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任侠-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若国家不是君贤臣能,诸如高俅之流把持汴京禁军兵马大权,光是京师禁军的诸多部曲纪律废弛、军政不修,甚至可说是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窘境。加上江南一带如今也因花石纲而闹得民怨沸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兵事背后也须有国政的支援与保障,切不可平时废施,急时抱佛脚,又怎能当得大用?”
分别听过萧嘉穗、许贯忠二人说罢,萧唐点了点头,也深以为然。大宋于军队上奉行的国策是强干弱枝、内外相制,而宋徽宗即位之后,便有他的宠臣蔡京以“乱铸当十钱”、杨戬以“稻田务”、朱勔以“花石纲”等政策巧立名目,去增税加赋搜刮民财,致使大宋各地爆发的小规模起义不断,也严重导致戎守各地州府的行伍禁军进一步腐化,冗兵、冗官现象也早就成为这个国家深入膏肓的顽疾。
军旅上下如果多是贪财怕死之辈,又怎会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尤其是似如日中天的金国铁骑?
可是大宋真的就活该被后世许多人骂作弱宋,面对外辱而毫无能力抵抗么?萧唐沉吟片刻,又说道:“虽然官家昏昧,又有权奸当道,致使朝廷不能施德政仁政于民,而辽人、女真等部,多生于塞北之地,平素以游牧为生而精于骑1射,更非宋国农耕所长,可是我大宋幅员辽阔,若论民力财富也极为富庶。而且我大宋善用诸般火器,以及神臂弓、步人甲等精良装备,比塞北诸族更善于据城而守。
我既然是武职,在兵言兵,实则我大宋在边庭尚有西军这等劲旅能够数度击败夏人,是以现在国家兵事军政虽然弊病颇多,却也未必是无人可用。叵耐其余诸处留守司、指挥使治下的禁军军制崩坏,每年国家关支于军旅的粮饷钱帛甚重,却养了一大批喝兵血的蠢虫。。。。。。如果能将金银花到刀刃上,广招锐士而另立新军,却不知此法行不行得通。”
新军?萧嘉穗、许贯忠闻言精神一振,虽说宋时冗兵现象严重,可是根据时局的不同,朝廷于边庭或是战略地位重要的地带按军一级的行政编制,或是在升级当地郡县为节度州的同时选编新军之举也实属常态,近些年来,便由宋廷颁令曾升赵州为庆源军、升永安县为永安军、升赵城县为庆祚军。只是由于宋辽百年无战事,所以戎卫河朔地域的大多军旅战力低下,远不及西北面时常要与西夏冲突的各路军州部曲善战。
按萧唐的打算,他当然是想以官府的名义再打造出一支劲旅,可是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宋廷要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严防武将掌握兵权而图谋不轨的国策。就算萧唐能够说服赵佶另行选练新军,可是如果不能由萧唐统御这支部队,恐怕那支新军十有七八只会是一支劳民伤财,却又战力低下的弱旅。
当萧嘉穗、许贯忠将他们心中的想法向自己说罢,萧唐又点了点头,说道:“我大宋先是由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又有太宗皇帝崇文抑武。身为武将若想独领一军几无可能,可是凡事皆有个例外。
西夏崛起之后,我大宋与夏国断断续续历经四场大战,西军中仲平公(种世衡)、子正公(种谔)乃至老、小种经略相公三代下来在西军中地位尊崇,隶属于西军的部曲皆愿为种氏将门效命,为何?就是因外有强敌环视的形势下,朝廷也默许种家三代将才秣兵历马,镇守边庭,这也招致媪相童贯觊觎种家军中的权势,意图染指西军军政。而西军各路军司大多于秦凤路、鄜延路、京兆府路设防,若说我大宋战略要冲之地,却也不止有那几路而已。”
萧嘉穗也是心思敏捷之人,他听萧唐说罢,就立刻猜到萧唐所指的战略要冲位置在何处,便问道:“哥哥是想劝服官家,另在河东或是河北两路地界选练新军,并且趁着与西夏、辽国对持时管领这路人马?”
萧唐断然道:“不错!依我看来,河东路西北面不至于西夏接壤,以北又是辽国地界。而河东路各路军司将官贪污关支粮饷,军旅中老弱虚冒军健等现状也愈发严重起来,若能在河东路另设一支新军,不止在我大宋与西夏战死再起时,可与西军合围夏军,期以数年加以操练,似辽境内女真部族真要兴兵南侵时,亦可御敌酋于秦晋之地。”
虽说宋时所有武官都要受枢密院、殿前司节制,可是真在战争时期朝廷也不得不委以将领兵权统领军队。如在靖康之难后南宋朝设元帅府节制诸军,可是从岳飞统领的岳家军、王彦所统领的八字军以及韩世忠、吴玠所统率的各部兵马来看,将领所能掌握的兵权远超出和平时节,而枢密院除了对军事领导体制基本保留之外,对军队的控制力度也削弱了许多。就目前而言,宋廷很快便谋划再度对西夏用兵,往后的几年又将要征讨以方腊为主的各地起义势力,一直到宋廷联金伐辽,童贯也是趁着接连不断的大小战争,从而一步步扩大自己在西军中掌控的权力。
西军虽然因长期对夏战争,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强悍的战斗力,可就是这么一支劲旅却在以后的数年里频繁作战,要接连经历宋夏横山之战、镇压江南方腊起义、联合金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反而没等到金军南侵,便已经被辽国残部杀得大败。如果趁着这几年的战事能够淬炼出另一支善战的新军,按萧唐想来也不会再让金国南侵时一路势如披靡,退一万步来讲,也不该让大宋国都东京汴梁沦陷得还如正史那般的窝囊。
正史中童贯通过力劝朝廷对西夏用兵,又调派西军去讨伐摩尼教方腊,以及力主联金伐辽而渐渐掌握朝廷内外军政大权。虽说萧唐这般的打算,就是似童贯那样想通过战争来向朝廷邀功,而默许他在边庭所能掌握的兵权。
只不过童贯的最终目的无外乎还是在其生前被册封王爵,而满足他的追逐权力的野心,萧唐则是真心期盼通过他的谋划而使得大宋能够多一支善战之师,从官面上组建起另一支能够抵御金军的有生力量。
萧唐将他心中构陷与萧嘉穗、许贯忠等兄弟细说了之后,许贯忠沉吟片刻,又道:“毕竟我大宋历来崇文抑武,哥哥这般构想,在朝中也须拉拢诸多朝臣响应,只怕还要看蔡京、童贯等权奸的眼色行事。。。。。。
而且就算哥哥能倚仗官家的宠信而于河东路另立新军,军旅的选拔、操习、关支补给之事也丝毫怠慢不得。汴京禁军将领,大多却对那高俅老贼俯首帖耳,哥哥是在京师朝堂的京官,在河东路管领兵马之人,也须有善于统御兵马,且品性端正、一心报国的将才为哥哥分忧才是。”
“如何另组建一支新军,我自会与官家细议。如果能够成事,河东路新军的将才,眼下我便能想到两个合适的人选。。。。。。”
萧唐略作思量,随即说道:“当年大刀关胜随我安抚京西南路,现在他正于河东路隰州指挥司任兵马都监,关胜不止武艺精熟,深谙兵法,也愿效法其先祖有拳拳报国之心,而在他麾下辅佐郝思文、宣赞等将官,我也知他们素怀忠义之心。至于另外一个人选。。。。。。也正是于河东路出身,累代将门之后。
那人是我大宋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唤个灼字,他善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也多有精兵勇将。我听闻他效仿夏军的铁鹞子重骑,打造得一支连环马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也是善于冲毁敌军阵形,重挫敌军士气的一支重骑。那双鞭呼延灼秉性端正,且也有统兵御将之能,选练新军,此人也必能当得大用。”
601章 六贼之首,权相蔡京()
萧唐有心在河东另行组建一支部队,并且调用关胜、呼延灼等官军良将助他行事。从河东的地理位置,还有宋廷以后的战略意图看来,要说动朝廷选编新军不难,可难就难在如何能够使得萧唐保留对这支新军的指挥权。
如果要朝廷允许自己在抽调官军兵马,并且招募忠义锐士部署于河东,不但需要赵佶的首肯,同样也须枢密院因兵防边备事宜遣发兵符授武选官。如今朝中大员郑居中已再知枢密院,萧唐与他之间的关系倒也算是和睦,至于另外那个时常统军在外,却在枢密院中同样地位甚高的童贯,他为了积累战功,眼下也正是用人之际。
之前童贯就曾为了尽快对西夏用兵,甚至打算迁徙河北、山东地界十余万乡勇弓箭手剥除原籍,尽要调至边庭去凑数填命。现在西夏国图谋收复前番战役丢失的壁垒屏障,而大宋朝廷却打算尽快全面占据西夏的横山防线,战事几乎已成定局。如今有萧唐出力组建可用之军,料想那童贯也必然十分乐意。
然而大宋朝廷以文抑武,身为武职的萧唐意图趁着国有战事而设立新军之事也较为敏感,也需要有其他在朝廷地位尊崇的支持,比如说如今返京后总揽政坛的权相蔡京。
如今也是时候该去会会那个一代巨奸,却又被昔年新旧两党公认为有治国之才的蔡太师了。。。。。。
翌日晌午,萧唐便打算前往蔡府拜会自己昔日上官梁世杰的岳丈蔡京。而在当日上午,燕青前来向萧唐报道从河北又传来了飞鸽传书,说沧州横海郡的柴进柴大官人已收留前来投奔的宋江入府。由于萧唐在绿林中的势力也与柴进保持着合作关系,是以柴进也曾遣人至萧家集去,托人寄书信前来询求萧唐的意见,说既然宋江也是在江湖中受群豪夸赞的好汉,是否将他引荐到二龙山大寨去,也做与萧唐共聚大义的一个头领。
这件事萧唐当然表态说,既然柴大官人广结天下好汉,就留住那及时雨宋江多相处一段时日吧,毕竟我于绿林中所谋的勾当干系甚大,暂且不要说与那黑三郎知晓。
在萧唐与许贯忠、燕青等心腹兄弟返回东京汴梁的途中,暂时留守于萧家集的花荣得知自己那宋公明哥哥到了柴进府上平安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