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当然不能够理解李庭芝的心情,开封府城是大宋朝廷曾经的京城,已经失陷百余年的时间,这里记载了大宋朝廷太多的耻辱,靖康之变,已经将大宋朝廷钉在了耻辱柱上面,夺回开封府城,就是洗刷耻辱的唯一办法。

    吴邵刚做到了这一点。

    百余年来,不知道有多少的大宋将来想到了这一层,却都是有心无力。

    做到这一点的吴邵刚,距离王者至尊的位置,更近了一步。

    吴邵刚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意味着什么,李庭芝是明白的,而且局势到了如今的地步,吴邵刚必须要做到这一点,李氏家族的命运,与吴邵刚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李庭芝的三个儿子,悉数都是在吴邵刚的麾下做事情,一旦吴邵刚不能够达到目标,则李氏家族也将跟随衰败,以至于没有立足之地。

    占领了开封府城,在李庭芝就是老天保佑吴邵刚,保佑李氏家族。

    故而前来拜祭皇宫的李庭芝,是特别动容的。

    很快,有关魏王府设置的事宜,被李庭芝提出来。

    李庭芝还是心中有数,建议将现如今的都元帅府设置为魏王府,与都元帅府一条街道相隔的府邸,收归都元帅府,作为魏王的府邸,两处的府邸连在一起,就是魏王府了。

    都元帅府以及一街之隔的府邸,以前悉数都是王府,只不过开封府城陷落之后,这里已经没有了皇上和王爷。

    李庭芝的提议,得到了郝经与张文谦等人的赞同,却让吴邵刚犹豫了。

    其实李庭芝的提议是正确的。

    四川成都还是稍微偏远了一些,对于立志于天下的吴邵刚来说,有着很多的不利,将主要的官署搬迁到开封府城来,是正确的选择。

    吴邵刚想到的是巨大的开销。

    成都府城距离开封府城两千六百里地,将节度使衙门等主要的官署,以及人员搬迁到开封府城来,开销是不少的,而且这样的搬迁,还要考虑到百姓的感受,可谓牵一动全身。

    大军正在征伐,这个时候搬迁,是不是合适。

    不过吴邵刚的担忧,被李庭芝等人轻松化解。

    搬迁利用春节的时候进行,主要需要搬迁的就是节度使衙门以及云川学府等等,其余的官署不会有什么变动,节度使搬迁到开封府城之后,成都府城作为四川行省制置使衙门所在地,与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

    因为吴邵刚一直都是强调厉行节约的原则,加之节度使衙门真正扩建变动的时间不是太长,故而搬迁不是太复杂的事情,而且李庭芝早就做好了一些准备。

    其次就是军队搬迁的事宜,合州御前诸军以及鼎坤军,其指挥署不可能设立在成都府城,必定会搬迁到开封府城,不过军队的搬迁,比起官署的搬迁,要简单很多。

    主要麻烦的还是家眷搬迁的事宜,这一点更是简单,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官员家人的搬迁,悉数都是自身负责,魏王府将会在开封府城划出专门的府邸,给官员住宿,这些府邸,明码实价,买不起的官员,就租住,买得起的官员,就拿出银子来。

    当然,身为魏王的吴邵刚,是不需要掏银子的。

    搬迁的事宜,务必在来年二月之前完成,不得扰民,不得耽误春耕。

    听见李庭芝的安排到了如此细致的地步,吴邵刚没有理由表述反对了。

    吴邵刚其实明白深层次的原因。

    大宋朝廷是不可能搬迁到开封府城来的,大概贾似道也没有那个底气,而设置在开封府城的魏王府,必定成为吸纳天下人才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的能人志士,将前往开封府城而来,将归属于魏王府门下。

    这恐怕才是李庭芝等人想着在开封府城设立魏王府的真正用意。

    商贸等事宜更是不用担心,已经有不少的商贾,跟随大军前往开封府城而来,在这些商贾的眼里,越是早到开封府城,越是能够赚取到银子,毕竟这里是大宋曾经的都城,是天下最为繁华和富庶的地方。

    吴邵刚同意了李庭芝等人的提议之后,忙碌马上就开始了。

    春节已经不可能安心的度过了,吴邵刚的家人,节度使衙门云川学府以及合州御前诸军鼎坤军的指挥署,先开始搬迁,而负责此次搬迁的主力,则是即将驻扎到开封府城外围的五万合州御前诸军将士。

    有了将士的参与,搬迁的度快了很多。

    先期抵达的两万将士,部分被抽调到府城内,开始对府城进行休憩。

    被蒙古官员占据的府邸被腾出来,或者作为官署,或者作为府邸,不管是官署还是府邸,里里外外都是要修葺的。

    魏王府更是重点,是必须要精心修葺的地方。

    吴邵刚的反对,没有作用,李庭芝等人认为,魏王府的光鲜靓丽,代表的是实力,人来到了魏王府,严气派的景象,都是要拜服的。

    更多具体的事宜,都是河南行省制置使吴绍武办理的。

    十二月二十五日,由李涵薇带着的吴邵刚的家人,以及吴氏家族的大部分人,离开了成都府城,前往开封府城,按照时间计算,他们需要一个月半月左右的时间,才可能完全抵达开封府城,合州御前诸军的两万将士,护卫吴邵刚的家人,前往开封府城。

    让李庭芝都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次的搬迁,队伍无比的庞大,就在李涵薇等人动身的时候,很多官员的家人,也跟随动身了,性格本来就温和的李涵薇,没有拒绝众人跟随,相反要求军士要保护众人的安全。

    后来不少的商贾和富户,也跟随大队人马,前往开封府城而来。

    十二月二十七日,节度使衙门云川学府以及合州御前诸军鼎坤军指挥署,开始了搬迁,一万合州御前诸军将士,护卫官署的搬迁。

    这一次跟随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官员的家人。

    留在成都府城的军士,仅仅剩下一万人,将来他们是不是还会驻扎在成都府城,还是说不准的事情,而且兴元府御前诸军和金州御前诸军驻扎地,也可能会出现变化。

    指挥作战以及民生等的事宜,已经开始转移到开封府城。

    作为魏王府长史的李庭芝,负责全面的事宜,郝经与张文谦,负责相关的事宜,刘秉忠和许衡等人已经在赶赴开封府城的路上。

    魏王府开始署理政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要等到皇上的圣旨到来,需要吴邵刚的家人搬迁到魏王府,那个时候才能对外宣布。

    不过人都是明白的,魏王府已经在开封府城署理政务了。

    搬迁的事宜,是复杂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操心,吴邵刚是不会过问具体事宜的,他的注意力,依旧集中在河东路,以及大都方面。

    京城的情形,吴邵刚已经不是特别关心,从现在开始,不管京城出现什么变故,都无法影响到开封府城了。

    情报署搜集到的情报越来越多,关于大都方面的情报也越来越清晰。

    大元朝廷没有派遣大军前来驰援开封府城,只是山东方向的防御,比以前强了一些,而驻扎在京西南路和两淮的蒙古大军,丝毫没有撤离的迹象。

    情报的分析吴邵刚明白了,忽必烈确立的重点,依旧是彻底灭掉大宋王朝,目前不会将主要的兵力投入到中原作战。

    英雄所见略同,吴邵刚是有这样感受的,虽然他与忽必烈之间未曾谋面,但内心还是佩服忽必烈的,能够弃中原于不顾,集中精力进攻南方,这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请:

第四百二十八章 开封府规划() 
咸淳八年正月初五,朝廷派遣的使者礼部尚书抵达开封府城,宣圣旨,自此,吴邵刚被称呼为魏王,圣旨加魏王平章重事之职,令魏王统领四川云南以及开封府的一切事宜,临机决断。..

    这是一道大宋朝廷从未出现过的圣旨,也可以被称之为奇观了,圣旨不仅是册封异性为王,而且默许了吴邵刚割据存在的势力,四川等地的事宜,吴邵刚可以自行决断,不需要奏报朝廷,也不需要皇上的圣旨。

    云川节度使这个职衔,自然是不存在了。

    诏告天下的圣旨,没有说明魏王可以临机决断的权力,这让吴邵刚明白了,一定是贾似道专门加上去的,怕是为自己设立的后路。

    接到圣旨之后,李庭芝等人自然是欢天喜地。

    魏王府的诸多官署,已经全部都设立起来了,六房以及御史台,包括枢密司。

    六房负责一切的民生事宜,御史台负责监督和弹劾官吏,枢密司则是负责军队事宜。

    合州御前诸军鼎坤军御前诸军指挥署,合并到枢密司,蔡思伟张炳辉和马华轩出任枢密司副使,枢密使则是由吴邵刚亲自兼任。

    宣旨的朝廷吏部尚书,在开封府城逗留了三天时间,便绕道重庆,回临安去了,吴邵刚并未挽留,他知道这位吏部尚书是贾似道的心腹。

    正月底,吴邵刚的家人李涵薇等,以及诸多的官吏,悉数抵达开封府城。

    入住魏王府的李涵薇,对于府邸的豪华,很是惊叹,吴邵刚父母居住的府邸,距离魏王府不过五百步左右的距离,府邸同样是很大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规矩,何况是魏王殿下的双亲。

    二月初一,魏王府成立,且对外布了敕书。

    也是这一天,迟来的团年饭在魏王府摆设,吴邵刚与家人吃了迟来的团年饭,喜气洋洋的气氛吴邵刚的心情很好。

    二月初五,捷报传来,蔡思伟与张炳辉率领的大军,占领了河东南路与河东北路的府州县。

    吴邵刚原计划是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占领河东南路与河东北路,蔡思伟与张炳辉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可谓是所向披靡。

    这也在预料之中,忽必烈与大元朝廷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灭掉大宋方面,自然不会特别中原的局势,也不会派遣大军驻守这些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