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峰这时也没有隐瞒什么,怎样想就怎样直说了,毫不隐晦的自垮道:“师傅的诸弟子中,甚至可以说除了师傅以外的所有人。只有我真正的领悟道了新朝军事理论的真谛并将其融会贯通,具备一点儿师傅那样的创新能力。比那新朝重臣刘洪涛最被师傅看中的一点儿是刻苦和忠诚,还有领兵指挥方面的天赋。在这兵工与军事器械思路方面就差的远了。”
“那么可不可以告诉我,那是一种什么兵器?难不难造?需要多大成本?是火铳,火炮,还是火箭?”腓力四世问道。
“我掌握的东西不止,这些,因此也无需隐瞒。拿新的一张纸还有硬笔过来吧。”李峰思索片刻后下定决心道。
第1135章 定装线炮()
其实在当年征战的时候,李峰关于新火器就有一些初步的构想。只是他觉得这种兵器对于往往以单薄阵型迎敌以少对多的新军主力部队来说多少有些鸡肋。而且当时新军主力部队的后勤能力往往还因为缺少车马而薄弱,对于火器和弹药的重量是相当敏感的,就没有提出来。
可是当没有这些顾虑,仅仅是在旧式的军队中开发一种可以克制强敌乃至压倒同级的火器,一切思路就都开阔了。
新火器的启发还是来源于当年征战天下的时候那种用于守城和水战的重型臼铳。把六两重弹以鸟枪一般初速的威力发射出去那种火器的后坐力还是太大了,那比一般虎尊炮威力还要大上不少的单人兵器,有的时候会在猛烈的后坐之下发生故障,勾腿被后座震断从而导致哪怕一些很强壮的士兵也会因此重伤脱臼。
因此,李峰就曾经构想出一种“套筒炮”以特制的木制套筒包在重型臼铳的外面,在以特殊的点火装置发射的时候,不论那重型臼铳的后坐力有多大,都会在开炮之后迅速的向后飞去变去向后飞去的能量,射手却感受到多大的后坐力。
不过这种武器的问题也来了:就算在寿命方面再怎样透支,那两万余焦尔十多倍于寻常西洋火枪威力的东西至少也得二三十千克重。如果杀伤一名敌人就要占用十几公斤的后勤空间,这对于当时的新军主力部队来说就是难以接受的了。
后来李峰听说传闻中新军主力部队有一种“神枪”,可以在一里距离上精确开火。起初李峰也感到了不少震慑。可是仔细想了想却没有多奇怪,线膛火铳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是存在的。甚至高成本的后装线膛武器都有,只是这些兵器的威力和造价有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本无法与19世纪的后膛枪相提并论罢了。
来到美洲的这些日子里,李峰就利用跟随自己一起过来的不少懂得军器工艺的手下经过不少的试验和改进开发出一种“定装线膛炮”。
它采用前膛填装的方式,但却是后膛发射的,并且在皇城兵工单位上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几乎一次就按合适的规格试制成功。不过因为使用长条型线膛炮弹,一寸口径的情况下弹重增加到了是十一两左右接近一磅左右的样子。估算炮口动能达到了四万焦尔左右。在工艺方面不论怎样改进,保证最低限度寿命的情况下这种炮都必然会有三十千克左右的重量。如果加上套筒板机和支架瞄准装置等附件,至少需要三十三到三十五千克左右的重量。庆幸的是这个规格的“火炮”,还是可以单兵能够有效瞄准操作的范围之内。如果再重那就会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六十斤上下的炮弹,就算是人力填装都有些不方便了。如果整个武器的系统增加到七十斤以上,那比较强壮的士兵也很难像火铳一样灵活的瞄准了。
李峰想到过用这种火器直接进行后膛填装发射的问题。可是就是跟随在李峰身边那数名最优秀的工匠都不能保证这种后膛兵器在全装药的情况下不发生问题,他就更没有指望西洋人的工匠能做到这点。虽说这时代西方的军器制造基础比过去的东方强出了很多,但那也是和前明相比而不是和新朝皇城兵工场的精干相比。
这样一来,也就只能采用前装填装炮身并把炮身送到一线后膛发射的办法。按照规划:一个定装线膛炮班拥有三个填装组和一个炮组外加一个勤务组,共十名成员或十一名成员,拥有一个发射筒和三个线膛子炮管。
在口径比这时代的线膛枪放大了一倍的情况下,很多加工与误差问题也得到大幅度的减轻。就算没有米涅弹,两个熟手填装一个炮管往往也能在四十秒或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填装一发弹丸。整个炮班可以用每分钟三发左右的速度来进行发射。
这时代流行欧洲的“皮炮”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散热上问题极大,比寻常火枪和其他轻炮都更容易导致炮管过热。不过如果是平均一分钟左右发射一发炮弹,那至少在十分钟全速开火之内是无需要考虑散热问题而降低发射速度的。
不仅仅是经过理论上的推算,而在实际的测试中也发现这么大的后坐力也不过让五十斤左右的线膛炮管最远向外抛出一丈左右而已。平射的时候炮管往往不会向后飞出超过两米,往往也就是刚刚掉在发射手的身后而已。
李峰的西班牙语还并没有达到讲述任何问题都畅通无阻的程度上,不过这并不妨碍交流,最终还是把这种火器的详细规格大致讲了讲。
李峰提出的设计让不少人豁然开朗,而且相比自己的预想好象要简单不少。虽然说线膛加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腓力四世关于这件兵器同身边的不少军官和工匠单独的讨论了一天,才在此日再次将李峰招来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种兵器能不能减小一些规格?比如说如果装药不那么多的情况下把身管和重量降低为原来一半,并且这种兵器本来就会有超过枪铳很多的射程,膛线是否可以省掉?”
李峰思索了很久,还是用汉语说道:“这件兵器我筹划了很久。每一份考虑和规格都有它的目的,是没有什么可省的。如果省了,那么我们将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同新军主力有过交锋经验的你们应该知道:新军主力部队同一般敌军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敢于用精良的物力武装起最精锐的士兵,利用挥霍火器资源的战术实现卧姿开火,并经常在队形很单薄的情况下迎敌。我还听说如今新军队伍里有一些神奇的火铳可以精确射击很远距离上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火器威力导致精度和射程不足,那么你们仔细想想看后果是什么?我们的防具或许可以抵挡远距射来的精确火器,可却对付不了对方的炮兵乃至一般士兵的掩蔽物,那顶多能赢得一次胜利就不错了,最终还是会被想出对付的办法。“
第1136章 试战连队()
“不仅仅是应对那强敌的问题。我还希望这种兵器能够成为对付多种目标的通用兵器,可以替代枪铳的作用,也可以替代炮的作用。这样才能让你们把最大限度的兵工资源投入到这个兵种的新建和扩充方面最大限度的增强实力。就以替代火炮的性能来说吧:海战中要打穿百步以外一英尺厚的橡木板,也就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战船常见的龙骨与船板厚度,在攻坚战斗中要打穿百步以外一英尺左右的城墙垛口或窗边墙壁并给里面的人造成一定威胁。在野战中要对付可能的车辆防护装具等等。这些都需要威力巨大的火器,仅仅是寻常皮炮或轻炮的威力是不行的。至少要六到八磅左右传统滑膛炮的威力才行。而要达到这个威力级别滑膛炮性能,那么也只能使用一磅重大小的线膛炮,并且还要强装药到铅弹濒临融化的边缘。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器的射程也可以延长到中重火炮的射程范围内,不惧在能够有效威胁的距离上同敌人的远程火器对抗。。。”
李峰接着说道:“所以我希望:虽然这种火器的尺寸与制造标准不太符合你们的规制,但也有其理由和标准,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精简。而且人员的训练和队伍的组建,现在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了。最为优秀的火器,我们必须把他交到技能最数量作风也最勇敢的人手里才能发挥必要的效能:要知道,新朝主力部队虽然装备精良,但也基本都是由训练最为优秀和最为勇敢的人组成,才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这一点儿我想你们是明白的。。。“
李峰的一些有关技术的看法最终得到了包括腓力四世在内不少人的认同。
当然,一件兵器如果没有经历实战的检验,谁也没有信心大规模投入到量产之中。
“我能问一个有可能事关机密的问题么?”李峰忽然说道。
腓力四世想了想后回道:“说吧,我想我所了解的都可以告诉你。我想你也不会提出一些太过头的要求。”
“你们的兵工场,我是指整个帝国范围内包括为海军修理火炮等等都算上,在全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每年可以生产多少传统意义上的枪炮?按照我们的单位,哦,全符合运转四五年就够了。”
这种问题让不少人都面有疑色起来,开始有人怀疑李峰等人的图谋了。不过当腓力四世想起李峰一行人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并且这种问题还不太事关紧要,就回道:“陆海军相关随军工匠们也都算上,按照你们的单位每年可以生产五万石左右的枪炮。”
腓力四世的话让李峰吃惊不他猜的出来:这位国王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实言相告的,恐怕至少也得打三四成折扣。可是每年五万石大概几千吨上下的火器生产能力几乎相当于南京一带几百万两银子的产值了。在自己离开的时候,皇城兵工场也没有这么大的产能,可能还要再发展三五年才会有。也就是说亿万人口的中国,整和与升级原来的铁匠与兵工体系几乎要努力七到十年左右的时间,才不过接近了西班牙一国的兵工潜力。。。“
当然,在了解这一点儿的时候李峰也有一丝庆幸,继续开口说道:“我希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