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野性时代-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空调和电冰箱肯定要有,却不能破坏整体风格。特别是空调外机,绝对不能直接暴露出来,灯罩什么的也需要特别设计。
反正工程量大得很,四合院大部分木料都老朽了,几乎跟推倒了重建没啥区别。
把四合院的修缮方案敲定,宋维扬就在马巍都的引荐之下,亲自登门拜访跑去找姜文。没办法,神州科技联系了好几次,姜文这边死活不肯接广告。
不是姜文清高,视金钱如粪土,而是他最近特别烦,没心情做任何事情。
《鬼子来了》早已拍完,拿去审了好几次都无法通过。姜文现在整天忙着剪片子,把所谓的“敏感内容”给删掉。但究竟什么是“敏感内容”,就只能凭个人猜测了,反正负责审查的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做设计的朋友,肯定都有过类似经历,好不容易把方案搞定,却被上级或客户说这里不好、那里需要修改。
在中国做电影就更惨,因为负责审查的好几十个,甚至妇联、残联都跑进来掺和,看你有没有在电影里抹黑妇女和残疾人。同理,还有宗教和民族方面,这些东西是千万不能动的。等你把所有敏感内容都删了,审查的人又说:“还是不行,不能这样拍。”
究竟为什么不行?人家不说,你自己揣摩去。
剪辑室。
遍地都是胶卷,姜文却满眼血丝的抽着烟,也不怕一个火星把房子给点着了。
“咚咚咚!”
“谁啊?”姜文吼道,显然被人打扰了很不爽。
“我,老马。”马巍都回答说。
姜文这才摁灭烟头,拍拍屁股去开门,揉着眼睛说:“有什么事?”
“有位先生想见你,”马巍都让开身位,介绍道,“喜丰的宋维扬宋老板。”
宋维扬笑道:“姜导,没有打扰到你吧?”
“进来吧。”姜文说。
姜文回去把满地胶片都盘起来,随手那么一放,摊在椅子上使劲揉脸解乏。
马巍都问:“昨晚整了个通宵?”
“通宵。”姜文道。
“剪好了?”马巍都道。
“不剪了,爱谁谁,”姜文破罐子破摔,“这片子在国内肯定不能上映了,再怎么剪也不会过审。”
马巍都惊道:“你不会是想直接拿去国外参展吧?”
姜文嘬着牙花子说:“不然呢?这片子投资预算2000万,被我超支30%,肯定得想办法捞回一些,否则投资商非把我砍死不可。”
“砍死你不至于,下次拉投资就不好拉了,”马巍都笑指着宋维扬,“这里就有个大老板,让他给你投资。”
姜文笑道:“宋老板也对投资电影感兴趣?”
宋维扬说:“我投资了一部港片,今年春节刚刚上映,听说票房还不错,应该可以收回成本。姜导要是拍电影缺钱,直接开口就行,我很喜欢你那部《阳光灿烂的日子》。”
“好说,”姜文笑道,“你是老马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
得,有了这句话,请姜文拍广告的事情就妥了,都是京圈的老伙计,必须给这个面子。
马巍都好奇道:“你究竟拍了什么东西?居然审好几次都没过。”
姜文起身把胶盘挂到放映器上:“你自己看看吧。”
这是原始剪辑的毛片,还没有加配乐和字幕,但内容已经跟成片没啥区别了。
三人也不聊别的,就静静坐着把片子看完。
马巍都感慨道:“老姜,你这片子厉害,能过审才见鬼了。”
姜文则显得有些激动:“我就不明白了,有什么不能过审的,还说我抹黑了中国人民!宋老板,你说那些审片的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宋维扬笑道:“你这片子,有没有丑化国人我不知道,但肯定涉嫌美化日军。”
“我美化小鬼子?”姜文气乐了。
宋维扬道:“你可以去翻各地的县志,日军在中国农村的所作所为,可没有这片子里那么讲规矩。特别是片中的时间段,应该刚打完豫湘桂战役不久。日军为了打这场仗,把后方能抽调的粮食和弹药都抽走了,日军的非一线部队过得连八路都不如,只能靠抢劫或交易过日子。不管是后方还是前线,但凡有日军的地方,在这个时间段,中国村落肯定都被抢过粮。而只要抢粮,就不单纯是抢,还附带烧杀淫掠。当时沦陷区农村是什么情况呢?第一,日军占优,无恶不作;第二,我军敌后势力占优,日军惨得出来讨饭吃。不可能有你片中的这第三种情况。”
姜文愣了愣,没想到宋维扬会说出这种观点。
宋维扬道:“所以,当我了解了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再来看你这部电影,就感觉非常别扭,只能当成一部纯粹的寓言故事。”
“宋老板对抗战历史很了解?”姜文问道。
“喜欢看杂书,”宋维扬说,“我女朋友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抗战文学,我跟着看过不少当时的资料。当然,是我太吹毛求疵了,电影没有必要那么较真。但我这人就喜欢较真,比如日苯那部《萤火虫》,国内好多影评人都说是反战电影,奉其为中日友好的杰作,甚至不少人还说看哭了。哭个屁啊,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就知道,《萤火虫》的导演用心险恶,那就是一部反战败的电影。反战败,不是反战!”
“有点意思,你跟我接触过的其他商人不一样。”姜文笑道。
451【历史顾问马博士】()
(ps:说我夹带私货,那我就来一整章私货吧。至于《萤火虫之墓》我懒得解释,某些人非要认为是反战影片也可以,那片子的导演都承认了不是反战。)
姜文忙活一个通宵,都还没吃早饭呢。他把胶片给锁了,开车带宋维扬和马巍都来到个早餐店里,一边吃东西一边跟两人聊天。
“拍广告没问题,一句话的事儿,”姜文嚼着大包子说,“广告费50万就够了。”
宋维扬笑道:“是广告代言,有时候还要出席商业活动。”
姜文豪爽道:“都可以,做活动时,提前知会一声。”
“我就不讲什么感谢的话了,”宋维扬掏出名片道,“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直接给我打电话。”
“痛快,”姜文随手把名片放进衣兜里,又道,“你说我涉嫌美化日军,那你可真没把我的电影看明白。我是把中日双方都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展现的是特殊环境下的人性。这部片子不讲历史,也不讲战争,只讲人性。”
宋维扬说:“但在特殊环境下,有些人已经没有人性了。”
“不,”姜文摆手道,“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只不过被什么东西隐藏了。就像片中的花屋小三郎。他刚开始一心求死,这就是违反人性的,是战争洗脑的结果,后来的贪生怕死和恩将仇报,那才是真正的人性。”
“同意,”宋维扬点头说,“但我讲的美化日军,是这部片子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对。如果放在年之间,我是信服的,1944年就很有问题了。”
姜文啃着包子道:“你继续说。”
宋维扬道:“电影一开场就展示‘亲善’,而且地点发生在华北地区,这确实真的存在过。日军为了长久统治,甚至还在华北搞过农村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给农民买种子、化肥,帮助农民兴修水里工程等等。按照日军的政策,华北农民甚至连打井,都可以向合作社申请‘井贷’。”
“还有这种事?”马巍都非常惊讶。
姜文笑道:“农民恐怕拿不到钱吧。”
宋维扬说:“不错,农民一分钱都见不到,这些钱直接被伪政府、伪军、新民会贪污了,连基层保甲长都没机会克扣。而且农民加入合作社,还必须缴3块钱会费,华北连年大灾,农民哪里还拿得出钱?只能被逼着卖儿卖女。也就是说,日军所谓的亲善政策,成了伪政府的残民利器。”
姜文摇头苦笑:“黑色幽默。”
“日军的这种亲善政策,其实是为了掠夺战争资源,”宋维扬说,“他们恨不得中国农民多种粮食、多种棉花,为此不惜帮助农民兴修水利。一旦到了粮食和棉花的收获季节,立即就暴露出本性,这些作物必须统收统购,跟直接抢劫没什么区别。农民破家纳粮还好,如果敢抗税抗征,日伪军进了村子就是无恶不作。”
姜文道:“这跟我的电影没有冲突吧?”
宋维扬道:“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日军在1944年以前的政策,那个时候日军还能撑下去。而到了1944年,史迪威不顾中国抗战局势,强行把用于国内的物资,全国调去反攻缅甸,造成国军的豫湘桂大溃败。日军同样如此,虽然取得豫湘桂战役的胜利,但却抽空了华北的兵力和物资。日军在豫湘桂占领的地盘越大,需要的兵力和物资也就越多。我用做生意来比喻,当时日军等于抽调了所有的流动资金,拿去投资新公司的固定资产,直接陷入经营困境,离破产倒闭已经不远了。”
“这比喻真是……形象。”马巍都笑道。
宋维扬说:“《鬼子来了》这部电影就是发生在这种时期的华北,实际情况是,日军已经没有兵力下乡,只能防守各要点据守,征粮什么的全得靠伪军。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在华北已经撕破了一切伪装,根本就懒得喊亲善口号,也不再提供农业贷款。即便是华北的‘模范村’,也不可能出现日军给孩子发糖果的情况,一是懒得做样子,二是日军自己都物资不够。还有,以片中日军的精神面貌和精良装备,不可能是1944年的华北地方驻屯军,只可能出现在东北边境或豫湘桂地区,因为当时华北日军已经属于叫花子部队。你们知道,1944年华北的硬通货是什么吗?”
“鸦片。”姜文道。
宋维扬说:“鸦片一直是硬通货,但总得有货币啊。”
“法币?”马巍都问。
宋维扬摇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