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悍唐-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上都铺出了老长一段路程。
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最后的日落时分,全都累的只剩下喘气儿的力气了。这个时候李二才觉得原来白龙鱼服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行方式,这样一大片人围着自己的出行,绝对是劳民伤财。
这个是李二现在的感触,按理说李二想要悟出这样的道理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这些东西是需要阅历进行沉淀的,可是李二这一路见到的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这才让李二在这个年纪感悟到了一点点他十几年以后才感受到的东西的皮毛。
第五章 面圣()
冯盎的船只停靠在洛阳的码头上的时候,李二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这一次因为事急从权没有什么大的仪仗,但是有什么仪仗比起烈亲自来迎还要大的吗?
李二站在码头上,骑在一匹雪白的马的背上,然后整个人看向从码头上缓缓走下来的冯盎,这个现在已经华发丛生的老者,就是大唐没有册封但是却有着事实的岭南王。
“臣冯盎,叩见陛下!”见到李二,冯盎推金山倒玉柱的就直接跪倒在码头上。这是冯盎表示忠心的方式,让李二知道冯氏没有在这个时候搞什么小动作。毕竟李二对冯氏的提防是没有一点点放松的,至今在梅岭古道上面依旧还有玄甲卫的堡垒。
“爱卿请起!”李二翻身下马,然后快步走到冯盎身边,双手将他扶了起来,显露出了一种君臣和谐氛围出来,然后李二直接拉着冯盎就朝着码头外面走。
李二对冯盎的忌惮让他也不敢怠慢冯盎,毕竟岭南这一片儿地方他还是要的。所以两人把臂同游搞得跟好基友似的。而跟随在冯盎身边一起下来的刘伟,李二就当作没看见了。
刘伟的事情李二暂时不怎么想管,现在先把冯盎给安抚下来,然后将关中的蝗灾给平息下去,这才是最主要的事情,至于刘伟不过是一个顺带的小虾米,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
刘伟没有人理会,也就只好跟在两人身后充当起了保镖的角色,当然这个时候那些将门的将军们想理会刘伟也没有机会,毕竟李二在场,老大没有发话,下面的马仔也不好直接上前不是。
李二带着冯盎一路朝着洛阳的行宫而去,在这个时候,行宫之中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膳食,要给冯盎接风洗尘。而且李二多多少少也猜到了冯盎这一次进京所为何事,百骑司和都水监虽然岭南关注不够,可是却也不是说完全抓瞎。
“爱卿请坐!”回到行宫之后,李二直接坐上了行宫之中的那一个位居正北的九龙椅上面对着冯盎说道。
“谢陛下!”冯盎躬身行礼,然后就直接在下方左侧第一个案几后面跪坐下来。
“爱卿世居岭南,此次入京布置所为何事?”李二说道,对于冯盎,李二早年也打过交道,所以知道他的脾气是不需要那么多的花团锦簇的弯弯道道的,直接说出目的才是这个耿直的汉子的风格。
“陛下,此次微臣入京,只是为了一件事情,为陛下分忧!”冯盎说道,能够混到国公位置的,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货色,冯盎这话说的也是非常的有技巧,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就是他的话里面的意思。
也算是小小的派了李二一个马屁,冯盎现在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的立场上面,很多事情也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岭南是他心中的一方净土,不能够被破坏。
所以适当地给李二示好,让李二知道冯氏没有一点点的不轨的心思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上的事情,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就会引起一场不必要的战争,李二和冯盎现在都不希望出现彼此之间的战争。
“为朕分忧?朕现在最苦恼的就是这蝗灾,爱卿可有良策?”李二心中呵呵一笑,这蝗虫的事情是李二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冯盎有办法解决?
“陛下,可曾记得去岁微臣敬献过一种新的粮食作物?”冯盎说道。
“朕记得!难道爱卿带来的这些船只里面全都是那种粮食?”李二双眼一亮,去年已经接近冬天的时候,冯盎敬献了一穗稻穗,当时上奏这是一种新的作物,并未言明这东西究竟产量多少,还有生长周期等等。
而李二当时也没有过多在意,因为新的作物的发现,在大唐并不是什么特别受重视的事情,虽说大唐重视农桑,可种了上千年的小麦的关中地区,又有谁会轻易地去种这种水稻。而且当时已经过了深秋时节,要种子什么的拿回来也是今年的事情了。
近年关中地区也有种植,只是现在没有到收获的季节结果蝗虫一下子就来了,李二对这种新的农作物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印象。
“陛下,正是水稻!这东西臣觉得可以当成第六种适合我大唐种植的农作物!而且产量是最高的!”冯盎说道。他这一次紧紧地目的不就是推广水稻的吗,现在当然要大四的说水稻的好处了。
“你的船上现在有多少的水稻?”李二对于水稻进不进入五谷之分没有什么意见,他看中的是冯盎现在有多少的水稻,能够救活多少百姓。
“陛下,这输掉微臣从去岁夏日开始种植,收获后种植了第二茬,再加上今年种植的第三茬,两广地区武安不种植水稻,除了百姓的口粮之外,其余的全都运到这里了!”冯盎直接回答道:“共计有十万担。”
十万担粮食有多少?按照唐朝时候的一石粮食大约是一百零六斤,这个是后世的市斤,也就是说十万担粮食也就是千万斤还要多,这才是冯盎的船队吃水很深的真正原因所在。
千万斤粮食,有了这些粮食,关中地区的饥荒是可以被大大缓解了。想到这里李二面上稍微的轻松了一点。对于冯盎这种雪中送炭的举动更是觉得冯盎这件事情做的非常的漂亮。
李二和冯盎都觉得这么多的粮食不得了,可是对于刘伟来讲他大致是知道一点点水稻的产量的,对于这种占城稻他感到很失望。产量实在是达不到他心中的预期。水稻一般在后世来讲一亩水田可以产出五百一公斤以上,这还是最薄产的水田,伺候的精细一点的,怎么也要七百公斤往上走。
可是在接近三万亩的土地上种了三茬,才积累出来十万担粮食,算上吃掉的对半分,这一亩地才出产两石粮食,也就是两百一十斤。这完全没得比,差了好几倍。
第六章 大米饭()
冯盎献出了粮食,这一次也是他和李二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缓解的重要转折。而他的要求就是为水稻正名,这东西是真正的上苍赐予大唐的祥瑞,一年可以多种一季甚至两季的高产作物,绝对是任何一个农耕民族来讲都是一种恩物。
因为中天的庄户人家全都依靠着这田地吃饭,产量高了才有饭吃啊。而冯盎这一次送来的粮食也缓解了李二的心头大患,更是让李二觉得冯盎其实真的是站在他的这一边的。
所以在得知冯盎送来了十万担粮食之后,行宫之中的气氛就更加的和缓了。李二频频举杯相邀,而冯盎也是每当李二举杯的时候必定是痛快相陪,君臣之间说不出的默契,此时李二对于蝗灾的阴影都被驱散了。
刘伟当然没有冯盎这样的礼遇,直接就被一群将门的武将给直接拉到了一边进行拷问了,李二这一次没有一点点的表示,显然对于刘伟抗旨不尊的事情算是网开一面了。所以这些武将们才会过来询问,若是不然刘伟现在可能就在洛阳城的监牢之中了。
“程伯伯,尉迟叔叔……”一大群的武将简刘伟给围住了,全都等着这小子自己交代问题。当然其中还有两个做文官打扮的家伙,这两人是房谋杜断二位丞相了。
“小子,你怎么一声不吭的就从登州跑了?抗旨不尊这样的事情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做,你让我们给你收拾烂摊子?说吧这一次又是怎么回事!”程咬金说道,他此时应该是在右威卫带兵防备突厥的,结果这一次李二忽然间要出巡,并且点名要他回来,这才让他逮到了这个机会追问刘伟。
“程伯伯,没什么事,就是在那边得到了一些消息,然后觉得这些东西流落在那些土人手中是实在是暴殄天物就带人去弄回来了。恰巧在广州遇到了耿国公,然后委托了他帮小子推广了这东西。这一次听闻关中蝗灾,所以就想到了这些粮食用来赈济灾民!”刘伟说道。
“算了,你这小子要做的事情我也管不了了,记住了什么事情都要现在脑子里面想清楚了,不要一下子脑子一热就先做了,到时候要是出了岔子就后悔都来不及了!”程咬金还能怎样。刘伟这个小子什么都不管,每次都有自己的想法,每次都看起来很合适,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
当然这一切其实和李二有着很大的关系,李二不愿意相信一个生性投机取巧之人,所以刘伟的举动不管怎样在他的眼中都没有什么好的印象。这一次李二决定尝试一番别的方法,就是效果究竟如何李二还没有采取行动,所以还不得而知。
但是现在刘伟细细交代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情之后,所有人都看着这个小子,年纪不大,干的事情缺一件都不简单,现在居然想着改变流传千载的五谷。这样的想法让这些将门武将根本就想都想不到,他们就想着怎么打仗还行,像这样的问题,这些大老粗居多的武将根本就不是最佳的人选。
“定远侯想要更改五谷?这恐怕并不容易!”虽然周围是武将居多,但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却也在这一群人之中,此时出声说到,更改五谷这样的事情对于大唐这样的农耕民族来讲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比起改朝换代还要大。其中影响到的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而是整个民族。
从此以后大唐百姓不仅仅能够吃到白面馒头,也可以吃到白米饭。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的事情,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需要用事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