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先锋廖化-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是要自己去和城防内卫的汪大牛等人去厮杀一般,这种处境他深有体会,所以就让鲍恢在阳翟好好休息。另外渠帅波才的坐骑也不能动,留在城中以备万一。那么剩下的能用的战马便只有五十一匹了。
黄巾二十八骑都是一些以骑术见长的兵士,而这次夜袭要的是飞檐走壁的本事,所以黄巾二十八骑只有战马去,人就不去了,另外像刘辟、黄邵、杜远等头目也是马去人不去,其实可以简单的来说,这次去的除了姜兰甫一人之外,其余便都是“黑山贼”,当然也包括这贼头“大当家”陈幕(陈岭虽然身手也不赖,但自从被廖淳派了后勤的活,接了泥鳅的班,当上了内务大总管后,杂事很多抽不开身,所以就不参加夜袭了),就连廖淳想去也被陈幕和姜兰甫挡了回来,夜袭的分工很明确,陈幕带着黑山贼烧粮草辎重,姜兰甫则去刺杀那官军主帅皇甫嵩,这一夜颍川的舞台注定只属于“弯刀客”和“黑山贼”。
陈幕在底下的弟兄中挑选了四十九名身手敏捷的飞贼,这时陈岭拿来三十二套官军的衣甲(都是北军五校的),这些是从投降过来的官军那里拿来的,夜袭穿了官军的这身行头在颍川城中走动,那就方便得多了。不过这衣服得先带着,到那颍川城外再换,不然路上要是遇到自己的人马(白日里溃散的人马)容易被对方误伤。
要不说这陈岭心细呢,廖淳为自己的识人之明暗暗得意着,不过想到这里转瞬又想起了泥鳅徐骁,原本高涨的情绪顿时又跌落到谷底去了。不过这一刻没有人注意到廖淳脸上的神情变化,大伙关注的是今晚即将登场的那五十一个英雄好汉。
当这五十一个黄巾将士骑马来到颍川城外的时候,颍川城中大部分的官军都还在城外,沿着白天这孙坚追击黄巾贼的路上打着火把找人,而令人费解的都在同一条路上(当然这个形容不是太准确,因为这荒郊野外谈不上什么路),这迎面而来的两群人(官军跟陈幕等人)居然擦肩而过,谁也没发现谁。所以此刻官军并不知道有伙黄巾贼正打算翻墙入城烧粮草,而姜兰甫也不知道他的刺杀目标正此刻并不在城中。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人能躲过他“弯刀客”姜兰甫的刺杀,这也许只能说是皇甫嵩命大吧。
五十一个黄巾军士聚在城外的灌木丛边换衣服,而官军的衣甲只有三十二套,这颍川城在渠帅波才他们还占领着的时候,城中便早已没了普通百姓,如今这城内全是官军,在城里面行走如果没有官军的衣甲那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其实干这种刺杀、放火的地下工作人不在多,只要能藏匿好自己的行踪便可以,所陈幕决定除了自己和姜兰甫之外,另外再进去三十个人,剩下的这十九人就在外面接应,顺便看着马匹。决定谁进城谁在外面接应的方法很简单,黑山贼的老规矩,“抓阄”,这生死各安天命!
抓完阄后,陈幕让进城的弟兄把头上系着的黄头巾给解了,然后绑在右手腕上,以作为辨认自己人的记号,免得厮杀起来误伤。一切准备就绪,陈幕借着飞抓首先翻上了南面的城墙,那墙上守夜巡哨的兵士还没反应过来,这脖子已经被陈幕给拧断了,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倒在地上。撂倒巡哨的官兵后陈幕往城下一招呼,城下众人也纷纷翻墙上来。这伙山贼三下五除二的干掉了这南城墙上其他的五个守军,并把尸体扔到了城下,换成了自己人继续在城墙上巡哨。
这进了城,解决了守卫、给自己留好了退路,大伙儿便开始分头行动起来。按照约定,姜兰甫独自去找那官军主帅皇甫嵩,一般来说主帅都会住在府衙内,他便沿着城中大街径直往府衙走去,由于穿着官军的衣服,所以这一路上也不需要躲闪。不过有一件事让姜兰甫觉得很奇怪,打了这么大的一个胜仗,难道都不开庆功宴吗?这夜还没深,城中的街道上就没了来往走动的身影,整个颍川城很安静,都回营休息去了?难道皇帝老儿的王牌部队军纪就这么严明?
带着心中的疑问,姜兰甫走到了府衙边上,纵身从侧面的围墙翻了进去,把衙内里里外外寻了个遍,愣是没有找见这皇甫老儿的身影,于是这心中的疑问就更大了。然而这姜兰甫是艺高人胆大,他决定找这府衙的守卫问问,便又从进来时的围墙翻了出去,绕到府衙前,也不看那门口的两个守门的兵士,径直往衙内走去。
这守衙的兵士见有人径直往这府衙里闯,立刻上前把这姜兰甫拦了下来,问道:“干什么去!”
姜兰甫答道:“我有重要军情禀告皇甫将军。”
那兵士说道:“皇甫将军不是出城找佐军司马孙将军去了吗,你到底是哪个营的,怎么会连这个都不知道?”
姜兰甫脑子飞快的转动着,“佐军司马孙将军”?莫不是那与何邑厮杀、今日里又对我等穷追不舍的那个孙坚?
见姜兰甫楞在那里不说话,这守门的兵士呵斥道:“愣着干什么?问你话呢?你是哪个营的?”
姜兰甫看这俩守门的兵士穿的与自己的衣甲不同,知道他们不是“北军五校”的人,便开始胡诌起来,答道:“我是‘长水营’的,我们白日里追击一股黄巾贼到了颍水边上,目前这股黄巾贼正在颍水边驻扎,我们的人正盯在那里,我是回城来叫援军的,如果这会儿不增派部队去围剿,等天一明这伙贼寇就逃入颍阳城去了。快告诉我皇甫将军现在在哪里?”
那守门兵士见姜兰甫对答流利,说得有板有眼的便不再怀疑,告诉他道:“孙将军是往西南方追贼兵时失踪的,大家都往那个方向去找了,皇甫将军应该也在那里的,你自己去找吧。”
姜兰甫从守门兵士中套得了消息,知道今晚要想刺杀皇甫嵩已是不可能的了,而陈幕那边还等着自己刺杀敌军主帅来制造混乱,现在这事情有了变化得赶紧去通知他们,他寻思着这会儿陈幕等人应该已经潜伏在府库边上了,便沿街寻找起府库来。
,!
第四十二章 醉汉()
在城中找府库的时候,姜兰甫碰到了一队巡哨的官兵,但这队官兵把他当空气一般,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从他身边擦身走了过去。姜兰甫暗想,这身官军的衣甲果然好用,不但蒙了那两个府衙守卫,连巡哨的卫兵也没有对自己起疑,只可惜没有撞见这皇甫老儿,不然杀了这老儿后大摇大摆的从这颍川城走出去,那会是何等的畅快!
正在姜兰甫美滋滋的幻想时,从那队巡哨的兵士身后走过来一个跌跌撞撞的醉汉,不知怎么的,那醉汉迎着面把姜兰甫拦了下来。姜兰甫打量这醉汉,只见他身上穿的是粗布衣,但从样子看来这应该也是官军的衣服,只是这许多场仗打下来,没在战场上见过穿这等衣服的官军,不知道他属于哪个队的。
姜兰甫还没来得及绕开,这醉汉已经把手伸了过来,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如果换了平时,以姜兰甫的身手是很容易躲开的,但是现在这街道上静悄悄的,身后还有那队没有走远的巡哨的官兵,他不敢弄出太大的动静来。
只听那醉汉打着酒嗝,含混不清的说道:“啊~呃~兄第呃哦~,这黄巾贼的头绳~啊~呃~不错啊~呃哦~”
此言一出,唬得姜兰甫是面色如土,背上瞬时透出一身冷汗来,左手不觉的搭在了腰间的弯刀上。
这时身后的的那对巡哨官军也都停下了脚步,转身朝姜兰甫看了过来。
那醉汉举起右手,伸出大拇指接着说道:“呃~这个战利品,啊~呃~好!”说着就动手去解姜兰甫右手上绑着的头绳。
姜兰甫急忙拿左手摁住,还顺道把右手抽了出来,怒目盯向那醉汉,想要假装生气,愤然离去。
没想到这醉汉却全然不理会这“官军”的忿怒与不爽,在姜兰甫把右手抽回去,打算走开的时候,一把抓住了他胸口的衣服,还把自己那张充满酒气的,臭烘烘的嘴,贴向姜兰甫的面孔,对着他的嘴鼻打着酒嗝说道:“啊~呃~瞧你那呃~小器劲!呃哦~兄弟我拿两壶酒跟你换!呃哦~”说着举起一只手,伸出三根指头,在姜兰甫的眼前晃晃。
姜兰甫被这酒气熏得差点没吐出来,但脑中飞快的思索着怎么来摆脱这个麻烦的醉鬼。
那醉鬼见姜兰甫没答话,颇为恼怒的说道:“四壶!四壶!呃~没见过这么小器的小器鬼呃~”说着拉起姜兰甫就跌跌撞撞的往回走(对于姜兰甫来说是往前走)。
那队巡哨的兵士的领头见是一个醉鬼在纠缠姜兰甫,便对手下这帮巡哨的兵士说道:“别看了!别看了!一个醉鬼有什么好看的!”说着带这些兵士自顾着巡街去了。
那醉汉喝了酒,借着酒力,这手上的劲儿变得贼大,姜兰甫一时竟挣脱不开,但是却不便动手,只能呵斥道:“放手!你带我上哪儿去?!”
醉汉停下了脚步,回头稀奇的看着姜兰甫道:“啊~呃~回府呃~库拿酒去啊?呃~呃~你看呃哦~你看我这身上有四壶酒给你吗?呃哦~”
一听到“府库”二字,姜兰甫心中一乐,这不用满城瞎转悠,有人带路了,但嘴上却说:“你敢偷酒?!”
一听“偷酒”二字,这醉汉可是来气了,酒嗝也不打了,但是却结巴上了:“偷~偷~偷酒?!”说着从胸口的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道:“就~就是我管~的,怎~怎么就是偷酒?!”
姜兰甫道:“没上官的命令,擅自拿酒就是偷,你现在手里拿的一定也是偷的。”
这下这醉鬼可来劲了,但这酒嗝却又忍不住打了起来,这姜兰甫都快被熏晕了,他说道:“我~啊~呃~谁~谁~你知~知~道不?啊~呃~呃~呃哦~赵~谦赵太守的侄~侄儿。呃~他~他的东西~西就呃~是我的,我~我的东西呃哦~,他~他还是我的~我的,知~知~道不你呃~。”
姜兰甫从这醉鬼的话中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