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7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量的清洗是很难做到的。新军主力部队以自己所拥有的优势,面对西方军队在进攻中取得一比几十的损失比完全不是问题。毕竟当队伍的规模多达几万甚至十万以上兵力的时候。当年兵力窘迫的时候所受到的种种平方律制约因素都已经不存在了。
可是如今,他却发现自己露算了在那些坚固城市所进行街巷清理作战所可能遇到的伤亡损失。
似乎是意识到了张海在忧虑什么,负责外情的田宾则安慰道:“圣主无需过多的忧虑,像撒马尔罕这样大的城市,在我中华都不常见。在西域乃至整个泰西基本上是屈指可数,大部分情况下的极西之地城市都远远没有这样的规模,而且人口与兵力比较密集。如果我们遇到的大部分抵抗力量都退入这样的堡垒中,那反而有力于我们将其一网打尽。”
“但愿如此吧”张海叹道。
这时一丝曙光已经开始晖映远方,提醒时间的亲卫连战士告诉张海距离日出只有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只不过这个时候也仅仅是微微有些光亮而已。
大概也就在光线稍稍好一些,能够在大部分地方看清十丈以内目标的凌晨,张海下达了对撒尔马罕城展开最后攻击的命令。
大军不在夜间进行巷战,是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拥有绝对优势的一方在夜间进行攻坚往往是不利的。而不在天色完全亮起来之后展开行动则是张海顾虑在白天给予敌军以这么猛烈的打击之后,城内的残敌极有可能选择投降。
关于敌军投降的这个问题,队伍里也进行过广泛的研究论证,结论是:对于同文化圈或非宗教地区的受降那还勉强能够接受。
而对于那些有自幼宗教传统的地方,哪怕看起来十分开化自由,在文明上消化这些地区的成本也过于高昂。青壮年士兵正应了某句话:“想这样儿的人,应该怎样去改变呢?无法改变,就只有去。。。”
因此,参与进攻中的各部队得到了严令:对城内的敌人杀无赦,一切有作战潜力的人都是如此。避免因为“诈降”而带来任何危险。
原本稀稀落落的枪铳声骤然间密集而连绵不绝的响了起来,这连绵不绝的枪铳声夹杂在凌晨寒冷的风中更让距离前沿比较近地区的残敌风声鹤唳起来。
此时的杨吉儿汗以及几名最重要的亲随还有奥斯曼与波斯等地前来的几名“要臣”也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五艘大一些的热气球携载这十个人冉冉在夜空还算灰暗的黎明下升起。
为了安抚手下,对外宣扬是打算让队伍在天亮的时候投降,可是不少的人已经猜测到了:以那新朝在叶尔羌等地的作风来看:他们在决定最后进攻的时候是根本不会给敌人留下投降的机会的。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在这时候,还有上天这条路可以选择。
此时撒马尔罕城的风向是西北风,会把热气球向东吹,这让上天的人更加深了一份紧张,可时此时的他们却没有了别的选择。
“快!快把没用的东西都扔掉!”杨吉儿汗下定了最后的决心说道:他感觉到一丝不安。同样有热气球航空队的新军不会让他们这么顺利的升空逃亡的,因此哪怕有一丝危险也要尽可能升到更高的高度。
第1160章 升空逃亡(二)()
杨吉儿汗及四五名相关的亲信要臣对这热气球这几年来是有过不少的测试和了解的。为了保密,火器相关的测试训练做的不多,可是在夜间高空升空测试方面的经验恐怕不下于新军航空部队了。对于什么样儿的高度会有什么样儿的后果有不少清醒的认识。
关于这点儿,奥斯曼和波斯前来的数名将领和要人也都十分清楚这些。
“我们升空之后就把炉具扔掉?这怎么可以?”听到杨吉儿一名亲信的叮嘱,奥斯曼的一名将领有些狐疑的问道。
“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做解释了,如果你们不信,就看看我们怎样做不得了?望远镜你们都配备了,只有这样儿热气球在充气完成之后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升空。你以为新朝的那些热气球队伍会在天空中没有准备?就算是如此,我们能不能最终脱身还要看运气呢!”
奥斯曼的那名将领在沉思了片刻之后似乎也觉得不在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就表面上应承下来。可实际上他却觉得:这名哈萨克人的话并不可信。换位思考来看:他不是没有可能选择出卖自己等人邀功的可能。因此在升空之后就对周围的几名随从暗自叮嘱道:“自己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全听他们的,上升和降落我们都应该相当谨慎。只要风速能帮助我们就够了”
热气球的火光早已在阻挡光线的围棚内点燃,充气的过程也很早就完成了。在没有太多负担的情况下,热气球升空的速度在这风速有些超出正常起飞标准的情况下徐徐上升看来。
但是很明显:携带了太多兵甲和给养乃至行礼的奥斯曼人与波斯人所在的热气球上升速度明显不如杨吉儿汗等人所在的热气球,可在这样的情况下,热气球上的人也没有多少其他的选择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速远远超过热气球的起步上升速度,在飞到五百米左右的高度还没有接近云层的时候,波斯人和土耳其人所搭乘的热气球就已经逼近到了占领城头的新军攻城部队的正上方。
有无数支望远镜负责仔细的侦察夜空的情况下,加上曙光和星月光芒带来的一丝亮光,在五百米左右的高空这些热气球也没有逃脱早有准备的抬炮部队。
有了几天前的教训,此时新军不少留在城头上的线膛抬炮已经搭好了防空枪架并在白天做过不少的试射,因此当刚刚发现敌方热气球身影的时候,方圆两三里范围内二百余支负责留守在城头又处于有效射程范围内的对空抬炮就开始猛烈的展开了火力,短短不过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展开了三轮左右的火力,按照分队齐射的要求打出了六百余枚弹丸。
在不过一里有余的高度和不超过两里左右的距离上,抬炮对空射击的误差还并不大,加上热气球本身的灰影足够大,虽然因为运动和光线的缘故命中率有些堪忧,但这些防空台炮带来的火力还是至少把几十发弹丸打在了敌人的热气球上。
奥斯曼人所搭乘的一部热气球就这样被猛烈的线膛抬炮火力打的凌空燃烧起来,气囊内在中弹式倒吹出来的风让火苗吞噬了整个吊舱,最终也引燃了气囊。
而波斯人所搭乘的热气球稍好一些,只被十几枚弹丸打中,因为驾御热气球的人十分聪明提前扔掉了炉具而没有在空中变成火团,可热气球也明显停止了上升并加速下滑起来。
好在这些波斯人的热气球在经过城头上方的时候高度不过六七百米左右的高度,因为漏气而摔落在地面上的时候里面的人也只是最终因为负伤而成为俘虏而已。
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谨慎反而给自己带来了灾难,却掩护了在经过城头的时候飞的更高的杨吉儿等哈萨克人所在的热气球。
在夜间的时候,新朝在一千五百米左右高度的空中也部署了用于警戒的航空热气球,同样发现了打算逃脱的,并在一两里的距离上展开了火力。
可在有效射程范围内的防空热气球却终究是有限的,不过四五部左右,虽然热气球上的线膛抬炮射手打出的火力就明显不足了。在跟踪开火的情况下也不过累计让哈萨克人的两部热气球被命中十几发重弹而已。
早已丢掉炉具的吊篮中的人们对热空气灼伤也多少有所准备,只有一部热气球因为重弹命中吊篮之后导致的震动使吊篮脱落,杨吉儿所在的热气球虽然气囊被命中了五六发左右,却还是因为负载很低而最终升到了茫茫高空之中,在凌晨的风中摆脱了地空一体的新军火力封锁线。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热气球也失去控制一般的升到了海拔接近六千米,相对高度超过五千米左右的寒冷而空气稀薄的高空之中。就在杨吉儿等人以为要葬送在这凌晨夜空之中的时候,连吊篮主体也扔掉的热气球终于停止了继续升高高度而缓缓下降起来,似乎是先前的中弹而给了恐惧与危机之中的杨吉儿等人一丝希望。
而在此时,城内的激烈缴获已经在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情况下激烈而全面的展开了。在炮火准备已经摧毁了主要建筑的情况下,拥有足够兵力优势的新军主力部队迅速展开扫荡式的突击,控制住了撒马尔罕城的主要街道并建立了封锁线布置了基本的防御测试。然后主力部队预备队开始逐在各个方向上于城头的观察指挥之下被割裂开来的敌军展开清剿。
守军在城区内的防卫上还多少下了一翻工夫,不少有冷枪和铳炮发射的霰弹从墙壁之中摸名的钻了出来。可是这些伏击火力对攻城的队伍身上的盾甲威胁能力并不大,而各分队配属的线膛抬炮却能直接穿透墙壁而杀伤大部分目标。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中午的时候,密集的枪声开始稀落下来,炮声和爆炸声却多了起来。在绝望之下四周的残敌开始大规模的涌向了城中心。这给了轻炮部队有效展现自我杀伤残敌的良好机会。
第1161章 大军汇合()
轻型青铜火炮的铸造要比中重火炮容易的多。就是铸铁炮,内外温差导致的问题也不像重炮那样难以控制。而且不需要专门修建很多麻烦的炉具并使用一些特殊的防火原料。
这样,新军主力部队在利用轻炮向敌军挥霍弹药的时候就更加没有顾及。在包括线膛抬炮在内的各种新锐武器层出不穷的武装起精锐部队,新军主力部队基础步兵的火铳质量数量也改善了很多的情况下,队伍对于炮兵的依赖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强了。这次出征的作战推演中:火炮的最大目标与作用就是攻坚,这个西征中可能的最大难题。
十余个旅四十多个营群配属的五百余门轻炮在天亮后全部就位并展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