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阿不里哥的势力范围,被搅得乱七八糟,而刘好礼到这些地方之后,展农业,善待百姓这些本已经无比凋零的地方慢慢展起来了。

    蒙古朝廷将治下的百姓分为三六九等,汉人地位最低,这是刘好礼不满意的地方,曾经因为话语的不敬,被忽必烈和蒙古朝廷知罪,要不是有着不一般的能力,早就被斩杀了,现如今的刘好礼,不过是刑部一名寻常的官员,被排挤到边缘地带了。

    姚枢知道刘好礼的能力,这样的人到四川去了,一定是能够得到重用的。

    姚枢举荐刘好礼,也有自身的想法,他想着刘好礼到了四川之后,究竟能不能施展自身的抱负,四川的情况是不是真的如刘秉忠等人所描述的一般。

    十二月中旬,刘好礼辞去了刑部的官职,回到家乡之后,举家携口离开,前往四川而去了,刘好礼本就不是什么耀眼的官员,早就遭受到排挤,而且还被关进大牢一段时间,他的离开不会引人的注意。

    翌年,刘好礼的信函抵达大都,到了姚枢的手中,好礼的信函之后,姚枢彻底下定决心,内心不再有其他的彷徨,这是后话了。

    姚枢举荐刘好礼,但没有说及史天泽。

    姚枢与史天泽之间,算是熟悉的,但是关系并非特别的亲密,在分析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大臣的时候,姚枢点到了史天泽,却没有多说,还是佟卫华直接询问了史天泽的情况,姚枢才开口说,不敢保证史天泽能够真心的归顺大宋朝廷。

    姚枢认为,史天泽是武将出身,其最为就是军队的实力,蒙古铁骑的骁勇,谁都知道,驻扎四川的宋军,尽管说多次打败蒙古大军,实力也是很不错的,可蒙古朝廷普遍认为,驻扎四川的宋军,绝非蒙古铁骑的对手,一旦蒙古朝廷转移战略重点,进攻四川方面,结局如何是说不清楚的。

    想要让史天泽这样的人归顺,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驻扎四川宋军的真正实力,也就是说,驻扎四川的宋军,能够面对面的打败蒙古铁骑,则蒙古朝廷之中的很多汉人大臣,都会真心的归附,为四川方面效力的。

    姚枢的分析,很快被整理出来,送到了四川,而正在率领大军前往河南路征伐的吴邵刚,这个情报之后,很是赞同,也认为姚枢此人的能力,的确是很不错的。(。)曝光!:

第三百八十八章 蒙古建元() 
“合州御前诸军、鼎坤军抽调的十万将士,凡是家在四川、云南以及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凤翔路的,十二月二十日离开军营,来年正月二十回到军营之中,家没有在这些地方的将士,不得离开军营,不过军中需要改善生活将士身心愉悦度过这个春节。。。”

    吴邵刚说出这番话,众人并不吃惊。

    粮草筹集已经到位,一切的准备事宜都已经完成,众人本来以为年前就要展开对河南路的进攻,想不到吴邵刚决定推迟,这也是因为蒙古大军进攻襄阳府城受挫。

    吴邵刚决定让家在四川的将士,回到家中去过这个春节,是考虑到大战一旦铺开,不少将士将永远无法回到家中去了,而且此番的征伐,绝非短时间之内可以结束的。

    节度使衙门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让吴邵刚等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斗志昂然的诸多将士,绝大部分竟然选择留在军营之中,而回家去过春节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士气如此的高涨,这是吴邵刚等人没有想到的。

    咸淳六年终于过去了。

    这一年,四川、云南以及京兆府路等地风平浪静,蒙古大军依旧没有攻陷襄阳府城,京城倾尽全力,也没有能够突破蒙古大军的包围,驰援襄阳府城,而忽必烈和蒙古朝廷,也下定了决心,将其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南方,忽略了漠北等地的叛乱。

    春节的到来,总算是让吴邵刚轻松了一些,京兆府路等地的稳定吴邵刚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还好现如今不比千年之后,大规模搬迁的百姓,一旦粮食获得了丰收,不会挨饿了,就满足了,没有太多其他方面的追求,这也让节度使衙门少了很多的事情。

    这一年里,最大的变化,还是悄然增加的军士的数量。

    节度使衙门掌控的合州御前诸军,其总兵力已经增加到十三万人,鼎坤军的总兵力超过了两万人,兴元府御前诸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四万人,金州御前诸军的总兵力,也达到了三万人,也就是说吴邵刚掌控的大军,总人数接近二十五万人了。

    这在数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就算是现在,吴邵刚都觉得有些吃惊,要知道凭借着四川和云南等地,能够养活二十余万的大军,那真的是不简单了。

    但是这样的情形,不能够长时间的维持,吴邵刚必须要开疆拓土,才能够真正维持庞大的军队的开销。

    参与作战的有十万大军,另外十余万的大军,则是负责维持四川云南以及京兆府路等地的稳定,当然在大军攻陷和占领了其他地方之后,节度使衙门还会调遣大军驻守要害之地。

    吴邵刚是很舒心的,多年来的韬光养晦,总算是到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春节的时候,吴邵刚基本都是在家中陪着家人,父母以及岳父岳母,从腊月二十五之后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李涵薇等人都不敢相信了,吴邵刚珏能够在家中如此之长的时间。

    正月十六,忽必烈以及蒙古朝廷诏告天下的敕书四川不再平静。

    忽必烈和蒙古朝廷确立国,为大元。

    这则消息吴邵刚感觉到震惊,历史上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建立大元王朝,应该是年底的事情,而且忽必烈是根据刘秉忠等人的建议,确定建立大元王朝,其国取自于《易经》之中“乾元”之意思。

    所谓乾元,就是天道伊始之意,也就是春天万物资始。

    忽必烈以及蒙古朝廷,一直以来,都是以大蒙古国称呼自身,这表示蒙古朝廷是蒙古人的,与其他人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也无形之中阻止了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大规模吸纳其他方面的人才,之后忽必烈创建大元王朝,表示其治下并非仅仅是蒙古人的朝廷。

    应该说,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已经实际上统治了中原地区,而且绝大部分的施政手段,以及朝廷官吏的设置等等,都是效仿大宋朝廷以及金国的,这表示忽必烈正在逐渐的汉化。

    创立大元王朝,说明忽必烈已经摒弃了脑海中蒙古人王朝的思想。

    节度使衙门,厢房。

    桌上摆着忽必烈以及大元王朝的敕书。

    众人的神色都显得轻松,没有因为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而感觉到有什么异常。

    吴邵刚看了看刘秉忠,颇有些感慨,历史上忽必烈创建大元王朝,就是这个刘秉忠提出来的建议,现如今刘秉忠早就归顺了,可忽必烈还是创建了大元王朝。

    轻轻咳嗽了一下,等到众人都安静下来,吴邵刚慢慢开口了。

    “诸位都不是很忽必烈创建大元王朝的事宜,当初忽必烈在开平称帝,之后又搬迁到大都,现如今在大都将以前的大蒙古国,改称为大元王朝,这与我大宋王朝已经是并肩了,不,应该说大元王朝有着更加巨大的活力。”

    吴邵刚说完之后,李庭芝开口了。

    “忽必烈称帝时间很长了,将大蒙古国改为大元王朝,无非是想着一统天下,想着能够真正的做皇帝,我看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忽必烈昭告天下,创建大元王朝,那我们就用犀利的进攻告诉他,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吴邵刚微微点头,脑海里面想到的却是其他的方面。

    史书记载,忽必烈之所以创建大元王朝,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大蒙古国已经无比的强悍,有了彻底剿灭大宋朝廷的实力,而且对中原地区实际领导和掌控已经形成,其二就是忽必烈效仿汉法,认为用大元王朝来取代大蒙古国,可以跳出以前的局限其成为天下人的皇帝,而不是蒙古人的皇帝。

    大元王朝建立的时间提前了,而且忽必烈身边已经没有多少杰出的汉人大臣,故而忽必烈的实力实际上是遭遇到削弱的,远不及史书上面的记载。

    四川和云南两地,忽必烈已经无法掌控,京兆府路等地也失去了,可不要小看这方面的损失,预示大元王朝失去了对南方的完全包围,预示着对于大宋王朝的进攻,只能够从正面进行突破,更是预示着大宋朝廷可以依靠四川复杂的地形,与大元王朝周旋。

    按照吴邵刚的预计,忽必烈在这个时候改变国,创建大元王朝,更大程度是想着能够振奋人心,最终达成自身的战略目标。

    眼见着众人点头,都同意李庭芝的分析,吴邵刚再次开口。

    “大元王朝的建立,对于忽必烈和蒙古朝廷来说,是有着巨大收获的,中原不少地方的儒士与读书人,施展自身的抱负,会主动投靠大元王朝,中原地区的百姓,也会承认大元王朝之存在,这就让忽必烈能够凝集人心,能够稳定地方。”

    “大宋朝廷失去中原已经百年的时间,要说这些地方的百姓依旧盼着达宋朝廷,那是无稽之谈,当初一心向往大宋王朝的老人,早就没有了,就算是他们一再的叮嘱和嘱托子孙,可这样的嘱托,又能够延续多长的时间。”

    “诸位与我在一起做事情这么长时间了,应该是明白一个道理的,那就是老百姓是乎谁当皇帝的,他们在乎的是自己是不是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否则不管谁是皇帝,老百姓都不会完全。”

    “衣食住行,人之生存所必须,这些方面都得不到满足,这个皇上和朝廷,怎么可能得到老百姓真正的。”

    “忽必烈创建大元王朝,表明了其决心,也给我们带来了征伐上面的难度,不过这都不算什么,只要我们按照预定的战略去实施,每到一个地方,都尽最大力量稳住百姓,我们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