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打造宋帝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鸠反问道。
“巨子既然说到了利,那么巨子以为何为利?”戴言问道。
“利,好处也,与弊相对,人人皆知,有何疑义?”田鸠回答道。
“巨子言利乃是好处,吾亦深以为然,;然而巨子又说道了利之另一面为弊,因此利亦是有避害之意。行对我有好处的事,避开对我有害之事即是利。那么小子敢问巨子:假使有一人果然行兼爱之事,视人之国为其国,视人之家为其家,视人之身为其身;另有一人,则不行兼爱,故其只利己,不利他人。那么此二人相处结果会如何?其必然是行兼爱者受损,而不行兼爱者得利。如此兼爱之说如何能够避害?故此,小子以为兼爱之法惟利他人而不利自己,其如何能通行天下?”戴言反驳道。
田鸠一时间哑口无言。
戴言对于这一点其实早就思考得很清楚了。后世的某个著名的案子:一位年轻人扶起了一个摔倒的老人,结果却被老人给讹诈,这不就是兼爱者与非兼爱者相交最好的结果吗?
戴言又说道:“若说道国家之间行兼爱,则更是不可行了。晋惠公时,晋国发生了饥荒,于是向秦国求救;百里奚和蹇叔都认为天灾乃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劝说秦穆公借粮食给晋国,秦国的粮食从雍城出发,沿渭水自西向东五百里水路押运粮食,随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然而当秦国遇到了饥荒向晋国求救时,虢射认为晋国发生饥荒时而秦国却不来攻打,这简直就是愚蠢,晋国应当乘秦国发生饥荒时灭秦,于是劝说晋惠公发兵攻打秦国。这就是国家之间行兼爱的后果。”
田鸠默然。随后他叹息着问道:“公子之智多矣,吾不及。然而今天下之形势愈烈,列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公子以为有何办法可以破解此局面?”他最后一句话带上了些敬意,话语也显得肃穆起来。
这是在问我天下乌乎定?戴言在心中想道。如果按照儒家和法家的思维,天下定于一。即是说只要整个天下应该被统一,天下都成为一个国家了,那么就不会有列国间的纠纷了,如此天下就安定了。
在戴言看来,这种想法确实是有些道理的,而且也是可以实现的,历史上秦国就真正的统一了六国,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王朝。然而像这种统一真的有意义吗?统一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阻止列国间无穷的战争和杀戮,然而统一天下的整个过程里却必然是带着浓厚的血腥味的,秦赵后期的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俘虏40万。而汉朝定鼎天下之前,项羽又坑杀了秦军20万。这些在后世人看来只是冷冰冰的数字,然而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长平之战以后,整个赵国几乎见不到16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了。而秦朝覆灭以后,赢姓甚至都从历史上消失了,这对当时的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灾难?
而即使是真正的统一了整个华夏九州,难道就能永远的避免战争了吗?不说北方蛮族对华夏大地的侵扰,单单说每三百年一次的王朝覆灭,这对于百姓们来说是比战国时代更悲剧的事。战国时代虽然无岁不战,无人不战,然而战国时代下层的百姓们好歹还有一点活路。然而后来的王朝末期则是什么局面呢?历史上“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后世无数人心生向往,恨不得自己就是曹操孙权刘备,割据一地,招揽英豪,称王称霸岂不快哉?然而又有谁能真正的理解曹孟德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绝对不是史家的修辞,而是百姓真正的心声。像东汉末年,天下人口总数大约有6000万,而到了三国时代,天下人口总数连900万都不到了。而后来历史上明清交替以后,史书上记载了一句话:湖广填四川。即是说经过整个明末的大乱,整个四川的人几乎都死绝了,只有从湖广(湖南湖北)之地迁百姓到四川去。
总而言之,在戴言看来,统一整个天下并不能确保和平。即使天下没有战争了,那只是因为战争被压制住了,更猛烈的战争则在以后等着,秦朝式的武力统一也只不过能够建立一种短暂的和平。然而统一整个天下的害处却从来没有人说。天下被统一了,那么那个新的统一王朝必然希望能够建立永固的统治,皇帝们最希望的就是天下永远是一个静止的状态,那么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就永远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所以百姓被固定在土地上不得随意走动,因此商业和工业必然会大受压制;学者们乱说话对自己的统治也是不利的,于是先有焚书坑儒之首倡,后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措,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风气彻底消失了;新的王朝需要稳定,天下又是一片和平,于是华夏先民从中原一地逐渐扩张到九州的尚武精神和开拓精神也都被阉割了,到了后世,兵与贼几乎就没有两样,而汉族也成为安土重迁之族。工商业被压制,言论被压制,尚武精神被压制,等到后来西方的强盗们带着工业化的文明和先进的武器来敲开中国的大门时,整个华夏九州也只能任这些强盗们宰割。
来自后世的戴言很清楚历史的发展,天下定于一虽然是一种看似可行的“定天下”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造成的结果却还是有着众多缺点的。
戴言觉得他或许可以换一种思路来思考问题,后世的历史上,美帝是如此的强大,一个国家所有的航母吨数占据了世界的80%,美帝要是真的愿意,一个国家差不多可以吊打世界了。然而为何美帝不去统一地球?虽然后世的世界还是有着很多的争端,然而后世的世界却依然维持了大体上的和平,戴言觉得从这里面就能够汲取出智慧。
对于整个天下的和平这样大的事来说,戴言当然也不敢说他能够有多好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多了两千多年见识的他看来,后世的互联网发展的思维就很值得借鉴,tcp/ip协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互联网能发展到他穿越前那种盛大的规模这协议功不可没。它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结构,只要你遵守它的协议,你就能接入网络。整个网络可有一个“中央网站”来提供管理的?
因此,在戴言看来,天下的安定需要强大的武力来构建一种秩序,只要武力能够保证天下各国接受这个秩序就足够了,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天下又哪里没有统一呢?而要做到这一点,其难度自然也是比秦以武力兼并天下要容易得多了。
于是他向田鸠提及了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天下动荡不安是因为天下没有秩序,只要用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构建一种各国都接受的秩序,那么天下不就安定了吗?”
田鸠当即向戴言下拜道:“公子真不愧为宋国之后。昔年晋楚争霸,天下各国动荡不安,而宋国华元向戌首倡弭兵,促成了弭兵之盟,使得晋楚两大国之间四十余年无战事,其功可谓利于天下矣。今日听公子一眼,吾真如茅塞顿开呀。在下今日一见公子,见公子之学说,听公子之理想始觉我墨家虽为天下显学,然不足之处多矣。如蒙公子不弃,在下愿率墨家弟子学于公子,不知公子应否?”
墨家巨子向他学习?戴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待他再三确认田鸠确实愿意向他学习时,他都不敢相信。因为墨家这种学派和其他学派可是大不一样的,这门学派可是一个准军事化的组织啊。墨家向他学习,其中隐含了向他效忠的意味。而真实的历史上,墨家三派中,西墨向秦惠文王(现在还是秦伯)效忠,东墨则在稷下学宮教学,而南墨这一派可是及其刚烈的,面前的这位巨子想去见秦王结果不得见,最后只得去楚国面见楚王当了楚使才得见秦王,之后则杳无音信。而南墨至此以后彻底的蜕变为游侠派,后来的汉之游侠则大抵是继承了此派的精神。
历史在这里开始发生了转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四章 儒墨之别()
是夜,丰邑城内工坊区某个宅院内,田鸠和墨家众弟子共聚一堂。
“巨子,弟子不能理解。”说话的是缠子,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面容方正,身着陈旧的褐衣,但是却异常干净整洁,和普通墨家弟子大不一样。“我墨家自先师墨子开创以来,倡导兼爱非攻,举天下之大义,遂成天下显学。我墨家众弟子皆摩顶放踵,胼手胝足,只为墨家兼爱天下之大义。然而巨子今日却叫吾等向一少年公子学习,不知为何?”其语气中已隐隐带有一些责备的意味了。
田鸠丝毫不在意缠子的态度。他只是问道:“尔等跟随我研习墨家之道已多年了,尔等也该知道我墨家之起源为何。昔年吾等先师墨子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此即是我墨家之由来,我墨家背儒而生,故我墨家最大的敌人也就是儒家。然而尔等可知我墨家与儒家最大的区别为何?”
下面的弟子们开始议论纷纷,这也是墨家的特色了。墨家虽然组织严密,纪律森严,行动时讲究令行禁止。然而在学术上还是非常开放的,内部也比较注重辩论和讨论。
过不久就有弟子站出来说道:“弟子以为儒家崇仁、礼,而我墨家倡兼爱、非攻;儒家好虚文,而我墨家重实际。”
而后又有弟子开始补充:“儒家推崇周公,而我墨家推崇禹帝。”
“儒家好乐,倡厚葬,而我墨家非乐,倡节葬。”
接着有弟子一条一条的补充,比如有说儒家是替君王们说话的,而墨家则是代百姓说话的。还有批评儒家虚伪,而说墨家厚道的。弟子们频频发言,很快就把当世公认的儒墨之别说净了。
田鸠摆了摆手,墨家众弟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