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如果是北方或西域一带的旷野远征与决战,这十万新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足以和多达几百万的东方传统武装力量匹敌,甚至要胜过之。这么庞大的一股力量,不管它什么卫拉特还是哈萨克,不管是几十万大军伏击师规模的单路新军主力,也或者是游骑袭扰,基本上都无法玩儿的转了。
至于那唯一有很大潜力的西洋各国,外情部和其他公开民间贸易相关方面的新兴报刊不少消息都证实似乎正陷入一场大规模的混战之中。要说对远东的新朝有所警惕那有可能,但要说是形同一家或者类似滇地各部土司势力那样联兵而来,基本就不可能。
刘洪涛似乎若有所思的想着什么,总还是有些顾虑。
张海在最初的时候也有一种冲动:那就是这聚集起来并逐步得到了战场锻炼的新军主力部队的战斗潜力,即便不说是天下无敌,也完全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完成一次类似成吉思汗西征那样目标的远征行动。
不过西南战事后期行动中的一些危机和困难还是让张海更为冷静下来,直言不讳的说道:“如今我们的力量的确很强大,就算不能够在短期内征服天下,也可以拥有当年的元朝鼎盛时期版图。可是我们远征的目的并不单纯的是暂时性的军事征服,杀伤外族相当比例的战兵和青年并击垮迫降其政权扭头就走。那样的话:我们除了过早的然更西面那些更有潜力的对手警觉之外,并不会有多少实质意义上的收益。我们要向西域移民人口改善当地人口,要从那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收益,还要在移民相当人口的同时遣送会一些人口回内地。再加上我们远征泰西那些战争强有力的对手时,需要大量可靠而有战斗力的补充兵、需要大量靠的住的辅助部队用于巩固后方。而这一且的基础:是河西走廊有更可靠的交通能力。我们原本的计划,大概在新年春节前后,工程部队已经在甘肃一带就位,准备开始向西的筑路推进了。按照估算:哪怕是最简单的道路改造,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路面的那种,也需要三四年之久的时间才能建立跨越荒漠地带的更巩固交通。。。”
张海说这些话的时候,依旧是刘洪涛最先猜出了张海的目的:“圣主的意思是近期展开远征的条件还不成熟,要从筑路开始。而向西筑路,西面的叶尔羌汗国和卫拉特蒙古都是严重的阻碍和威胁?”
“正是如此。决定性的西征,现在我们的条件还不具备。不仅仅是军姿物力的积累,还有我们依然还没有靠谱的辅助部队。等我们这些年投入巨大财力培养出的少年人成长到十五岁上下可以参军的年纪才算具备这个条件。不过叶尔羌和卫拉特,是到了要做开胃菜的时候了。”张海坦然的说道。
第1037章 卫拉特部()
张海打算在西部边界上打几仗,不然,通向西域的大规模工程就根本无法有效施工。
不过刘洪涛再三权衡了许久之后还是反对张海在新朝八年春节前后就这样做。因为任何战事都不是按照自己想象的情况来进行的。如果与拥有四十万以上人口数万大军的卫拉特诸部开战,是以大军展开像新朝三年那样的大兵多路扫荡性攻势一举解决对手,还是只抽出部分兵力和对手与那些敌军交战?又或者像不久前的那样以公安军和已经抵达的工程部队挑衅对手?如果是后者,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工程会不会一开始就受到干扰?
“其实按我的想法,西域的工程行动可以明年才开始大规模的动工,修到嘉峪关一带的时候可以暂时停一停,多在边关完成一些建材工具以及粮食方面的储备。到了大后年决定性的战役将要展开的时候,进攻之力量先于修路。并不拘泥于“兵马未动,道路先行。书上说擅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说的有些玄。我的理解应该是一打就应该把对手一打到底,不给对手喘息之机。我也研究过史书,隋唐年间的改朝换代是王朝末世多方争霸,可那李家在短短几年内就击败了众多对手完成统一之势,看当年李世民的作战行动,就是不给对手以喘息之机。胜势形成就要一打到底,而不是像一般将领那样,总顾虑我会不会因为疲兵被袭或者轻兵冒进一类。因为敌方的态势和可能的变化,往往是我们难以预料的。。。“
刘洪涛坦然的态度还是说服了张海。张海仔细的回想起来:新朝这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实际上就进行过南下越南、北扫关外、征服日朝、跨洋攻略和至少三次规模不等的内部“堪乱“作战。这些一边倒式的一系列神迹会给周边带来什么样儿的影响是张海难以估量的。会不会遥远的斯拉夫、奥斯曼、萨菲、东欧、西欧那些战成一锅粥的势力已经暗中联合起来了?这种可能性虽然很小但并不是没有。
新朝当年的扫北还有“**观战“给西域中亚一带不少势力的震慑却是自己在奏报中都能够感觉到的道的。
如今不要说是西域中亚一带,就是河西中原王朝也已经丢失了很久。新军主力部队虽然在新朝三年的战略决战中几乎是歼灭了漠北蒙古以及漠西蒙古,不过当时冬季决战中并没有向卫拉特蒙古诸部展开进攻。而是大致以阿尔泰山一带漠西蒙古与漠北蒙古的原有分界线。
在蒙古高原西部边界上,新朝只有零星巡逻的边防公安军人员。大多以数百人左右的营为单位,而且在冬季的时候寒冷的高原西部几乎是不设防的。
新朝三年的那场战略决战给了卫拉特蒙古各部带来的严重震慑还曾经远在张海的想象之上。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或者准确的说汉人王朝:是除了贫苦地带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一些藩属以外最没有实际存在感的一股力量。
然而骤然之间:从南洋到西域的诸国都开始发现东方那个繁华而庞大却几乎与世无争的大国竟然一夜之间变的那么陌生,它不在倡导那些让人有些蔑视的虚礼,而往往是动辄就以兵戈相向并且战无不胜,取胜也往往是神出鬼没的歼灭性打击对手,甚至不给对方的民众以一丝可趁之机。
当然,新朝主力部队当年对关外各族的打击虽然迅猛而无情,可还是有很多逃向卫拉特各部蒙古人的残兵。更是有上千成建制的后金精兵在皇太极的率领下逃到了卫拉特蒙古。
在这些人的渲染之下,新军主力部队变的比那成吉思汗当年辉煌时期战术和战力还要恐怖。而且不少人都听说了那新军中一种神奇的能够飘荡在空中的气球不仅仅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还能发射出恐怖的火力。那新军主力部队的炮火和枪弹就更是令人恐怖。
不过让那些没有同新朝的主力部队打过交道的卫拉特蒙古各部所有些不解的是:在有关新军主力部队那令人恐怖的传闻中,就是没有新军主力部队如何擅长冷兵器和肉搏的传闻。
说来这也正常:一般的人失败的情况下,如果实在不能说成是对手人数太多,总会说是对手的武器太好火器在太神秘。
在当初的**军演之后,卫拉特各部外加顾实汗等人,尤其是准葛尔部内的不少人都承认新朝在火器方面确实很有其独特的一套。
可是在最初的威慑过去几年之久冷却下来之后,又从遥远的东方传来一些消息:牧民们去那东面更遥远的地方放牧的时候虽然也遇到过新朝的巡逻骑兵,有时还发生过冲突。可是那些人虽然也擅长火器,却实际上很平庸。小规模的交手火器克制骑射,但很多人都相信:如果进行大规模的交锋,新朝留守在边疆的部队战力并不比各部主力部队要强,而且那些汉人组织松散,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都不怎么样。
新朝七年秋冬之际张海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再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展开扫荡整个西南三个月并在大规模的战事结束一个月以后,并没有被可以封锁的消息还是通过商人以及藏区那里的牧民们传播到了卫拉特蒙古诸部那里。
如今新朝的约束之下,临近新朝的卫拉特蒙古四部与哈萨克汗国还有叶尔羌汗国之间“大眼瞪小眼“式的对峙终于停歇下来,在做为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汗主持之下,几部的精锐主力为了相互监督,重要将领和精锐军队都驻扎在还算像点儿的伊犁城外,并在伊利城中建立了专门的议事机构。除了卫拉特蒙古各部外,还有一股与蒙古人格格不入的人马驻扎在伊梨城附近。人数大概在一千五百名男丁左右,当然还有女营老营一类。虽然都是蒙古人的装束并以准葛尔部的名义存在,但实际上人们都知道这些人是远来的外族。
第1038章 卫拉特部(二)()
连绵万里的欧亚大草原上,漠东蒙古对漠西蒙古就像漠南蒙古对漠北蒙古一样大多有些歧视之心。
在草原人的心中:像当年的大元那样入主中原是最为荣耀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挨着汉人的地盘也多了很多贸易的通道,听说天启二年之后依然可以时常越过长城打打那里的秋风。那大漠以东的地盘据说还有一些水草非常茂盛和丰美,就算在冬季也一样能放牧的地方。
因此自明以来的历史上:往西跑的蒙古人被视为竞争中的失败者。而曾经打跑过辽国也打跑过林丹汗的更东方向的女真各部,在漠西蒙古各部眼中多少也有些敬畏。再看到皇太极手下这些人装备和射术之精,就从来没有等闲视之。
最初的时候,看到这些总共不过一千几百男丁的外来户,库特部为了共同进退,联络了准葛尔与和硕特的各两千主力以四倍的兵力联手将皇太极所率领的疲惫不堪的残部围困起来,要求这些“女真人”献出身上的至少一半铠甲。
皇太极等人在绝境中万般无耐之下,决定以决斗的方式来定输赢,大致提出的原则是:卫拉特蒙古各部从族中抽出十名最精锐的勇士,还可以主动派出使着在皇太极等人所率领的队伍中选出十名普通官兵,也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