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先锋廖化-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剑矶嗳硕祭床患叭ツ帽鳎虼怂郎思唷�

    另外,城中各部曲长多被张梁派了出去不在城中,而此时的管亥尚在重伤之中,自保尚且不暇,能领兵作战的除了张梁自己便只有廖淳与何邑这两个小头目了,虽说廖淳在发现官军偷袭入城后,在第一时间去放出了卞喜与裴元绍二人,但是他们四人终究是从荆州来的客将,且只是芝麻绿豆般的小头目,因而也难以引领城中兵士去抗击官军。

    但是官军这边却不一样的,皇甫嵩除了有刘备、张飞、关羽三员猛将之外,更有骑都尉曹操带着大汉王朝最后的王牌羽林骑助战。

    很快官军便占据了广宗城中的几条主要街道,掌控了整座城池。张梁只得随着溃逃的乱军冲出城去。

    ,!

第八十六章 身亡() 
张梁退出了广宗城,却被关羽、张飞二人一路紧追不舍,在被逼无奈之下,张梁只得再次做法召唤影将,然而天色尚未大明,投射出的人影模糊暗淡,耗费去了张梁许多的精力,以至于几近虚脱。

    影将现身之后,关羽、张飞虽被缠住,但张梁也因停下来施法而远远落在了逃亡队伍的后面,逃亡的黄巾将士无论打斗如何的彪悍,然而终究是些没有军纪的乌合之众,此时只顾得自己奔命,哪里还顾得上去保护什么主帅不主帅的,张梁也因此被官军赶上,死于乱军之中。

    张梁一死,他所施展的法术也随之消失,于是关羽、张飞便二人随着身后赶来的皇甫嵩,率着大队的官军将黄巾军一路追赶至黄河边。黄巾军这一路溃逃被杀死的有近两万人,而跳入黄河投河而死的竟有五万多人,连宽阔的黄河河面都一度被阻塞了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幕人间惨剧。

    而更令人费解的是,皇甫嵩发动这次突袭一共才带了五万的马步军,而广宗城的黄巾军却有整整十万有余的人马,如果说仅仅是以少胜多,那并不稀奇,但是八万余人不思与敌军拼杀,而选择跳河自尽的实在是世所罕见,如果放在后世,那只能以动物的群体行为来解释了。

    在黄河边剿灭了盘踞在广宗城中的大股黄巾贼兵后,皇甫嵩又率军回到了广宗城内,因为这次广宗剿贼最重要的是擒杀贼酋张角,此人是邪教太平道以及黄巾贼的领头人,只有杀死此人方能击溃以蔓延至整个天下的黄巾贼的军心,破除他那些惑众的妖言。据可靠的线报,张角就在广宗城中,然而这一战皇甫嵩并没有发现张角,若说张角混于乱军之中逃脱,那也不太可能,就是为了防止这一点,皇甫嵩让曹操带着羽林骑每人带着张角的画像把守在广宗城的各处城门外,但有发现立刻通报,张角此人形容气度不凡,即便混于人群中也是极易被辨认的,但曹操回禀的消息却是,他们并没有发现张角。

    于是皇甫嵩发动全军将士对广宗城进行了疯狂的地毯式搜索,终于在一间不起眼的民房内停放的一具棺材中找到了张角,此时的张角面色红润、神态安详,但已经没了气息,天下人至此方才得知,这法力无边能通天地、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的黄巾贼酋、太平道教主,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死了。

    皇甫嵩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并上表自彰功绩曰:“托陛下鸿福,臣左中郎将皇甫嵩,已于九月辛卯日,大破贼兵于广宗城,并收复广宗,赖骑都尉曹操相助,以及军中将士用命,此役剿灭贼众八万余人,烧毁其辎重车三万余辆,贼酋张角、张梁兄弟授首,自此冀州黄巾贼已遭重创,不日臣将挥师忝灭余贼,恢复冀州,以报陛下隆恩!”

    皇甫嵩“剖棺戳尸”的一切举动廖淳都在暗处一直默默地观察着。原来廖淳在随着大军退出广宗城的时候,为了招呼杀得兴起的何邑一起撤退,与人公将军张梁走散了,等他在乱军中往来驰骋地寻找到张梁的时候,见到的却是张梁被一群官兵围住杀死的一幕。人公将军张梁一死,而黄巾军虽多却只顾着各自奔命,廖淳便知道大势去矣,此时他想到大贤良师张角的遗体尚存于广宗城中,若是被官军所获,非但遗体难存,而且大贤良师的死讯亦将被传开来,那么对于天下的教众以及义军都将士一个致命的打击,于是他便同何邑二人又趁乱潜回了广宗城。

    二人故伎重演,从死去的官军兵士的身上扒下来两身号衣换上,扮作官军中的乡勇,正欲想办法将张角的尸体偷出时,却被皇甫嵩派来搜寻的兵士捷足先登,因而后面皇甫嵩的“剖棺戳尸”廖淳混在人群中看了个清楚明白,也就是这件事,廖淳与这左中郎将皇甫嵩结下了深深的梁子。

    由于皇甫嵩要将张角、张梁二人的头颅“传首京师”,用来邀功请赏,所以他当日便派遣了一队人马带着“头颅”离了广宗往洛阳进发。廖淳为了想要夺回大贤良师与人公将军两人的头颅,便一路跟踪着那支报捷请赏的队伍。然而此时廖淳除了还有个幼时玩伴二娃子何邑跟在身边外便再也寻不出一个多余的帮手了,所以这一路也就只是跟着。

    但是就是这样无所作为的跟踪,也只是持续到黄河边,由于被官军把持着渡船以及渡口,这条天险如今把廖淳挡在了它的北岸,此时的廖淳虽没有那二十人队伍的累赘拖累,然而想要再冒充信差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一路来从广宗道到这黄河边廖淳根本就没见到有什么驿站,那也就不会有信差落脚,他们两人就凭着各自的两条腿想要在官道上截下骑马飞奔的信差,那就简直是痴人说梦了。而且这冀州在黄河以北的一些县城自黄巾举义以来多半已没了朝廷的官员,能与朝廷有书信往来的便也只有广宗的官军了,而皇甫嵩既然刚派出了请赏的队伍,那么短时间内便不可能会有消息要传往洛阳。

    而比不能伪装骗渡更遭的是,廖淳与何邑二人的口袋中,已经没有半粒粮食了,若要廖淳往回走去投靠冀州的黄巾残部,这是他不愿意的。不过好在,朝廷没有下令砍光这黄河北岸的树木,因此廖淳决定自己做木筏来渡河,于是两人便在附近找了片小树林来砍树,饿了则剥树皮吃,如此窝在树林中忙碌了几日。

    一日,正当木筏快要完工的时候,树林外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廖淳与何邑忙扔下木筏侧身躲到树干的后面,同时伸出头去偷偷朝林子外观望。只见从树林外走来一群人,从装束来看来的这群人不是官军,但是他们却个个携带着兵器,而且他们还抬着一件看来颇为沉重的东西,廖淳暗想:莫不是遇到了强盗?

    ,!

第八十七章 重逢() 
廖淳之所以认为来的这群人是强盗,是因为他们没有黄巾军的标志,头上没系黄色的头巾,而且抬着件“大家伙”,很明显就在路上抢了财物躲林子里来分赃的。以廖淳二人现在这种一穷二白的样子,被抢是不可能的,但是贼人最怕就是分赃的时候被人发现,廖淳想:“若是被这群贼人发现,那么少不了又是一番争斗,虽说现在这些强盗武功稀疏的多,多半是些三脚猫,但他们终归是人多,有倒是双拳难敌四手。”所以想到这里廖淳便屏起了呼吸,而二娃子何邑见淳哥躲着不动,便也老实的在树后面呆着,不再探出头去张望了。

    但是廖淳与何邑扎了一半留在地上的木筏却被那伙从林子外走进来的强盗发现了,那个最先发现木筏的人说道:“大当家,这里有个没扎完的筏子,扎木筏的人应该就在附近,要不要我带着兄弟们散开来找找?”

    廖淳在树后面听到后心中暗叫不好,手不由自主的便去摸腰间那柄斩马剑,同时眼睛朝二娃子何邑望去,想提醒他做好准备,而二娃子何邑此时也早就紧紧的握住了他那把鬼头大刀了。

    但之后传来的那“大当家”的声音,却让二人欣喜若狂,原来来的这个“大当家”不是别人,却正是那山贼老大陈幕,而与他同来的还有二当家陈岭、弯刀客姜兰甫以及廖淳的骑兵队长鲍恢。再次的重逢让众人兴奋不已,但是会在这黄河边的小树林中相遇却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于是在相互的一番问候之后,两边便说起了在分别后各自的遭遇。

    陈幕向廖淳讲了他们在颍川一别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

    自打那日陈幕等人没有截成囚车,回去之后没过了几日,皇甫嵩与朱儁二人便带着大队的官军打到了阳翟,并且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攻入了阳翟城中,幸亏陈岭预先联系了嵩山、轩辕山一带的山寨头领,才在这些山贼地接应下,沿城后的山路逃过了官军地追杀。

    之后波才带领众人去汝南、陈国两地召集他原先留在那里的部众,却不想皇甫嵩、朱儁在攻陷了阳翟城后,随后又兵分两路来打汝南与陈国,而波才等人因为从阳翟逃出后在山中转悠了几日,绕了好些的路程,因此在到达时汝南与陈国已被官军占据。

    在走投无路之下,波才只得带着众人去投靠彭脱,当时彭脱兵盛,便起兵欲与波才报仇,夺回汝南,然而行军至西华时便遭遇了皇甫嵩与朱隽率领的大军,两军混战一日,彭脱大败,陈幕等人亦在乱军地冲击之下与波才走散。此时,往西去往荆州的各条道路已被官军封锁,所以众人商议决定北渡黄河来找廖淳。而刚刚廖淳望见他们抬的,便是众人自己扎的木筏子,由于距离远,又有树木遮挡,让廖淳错以为抬的是一箱子劫来的财物。

    听完陈幕等人的遭遇,廖淳则对众人细述了,大贤良师张角病亡、人公将军张梁兵败被杀、巨鹿、广宗相继陷落等一系列关乎黄巾军的重大变故。当他说到他与二娃子何邑二人追踪携带着大贤良师张角与人公将军张粱二人头颅的官军队伍来到这黄河边时,陈幕告诉他,他们几日前在黄河的对岸便看到过这支官军小队,如果不出意外,此刻这队官军恐怕是已经过了虎牢关,进入京畿洛阳的地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