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京西南路的百姓逃往到四川,居然没有出现一个流民,这简直就是奇迹。

    反观两淮以及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民。

    地方官府当然不会在乎,这些流浪而来的百姓,不归他们管辖,也不需要他们向朝廷禀报,具体负责处置这些百姓的官吏,则是从中大肆的捞取好处,凡是能够拿出来钱财之人,则准许到城池或者村镇之中,拿不出来钱财之人,毫不留情的赶走,甚至是当作匪患处置,要么关押到大牢里面去,要么是斩杀。

    如此处置的办法流民迅出现,不过这样的情形也是暂时的,寻常的流民,怎么可能忍受官府的驱逐与刻薄,要是就是悲愤的闭上了眼睛,要么就是被迫落草为寇了。

    这就让京西南路逃难的百姓,在两淮等诸多地方,名声很不好了,以至于江南路压根就不接受一个从京西南路逃难过来的百姓,不管其是什么身份。

    这些情报与情况,情报署都是摸得清清楚楚,源源不断的禀报给吴邵刚。

    郝经等人这些情报之后,都是止不住的摇头,他们也知道了,若是四川不接纳京西南路逃难的百姓,这些人真的就是走投无路了。

    时间到了十一月,从京西南路逃难至四川各地的百姓,总人数过了三十万人。

    其实京西南路本就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当年从中原逃往过来的百姓,绝大部分都是在京西南路以及京西北路安身了,现如今这些人的后辈大概是想不到,辛辛苦苦的从中原逃亡过来,避免遭遇到金兵以及蒙古鞑子的欺凌,可不要多少年的时间,还是陷入到颠沛流离的局面,这天下真的是不太平。

    三十万人,已经让四川各地感觉到吃力了,毕竟逃往的绝大部分都是寻常的百姓,不过节度使他们的命令是明确的,必须予以接纳。

    到了十二月份,四川的京西南路的百信人数开始猛增,甚至连京西北路也有不少的百姓,开始携家带口朝着四川而来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四川的百姓总人数就过了十万,这让四川与云南两地的总人口,猛增到了五百万左右。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或许在千年之后压根不算什么,不过想想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百姓的死伤是惨重的,加之天荒**,剥夺了不少人的性命,作为相对偏远的四川与云南两处地方,总人口过了五百万,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应对快增加的人口,吴邵刚要求节度使衙门调剂了一部分的钱财,主要是与吐蕃交易获取到的钱财,下拨给各级官府,用以应对突然增加的开销。

    从咸淳元年开始,四川和云南的各级官吏,执行的就是节度使衙门下的俸禄标准,这个标准与朝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级官吏的俸禄悬殊不是很大,而且重点是朝着州县一级的官吏倾斜,数字不是很高,但官吏拿到手的都是真金白银,绝不会存在交子。

    四川与云南两地,因为军队的强悍,导致地方上稳定,物价也同样稳定,不存在大起大落的情形,不少外地来到四川和云南两地的商贾,基本都留下来做生意了,这也让两地的商贸出现了繁荣的情形。

    官府征收商贸赋税是强硬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留情面的,这曾经遭遇到部分商贾的反抗,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商贾最终还是乖乖的按照节度使衙门的要求缴纳赋税。

    不过在四川与云南两地做生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担心遭遇到克扣。

    每个地方都成立有商贸的行会,行会专门负责与官府进行协调,且每个行会都得到了各级官府主官的,若是有官吏吃拿卡要,必定遭遇到严惩。

    这让在地方上做生意的商贾,很是放心,其实算起来,在两淮京城以及江南做声的商贾,拿出来孝敬的钱财,比较上缴的税赋,数额还要高很多。

    官府稳定,商贾稳定,百姓稳定,这就必定导致地方上开始迅猛的展。

    节度使衙门颁行的俸禄政策,依旧是低收入低消费的原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的钱财必须拿出来维持军队的开销。

    吴邵刚也知道这样的情形不可能长期的维持下去,高薪不一定能够养廉,可低薪恐怕会导致大面积的贪腐,官吏若是连家人都不能够养活了,不向百姓伸手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连续多年的稳定,已经让地方上百姓基本稳定,基本都能够吃饱饭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官吏的俸禄事宜了。

    咸淳三年的六月,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与讨论,节度使衙门再次颁新的俸禄方案,官吏的俸禄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上调了五成左右。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各级官吏是举双手赞成的。

    尽管节度使衙门咬紧了牙关,甚至可能出现透支的情形,但还是不折不扣的给官吏增加了俸禄,此举的结果就是,各级官府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

    作为云川节度使的吴邵刚,在四川与云南两地的威信,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在各级官府之中,官吏想到的不是朝廷,不是皇上,而是节度使大人。

    李庭芝辞去了吏部尚书职位之后,吏部几乎就没有往四川和云南两地派遣官吏,对于云川节度使衙门的奏折,也几乎没有什么回复。

    与其说这是吏部对于四川与云南两地意见的泄,倒不如说是莫可奈何。

    管辖四川与云南两地官吏的,就是节度使衙门。

    云川学府也开始挥出来重大的作用,学府按照节度使衙门的要求,开始专门培训各级的官吏,同时广开门路,吸纳优秀人才到学府学习,经过一定的考试之后,派遣到各级的官府之中做事情。

    可以说,咸淳三年对于四川与云南两地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吴邵刚的很多施政思想,在这一年开始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下去,且收到了最好的效果。(。),。请

第三百五十二章 战略部署不变() 
墙上挂着的地图,已经标注的密密麻麻,红色的与蓝色的箭头,异常的显眼,其中红色的箭头,代表的是朝廷大军驻扎的地方,而蓝色的箭头,则是蒙军攻陷以及驻扎的地方,京西南路的局势,吴邵刚比朝廷更加的清楚,情报署已经想尽一切办法,从当地获取到最完整的情报,甚至不惜派出斥候,乔装打扮到蒙军占领的地方去侦查。..

    已经是咸淳三年的年底,近一年时间过去,枕戈待旦的四川各路大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没有对京兆府路以及凤翔路展开进攻,这让蔡思伟等人有些着急,在他们蒙古鞑子在开始进攻京西南路的时候,大军就可以开始进攻京兆府路等地了。

    不过节度使衙门没有采纳蔡思伟等人的建议。

    军火局制造出来的鼎坤炮,已经接近两百门,在大军开始征伐的时候,保证两百门的鼎坤炮,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于说先进的震天雷,数量更是庞大,相比较来说,突火枪遭遇到彻底的抛弃,军火局已经放弃对其的改进与研究。

    “不少人认为,我们应该要出兵,直接进攻京兆府路与凤翔路两地,且占领这两处地方,你们也明白了,我们部署,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开封府城的,一旦收复了开封府城,则我们的影响力会急剧的上升,不要说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大臣,就算是朝中的不少人,怕也是会想着到我们这里来的。”

    “不顾我迟迟没有下达命令,有人甚至怀疑,我们是不是会驰援襄阳府,放弃进攻京兆府路与凤翔路,这一点不用质疑,我们的战略部署不会变化。”

    “蒙古亲王哈必赤率领的两万蒙古鞑子的精锐,驻扎在开封府城,有近半年左右的时间了,哈必赤没有的动静,眼睁睁丹与阿术进攻京西南路,要说这哈必赤心中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可其为什么迟迟不动,其实就是盯着我们四川的。”

    “忽必烈一定认为,蒙军开始大规模的进攻京西南路,将主要进攻的目标对准襄阳府城,则我们四川的大军,就一定要驰援的,到了那个时候,忽必烈麾下的蒙军就能够长驱直入,到四川了,虽说不一定能够保证完全拿下四川,至少是能够占据不少地方的,甚至能够重新掌控吐蕃与云南。”

    “忽必烈想的是很不错的,其预判也是准确的,若是不出意外,一旦襄阳方面告急,则不仅仅是驻扎在四川的大军,包括两淮和江南路等地的大军,都会抽调,前去驰援襄阳。”

    “可惜的是,忽必烈绝对想不到的一点就是,这些驰援的大军之中,不包括驻扎在四川与云南的大军,因为我们有更加的事情做。”

    “有人怕是疑惑了,既然四川的大军还是要进攻京兆府路与凤翔路,为什么迟迟不展开进攻,就算是哈必赤率领的两万蒙古鞑子驻扎在开封府城,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说到这里,吴邵刚郝经。

    “郝大人,接下来你说说。”

    郝经抱拳给吴邵刚行礼之后,扭头对着众人开口了。

    “蒙古朝廷进攻之重点,已经转向了襄阳以及京西南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从蒙古鞑子的部署来必烈并未放弃四川,哈必赤与伯颜驻扎在开封府城,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就说明了,忽必烈是有可能转变其作战的部署,调遣进攻京西南路与襄阳府城的蒙古鞑子进攻四川的。”

    “这样的关键时刻,节度使衙门若是做出决定,进攻京兆府路与凤翔路,必定惹起局势的动荡,忽必烈很有可能放弃对京西南路以及襄阳府城的进攻,转而决定对四川展开总攻。”

    “如此的变化,对于四川与云南两地来说,是很不利的,节度使衙门的部署,并非是仅仅占据京兆府路与凤翔路等地。。。”

    说到这里的时候,郝经吴邵刚,神色颇为犹豫。

    吴邵刚笑笑,接过了话头。

    “有些话郝大人不好直说,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