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龙志-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隐蔽打击,或者能捕捉到他们的行踪;不过,这一点目前也没有十足把握。危害最大的肯定是英布之兵,英布背叛,很可能给楚国各地将领开个坏头,而且英布对楚军行踪、训练、制度等了解极多,他的部队又在我们大后方,如果不能消灭英布,很可能会成为我们最致命的环节。所以,我的建议是:韩信,任他发展,等他到了齐国,我们再派兵修理他,顺道接管他帮我们占领的魏、燕、赵等地,韩信一败,刘邦就再也抽不出兵力来救援这些地方了。彭越,反正我们也找不到他,就派一支骑兵追随运粮队附近,以军粮为诱饵,等彭越来劫粮,打得他措手不及;他不来偷袭就算了。必需要派大军去剿灭英布,英布不灭,我们随时可能陷入危机之中啊!”

    其他的众将基本上都不吭声,项羽大营之中,出主意这样的活都是范增、项羽的特权,其他的人,只需要带着耳朵和脑袋来就行了,听完执行,不能出差错。

    这一次项羽没有反驳范增的意见,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彭城之战后,项羽原本以为刘邦会一败涂地,没想到刘邦在荥阳防线早就有第二手准备,而且做的防御工作相当给力。急切之间荥阳是难以攻下的,只是没想到经过刘邦的运作,战局变得突然如此复杂。

    天下大势,如同一局棋,项羽全部心思都在集中攻打中路,直奔敌军老帅刘邦。可刘邦却偏偏通过韩信、彭越等剑走偏峰,甚至还派人策反英布抄自己老窝!不过,项羽对手下将领背叛这件事却想不明白,也最为痛恨。分封天下之后,先是王陵、韩信跟着刘邦跑了,后来陈平、英布等都背叛了自己,其中陈平和英布都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项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清晰——这些小人,经不起利益诱惑的家伙,看你们最后能捞到什么好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恼!去吧,去吧,去你们的吧!

    项羽终于发布了自己的命令,他喝道:“龙且,我命你率领十万大军,即日起程,攻打英布,一定要给这个叛徒点教训!想当年他只是一个黥夫,像条狗一样在替秦国修建陵墓,老子可怜他,让他带兵打仗,给他五虎上将的地位,封他为九江王,他竟然敢背叛我?!可恶的家伙,龙且,提着他的脑袋来见我!”

    龙且大声回道:“末将遵令!”说罢,龙且起身拿过令箭,扬长而去

    项羽继续发布命令道:“项它,我命你率领两万骑兵,轻骑跟进咱们的运粮大队,隐藏行踪,暗中等待彭越率军出现,如果他出来,就给我狠狠地痛击。这个彭越,像只臭虫,永远跟在刘邦屁股后面,不踩死他,他就会阴魂不散!”

    项它是项羽手下另一员心腹大将,他标杆似地起身拱手道:“末将遵令!”说罢,也拿起令箭,转身而去。

    项羽又发布下一道命令道:“项庄,我命你率领一万骑兵,绕道荥阳侧翼,痛击刘邦的运粮军队。这小子不地道,竟然让彭越偷袭我们的运粮军,想饿死我们;我们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让他们也尝尝饿肚子的感觉!”

第三百五十六章 坚定与谋略() 
项庄久经战阵,对于偷袭、狙击等非常拿手,他挺身而出应道:“末将遵令!”说罢,也拿起令箭,转身走出营帐!

    项羽发布最后一道命令,也是最重要的命令:“钟离昧,我命你率领余下的十三万人马,轮流攻打荥阳,给刘邦施加最大的压力!这小子躲在乌龟壳里,以为我拿他没办法,我呸!目前刘邦在荥阳虽然有近三十万守军,但这些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兵员,没有实际战斗力,我们要在这些军队成长为正规军之前,摧毁刘邦的防线!”

    钟离昧挺身而出,大声应道:“末将遵令!”接过令箭,也去准备攻城!

    其实,看得久了,大家就明白,这就是区别!在刘邦帐下,各路将军虽然都会服从命令,但至少大家都会参与讨论,都不怕被刘邦骂娘,将军、谋士们积极性非常之高。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在项羽帐下,众将虽然英勇,大多数更像摆设,脑袋长在藏书和范增脖子上,大家只有在离开项羽和范增时才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很可能是韩信、陈平和英布等最终背叛项羽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经世大才,在项羽帐下根本就没有施展空间,所有的成功最后都是项羽的成功,所有的胜利最后都是项羽的胜利

    当然,这些都是推测,实际原因会有很多。至少有一点我们必须要确认,项羽目前正在出现“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情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言堂”与“民主议政”的差异,“一言堂”有优势,但如果犯错很可能就是全局性的错误!

    暂时还好,目前的刘邦经过彭城大败之后,元气和信心都受到影响,还没有实力对项羽进行战略性反击。钟离昧在正面战场攻打荥阳城,刘邦拥有兵力优势和城池坚固的优势,钟离昧打了很久,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这时刘邦身边有樊哙、夏侯婴、周勃婴等死党守着,有萧何源源不断的从关中和汉中输送新的兵力,有不断归降而来的诸侯将领和楚军将领加盟,虽然是被楚军包围着,实力反而在一天天、一点点增长!这真是一个超级讽刺人的局面,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尤其是项羽更想不明白!

    刘邦起初留在荥阳的军队大约只有三万人,陆续招募回来的散兵大约有十万人,随后萧何又从关中发送过来十五万人。到项羽和刘邦在荥阳形成对峙局面,刘邦已经拥有三十万大军,当然这些士兵中,近一半是新兵,而且不少都是彭城之战的溃兵,部队士气并不高。但是,刘邦在这段时间表现非常好,他拿出了在芒砀山落草时的优良传统,他经常到部队里与将士们吃住在一起,晚上陪大家聊天、做思想工作;白天亲自看将军们操练部队,甚至会指点训练工作的问题,以帮助将军们提高训练水平。

    刘邦又不断印制各种宣传手册,其中包括赤帝之子、斩杀白帝之子的传说,包括刘邦为何兴义旗反项王,后来炮制了一个著名的项羽十大罪状。这个思想工作超牛,极大鼓舞了军心,让大家明白,这场战斗不是为刘邦而战,而是为天下太平而战,是为反抗****而战!只有战败了项羽,天下才能迎来真正的太平,将士们才能真正封妻荫子

    当然,这中间很多工作都是张良来操盘的,张良的文字、心计和对民心的了解,都已经达到国师级别!高手就是高手。

    不过,虽然刘邦在不断修炼内功,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外围战场的情况却并不理想。除了韩信在黄河以外进展还算顺利之外,南面战场很快传来坏消息。龙且率领十万大军,长途袭击九江王英布,原本英布文武双绝,是楚军第一大将;怎料这龙且也不是善类,加上英布背楚之后,心神不定,暗怀愧疚,所以战略上并不坚定,犯了兵家大忌。

第三百五十七章 背叛与忠诚() 
说到英布,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是当时刘邦手下第三外交官,足见刘邦对于外交多么重视。这个外交官就是随何!随何可一点都不随和,英布降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了随何的圈套。随何受命来到淮南,已经三天,英布都拒绝接见他。随何对负责接待的官员说道:“九江王不愿意接见我,是因为汉军现在弱小而楚军很强大吗?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这次出使来这里,就是讲这件事,如果我说得不中听,九江王就随时把我拉到街上砍了,以正视听,避免将来还会有人替汉王来出使!”英布听到这话,就同意接见了随何,想看看随何会怎么说。好奇害死猫,可怜的英布,就这样陷入随何的圈套!随何巧舌如簧,他见了英布说道:“项羽全靠作战凶悍,显示他的强大。现在怎么样?他在荥阳一带与汉王对垒,想打没人跟他打,想攻又攻不下。靠些老弱士卒从千里以外把粮草运来,他的这种‘强大’又能保持多久?退一步说,即使这回他战胜了汉王,天下诸侯必将人人自危,难道他不会与您算旧帐吗?必然的趋势只能是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对付他。项羽再强大,大概也不能抵挡天下的军队吧?所以我认为,项羽不过貌似强大,其实很脆弱,真正强大的是汉王。如果您与汉王联合,日后汉王一定分出大片土地给您,您又何必依附项羽看他的脸色行事呢?”

    这番话说动了英布的心,他答应与刘邦秘密来往。

    这时正好有楚军使者到达淮南,严词责备英布,催促他赶快发兵攻打汉军。随何闯进楚军使者住的馆舍,大模大样坐了下来,说道:“九江王已经归附了汉王,还发什么兵?”英布愕然。楚军使者慌忙站起,拔腿就跑。随何说:“事情已经泄露了,还留着他干什么?”英布只好杀掉了楚军使者,公开背叛了项羽。

    从这件事的处理上,英布显然很失策,让一个随何摆布于股掌之间。

    很快,龙且的大军来到淮南,英布和随和商量对策。随和只是一个外交官,对于行军打仗显然是外行,但是,他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英布与项羽彻底闹翻,打得你死我活的才更好!于是随和献计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龙且来了,咱们就跟他打,何况龙且在楚军中的排名还远不及您,您难道能怕了他吗?论武功、论智谋,他不过都是您的下级!跟他打!”

    英布对龙且还是比较了解,论智谋,英布自认比龙且高出不止两筹,但是论武功,英布一直很好奇,龙且的功夫究竟怎样?为什么项羽这么器重龙且?为什么项羽总是把龙且留在身边?难道龙且有什么绝活吗?英布一直对这个问题很好奇,虽然在战场也见过龙且动武,但每次都没机会仔细观察他的功夫。这一次,既然是正面对决,那就试试吧,有些问题总要知道答案才能心安。

    于是英布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