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三国-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绣听后只是一笑置之,反而更加重用袁涣了。袁涣第二天便自己请罪了,张绣安慰一番。此后袁涣便开始渐渐消除心里的芥蒂,专心帮助张绣颁布新政。不为别的,就为了淮南水深火热的民众。
文官方面,主干的就是贾诩、杨弘、韩嵩、袁涣、阎象这五人了。虽然说还是规模太小,根本无法与曹操袁绍孙策相比。但相比在宛城那会儿,可以说已经初具规模了。
相比于文官方面以贾大夫为首,武将方面却暂时没有领头羊。
先说张绣的部将中目前能力最强的张勋、李通和杨奉三人。
说实话,张绣也不懂张勋为什么会表示可以向自己效忠,在张绣的意识里,张勋不应该和纪灵一样都是袁术的死忠党吗?
不过碰巧生擒了张勋,张绣还是装模作样地学曹操对敌将的态度:刚进入蕲阳城的时候,便亲自为张勋解了绳子,奉为上座,满脸诚恳地希望张勋加入自己的阵营。张勋自然是以深受袁氏恩泽为由,严词拒绝了。张绣本来就没抱希望,便让人押张勋下去,先好生招待着。
只是在这时,半道投降的杨弘不知道跟张勋说了什么,张勋的态度便变得松动了,只是还是没有答应为张绣效忠。不过张绣相信这也是早晚的事了,便很“自觉”地把张勋划到自己的部将里面去了……
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表态,已经十分让张绣喜出望外了。虽然张勋在整个三国舞台只能算二流大将,撑死算一个准一流将领,但张绣现在连二流将领都稀缺的很。张绣又让杨弘去劝纪灵,这次杨弘确实大摇其头,并坦白告诉张绣自己对张勋说了什么,和为什么不肯劝纪灵的原因。
据杨弘所说,杨弘平日里便和张勋、桥蕤和陆勉三人交好,这三人都对袁术这样的主公是那种不得不效命、内心却深感失望的人。
这种感觉在两年前,孙策为袁术攻下庐江郡达到了顶点!
原本的庐江郡太守是陆康,此人深得庐江郡军民拥护。袁术垂涎富庶的庐江已久,以陆康不肯借粮为名,出兵攻打庐江。只是陆康太难啃,军民上下一心,袁术便让孙策去啃这块硬骨头,并许诺孙策打下庐江,便让孙策做庐江太守。
孙策没得选择。而且因为基本上没有后援,加上陆康确实是一个又老又硬的骨头,花了两年时间才打下庐江。只是此时袁术却“又”出尔反尔,让自己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郡太守。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在之前,孙策寄身袁术的初期,袁术攻取淮南的时候,许诺用孙策为九江太守,但是最后派了自己的亲信陈纪去当。
在这两件事情中,身为袁术谋主的杨弘都劝袁术信守承诺,笼络住孙策这样的人才,用来征战天下会易如反掌。只是像袁术这样的人哪里会听,两次忠言进谏都被驳回。杨弘也心冷了,因为彻底摸懂了袁术的脾性,杨弘在之后也只能是尽人事,随天命了。
杨弘也坦承,他和张勋、桥蕤还有陆勉心中对孙策这样的英雄是万分敬佩的。只是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只能为袁术效命,不然,他们一定会为孙策效劳的。
张绣对这番话信了八成。因为他清楚记得袁术病死以后,除了战死的桥蕤,便不见了张勋和杨弘的人。同时,他也感觉自己猜到了:杨弘为什么主动向自己投诚,张勋为什么现在犹疑不定,还有杨弘为什么不想去劝纪灵投降。
杨弘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孙策的影子。旦夕之间让袁术二十三万主力土崩瓦解,而且貌似个人武力也不错。杨弘或许觉得现在既然不能越过庐江郡投奔孙策,不如先看看为张绣效劳是怎样的。反正他杨弘这个名字也臭了,助袁为虐、屡屡对吕布和刘备出损招。
而张勋,他的身份是一名武将。相比于文官,这个时代的武将更重视君臣忠义之道。张绣知道,只要袁术一天不死,或者死在张绣手上,张勋还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至于纪灵,杨弘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了。纪灵这货就是个死忠党,没得劝!
张绣记得很清楚,纪灵一直到袁术穷途末路的最后一刻都没想过自己的安危。徐州最后一战,虽然纪灵的心也已经凉了,但仍然慷慨赴战,十余回合死于张飞之手。
张绣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历史中,袁术病死之后。张勋和杨弘还有陆勉一起收拢了袁术残部,想去投靠孙策。结果路过庐江郡的时候被刘勋截击,迫不得已屈从了刘勋,之后再无这三人消息。
脑中豁然开朗的张绣还是觉得自己漏掉了什么,再想了一遍,脑中忽然闪过两个人的名字。
于是张绣当时便向杨弘拜道:“杨长史,当日大战,陈兰将军没能杀得了桥蕤,还让此人带领了一万兵马逃遁了。只是我军斥候探报,桥蕤却并没有逃往庐江,甚至袁术在庐江召集旧部的消息发出后,桥蕤都没有立刻动身去庐江,现在桥将军还在九江西南山区里。杨长史认为,你的这位好友是否可以……”
张绣话没有说完,杨弘却已经知道了张绣的心思。这位主公可真是奇葩啊,诱降计用得根本不想停下来啊!
杨弘深深摇了摇头:“类如桥蕤陆勉,和张勋将军其实是一样的心结。”
张绣也只能失望一次了。
看来这个袁术不好直接弄死啊,不然没办法让张勋、桥蕤和陆勉全心全意为自己效劳啊!
张绣再次很不“自觉”的把桥蕤和陆勉在心里划作自己的部将。
难道我得了主公癖,只要是历史人物就想尝尝收为己用的感觉?人啊人,到底免不了一些低级癖好。
……
李通,这位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目前官职是张绣手下中最大的,镇威中郎将!统领七万屯田军,全权负责屯田事宜,深得张绣赏识。
杨奉,此人和李傕郭汜、曹操大拿交过手。虽说胜少败多,但人还活着,还混得差不多,足以说明此人还是有点能力的。只是张绣心里对此人很是抵触,因为这货跟着韩暹,变得自甘堕落了。
最初因为李傕宠信女巫却轻视士卒,杨奉便鼓动李傕部下叛变李傕。之后又挟汉献帝东逃。说明此人还是很有野心的,而这正是为人主者所忌惮的。
虽然说后来一系列的战败失利严重打击了杨奉的脆弱心灵,野心缩了水。但张绣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上,这货和韩暹叛变袁术投靠吕布后,连吕布这样的人都忌惮厌恶这两人,十分不待见这两人,这两人一度堕落到当贼寇劫掠平民。
最后吕布派这两个人去打劫刘备。刘备也不是吃素的,摆了个鸿门宴,生擒了这杨奉。韩暹跑了,不过还是被人杀了。最后不等曹操到,刘备实在恶心不下杨奉的为人,杀了了事。
由此可见,杨奉和韩暹现在有多不堪了。实在是张绣念在这两人没有功劳,还算有点苦劳。放下了弄死这两人心思,只让他们每人统领一万满员人马,吃喝补给方面和其他部队平等对待。
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
再说张绣部将中目前资格较老的胡车儿、张先和雷叙。张先和雷叙忠诚度足够,但能力平庸至极。现在这两人都还是裨将军,但各掌兵两万。
胡车儿,任高裨将军一级的偏将军。现在自然是张绣手下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而且为人还有点小聪明。张绣将八百王牌飞熊军,还有四千余羌胡部士卒都交予他统领。
这三人都是张绣的绝对亲信心腹,尤其是胡车儿,张绣称他为“吾之典韦”!
有了“典韦”,自然还要有“许褚”。曹操有典韦许褚做自己的亲卫队队长,张绣便提拨作战杀敌有功的周仓为牙门将。军职虽低,但授予了张绣亲卫武威营统领之职。成为张绣的“吾之许褚”,算是受张绣赏识的新晋亲信大将。
还有周仓的两个好友,裴元绍和廖化。
裴元绍就不多做解释了,还是牙门将。张绣看在他善于打探消息,网罗渠道,便让他当斥候统领。算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废话,每次有好马经过他的山头,这货都准时钻出来。另外看在这货虽然是个山贼,但对战马还是有点眼力界儿,张绣还让这货当个马令官,掌管日常照料战马的事宜,也就是俗称的弼马温。
至于廖化,张绣发现此人并不是演义中说的那般不堪。后人评价“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以此讽刺蜀汉人才寥落。从此,廖化便成了无能平庸之辈的代名词。
但事实上,张绣发现廖化是一名尚未发掘的可造之材。目前虽然武力平平,甚至在战场上不敌袁术部将梁刚。
但那也是因为廖化才从山贼转了职业,当正规军还没几个月。更别提以前根本没有战阵斗将的经验。说实话,在袁术手下也算一号猛将的梁刚拼力死战之下,没有受伤已经很让张绣满意了。
何况张绣也发现,廖化还是有点统兵之能的。这点从他第一次带兵打仗,就能不错完成张绣安排的穿插敌阵,直捣**的任务可以看来。
所以,张绣并没有怪罪他没有逮住梁刚的过错。也让他升任牙门将,担任李通的副手。一方面李通的屯田事务繁重,关系重大,李通一个人担子太重。另一方面也让廖化好好向李通学学武艺和带兵打仗的本领。
还有两对难兄难弟,刘辟龚都和雷薄陈兰。这四人能力虽然都不出众,但也能算得上是将才了。目前都还是偏将军,各自统领两万本部人马。
不算还没正式投诚的张勋等人,这十三员将领,就是张绣目前的部将众。虽然怎么看都像是一群酒囊饭袋,但张绣已经比较满足了。到现在我也算得上是兵多将广了,十八万大军,上十员大将,两郡之地,怎么也有了征战中原的资本了吧。
自我安慰一番,用精神疗法彻底忘记了自己手下只是一群草莽和降将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张绣心情很好地宣布会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