴露给韩信的骑兵和弓箭手。而项羽远远看到楚军步兵已经被两道汉军梯队隔离,形势异常危急。怎么办?这个韩信果然不简单。

    楚军分则势弱,必定会被汉军剩下的部队重重包围;如果合,步兵显然会成骑兵的拖累,他会阻挡骑兵发挥其速度、力量优势,从而使得战斗效率大打折扣。

    这时——项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惊人决定。他抖动金枪飞舞,杀出一条血路,径直杀到项它身边,命令道:“项它,你率领三千骑兵掉头杀回,从背后冲击汉军的步兵,杀透重围之后,带领步兵回撤,在垓下城门外列阵,等我率军杀将回来!”

    然后对周兰道:“周兰,你随我率军直取刘邦和韩信,韩信想引诱我骑兵进攻九里山,然后用九里山的地形困住我。我就偏偏要把这九里山绝机阵杀个翻天覆地!随我来!”

    项它领命,率领三千飞骑,在宝瓶大阵中策马划成一条弧线,骑兵回援,再次从汉军第三步兵梯队强突过去。第三梯队并没有强阻这三千飞骑,只是放了一阵空箭,然后盾牌兵放行,等这三千飞骑过去,迅速又合围。看来汉军目标很清晰,就是不让项羽杀回去,只要困住了项羽,其他人再多都迟早是汉军的菜。项它的人马从背后冲杀汉军第二梯队占了大便宜,第二梯队没有料到楚军骑兵能如此快速反击回来,猝不及防被杀了个回马枪。三千飞骑一阵乱箭、狂砍、直刺,冲汉军第二梯队步兵阵形冲得大乱,一阵混战之后,汉军伤亡惨重,损失万余尸体,然后将这队楚军飞骑兵放了过去;第一梯队的汉军步兵正与楚军步兵团团围住厮杀,此时汉军略处弱势,飞骑兵团的加入立刻改变局势,汉军的混战阵形被冲动,楚汉步兵方阵与飞骑大队融合起来,对汉军形成沉重打击。

    此时,汉军的第二梯队步兵整顿完毕,挥舞长枪、盾牌加入进来,形成六万多汉军步兵与三万多楚军步骑兵杀成一团的混战格局。奇怪的是,这一次汉军却死活不再退即半步,项羽不在这边兵营,汉军似乎变得无比勇敢,任楚军骁勇善战,汉军在战神指挥之下,竟然平添惊天斗志。十万人马,就在垓下北城门外,杀得天晕地暗、日月无光!该上还是该下?杀吧,人终有一死,能够战死沙场,那是战士们的荣誉!!

    项羽身边此时只剩下一万四千余人,还陆续有将士死于汉军乱箭之下。而身边团团围住他们的汉军却多达三万骑兵和十五万步兵,还有第三梯队的五万步兵列阵,防备楚军两部分合而为一。十万步兵作为人盾,阻住项羽进攻路线,三万铁骑绕人墙而立,随时对楚军大队进行冲击,五万步兵阵在楚军背后虎视眈眈、偷放冷箭

第八百七十七章 恐怖宝瓶阵() 
宝瓶大阵名不虚传,类似观世音手中的宝瓶,具足“毁天灭地”之能量和魔力,勇冠三军的项羽杀入阵中,竟然一时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向何处冲锋。而就在此时,项羽在乱军之中忽然抬起头,他仰望着天,似乎在向远处神明的力量寻找灵感。只用了一刻钟时间,项羽突然找到了汉军的破绽!他竖起手中金枪,仰天长啸,啸声顿时传遍整个战场。

    项羽突然大喝道:“众将士听令!周兰将军,你率领五千飞骑,从西侧宝瓶壁角处杀出,绕行汉军盾牌背部!其余人马都随我来,我们从汉军东侧瓶壁处杀透重围,然后沿着汉军瓶底的步兵阵人墙,一直纵深向里杀,如果看到韩信和刘邦逃离步兵阵人墙,我们就舍弃汉军,直接追击韩信和刘邦!听懂没有?”

    众将士听得真切,齐声呐喊,声动如山,吓了汉军一跳,汉军将士正惊愕之间,韩信远远看到楚军竟然兵分两路,一路铁骑从大队里分出来,如狂风般径直从宝瓶底部的西侧杀穿过去,韩信暗叫不妙。这是楚军避实击虚,放弃防御严密的正面汉军阵营,利用骑兵优势准备穿透汉军人墙盾牌,攻击汉军的身后。他大旗一挥,三万骑兵分出一万余人,径直向这支偷袭的楚军骑兵拦截过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周兰的奇兵。汉军旗兵一万余人在灌婴带领下,火速出发,尝试拦截楚军,可惜动作还是有点慢,更郁闷的是,汉军骑兵尾随楚军,冲击宝瓶大阵,对自己的步兵形成困扰,汉军步兵反而不敢在背后放箭袭击楚军,令楚军得以从容杀出宝瓶阵中

    项羽率领的这一支九千飞骑部队,成了战场上众军瞩目的绝对焦点!韩信远远看到项羽的变阵,暗叫不妙,可是他没有看透项羽变阵的用意。原来,项羽是想利用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避过汉军正面人墙,从侧翼硬冲汉军的人墙整体,使得汉军步兵“左不能顾右”、“右不能顾左”、前后不能照应,整个人墙的厚度越厚,调动和变化阵形就越难,就越是容易被楚军冲击溃散。你想想看,十万人的步兵人墙,东西阵列于前,光长度就达五里多,韩信在中央竖起令旗,而命令传到尾端变阵都需要十分钟,汉军将领还未能充分领会中央主帅的意图,楚军的飞骑部队已经杀到东翼,开始从东向西狂砍冲杀了!

    韩信火速指挥余下的两万骑兵去迎击楚军铁骑,还是老样子,汉军骑兵刚刚追到楚军尾部,已经不能起到阻击作用,反而令整个战场更加混乱,汉军步兵方阵不敢乱放箭,只能凭借盾牌和长矛,拼尽力气抵挡楚军。从侧翼的厚度来看,调转方向的汉军,每一列士兵大约只有三十余人,而这三十余人,就算全部挺起长矛和盾牌,想正面迎击九千楚军飞骑部队的冲杀,根本不可能。更可恼的是,后面的汉军刚刚接到韩信变阵信号,正想往两翼分散,重新布阵,这时楚军已经在霸王项羽带动下,排山倒海般狂泻过来。十万汉军,转动阵形,如同一条巨大的人龙;然后,霸王项羽,却如同迎着人龙头部,破腹而来的逆天魔王,这种变阵之后,霸王项羽就成了一个极度恐怖的金箭头,所过之处,汉军尸体横飞,他的金枪,速度、力量、穿透力,都绝对无可匹敌,长枪如猛龙翻飞,十余个汉军围着他,几乎瞬间就会被杀得片甲不留!楚军从东到西绝杀,汉军骑兵在后面追击或中部截杀,但楚军突击速度太快,几乎不能形成太大影响。英布在阵中绝望地看着汉军一排排士兵倒下,望尘莫及,又不敢单独去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