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7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面上皇帝是在鼓励佃户赴窄乡垦荒,而且注定会有不少佃户积极响应。

    从原来给人卖力气、耍胳膊,到能有自己的土地,只要不是傻子,人人算得出这个帐。

    但此举还有个隐含的意思,那些以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了大量土地的官宦、巨财、豪商,空有土地在手,但替他们耕作的人必然大量减少。

    土地无人种,便等于累赘,到时候年时不等人,地主们总得想办法,弄不好原来替他们跑腿、牵马的部曲都得赶出来种地,给主妇打扇、捶腿的丫环也得去织布采桑了。

    长孙无忌想想,对皇帝的这道诏旨也感到害怕,幸好此诏只说是针对江南诸州,没有包括北方,不然,连他也要闹心好一阵子了!

    此诏下达的时间点也极为讲究,正是八月末九月初,各地马上便要进入秋收,佃户们按着契约,很快便可打下粮食。

    只要他们交完了雇主的差事,然后他们便可自由了!

    赵国公不得不说,皇帝此举一下子抓住了根子,窄乡之所以窄,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密集、可授土地少,二是地方荒凉偏僻,无人愿意去开垦。

    这个法子只要施行起来,将遍地有人开荒,土地指定会大大增加,民有定产,人心安定,于国是有利的。

    但长孙无忌就怕皇帝尝到了甜头,再推而广之,跑到江北甚至秦岭一带来推行,那可就要秧及到他赵国公了!

    他暗示某位御史,给皇帝上了奏折,御史委婉地说,此举可能带来原富庶州县人口凋敝,各业萧条,弄不好恐有民怨,甚至引发暴乱。请陛下深思!

    皇帝的回复简单干脆,“萧条?朕将荒僻之地变作繁荣,何来萧条?难道朕放弃大片的荒山、只保极少的富镇才不萧条?暴乱?向来只有民饥生乱,朕鼓励无地佃户们自食其力垦荒,不须朕掏一文大钱,又免收他们两年的地租,他们即可凭借一已之力改善生活,过得体面,何怨之有?”

    御史的这道奏折引发的直接结果,是金徽皇帝再下了一道诏书:廷州刺史高审行提出的,有关“凡肇事者,法外须另缴余田”的法子,朕以为深得民意,赦令在前诏所涉江南诸州即时施行!

    廷州的做法被皇帝大加赞赏,江南各州,如境内富户纨绔、官宦世家子弟中有违法犯事的,除了依律处罚之外,凡是有永业田、口份田以外多余土地的,视罪行轻重,按等罚没若干!

    罚地也是搭头,丝毫不会减轻涉事人的罪等!

    这就更明白了,皇帝不担心佃户们闹事,担心的是那些富户。而且皇帝根本不怕这些人。

    赵国公现在再看,皇帝此举不但有不知多少的佃民拥戴,而且佃民们去往的目的州府,官员们亦是十分欢迎。

    谁不知道辖域内人口多了,带来的可是州县升格、官员升职?

    这么看来,有可能对皇帝此举最为不满的,也就是那些诸州的土地大户,但他们糊里糊涂地便占在了少数。

    皇帝并未登高而呼,但手中都是他的支持者,也难怪他什么都不怕了。

    最近,金徽陛下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件事情上了,日常朝会还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但他每隔一两天便到太极殿处置政事。

    太妃徐惠几乎每天都被皇帝召见,有时只是她自己,听说是在细商两道诏书颁布后的细节。至于是什么细节,连赵国公等人也不知道。

    不过,一些零零散散的政策不时经徐惠的手拟定出来。

    先是颁出了一道,“各州捕获私盐者处置之法”,其中说到,凡抓到贩私盐者,只要此人认真供述本人原籍原乡、且核对无误者,免笞。

    涉事地的盐官须按私盐者供述,与涉事者原籍核实,其名下有无地亩,地亩去向,分门别类,区别对待。

    只要是为生计所迫而贩卖私盐的,捕获官府给其出据国内通行的贩盐凭证,今后,他们只要按凭缴纳远远低于官税的盐赋,便可正正经经以此为业,不必再做贼似的东躲西藏。

    而且只要有一地官府收过他们的盐税,在其凭证上加盖了税讫印章,其他州县盐官不得再度征收,违者重处!

    只是涉关私盐的这一道法令,其中各款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细致到连赵国公都吃惊的地步。

    徐惠对赵国公等重臣一直极为尊重,而且她又在赵国公的手下参与清议,赵国公本着关怀下属的名义,总算抓到个功夫,将徐惠叫住了。

    “徐给事中,最近老夫见你很是忙碌,不要弄坏了身子,你还很年轻呢!老夫如果记得不错,你应该比谢贵妃年纪还小些吧?”

    徐惠站下,恭敬地对赵国公施礼,“国公,你有何吩咐?最近属下是有些忙,你看我,不是刚刚按陛下的意思拟定了私盐处置之法?”

    赵国公赞道,“此法不错!真是不错,化贼为工,连那些以捕私为要务的盐官,如今也变身为户籍官,往来勘核,而且做事亦主动多了!”

    徐惠道,“陛下说,此法的奥妙只在‘不得重复收税’,他们去的晚了,一旦被别处盐官盖了章子,税便收不到了,不抢哪行。”

    “怪不得!这样看来,原来各地冗重的盐务官亦能精干起来,养盐之钱也可大幅下降,那么降税便大为轻松了!陛下治国之法真如烹制小鲜,但不得不说,徐给事中确是陛下的良助!”

    徐惠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国公,陛下的高妙,徐惠往往只能窥得其中一二,有些事不得不使陛下三番两次讲解,才能领会过来。徐惠只是多做些文案上的功课,不称国公之赞。”

    她说,“陛下说凡制典章者,必有仁者之心、奸者之思,方能称职。”

    赵国公大感惊奇,怎么制定章法还提到了奸与不奸?

    徐惠笑着说,“开始卑职也不大明白,但陛下说,一项政策出来,单单凭着有爱民之意是不够的。因为律法在底下施行时,总有奸滑者去钻空子,吃亏的总是老实人。

    因而在制定典章时,拟定者便要在大局上是个仁者,而在细节上,得将自己当作奸滑之人,想奸者之所想、尽量堵上这些纰漏,让那些奸滑者根本无隙可乘。”

    赵国公道,“但陛下总去做仁者,却把涉奸之事让徐给事中去想,也是难为你了!”

    徐惠脸不由得微微一红,掩饰道,“国公,你应该明白陛下的意思,为何取笑于我。”

    赵国公笑着,和蔼地对她道,“你常与陛下在一起研商,责任重大。”

    徐惠道,“国公务请细言,陛下总说,朝中众臣中唯赵国公与江夏王,一文一武,又是皇族亲近之族,凡事最为无私,可堪倚重。”

    长孙无忌听出来,这是她最无意间讲出来的,那便是真的了,原来陛下对赵国公府的态度未变,他放心了。

    又问,“老夫确是一向与陛下站在一处,一同进退的,只是陛下年轻气盛而日常只有你在陛下身边,凡事对陛下宜多加劝慰,去其躁火,以求施政不偏不倚。”

    徐惠道,“谨遵国公教诲。”

    赵国公再道,“比方上次的‘励佃民开荒之法’,确属百年大计,但老夫一直担心,可能有失佃富户聚而闹事,可能会坏了陛下大政!前日不是还有御史上过本章?你提醒陛下,不得不考虑。”

    这才是赵国公最为关心的事,最后装作无意提出来。

    徐惠道,“哦,是这事呀,陛下倒是说过。”

    “陛下怎么说?”

    徐惠道,“陛下讲,最近国事承平,了无战事,他的那些武将们已经闲得不能再闲了,只盼着哪边闹事。”

    赵国公一惊,徐惠再道,“而陛下说他最最拿手的便是平乱,料想几个富户还不能用到武将,他在宫中闲得发慌,到时一定去闹事处巡游一番!”

    赵国公有瞬间的恍惚,竟然无语。

    看来,皇帝是不怎么怕富户们闹的,闹一回,在从无败绩的皇帝跟前绝对捞不着便宜——也就是往皇帝手中送田、送地。

    她说,“国公,这只是陛下与卑职的私言,你听听就过,不要传出去,不然恐陛下见责。”

    赵国公连忙点头,徐惠再道,“陛下说,北方均田一向搞的很好,非江南可比,他的施政重点是江南,而北方……”

    “北方如何呢?”赵国公热切地问道。

第1250章 寂静无声() 
    徐惠有些吞吐,不想说,但这正是赵国公最想知道的,他笑道,“这好像是大事,老夫不该多问,给事中不必说,”

    徐惠道,“卑职瞒谁也不能瞒国公,我们刚刚还说了,赵国公乃是陛下最为倚重之人,谁说国公就不该听?”

    她凑近了,低声道,“陛下偶然说过一句,北方广阔,又有延州高刺史正在开荒,接下来灵州、夏州再将官办开荒施行起来,地是不缺的。只要无人惹到陛下烦心,北方不行江南之法。”

    赵国公彻底放心了,皇帝意思很清楚,江南鼓励的是个民垦荒,而北方则重点是官府组织垦荒。那么自己名下的那些土地真的无忧了!

    看着徐惠款款离去的背影,赵国公想,还有个人自己疏忽了,武媚娘。

    他可不能事事只听徐惠一个人的口风,总要有个参照对比,所谓兼听则明。而且也不能让徐惠独大。

    只是武媚娘在皇帝心幕中,好像并不怎么讨喜,想个什么法子呢?

    皇帝最近对赵国公一如既往的尊重,凡有大事,必少不了请赵国公参与意见。但有些事,比如拟个看起来不甚主要的诏书,他却只与徐惠商量。

    除了皇帝,赵国公最不想除自己之外,还有什么人占到独一份儿,那显示着重要性。

    如果武媚娘也起些作用,那徐惠就不是独一份儿了。

    长孙无忌看得出,武媚娘要某些方面要比徐惠更重于表现,只是她没有机会罢了。那么他正该巧施四两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