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求生-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凡连忙道“老师不可说这些丧气的话,您一定可以长命百岁的!”
徐光启摇摇头道“老夫自己的身体自己很清楚,能够在活上一年半载的老夫就很知足了。济民今天来还有什么事情一并说说吧,老夫可不相信你没事会好心来看我!”
刘凡立刻叫屈道“老师这是冤枉我,我这刚从皇宫出来连家都没回第一件事情就是来看望老师,难道这还不算有孝心吗?”
徐光启呵呵笑道“好,那就算你知趣可以了吧!说吧什么事情?是不是要回山东了要跟我道别?”
刘凡嘿嘿笑道“老师慧眼如炬,果然被您猜到了。实话跟您说,这次我确实是要回山东,不过我不是想跟您道别,而是向请您一起去山东颐养天年!”
徐光启惊讶的看了刘凡一眼,继而摇头道“你的好意老夫心领了,但是我是不会离开京城的!”
刘凡急道“那是为何?老师这么大的年纪了,也该告老还乡了吧。何况想在温体仁当政,就是您再有才华也没有施展的余地啊!还不如跟我去山东呢!到了山东您就是太上皇,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一定全力支持的!”
徐光启笑骂道“什么太上皇,不要乱说!其实老夫不想走的原因主要是我编写的崇祯历书还没有完稿,需要在京城搜集资料,要是跟你去了山东,老夫半生的心血可就白费了!济民,你能理解吗?”(。)
第329章 徐光启的托付()
对于徐光启编写的这本崇祯历书刘凡到是知道一些,历史上这本书从崇祯二年开始一直到徐光启去世都没有完成。徐光启去世后,这本新历法由李天经继续编写一直到大明末年才完稿。但是那时候大明王朝已经走进末路,这本奇书也因此而无人问津了。
刘凡的到来虽然改变了一些历史,但是一些人和事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徐光启还是一如既往的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和编写这本巨著。这是他半生的心血结晶,刘凡也不忍这个可敬的老人因此而伤怀。考虑到这个原因刘凡还是放弃了继续劝说的打算,无奈的说道“既然老师不想学生也不好勉强,但是老师如果有用的到的地方还请老师直接告诉我,刘凡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老师完成心愿!”
徐光启感慨万千的说道“老夫当初收济民为学生也是抱着偿还恩情的心思,但是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却渐渐喜欢上了济民的好学性格以及出众的人品。老夫已经年过古稀,没有几年好活的了,能在晚年收下你这样的一个学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啊!济民,老夫虽然不能跟着你一起离开,但有些东西却要交给你!”
徐光启说完转过身从身后的书架旁拿出一个檀木小箱子放在刘凡面前,然后看着刘凡郑重的说道“济民,这些书是近年来老夫和利玛窦教士一起翻译的一些西方著作,以及老夫专门搜集的一些先贤关于垦田,水利,救荒,盐法,屯田方面的书籍。还有一副老夫特意从郭居静教士那里要来的世界地图。老夫大半生都致力于推广西学,主张西学东用,无奈个人力量有限,一直收效甚微。我知道济民对于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很感兴趣,现在我就把它们都交给你吧!济民希望你能秉承老夫的志愿,为我大明打开一条新的道路。”
徐光启说完却忍不住老泪纵横,自从明军萨尔浒之败以后,他半生都在为大明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让他欣喜的是光明的道路他找到了,但是却因为与当下主流文学不符合而一收到排挤。他给朝廷上过很多切实有效的奏折,如拟上安边御敌疏拟缓举三殿及朝门工程疏处置宗禄边饷议漕河议治国安邦的谋略,但却没有一个建议得到重用。现在他老了,老的快要走不动了,他只能带着他满腔的热血和报复,落寞的走进坟墓。
看着徐光启眉宇间无意流露出的痛苦和无奈刘凡心下也有些酸楚,珍之又珍的从徐光启手中接过木箱,刘凡铿锵有力的说道“老师放心,刘凡别的不敢保证,但一定能够保证不会让老师的心血付诸东流。三年,只需要三年的时间,我一定让老师的著作传扬天下。”
“好,好,好!”徐光启激动的拍着刘凡的肩膀道“即是如此,老夫就托着这把残躯等你三年又何有妨?济民要是能够让天下人都能够睁开眼看世界,那老夫的心愿也算是完成了,老夫这一生也就无憾了!”
刘凡坚定道“老师放心,刘凡说道就一定会做到!”看到老人开怀的样子刘凡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老人看到他的著作流传天下的那一天,而且速度要快。现在刘凡甚至在想着实在不行的话就印上几万本,免费发售书籍,反正就算是二两银子一本书的高价成本,也不过才花费不到十万两。这个数字刘凡还是可以承受的,只要能够报答老师的恩情,刘凡绝对不会吝啬区区一些钱财。
这次刘凡虽然没能将徐家父子请回山东不免有些遗憾,但收获了这么多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著作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刘凡可是很清楚知道现在翻译书籍有多么的困难。现在欧洲最上流的语言可不是貌似高贵法语,更不是后世流传极广的英语,而是源自古罗马帝国的拉丁语。在教会势力及其强大的欧洲,一些著名的科学著作都是用拉丁语书成的,拉丁语语法复杂多变,要想掌握非常困难,除了梵蒂冈的教会人员,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会的都不是多。这样一来就给翻译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这两年来刘凡索罗的传教士也不少了,但是翻译工作却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现在有了这些书籍,刘凡就再也不用为军校缺乏教材的事情而担心了。更不用为翻译西方的著作而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了。
在徐光启的盛情挽留下刘凡留下来享受了一次温情的晚宴,之后刘凡抱着檀木箱子急匆匆的离开了徐府,连家都没回去直接回到了牛屯堡的军营。回到军营之后,刘凡当即找来李小虎让他派两个人日夜不离的守着这个箱子,直到返回山东。
在焦急的等待了三天之后,刘凡终于等到了由崇祯的圣旨和兵部签发调令。或许是刘凡这次立的功劳确实不小,这次朝廷倒是难得的大方了一次,直接将刘凡由副将(副总兵)提升为胶莱总兵兼胶莱盐运司盐运使。这也预示着刘凡和左良玉等人平级了,再也不用处于兵多将广却职位很低的尴尬位置了。
九月二十日,刘凡告别了前来送行的王朴,骆养性,徐骥等人带着四千多破虏军士兵以及两万多俘虏踏上了返回山东的路途。
经过半个多月的行军,刘凡于十月初,抵达山东境内。此时的刘凡已经离开山东整整一年有余了,这一年来刘凡南征北战,不但打出了破虏军的威名,让破虏军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极高的声望。最重要的是刘凡的官职升了,刘凡升任胶莱总兵和胶莱盐运司盐运使,也意味着刘凡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莱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前制约着刘凡发展的矿产原料和人口土地方面的原因再也不复存在了,在加上崇祯的支持刘凡可以放心大胆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再也不担心过多的掣肘了。(。)
第330章 终回胶州()
得知刘凡率领大军返回石河之时,心情激动的张瑶和孙元化等人带人出城十里迎接刘凡的归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些收到消息的百姓们也自发的前来迎接他们这些亲人,朋友以及这些保护他们安全的子弟兵。
战马缓缓的向前,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庞,刘凡心中却有些不知所措了。人言,近乡情更怯。面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刘凡心中涌起了难言的悸动。
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刘凡翻身下马,快步奔到众人面见,一把将眼前的人紧紧的抱住,刘凡动情的喊道“师兄,我好想你啊!”
感受到刘凡热情的拥抱,孙元化连忙安慰道“济民大胜归来可喜可贺,应该高兴才是。都这么大的人了,就不要这么小孩子气了。好了,放开我吧,大家都看着呢!”
刘凡见状赶紧收回自己的胳膊,尴尬的说道“那个,师兄你别见怪,我就是有点激动了!走吧,咱们回府再说,这次老师可是让我带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啊!”不等孙元化回过神来,刘凡就拉起张瑶的玉手,快步走向城门。
再次回到石河城刘凡不禁感慨万千,刘凡惊奇的发现现在的石河已经不是他刚离开的那个小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堪比胶州城的繁华大城市。
站在城门处远远望去,街道两旁到处都是鳞次栉比的商铺,街道两旁拥挤的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有商贩,有农夫,有士子,甚至还有一些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来往穿梭于人群之中。透过这些繁华的景象刘凡有种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民国时候的上海的错觉。一样的繁花似锦,一样的热闹非凡。不同的是这里是大明的地盘,刘凡心中暗自告诫自己,中华民族不会就此沉沦,这里更不会沦为洋人的游戏场。现在不会,以后更不会!在石河城百姓的夹道欢呼声中,刘凡带着亲兵队以及孙元化等人回到了守备府。
“夫君!”刘凡刚刚踏入后院之时,耳边突然出来一声急促的娇呼声。就在刘凡还没来及反应时,一个柔软的娇躯突然涌入刘凡怀中。女孩紧紧抱住刘凡的虎腰,抽泣道“夫君你好狠的心呐,走了这么久连一封信也不回,你可知道英儿有多么挂念你啊!”
嗅着鼻间萦绕的幽香,刘凡拍拍娇妻的肩膀,柔声安慰道“好了英儿,夫君知道错了,以后一定改还不行么!你看师兄他们都在这里呢,先放开我,有什么事情一会儿再说,好不好?”
淑英闻言娇呼一声,偷偷抬起头,四处观望了一下。一眼就看到孙元化强忍的笑意以及张瑶略带戏谑的笑脸。俏脸不禁一红,连忙放开刘凡的怀抱,揉着红肿的眼睛,羞涩道“知道夫君今天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