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欧皇崛起-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之前菲利普也懒得管那些破事而已。毕竟,菲利普选帝侯和马林也不熟,没必要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熟的马林,得罪萨克森。
可现在不一样了,当科勒砸出2。5万金币后,收到足够好处的菲利普,决定帮马林说两句话。毕竟,马林在发布宣言后,腓特烈三世的一些说法就有些站不住脚了。加上收了马林的好处费,菲利普选帝侯也打算出面说几句,反对下腓特烈三世的观点。这样,也能顺便打击一下比自己更有名望的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威望
要知道,选帝侯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的。不说那三个宗教选帝侯,四大世俗选帝侯内部,也是明争暗斗。来自波兰和立陶宛的波西米亚国王弗拉迪斯拉斯二世,目前沉迷于换妻子和生下男性继承人。目前,弗拉迪斯拉斯二世已经换了两任王后了,但后来战死沙场的拉约什二世,要到1506年八月才出生呢。也就是说,弗拉迪斯拉斯二世现在正处于造人的关键时刻,作为德意志头号世俗选帝侯,弗拉迪斯拉斯二世其实并没有啥兴趣介入德意志事务。不然,作为神罗头号世俗选帝侯,也不会让腓特烈三世这个排名在他后面的世俗选帝侯成为德意志诸侯中的领袖人物。
至于帕拉丁选帝侯菲利普,虽然平时也支持腓特烈三世,但终究还是有些嫉妒腓特烈三世的巨大声望的。毕竟,菲利普选帝侯比腓特烈三世年长15岁,可名望却不如对方,难免心里有些不舒服。正好,科勒送钱给他,加上马林发表了相当于和皇帝划清界限的宣言,也给了菲利普选帝侯反对组建联军的借口。要是马林不发布这个宣言,他都未必有借口反对腓特烈三世的提议呢
至于另一个选帝侯——勃兰登堡选帝侯乔基姆一世,虽然是腓特烈三世的迷弟,可他已经是马林的阶下囚了,根本没法给腓特烈三世以任何的支持
所以,科勒的贿赂很成功,使得四大世俗选帝侯中的波西米亚国王和帕拉丁选帝侯,成了组建反马林联军的反对者。腓特烈三世都不知道,联军尚未组建成功,两位诸侯中的大佬已经准备扯他后腿了
第482章 自立的机会()
石勒苏益格公国,马林因为实施政治手段,所以暂停了进军的计划。要不然,若是在政治手段尚未奏效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军萨克森选帝侯国,很容易被腓特烈三世利用。
比如,原本那些世俗诸侯还在犹豫要不要组建联军群殴马林。若是马林急急地率兵南下,腓特烈三世可能就会利用这种危机的形势,对那些诸侯们说:
“没时间解释了,赶紧上车阿不,是赶紧出兵”
那些本来没有下定决心的诸侯们,没准会在仓促之下,被拉上腓特烈三世的战车,加入到和马林的互怼战争中去。
其实说起来,马林未必就怕了那些世俗诸侯组成的联军。只要那些宗教诸侯不参战,马林也是有机会赢的。
但是,就算能打赢,马林也不会选择和大部分世俗诸侯开战。因为,只要流了血,以后再想和好就难了。就像后世的华夏,很难原谅东瀛鬼子。
马林是想要成为霸主的男人,但身为霸主,前提条件是什么?是巨大的威望,能够做到一呼百应。
可若是这次和大部分世俗诸侯打上了,那就完了。若是打输了,马林得带着全家逃亡海外。这种情况,自然不是马林愿意看到的。
即便打赢了,马林也落不到好,和那些世俗诸侯的仇恨就这么建立了。以后,马林想要干什么,别说一呼百应了,不被人一致反对都算是好的了。
所以,马林真正畏惧的不是诸侯联军的战斗力,而是诸侯们的集体仇视。所以,在听了米克尔的建议后,马林没有立即挥军南下,而是先忙着贿赂那些诸侯,好拆散反马林同盟。
同时,马林冒着得罪哈布斯堡家族的风险,公开支持诸侯们的自治传统,也是破局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说,这么做以后,可能会两边不是人。但是,起码,马林不会再被诸侯们当做皇帝的走狗了,也降低了被组团群殴的风险。大不了,马林以后自成体系,成为皇帝派、诸侯派之外的第三方势力。而且,马林坐拥4万大军,完全有实力独自成为第三方势力。
而且,马林的外交,也不能算很失败。起码,那些宗教诸侯,在自家岳父当教皇的时期,是要给自己几份薄面的。虽然不至于和自己结盟(毕竟马林也不好宣传说教皇是自己的岳父,这是不能公开的),但那些宗教诸侯和自己保持互不侵犯的友好关系,还是能够做到的。
至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那边,虽然马林事后作了补救,把瑞士卖给了皇帝。但是,马林公开和皇帝唱反调的行为,还是给双方之间,留下了裂痕。
即使马林是迫不得已之下做出的如此举动,但哈布斯堡家族那边,肯定是感到很不爽的。以后,马林很难被奥地利那边当成完全的自己人了。
虽然因为把瑞士卖给哈布斯堡家族的原因,双方并没有反目,但从此后,双方关系,将会从铁杆盟友,降格为普通利益盟友了。
但是,这对马林而言,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自立的机会
身为穿越者,天然就该当主角。马林又何尝愿意给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当马仔?只是,身为一个贵族,荣誉和名声是非常重要的。马林自身发迹,就是从当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马仔开始的,难免会被人打上“皇帝马仔”的标签,无法洗脱。
若是自己主动离开皇帝的麾下,虽然有足够的好处,但肯定会名声恶劣,一个反骨仔和叛徒的恶名,是跑不掉的。
以后,马林想干点什么,和什么人交往,没准会被人嘲讽一句——“哼,叛徒!”,搁到华夏古代,也许会像吕奉先那样,被人扣上一个诸如“三姓家奴”那样的大帽子。
其实吕布人家也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已,但在古代,这是不忠的表现。所以,吕布名声臭了。
马林之前一直紧跟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步伐,最主要的,就是害怕落得像吕布那样的恶名。
但现在,这次腓特烈三世想鼓动全德意志的诸侯联合讨伐他,虽然给马林带来的极大的危机。但是,这未尝不是一个机遇
什么机遇呢?就是让马林有了一个公开脱离皇帝,但又不会背负太坏的名声的机会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在被全德意志诸侯联合攻击大巨大风险之下,马林果断认怂,和皇帝划清界限,这并不是很丢人的事情。至少,在古代欧洲,者不丢人。
古代欧洲和古代华夏不太一样,在古代华夏,人们赞扬那种宁死不屈的好汉,鄙视投降者。但在古代欧洲,虽然也赞扬那些忠臣,但却不鄙视投降服软的行为。
所以,在古代欧洲,贵族被俘后投降服软,缴纳赎金,那是很正常的,不会被鄙视。
就像眼下的马林,都有被全德意志诸侯组团群殴的风险了,认个怂,和皇帝划清界限,在这个年代的欧洲人看来,却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背叛行为。毕竟,擅长自保,是欧洲人从古到今的传统。
这样一来,马林脱离皇帝的阵营,就不是主动脱离的了,而是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奈脱离的。这种行为,在古代华夏会受到鄙视,在古代欧洲却会被原谅。
如此,马林既达到了脱离皇帝自立的目的,而且,不会背上叛徒的恶名,实在是两全其美。
所以,在起初的恼怒之后,马林其实是暗自窃喜的。只是,这个代价有点高。因为,想要通过贿赂,瓦解诸侯们组建的反马林同盟,估计要花费几十万金币。好在,这个支出有盟友帮忙分摊。不然,马林会出一次大血的
好在,这次出过血之后,马林的地位将会改变,从“皇帝的马仔”,变换身份,成为自成一家的强力诸侯。
而且,因为自身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只要渡过这段时间的过渡期,从此以后,马林将会成为皇帝派和诸侯派争相拉拢的重要第三方势力。毕竟,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马林,无论倒向哪一边,哪一边的实力都会暴增。此后,外交上的困境,将会远离马林而去
第483章 水路进军计划()
虽然因为腓特烈三世想组建联军来讨伐的原因,马林获得了和皇帝划清界限并自立的机会,但是,马林却不感激腓特烈三世,也不打算放过对方。
毕竟,若是马林自己没钱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的话,说不定这次真的被腓特烈三世坑死了。所以,这次战争,马林打算让萨克森选帝侯国好好地出一次血。
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出一次大血是肯定的了,毕竟,勃兰登堡选帝侯都落到自己手里了,还有勃兰登堡的军队基本也被俘了。所以,勃兰登堡这次想不被马林拿捏都难。
而萨克森选帝侯国,因为腓特烈三世跑路了,使得马林手里没有多少谈判的筹码,无法从萨克森敲到太多的好处。
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马林打算进军维腾堡,把萨克森选帝侯的继承人——腓特烈三世的弟弟约翰,以及约翰的子女都抓起来。抓住了对方的继承人,和抓住腓特烈三世本人的效果,是一样的。因为,腓特烈三世没有后代。抓住了约翰和约翰的子女,等于抓住了下一任萨克森选帝侯。到时候,谈判的时候,筹码就很足够了。
这一次,马林无论如何都打算在萨克森选帝侯国身上割下一块大肉的。主要是,腓特烈三世对自己的威胁太大了,必须给他一个难忘的教训。
而且,熟读历史的马林知道,谈判,光靠耍嘴皮子,是没啥用的。最终,谈判桌上,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强国的代表,即使嘴皮子不利索,但靠着背后强国给予的足够底气,一样能占上风。弱国的代表,嘴皮子再厉害,也改变不了祖国弱小的事实。谈判者的能力,只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