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萧峰”果然没有给对手太多准备时间就飞部逼近过来,也看不出将要摆臂的预动。不过这人看到张海十分警惕并且时刻戒备着,身材上的优势还不小,也就在距离张海一人左右的距离上前后徘徊,不敢轻易逼近。
以萧峰丰富的经验来看:如果对手是这类似乎不是很主动却很警惕的人,在攻击边缘对峙当中使对手丧失一部分注意力再突然发起跃步进攻,用冲拳掩护前题的简单攻击是最为稳妥的。绝大部分人在面临直拳的猛烈袭击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眨眼或者注意力被牵制在上部。
对手以腿相拒也是一种常见情况,但萧峰的接腿摔或应付这种对策的技法也很熟练,时刻仔细的观察着张海的动向。
张海当然也了解类似拳击一般的蝴蝶步,不过在这种无限制的散手中却没有才采用类似拳击一般的步法。因为在那种步法的情况下快速的起腿很容易失去平衡。
两人对峙了大概有半分钟左右的时间,萧峰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迅速展开了冲击,前手拳迅猛的逼近了过来。
张海还是通过这个人轻微的后弹和摆臂判断出了他要出手的趋势,迅速的前蹬左脚向后飞退了一步,然后依然是左脚以很低的幅度和动作侧踢对方逼近过来的右小腿。
这个动作很小的低腿是战场上辅助兵器的常用技,因此张海也练习了无数次。正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这一脚张海还起了个名字:“外行抢球“,很像不会踢足球的人去抢球。
为了起腿的速度和反应,这一脚失去了很多力量,如果是两个常人之间对抗的时候用这手,根本就不会给对方的小腿以腿大的伤害。
可张海的力量至少是寻常青壮的五倍、寻常练家的两三倍、寻常宅男的七到十倍。对于寻常人来说根本没有威胁的招术在张海脚下却不同了。
这位“萧峰“的右腿外侧与迎面骨不同,也是防护力比较强的地方。能在苏州这一线城市里出类拔萃,他也是很注重抗击能力训练的一个人。可即便如此也在遭到张海的重踢之后也至少丧失了半秒种的反应并惊慌的向后飞撤。
张海不再后退,而是迅速转入了主动前进进攻,不停的以低鞭腿和扫腿向前展开攻击。张海身材比一般人高出不少,腿也长上不少。寻常人搏斗以直拳袭面最有威力,而张海在很多人看来没有什么威胁力的下位低鞭腿却成为了有杀伤力的一种方式。在战场上,和板甲相匹配的尖铁鞋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近战方式,因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辅助手段。
张海没有带拳套,人的头面又在长期的进化中相比其他灵长类十分适应了应对直拳的威胁,因此张海不轻易用直拳去攻击对手的头部,而是利用腿长与步法进退速度的优势就主导了场面,双拳则成了近距防卫的一种手段。每当对手以灵活的身法企图切入的时候,张海就以猛烈的拳法回应之。
张海在以往在宫内从近卫及外情部的武师们切磋的时候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自身力量及身体素质优势带来的巨大好处:自己不需要用七成以上的全力,而是仅仅用半真打玩闹一样的力量就可以给对手以不小的威慑,而且因为自己的步子比较大,也不需要太高的频率就能逼迫那位“拳王”只能在自己的附近绕圈。
高手过招节奏并不快,但消耗体力也很大,超过两分钟的情况,这位苏州拳王萧峰也有些承受不住了。而张海在这时则全力发动了猛攻,萧峰左右腿外侧被低腿踢中了几次之后步伐也越来越不稳。
为了挽回面子,见张海突然停下了身在了场中,才不得不示意比试结束。萧峰一边喘气一边说道:“真没有想到,这位英雄竟然以所短对我所长都能占到上风,我看去南京打擂都能扬名了。“
张海也客气的说道:“不要英雄长英雄短的了,听的太不自然。还是兄弟朋友多为亲切。我显然是占了身材体力上的便宜,这近战武艺的基本功其实都很不稳呢。没看我连高腿都不敢抬么?“
负责招募的中年也是有些吃惊,起初他对张海并没有太多的厌恶,可是当这位魁梧的壮汉在自称最短板的拳脚方面都能明显的压着在苏州颇有名气的南拳王一头,危机感就有点儿上来了。
虽说新朝新华书局小说里那种专门跟主角做对,时时刻刻喜欢“送脸下乡“的人并非人间常态,可危机意识却是每一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都会多少有一些的。就如同现代社会那些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拒绝相片太过漂亮的简历一样。
这位中年也有了危机感,如果这样一个人表现的太过惊艳,那显然会对自己在整个新风阁中的地位构成一定威胁了。可自己是身为主事儿的人,也不好意思轻易下场,就示意一位在枪术上颇有造诣的一名副手做好准备。
这位副手也是大概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器械搏斗对体力的要求没有拳脚那么大,因此四十岁左右的人正是体力与技艺上两方面权衡下的黄金年龄。
拥有三十多年枪术造诣的这位中年多少有些传统武人的矜持,总觉得以自己之长击对方之短有些不太丈义,不过也不太好拒绝朋友兼上司,就沉默了许久,等着见到张海似乎不在有刚才比武时的一丝疲惫就说道:“听说这位朋友也粗通一些枪术?不知道这新军内部的枪矛之术有什么独到,不知可愿赐教。本人姓石名垒,在南京的时候是颇有些名望的。我们可以用白杆为矛,杆缠棉布,这样也方便避免出意外,你看如何?”
第800章 双刀枪术()
张海也客气的说道:“新军中虽然也有枪矛之术的训练,但只是做为十分次要的方式来练习的,不过是让寻常官兵在普通人面前多些反应能力而言,可无法同职业武师相比。”
张海其实说的也是实话,战时的条件下步兵除了基础纪律训练以外的技能训练最多也句十个月两千个小时。排除火器弓箭化学习这些主要的项目,能在近战拼刺上花费个几百小时的练习时间就不错了,最多相当于几个月的习武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全面的掌握枪术的全面基本功,主要方向是在几个简单动作上训练官兵们的条件反射以及小组配合,最大限度的在拥有战场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出一定战斗力。
不过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在能够自选兵器和自选运用方式的情况下,张海在力量与身材上的巨大优势足以弥补武艺上的欠缺了。
如果说仅凭身材力量,在技艺浅薄的情况下只能让张海的徒手搏斗能力相当于这时代的准一流的高手或者现代社会下的二流博击运动员。那么在使用器械的情况下,力量和身材的优势就必将充分的发挥出来。
张海在这方面还有不少的切磋经验乃至战场上的实战经验,因此虽然通过对方的自报知道这是一位练习枪术很久的武师,恐怕也相当于这时代的一流高手,但压力就比徒手交锋的时候小的多。
张海没有选择自己携带的兵器………那根似扁担一样重量的麻杆“木棍”。这里的木壳外皮之下面包着三棱软钢长剑,在这种性质的比武中很容易造成伤亡,也容易漏馅。而是向比武台四周看了看,不出所料,十八般兵器虽然不全,但比如木杆、木棍、刀枪剑还是有的。种类不多但是规格却有一些。
张海选了一根长度在两米七八左右的白蜡杆,这木蜡杆显然也是训练用的东西。前面包着防止破损伤人的铜皮,重量同这个规格的长枪差不多大概三斤左右的分量。一般来说用于格斗而不是阵战的长枪,对于寻常身材的人来说这样的重量和长度是最合适的,长了就有过沉或不灵活容易近身的毛病。
看到张海没有选择那用于小阵战的丈二长枪,那名叫做石垒的武师就多少减轻了些压力。要知道兵器是否合用,都是同人的身材相关的。像张海这个身材如果选用丈二长枪虽说长了些,但也未必在单打中不合用。
不过当张海又选了稍短一些的两米六左右的白蜡杆的时候,石垒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不过想了想还是坦然道:“既然这位朋友有些疑虑,这样也好。我就用你拿来的这件白杆来比试:“
“这两支都是我用的,我怎么会那么小人之心。”张海坦然的笑道。
“一个人用两支长枪?”石垒有些奇怪了,不过心中也安了下来:看来这个人真是外行,别说两支长枪,就是双刀双剑之类往往也是比较不实用的展示性兵器。有效攻击的速度并并不比单刀单剑大,还不如刀盾剑盾更为实用。
若双手兵器如果是这么长的长枪,就要用单手使枪了,就算手上的力量大一些又怎么可能用的灵便?
而实际上张海的力量是寻常人的七八倍之多,手上的力量即便和一些普通练家相比也有三四倍左右的优势。这两米六七长度的白腊杆在张海的手中,即便考虑到力臂和重量的双重障碍也如同寻常人手中的一米木棍一般的轻便灵活。在张海用寻常的长枪施展攻防的时候,有效的距离就如同那战阵上的不少长矛一样,而且也不怕对手近身。
两个人展开的时候张海如徒手搏斗之时那样左手手持白杆在前,右手持白杆在后。摆出了一个十分罕见的架势。实际上似是两个武士,一个持短矛在前而另一个拿着巨大的双手剑在后。
石垒在擂台对抗比试中成为苏州一带实枪的王者,同样也是因为他是一名讲究实战武技而很少花架的武师,并不是像很多传统武者那样把招式的巧妙放在第一位。而是十分注重力量素质、反应能力、步法与距离感的一位实战派长枪手。
两个人对峙之后,石垒并没有给张海太多的反应时间就稳步的逼近了过来,不管张海或近或退非常稳定的保持着与张海固定的距离。
在对峙了几十秒之后,这名武师同样在突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