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6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回应高审行的,是诏令驻防延州地面的敦化、延川、塞门、延安、金明等七座折冲军府,密切配合延州维持地方治安,严控匪盗,由兵部尚书薛礼从中协调军地关系。

    尤其要“确保高刺史一家的安全”,以防有人打高刺史的闷棍,并特意叮嘱,让延州刺史府配备精干卫队。

    延州在北边拱卫京师长安,十来万的人口分布在那么大片地方,还是有些少了。武德末年突厥轻松进犯到渭水边,延州一带没被朝延经营好,也算一个原因。

    假使此地人烟稠密,五谷丰登,处处安居,再一直延展到灵州、夏州以北的内河套地带,那么,黄河边的丰州、胜州等地也就有了更稳固的后盾。

    金徽皇帝想,任何敌对者,也别指望着再将此处当作进犯长安的基地了。

    甲寅日早朝,濮王李泰向皇帝复命,呈上了感业寺还俗的陵园妾名册,感业寺共有陵园妾六十多名,只有少数几个明确表示不想还俗。

    一则是这些人可能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艺,二则人只要在感业寺中过过水再出来,也就等于在仙界入世、出世一遭,原来的身份也就模糊起来。

    而有十几个先朝的遗妃遗嫔们,还是很在乎这个婕妤、美人的身份。再说,如今寺内又派来了不少的侍者、宫人,日子也没多难过了。

    濮王李泰又不是去强迫她们还俗,全凭自愿,只要符合圣诏所说的条件,只要想出来,濮王一概应允。

    皇帝翻了翻名册,那个郑充媛、武才人,果然就在五十来个人当中。

第1240章 各上本章() 
    女学师资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来,学生人数就有些少了。

    皇帝下令第二次在民间海选,受到民间各地的热烈响应,报名者挤破了各地衙门。

    眼下民间都知道了,太极宫和掖庭宫中所有的犯妇、罪人之女,战场上俘来的敌军女眷全被皇帝出放了。

    皇帝不喜欢这类人,好像比较喜欢女学生。

    女学生与宫婢不同,前者有正常的平民身份,而且因为身处太极宫,身份好像还高过平民——什么平民敢到太极宫来?后者则纯粹是太极宫的附属。

    那么就是说,金徽皇帝也不喜欢官宦人家的女子,她们太娇气。

    而来自于民间的这些女子跟各方各面都没什么瓜葛,单纯。看来两次海选大有深意,绝不仅仅是招些女学生这么简单了。

    有人拿出自己的依据,“你看,皇帝后宫不能只有一后九妃吧?我猜,剩下的那些嫔位、世妇,早晚要在女学生中择优充任!”

    海选条件苛刻,但更重家世,这不更印证了人们的猜测?

    这将是大多数平民人家一步登天的机会——只要入了女学,便有可能由平民跻身于上层,而且中间环节少之又少,

    ——只要脱颖而出,得到金徽陛下喜欢。

    太极宫中以两仪门为界,两仪门以南,中书省、门下省、舍人院、弘文馆那些政务衙门办公地不变,两仪门以北大部分的宫室划给了女学。

    除了两仪殿、甘露殿、延喜殿这些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之外,其余全部的附属殿室,亭、廊、馆、榭,都是女学的活动范围。

    这里与掖庭宫隔着一座宫门,她们可以自由穿梭,在宫官的带领下,学习管理宫中日常事务,还可练习采桑、养蚕、织纺、补缀、浆洗、丝绣。

    而感业寺来的先皇遗妃们,重点教她们礼仪、德容、诗词。

    这里全都归太妃徐惠管辖,皇帝令她掌管女学一应事务。

    考虑到徐惠日常肯定有许多事,出入请示不便,皇帝任她为给事中,正五品上阶,人到了门下省侍中、樊伯山的麾下。

    门下省办公地点就在两仪门外,如果徐惠有什么事,不必多跑路,只要出两仪门与樊伯山一说,朝会时,皇帝也就知道了。

    而且,徐惠的加入也使侍中樊伯山多了一份倚仗,皇帝每令门下省发诏,樊大人时有交待徐惠来完成,而徐惠的文字甚合金徽皇帝的口味。

    徐惠是女学之中唯一一个可自由出入两仪门的人。

    柳玉如对皇帝这样的安排很合意,樊伯山是她们的长辈,隔于皇帝与太妃徐惠之间,这说明皇帝开办女学的态度是很端正的。

    不久,中书令于志宁私下里与皇帝说,“如今樊大人手下的门下省,风气肃然,官吏谨言而敏行,微臣的中书省已深感跟不上步子了。”

    皇帝笑问,“因为什么?”

    于志宁说,“因为门下省有太妃徐惠。外衙自古少有女官,微臣手下们都说,这很令人提神的。”

    皇帝道,“还有这个说法……中书、门下两省,朕总不能厚此薄彼,于大人你说,女学中还有谁能胜任中书舍人之职?这也是个正五品上阶。”

    于志宁说,“陛下!你真是太英明了!微臣就是这么想的,门下省有的,中书省也该有,这标示着中书、门下两省同等重要的层次……微臣提议女学的武媚娘出任。”

    皇帝问,“于大人最近可见过晋王?”

    于志宁道,“陛下你真英明,微臣昨天还见过晋王。”

    皇帝道,“准奏,武媚娘为中书舍人,她与徐惠一样可出入两仪门,但不管女学,同样也不必参加朝会。”

    金徽皇帝知道一定是晋王找过于志宁了,最近李治在吏部干得风生水起,如果自己拒绝了于志宁的提议,在于大人面前没面子的,一定是晋王。

    在外衙安插两个女人居然有这么大的用处,能令各方各面都有面子,皇帝也没少什么,因而未加思索便准允了。

    从此,能够由太极宫自由出入两仪门的女官,变成了两个人,给事中徐惠和中书舍人武媚娘。

    两个女人在两仪门外碰了头,徐惠有些意外,和失落,因为她曾与金徽皇帝隐晦地表示过,她不喜欢武氏。

    但武氏仍然进来了。

    武媚娘在相貌上当然比徐太妃占着优势,徐惠想,看来皇帝亦不能免俗,他老子当初不也是这样,那个郑充媛也是仅凭着容貌,便轻轻巧巧坐到了末嫔的位置。

    而武媚娘进宫之后未管女学事务,徐惠认为,这只是两人介入女学时间早晚的差别罢了,武媚娘一定比自己更讨喜。

    在太极殿前,徐惠与武媚娘招呼道,“武才人,我听说你入了中书省中书舍人,而我在门下省,我们又在女学共同授业,恭喜你呀。”

    武氏过去的身份是才人,而徐惠是充容,她恭敬地向徐惠施礼道,“原来是给事中姐姐,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不负金徽陛下的厚望,但我们既然有了官职,过去的身份不好再多提了。”

    徐惠愣愣地,看武媚娘回身进了太极殿前的舍人院,心说,“想不到,两个先皇遗妃,跑到本朝来比试!你以为我愿意再提那个名号?”

    皇帝与后妃们迁居大明宫之后,原来在太极宫服务于皇帝议政的中书、门下两衙均未随迁到大明宫去,仍在原地点办公。

    日常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的朝会,三省六部的官员要从原办公驻地骑马、乘轿赶入大明宫的丹凤门,散朝后各归本衙。

    皇帝不将中书省、门下省两座中枢重衙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每天散朝之后,也很少中途再找他们,就是要让他们有些自主,不必事事请示。

    但最近樊伯山和于志宁分别向金徽皇帝提出了重要的谏议。

    樊伯山转交的是太妃徐惠的建议:女学生学业期满后出宫的年纪应提前。

    女学生十三至十五岁入学,二十岁出宫。那么十三岁入学者要在宫中住七年,十五岁入学者出宫时,在宫中也有五年之久。

    徐惠说,这样一来,她们在女学中占用员额时间过久,而离开太极宫后成婚的年纪又普遍晚于民间。

    到那时,民间或军中优秀的男子大多已经成婚了,这有违于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办学的初衷。

    皇帝拿去与柳玉如商量,最后准奏:女子入学的年纪不变,人再小了心智未熟,女学又不是替人看孩子,但结业离宫的年纪统一定到十六岁。

    皇后说,“这样一变更,可令一次选不进来的女子,再有两次机会参选,一直可到十五岁仍有入学的机会。

    而她们在女学的时间从一年到三年不等。这会使优异者有较多的时间学习,又加快了女学中人员流动的间隔,可教授的人员也增加了不少。”

    但皇后私下里笑问,“陛下,这样一来,这些女学生们刚刚脱离青涩、你便打发她们出宫,陛下会不会有点舍不得呢?”

    皇帝道,“兴办女学难道是朕一力坚持的?还不是听了你的意思!再说,朕对那些青瓜可没什么想法。”

    皇后琢磨道,“哦……青瓜,臣妾好像在哪里听陛下说到过青瓜,可陛下是在哪里说到过呢?臣妾一时间怎么想不起来了。”

    皇帝连忙道,“朕朕朕真不想百年后留下那么多罗累!!朕可不想遍地挖井,到最后哪个也挖不出水来!”

    中书令于志宁提出:今朝廷卿士,只喜欢入京为官,而不喜欢出任地方官职,这是因为京华之地衣冠集聚、机会很多,只要略加从容附会,便可不劳而成。

    但一出外职,机会就少多了。

    不得不说于大人的这个谏议切中了当今官场的要害。

    许多人宁愿在京职上整天晃来晃去,也不愿出京。像高审行那样,欣然以平阶离开国子祭酒之清贵职位、去外州出任刺史,简直就是个异数。

    于志宁指出,这项弊端的关键,是官员升迁机会的不公平,扎堆在京的官员更易于升迁。

    而一旦出任外官,情况就很难说了。

    皇帝神情一振,于志宁的这个提议涉及到吏制革新,少不了吏部尚书、晋王李治的参与,

    “朕猜这个谏议是于大人手下那个女舍人提出来的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