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食长出来的时候,李思琦甚至在家里摆上了神位,每日里祈求菩萨保佑。
秋收季节终于到了,京兆府路等地的粮食先成熟。
李思琦迅下了告示,各级官府出来留下值守的官吏在衙门,其余的全部都到村镇去,督促老百姓将的粮食都收割了,而且收割的时间要快,要抓住天晴的时节,万万不能够耽误,不能够偷懒。
蔡思伟则更加的紧张,派遣无数的斥候,侦查河南路以及鄜延路驻扎的蒙古大军的情况,预防蒙古大军在这个时候动突袭,来抢粮食。
李思琦虽然没有离开衙门,但每日里都会地方上的情况。
听见门口响起的脚步声,李思琦甚至没有回头,挥挥手开口。
“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不要来打扰我。”
“呵呵,李大人,如此忙碌,很是辛苦啊。”
李思琦听见这熟悉的声音,立刻回头。
吴邵刚和李庭芝两人,出现在他的眼前。
李思琦连忙稽行礼,一边瞪着跟在后面的吏员,意思是没有通报消息。
“李大人,就不要怪罪他们了,是我让他们不要通报的。”
吴邵刚一边说,一边走到了桌案边。
桌上放着的文书,右边则是一幅图,上面标注了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以及凤翔路粮食收割的情况,以及各地粮食的产量。
按照标注的情况兆府路粮食产量还是最高的,达到了每亩近两石的产量,最低的是临洮路,每亩粮食产量一石四斗左右。
一石粮食相当于千年之后的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京兆府路的粮食产量,过了两百斤,但临洮路粮食产量,也就是一百六十斤左右,可不要小差距,耕种的土地多了,差距就很大了。
景定四年,贾似道推行公田法的时候,曾经改变了粮食的计量单位,以前的规矩是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斛也就相当于是一石粮食,现如今五斗为一斛,两斛为一石,可不要小的改变,老百姓是吃亏的,特别是在征收粮食赋税的时候,个别地方官府混淆计算斛与石之间的关系百姓眼睁睁的多缴纳赋税。
四川云南以及京兆府路等地,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来计算粮食,没有采纳朝廷的改变。
“李大人,兆府路的粮食产量还是不错的,一路来的路上,我到四处,粮食基本都是丰收,收割的也差不多了,若是按照这个方法计算下去,百姓是完全能够稳定下来了。”
李思琦的脸上带着笑容,很快开口回答。
“大人说的不错,下官也是这样想的,今年气候不错,老天保佑,京兆府路临洮路庆原路以及凤翔路等地,基本没有遭遇到什么灾害,春耕时节下了几场透雨,没有遭遇到春旱,下官以为,这都是大人的神威所致。。。”
“李大人,这样的话语就不要说了,我没有什么神威,若是老天硬是拧着来,那我们也只能够领着百姓与天斗了。”
简单的寒暄之后,吴邵刚再次开口询问了。
“京兆府路临洮路庆原路以及凤翔路等地,今年的粮食都丰收了,是不是就此能够稳定下来,会不会遇到其他的麻烦。”
李思琦稍稍思索一番,正色的开口。
“大人,还是有一些麻烦,主要就是鄜延路的百姓,很有可能逃往到这一带来,蔡都统制派遣的斥候,在鄜延路以及河南路一带都侦查过了,因为京兆府路等地被我们占据,蒙古朝廷对于鄜延路以及河南路等地,管控更加的严酷,地方上的百姓基本活不下去,商贾也是的逃走,下官认为,这可能是蒙古朝廷故意为之,就是让京兆府路等地无法安稳下来。。。”
吴邵刚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一边的李庭芝,很快开口了。
“忽必烈和蒙古朝廷既然不能够武力收复这些所谓的边沿之地,肯定是会制造麻烦的,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以及凤翔路,已经被蒙古朝廷整治的民不聊生,几乎到了千里无人烟的地步,照此情形展下去,鄜延路的情况怕是更惨,李大人,你怕是要做好准备,咬牙坚持一年左右的时间。”
李庭芝说完,吴邵刚也跟着开口了。
“岳父大人说的是,李大人,今年粮食丰收了,按照节度使衙门的告示,赋税是全部免除的,收获的粮食归百姓,租赁出去的官田不是很多,各级官府维持自身的开销是绰绰有余,可若是有流亡的百姓,就会相对的困难一些。”
“遇见这样的情况,各级官府都不要推诿,要善待逃到这些地方的百姓,至少不能够让他们冻饿致死,这不是小事情,关乎到民心,蒙古朝廷乎这些,朝廷乎这些,可我们必须要在乎。”
李思琦点点头。
“大人的吩咐,下官记住了。”
吴邵刚微笑着点头,开口。
“我在地方上设立常平仓和义仓,常平仓设置在府州县衙门,官府在丰年的时候,出钱购买粮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义仓则设立在村镇,丰年每家每户的百姓,依照家中拥有耕地的多少,以及粮食收成的多少,每亩田捐出一斗左右的粮食,放置在义仓之内,专门救济贫苦的百姓。”
“常平仓由官府直接管辖,主要用于救济大规模的灾荒,以及军队路过所需要的开销,义仓则由村镇的耆老和里正等来管辖,官府务必严格的监督。”
“常平仓和义仓,在四川与云南等地都悉数设立了,效果很是不错,这些年粮食都是丰收的,粮食价格不是很高,官府收购了不少的粮食,若不是常平仓的存在,节度使衙门根本没有办法应对京兆府路等地的救济。”
“京兆府路等地粮食悉数丰收了,常平仓与义仓要迅设立起来,好好的,若是在京兆府路等地悉数设立好了常平仓和义仓,日后出现灾荒,各级官府也能够很好应对了。”
李思琦站起身,从桌上翻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了吴邵刚。
吴邵刚拿起文书,仔细后,递给了坐在旁边的李庭芝,笑着开口了。
“李大人不错啊,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在各地设立了常平仓和义仓,一路上我们都没有注意到。。。”
李思琦连忙抱拳开口。
“大人,各地的常平仓和义仓,刚刚开始设立,毕竟秋收季节刚刚开始,需等到粮食全部收割之后,才能够设立常平仓和义仓。”
“嗯,我收获的粮食,拿出二成,放置到常平仓之中,如此今年就不需要耗费什么钱财去收购粮食了。”
李庭芝文书,也笑着开口了。
“李大人考虑深远,一切都想到了。”
酒宴已经准备好,李思琦上的饭菜,脸色有些变化了。
吴邵刚已经准备动筷子,思琦的神色,连连挥手。
“李大人,这是我提出来的要求,京兆府路等地的百姓还很困苦,若是我们在衙门里面大鱼大肉,也是吃不下去的,等到来年,这里条件好了,我再来吃肉喝酒。”
李思琦的眼睛有些湿润。
“大人到京兆府路来,关心百姓疾苦,吃得好一些是在清理之中的,这是下官的疏忽。”
“李大人,能够吃饱饭就可以了,节度使衙门已经在思考这方面的事宜了,各地官驿,每年的开销都是不少的,鱼肉酒菜都是不少的,说起来都是浪费,要知道官驿代表的可是节度使衙门,若是人人都想着大鱼大肉,都想着美酒佳肴,这等的奢靡之风蔓延下去,可不得了,一路上我已经告诫了官驿的驿丞,日后一定要节约。”
李思琦点点头,没有说话,不过他的思绪,已经飞到了京城,想想京城里面诸多的接待,耗费的钱粮,四川和云南等地,比较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吴邵刚已经端起了饭碗,思琦还在愣,再次开口。
“李大人,客随主便,你若是不动筷子,我们可不好吃饭啊。”(。),,。请
第三百八十二章 铺路完结()
京兆府路等地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丰收,这让吴邵刚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京兆府路等地可以自此安稳下来,节度使衙门分析,秋收季节之后,襄阳府城将出现重大的危机,蒙古大军必定会加强攻势,争取尽早拿下襄阳府城。..
蒙军大帅合丹亲王派遣阿术前往荆湖南路劫掠,其实就是想着筹集到更多的粮草,保证接下来的进攻,由此也了,三年多的进攻和围堵,已经让合丹感觉到着急了。
从情报署获取的情报来术的进攻的确是很成功的,荆湖南路一带的宋军,几乎不敢与其交手,选择的都是躲避和退让阿术无所顾忌,不仅仅是劫掠了的钱粮,还抢了很多人,更加过分的是,阿术居然还让这些被抢夺的百姓,帮助收割田地里面的庄稼。
荆湖南路一带已经出现了百里无人烟的局面。
要知道这一带都是人烟集中的地方,也是南方较为富庶的地方。
负责防御阿术的是范文虎。
范文虎不仅不愿意与阿术正面交战,还掩盖了荆湖南路的惨状,在给朝廷和枢密院的奏折之中,说是成功抵御了阿术的进攻,保住了荆湖南路的城池。
其实阿术的进攻重点,根本就不是那些所谓主要的城池,其目的就是想着劫掠钱粮和人口,满足蒙古大军开销所用,以及补充阵亡的军士,可以说在城池之外的掠夺,已经足够蒙古大军的消耗,如此情况之下,阿术是不会自找麻烦,去进攻那些坚固的城池的。
让人感觉到奇怪的是,朝廷和枢密院居然就相信了范文虎的禀报,没有派遣大军驰援荆湖南路,任由阿术率领的蒙古鞑子在这一带肆掠。
李庭芝在些情报之后,异常的气愤,甚至忍不住破口大骂,其实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范文虎如此做,损耗了大宋朝廷的实力,对于四川方面来说是有利的,不过李庭芝毕竟是朝中大员,内心对于大宋朝廷还是有一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