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啊。”一个丫环笑着道。
蔡琰呵斥道:“什么像啊,就是皇上。”
“皇上都是穿龙袍的,我现在还穿着素衣。文姬,你们针织坊的人,还没做好朝服?”来到桌旁坐下,洪南喝了口酒,问道。
早在两个月前,他就给针织坊下了道命令,缝制新的朝服,并且送去了很多的图纸,让针织坊的人按照图纸上的模样缝制。
那些,皆是按照唐朝时期的朝服,跟汉朝的大不一样。
洪南想着,既然要称帝,那就得有新的开始,不仅是身份变了,衣服也得跟着变。
蔡琰道:“皇上。。。。”
“你再叫我皇上,我等下打你屁股。”洪南打断她的话说道。
旁边的丫环们都掩嘴轻笑。
蔡琰问道:“那我叫你什么啊?”
“还叫夫君吧,叫皇上感觉太生分了,再说我也不习惯。”
“好吧。我就知道,夫君是最平易近人的。”
蔡琰说道:“夫君,我听文和先生说,等我们缝制好了朝服,还要缝制几十万件士兵们的衣服,是真的吗?”
“士兵们的衣服,不着急吧。等有时间了再说。”洪南道:“现在最紧要的事,是解决官员们衣服的问题,如果一个朝廷建立,连官员们都还穿着素衣,那成何体统?”
“至于士兵们的。。。就算你做一百万件,他们也穿的完,何必急在这一时?当然,这事也不能忽略,在一年内,定要将士兵们的衣服发放下去,实现统一。”
“是。”蔡琰应道。
“我回来,是要告诉你件喜事。”
“什么喜事啊?”
洪南狼吞虎咽的吃了两口饭菜,卖了个关子,说道:“你猜。”
“我咋知道。”
洪南说道:“我决定,明日就将一切的东西都搬到奉天宫去,以后咱们就住在那了。”
奉天宫,就是庞统新建造的宫殿,也是白天时洪南登基所用。那将是以后晋国官员朝政议事的地方。
蔡琰道:“我听说,那只有一座宫殿,还是朝议的地方,能住人吗?”
洪南哈哈一笑:“文姬,你这话说的就太没见识了吧?你以为奉天宫就一处大殿啊?那岂不是太寒酸了?”
“告诉你吧,在那大殿后面,有一个很漂亮的花园,花园周围,有三十多间屋子,咱们这些人就算都过去,也住的下,那里可比州府大多了,而且立于高台之上,站在那里,能看到很远。”
“真的啊?”蔡琰笑着道:“我还第一次听说,朝议大殿后面,会有花园呢。”
洪南道:“那是我让凤雏先生特意建的,以后批阅奏折累了,就可以到花园里去,总好过整天闷在屋子里吧。”
“呵呵。。。夫君真机智。要不然以后可闷得慌。”蔡琰笑着道。
***********
次日,天渐渐破晓,大地朦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在这天色未亮之际,州府的羽林军忙碌了起来,将所有的金银细软、书籍、卷铺盖运送到奉天宫。虽说距离不远,但东西一多,也麻烦,几十辆马车,经过好几条街,从城中间运送到东城。
忙活了两个多时辰,才完成这项任务。
正午,洪南在奉天殿召集百官议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洪南坐下,说道:“从今以后,咱们就不是山野草寇了,也不是黄巾军,更不是黑山军,而是朝廷!晋国!就是你们要效忠的国家,你们都是晋国的大臣、武将,这就是你们以后的身份!”
“新朝建立,当推新政、效新法、新律,颁布诏书、定皇历等等,可说是百废待兴啊。就连咱们的朝服,都还没有缝制出来。”
“咱们这个晋国,可真是贻笑大方。这饭,是不是吃的太急了?”
众臣轻声一笑。
李儒出列道:“禀陛下,这些都会在今年陆续完成。”
“是啊,陛下不必担心,有我们呢。”典韦也拍了拍胸脯。
殿堂上,人来的很齐全,童渊、童飞、庞统、陈宫、贾诩、李儒、徐庶、典韦、典满、徐晃、张绣、胡车儿、周仓、裴元绍、张白骑、杨凤;除了这些,还有文贤阁、武英殿的官员,总的算来,将近五十多人,还好大殿够宽敞,若是跟以前的议事大堂一样的话,估计会显得很拥挤。
努力了整整三年,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帮人,洪南的心情可想而知。
“皇上,臣以为,我朝首要之事,是建立新的官员体制,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只有确立了这些官员,才能更好的治理地方。”徐庶站出来说道。
洪南点头道:“嗯,这的确是首要之事。”
“一个国家,如果连官职都搞的糊里糊涂,还怎么治理郡县?”
说话间,洪南从龙案上拿起一本小册子,说道:“这是我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制定出来的晋国官员体制,以后都按这个执行。至于汉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全部废除!改为三省六部制度!”
“什么?废除三公九卿制度?”徐庶一惊。
庞统问道:“敢问主公,何为三省六部?”
对于这四个字,所有的人都相当陌生,还从没有听说过。废除汉朝制度,建立新的制度,这固然是好,能凝聚起晋国所有官员的心。
然而,新的制度,能比得上三公九卿制度吗?没有丞相、太尉这些官职,真的可以治理好天下吗?
典韦将小册子接了过去,递给李儒、徐庶、贾诩等人观看。
(本章完)
第207章 登基称帝(2)()
其实,三公九卿制度,也很不错,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汉朝四百年都是用的这种体制。
但在洪南看来,这种体制也有其弱点,比如,丞相的权利太大了,直接威胁到了皇权!这是洪南所不能容忍的,皇帝的威严不容侵犯!
而三省六部制度,是将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相比之下,洪南更喜欢三省六部制度,那可是从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可见其实用度绝不弱于汉朝的三公九卿。
众人看完那本小册子后,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大家都是聪明人,三公九卿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度,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好坏。
商量了一会,陈宫、李儒、贾诩等,都暗自点了点头,李儒说道:“回陛下,此三省六部制度,体制极为完善,分工明确,如经数百年打造的一般,尤其三省官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陛下英明!”
“既然你们都没有异议,那就按照这制度推行吧,至于诸位该任何职,待我决定之后,再行颁布。”洪南摆手说道。
“诺。”
洪南道:“至于武将官职,暂时沿用旧制,新国建立,所有人皆官升一级,以示国家之信。”
“谢皇上。”
文臣武将们,都哈哈笑了起来。
***********
御书房中,洪南制定三省六部的官员。
这可把他为难死了,三省六部所需要的官员不下百个,就并州现在的官员,根本不够用。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
就算每个部门设立一个得力的官员,也得要九个,这些空缺,当由谁补上?
“恶来,去将李儒找来。”
“诺。”
半个时辰后,李儒来到奉天宫御书房。
“陛下,找微臣来,有何事啊?”
“就不要多礼了,坐吧。”
“谢陛下。”
洪南问道:“我刚制定的三省六部制度,你也看过了,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及六部尚书官职,应该由谁任职,这九个官员,可都极其的重要。”
“那陛下。。。。”
“不要叫陛下了,还是称主公吧,我听着不习惯。”洪南打断他的话,对于这个新称呼,他早就听着别扭了。
其实李儒喊着也别扭,但这是礼!他必须得这样称呼,否则还哪礼部来做什么?
“陛下,这可不行,不习惯也得习惯啊。”
李儒拱手道:“回陛下,臣以为,三省六部的官员中,六部官员极为重要;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有这六部,基本将一个国家所要做的事都做了。缺一不可!”
洪南微笑着道:“所言有理,你接着说。”
李儒皱着眉头道:“可臣以为,三省制度似乎有些多余了。。。他虽然分化了宰相的权利,但却增加了许多的程序,就比如中书省,他负责与皇上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上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如果政令不通过,则不能正常颁布。这样一来,的确是万无一失,但这一道诏令,从下发到执行,需要的程序也太复杂,时间太长了,怕是没有几天不行,且需要的官员也太多了,以我们现在的情况,似乎没有那个必要。”
“臣的意思是,将三省制度合三为一,一切决议都从那出,诏令在决定之后直接颁布,不用来回审查,免去复杂的审核程序。”
洪南喝了口茶,陷入了沉思。。。
现在的问题是,官员不够用,三省制度的确显得有些多余,他的存在,就是分化丞相的权利,巩固皇权,但就现在的并州而言,似乎真的没有那个必要,似李儒、贾诩、徐庶这些人,会出现什么叛乱吗?会有不良之心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他这个皇帝在,并州就不会乱,也不会出现谁的权利独大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