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面按着一个清晰的手印。

    这叫作手印砖,尚书省独有。

    有特权的地方便有人伸手,有的是手心向上来要好处,有的是手心向下来捉取,还有的是两根指头来夹、三根指头来捏。

    高峻以为这些手印砖便是警示,还有那些无处不在的莲花图案,是对出入这里的所有官员们无声的告诫。

    这里应该是最有规矩的地方,以高峻看表面上也是如此,各个衙门里的官吏忙忙碌碌,办的都是公事,午饭后一般都不回去,就在书案上摆上一盘棋,落子声清晰可闻。

    但皇帝陛下因何话里话外的、仍在不时地暗示“规矩”呢?这应该是皇帝最为关心的问题。

    而高峻认为,自己是属于像西州那样的地方的,他喜欢不拘一格,不喜欢被约束,而且简直离规矩差得很远。

    他喜欢牧场一定胜过喜欢尚书省这个地方。而且他感觉,自入了长安之后,好像连炭火都有些被亏待了——它已有许久不曾尽情的驰趋。

    高峻给自己先定下了一个规矩,少指手划脚、少发号施令,尤其是在那些老资格的尚书面前更该如此。

    比如刑部尚书刘德威,今年都快满六十七岁了,此人在武德元年便率部归唐,授左武侯将军,后任过并州司马、益州长史、雍州别驾、同州刺史、大理寺少卿、卿、散骑常侍等职。

    在这样的一位履历耀瞎人双目的老资格面前,只有二十几岁的高峻即便是个正二品的尚书令,对刘德威的尊重之意也是发自内心的。

    刘德威以平直廉洁闻名当世,应该也最重规矩,不然以他年近古稀,不可能仍然稳居高位。

    像刘德威这样的人,还有礼部尚书唐俭,户部(官称民部,虽犯着皇帝讳,但不知为什么,guān fāng一直叫民部。不过众臣口头上习惯叫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的年纪也都不小了。

    这样掰着指头数过来,如果再加上兵部侍郎李士勣,尚书省六部之中,的确有些老气横秋了。因而高峻还给自己定下个规矩,就是多学习。

    皇帝让高峻到尚书令的位置上来,除了有他说的“开六部之风”的表面理由,高峻认为,让他学习和熟悉六部执政之精髓,积累经验、发现敝端,也算极为重要的一条。

    举家迁至长安后,高峻发现家人中最高兴的是丽容、丽蓝姐妹,其次是谢金莲,她们仿佛连气质也提升了。

    而樊莺、思晴、崔嫣等人至少在态度上变化不大,尤其是柳玉如,她骨子里对权威和权力的戒备、与防范之心,直到自己出任兵部尚书时都一直很重,也只是js3v3

第1080章 有些麻烦() 
高峻冲李士勣拱拱手问,“李大人,你有何见教?”

    李侍郎恭敬回道,“高大人,下官这里有件军情,以为有些麻烦,但方才在朝堂之上,下官考虑突然间提出来的话,会令高大人没有功夫详审,因而未讲。”

    “哦?!”一听有军情,高峻立时留意,若说有些麻烦需要详审,那么李侍郎正该当庭提出来请太子拿拿主意,不然军情便耽搁一天。

    李士勣能决定压下来,那么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高峻道,“不知是什么事?国公你是老一辈的兵部尚书,一般的事情自可酌情处置、以时效为上,不必事事等我知道。”

    李士勣谦卑地回道,“高大人你客气了,虽说高大人已是尚书令、主管六部日理万机,但大人仍兼任兵部尚书之职,下官怎敢逾越!”

    说着,递过来一份军报。

    高峻接过来看过,眉头微微地皱了皱,因为这可不算是件小事。

    军情最先是由饶乐都督府大都督——可度者派人传出的,先报至了营州,然后由营州三天前送抵长安。

    可度者说,他北面的松漠都督府大都督——窟哥,正调动其下属十座羁縻州之兵力约五千余众,陈兵于饶乐都督府北方边界,原因尚且不明。

    饶乐都督府大都督可度者,一面严阵以待,一面对对其进行安抚,一面将军情报出来。

    李士勣说,“饶乐都督府是去年设置的,境内部族是宇文部一个分支,名为奚部。贞观十八年,奚部以化外蕃属的身份、随同幽州、营州出征高丽,因见大唐兵威强盛,奚部自请归入了大唐。

    “而此次要举兵南下的松漠都督府也是同年归入的。他们在饶乐都督府的北面,其部族也是宇文部的一支,即契丹。

    “契丹的首领窟哥被任为松漠都督府的大都督,陛下封他为‘无极县男’爵位,其部下分置十座羁縻州,以各部酋长为刺史。”

    高峻听李侍郎絮絮叼叼地说个没完,心中有些急躁,这么大的事,居然被李士勣搁置了三天!加上途中所耗功夫,就不知耽误几天了!

    这两座羁縻都督府刚刚归入大唐不久,而且在松漠都督府的北面还有室韦部,其部所属的地域更为广阔肥沃。

    贞观十八年,大唐讨伐高丽之后,室韦部也开始向大唐朝贡,大首领莫贺弗,不久前也表达了要归入大唐的意愿,并有意接受大唐授于的都督之职。

    在这样的一片大好形势之下,奚部与室韦部之间的契丹却忽然骚动起来,而长安正该及时作出处置、问明原因,尽量对其进行安抚。

    不然,事态扩大,松漠都督府北面的室韦部也会观望、驻足不前,甚至打消近期并入大唐的计划。

    高峻认为,有关饶乐、松漠都督府方面的任何的风吹草动,身为老资格的兵部高级官员,李士勣都不该如此拖拉、轻率。

    万一此事发展到再派大军压制的地步,且不说严冬已至、劳民伤财,就算胜了,也势必影响到大唐皇帝对边境地区的施政方略,兵部将难辞其咎。

    而尚书令高峻正兼任着兵部尚书,失察的责任就更大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与契丹部发展到了非动兵不可的地步,高峻先前于清川江北岸凤头城——龙兴牧场一线的布局,便会后方不稳。

    而盖苏文会怎么做,高峻一时间都想不大清楚。

    李士勣不会不知道这些!

    他在此事上虽然言辞极为恭敬、严格地遵循着上下级的礼节,但其中显露出来的不良用意,还是令高峻极为不快:

    你耍聪明是可以的,但别让我看出来!一瞬间,高峻心头的怒气积聚到了不好控制的地步。

    只不过李士勣上一次被摔一跤的事、还有夫人柳玉如有关遇事要隐忍的告诫之语,提醒着他强忍内心的不快,皱着眉头问:

    “李大人,接报三天你都不讲,看来是详审过其中的厉害了,也该有个大致的应对方案,你来说说看。”

    “高大人,下官确曾苦思应对之道,化外之民总有个训教的过程,松漠都督府自去年入域以来,我们虽然派官、划州、增设机构,但主官还是原班各部首领,稍有不如意,便要闹出些动静来……”

    高峻制止他再说下去,“松漠都督府有什么不如意呢?李大人三天来可探察过与此事相关的细致内情?”

    李士勣有些吱唔,“呃……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原因总该会有一些吧,但详细的,饶乐都督府却只字未提……”

    高峻道,“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既然原因都未明,那么李大人初步的应对之法……是不是也没有呢?”

    李士勣在回答尚书令的前一个问题时就有些语吃了,按理说,饶乐都督府大都督可度者,在此次事件上做得已然很不赖了。

    可是堂堂的兵部侍郎李士勣,接到军情三天、仍这样含混地应对和推诿,连他自己都觉着理不直、气不壮了。

    见尚书令已有不快,李士勣回道,“高大人,此事其实最怕妄传、鼓动,一人传虚、三人传实,本来不大的事兴许就传大了。因而下官初步有个打算,打算传令幽、营等北部州府,严禁与此事无关人员越境走动、串联,不知高大人意下如何?”

    高峻忽然没气了,笑道,“在下年轻,也无甚经验,听李大人之法真有些道理……不知李大人还有什么良策?”

    李士勣说没有了。

    高峻道,“幽州、营州一带正是李大人故旧居多,本官知道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正该归营州节制。如若北方事大,还望李大人勇于任事呀!”

    尚书令说这番话时,李士勣察看对方脸上的神情、研判这番话是否真表达了高峻的本意,但他什么也没有看出来,至少没看出有假。

    他躬身道,本官食大唐俸禄,理当尽责!就算再度提兵出关,也是不在乎的!高大人尽可随时吩咐。

    高峻点头,转身走了。

    李士勣照例躬着身子在那里相送,高峻都走了好一阵子,他也没动一动。

    难道高峻对此事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他刚才表现出来的不快,难道只是怪自己没将北方军情及时上禀给他?

    虽然找不到什么确凿的依据,但李士勣绝不相信高峻会如此的轻率。如果谁简单地认为他匆匆离开、就是想着回府去见他的某位春心萌动的夫人,那未免太小看这位尚书令了。

    高峻数日前当众夸下海口——说一月内,取铁瓮城守将的脑袋来祭奠思摩一事,李士勣到目前都不敢怀疑。

    一是离着最后的期限尚有时日,二来他知道说此话者是谁。轻敌与刚愎自用乃是兵者大忌,那样会败得很惨。

    李士勣胆敢对军情压留不报,基本不担心受到太子殿下过多的责备。

    他认为此时将松漠军情通报给高峻,火候上也拿捏的恰到好处,高峻掌管着六部、事情千头万绪,而自己只是个兵部侍郎,能三天见上尚书令一面情有可原。

    而高峻一旦得知了此事,那么下一步怎么处置、松漠方面会有什么结果,便不再是李士勣能够左右的了,当然也不必由他来承担责任。

    至于松漠都督府的窟哥因为何事动兵,李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